云朵都落了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见山是一种态度,杂志主题在首页的序言即可一览无余。但比主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乃至解构主题。
  一朵云悠闲地飘浮在空中,四处嬉闹玩耍。它一下子变成一匹驰骋草原的白马。一下子变成一条游弋在蓝天下的白龙,过一会儿它无聊了,又变成一条大鲤鱼。当它遇见一座山或者遭遇了一场寒流,上升的气流再也支撑不住它,它只能往下坠、往下坠,从天上掉落到凡间去。一路上撞击了许多干燥空氣中的尘埃,它全然纯洁,全心全意地包容了这些微小的颗粒,所以它的身体越来越重、越来越灰,最后它简直控制不住自己,以更快的速度坠向地面。砸出一朵小小的水花。“啪”的一声,仿佛人的一声叹息,然后就和灰色的水泥地面混为一体了。
  人在岁月中行走又何尝不是这样。年岁越长,到过的地方越多,见过的人越多,灵魂好像就越灰暗,因为人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就像是一个调色盘,把一滴白色加入黑色之中,黑依旧是黑,岿然不动。但如果将一滴黑色加入白色之中。那被染灰的一块地方是很难被掩盖的。
  近亲属的死亡无疑是孩童纯白世界中的一点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无疑是痛苦、灰暗、阴邪、恐怖的。文化遗传给我们一个普遍的印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人过世后,还会在阳界徘徊一段时间,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留恋和不舍。惨死的人,心中怀有怨恨,则会回来报复。然而,无论是怎样的死亡,继续活着的人总是充满了敬畏。大部分情况下,后者要远多于前者。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窥见一斑,比如鲁迅杂文中的“吊死鬼”、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日本的《百鬼夜行》等。在此种文化熏陶下,从未经历过死亡的孩童突然之间遭遇了一场死亡的典礼,他的心灵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守夜三天,痛哭几次,也许慢慢就过去了,只是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个瞬间,突然想起这个人,忍不住热泪盈眶。也有性格内向不轻易表达的,恍然觉得这个事情其实没发生,只是那个人好像突然不见了,等慢慢从生活中领悟过来,就拥有了细细的、哀哀的疼痛,简直像是慢性病,痊愈不了。
  除了最具视觉冲击的死亡,还有升学的不利、感情的挫折、事业的瓶颈纷纷向我们撒灰。我们灰头土脸,掸掸一身的泥土继续前进时,我们的生命重量也就随之增加了。生活充满了苦与累、伤与痛,也有喜和乐、甜和美。我们都不再是原来那个纯白的自己,过去的遗憾都成了现在的叹息。过去的美好都成了金黄色的回忆。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和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其他文献
所谓的气味相投就是:在某一个时间空间,两个人散发出一模一样的气息,波长、频率、振幅,全都相同。但如果当那个时间空间过去了呢。他没说下去,只笑着看她一眼。她被看得羞低了头。  不知怎么,那天说什么都像是情话。七年之后想起来,仍觉心荡神驰。  在沈阳的时候,他所住宾馆的附近有一段铁路。黄昏时无事,他有时会出去走走,顺着铁轨一直走下去。不知道后面会不会突然冲过来一辆火车,将他瞬间碾为齑粉。如果她得知凶信
期刊
“黑凉粉!”“烤香馕!”交织的标准普通话,清晰,却冰冷而陌生。  老家的门前有一条宽大的马路。犹记得小时候,走在黄泥遍布的路上,柔软的泥土沾在裤腿上,混杂着怎么也洗不去的土腥气。夏日的阳光柔和朦胧,是明亮的琥珀色。农田中的油菜花用热辣的植物清香覆裹着我,小手伸出,想去触摸那片明黄。  但更吸引我的要数小贩的吆喝声。那是家乡的方言,我总觉得她扭捏,不太自然,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我在小摊前踮起脚尖递
期刊
从酒吧出来,深宵的街道人声喧哗,人群围着倒在马路中间的一个年轻人。他脑部遭受了重击,神志不清。我一边跪下来寻找他的脉搏,一边打电话报警。L脱下衬衫想垫在年轻人脑后,这时一只手伸过来拉住他。  “小心。”那人说,是带口音的英语,但语气坚定。他借着手机屏幕的光线仔细检查年轻人的瞳孔后轻声说:“He is gone.”  我知道他的意思,因为我没有找到脉搏。但L疑惑地看向这个陌生人,恳切问:“But t
期刊
刚进高中那会儿,我太自以为是,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调子高到了极点。经过初升高一个暑假蜜罐子般的浸泡,再加上夏令营赢了几场球赛,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军训开始那天,一个穿着墨绿色西装、戴着金丝框眼镜,“形似”班主任的中年男人指着我,用一种语调奇怪而且字字扎心的语气说:“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头发那么长?马上给我剪了!”顿时我就想发作,但想到刚到新学校,还是不要破坏形象,竟将那般不爽的劲儿忍了下去。虽然
期刊
那天晚上将近十二点他就睡着了,可凌晨两点又醒过来。这时,月光已换了地方,照在西头的屋子里。一束光芒射进起居室和厨房的窗户。全套家具——桌子旁边一把椅子,上头搭着他的外衣,半开的厨房门投下一道阴影,报纸旁边那盏灯的位置——正是菲比倚在桌旁的景象,菲比活着的时候常常这样。这使他大吃一惊。是她,还是她的鬼魂?他从前不信鬼神。可是,微弱的光线下,他定定地盯着她,头皮一阵发麻,便坐了起来。那人影没动。他把两
期刊
我只能责怪自己太不识泰山,直到去日本第三年,学戏剧的我才知道有一位叫作Sakura Ando(安藤樱)的演员在日本影视作品里多么千姿百态。若是她没有在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中演绎一位冷暖有情的妈妈,那么我与她只会是“相见更晚”。平时不太关注某个演员的我也开始留意这朵“樱”,在何时何处如何绽放。  再看她是《百元之恋》,一部完全以她饰演的丧女为视角展开的作品。她把自己胖成满身肥膘,扮演一位寄生于家庭
期刊
一提到大诗人苏轼,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关键词便浮现了出来——“豪放派”“豁达”“乐观”。这些常识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就能够倒背如流了,然而在高中文本教学中,学会“为什么”比“是什么”来得更重要。如何通过文本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苏轼在遣词造句和蕴神怀意中浸润的豁达情怀,品味古典诗词的风格和意境,尝试接近苏轼的生命状态和人生情怀,则是课堂的关键。  《定风波》是一首典型的苏轼的词作,苏轼通过沙湖道中遇雨这样
期刊
某个星期四的语文教研活动,张世程老师做了《体验与语文教育的有效性》的报告。我听着,思绪却不完全集中在报告本身,而是时不时有了一些不自觉的游离。  人们经常提起人与某些事物的交融,就如武侠小说里,作者不厌其烦地穿插关于人性与剑性的探讨,构造出人与剑相契合的精神世界。人因剑而能,剑因人而显,人与剑超脱了使用与被使用的世俗关系,不分属性地成为武林的主角。而对于一个报告而言,做报告的人与报告本身应该统一在
期刊
我念初中的学校绿化搞得很好。进校门的坡上樱花和山茶花是很美的,道路旁排排古樟亭亭如华盖,连食堂门口都有两株迎春花。那个学校啊,是真的好看得不行,可也有令我很烦的时候,花本就不常开,一凋就全凋了。冯唐先生曾有诗云:这不是凋亡,是变心。变心和背叛都很不好受,只有那个小湖畔还有夜影横斜,甚是好看。  所以,大家都很喜欢那片湖。从窄窄的小径走近,什么时候都充满了绿意。我们喜欢这样的绿意,更爱的是那样鲜活的
期刊
一  我所热爱的城市,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城市”这个集合性概念。  我骨子里喜欢在城市生活,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时我的外婆希望我能够不忘本,同时有意培养我的节俭精神,让我至少体验一次农村生活,于是和我父母商量,带我去湖南中部她的老家住一个月。  头几天,我还有一些新奇感:每天去山上摘果子,去池塘边钓鱼,偶尔还能操弄两把小锄头,体验一把课本上的“锄禾日当午”。到傍晚,就陪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