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算机的基础性地位。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我省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纳入了会考范围。但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列入高考范围,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主要是人们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把它当成语文、数学来教,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三是一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正常开设;四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其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比较欠缺。因此,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职责。笔者几年来一直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对改进教学方法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浅谈于后。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对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如果能抓住这种吸引力,就会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一般的兴趣是很难长久维持的,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如信息技术教材、因特网、学生日常生活等,将教学材料制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课堂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创作美术作品、合成音乐、制作电子像册、网页、Flash动画等。由于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巩固了相关学科知识,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用计算机进行创造和设计的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摒除“学生上课自制力较差”的想法。对于一些理论课,要适当利用互联网,用网上的有关内容拓宽学生的思路,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自主性。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操作课,要敢于放手,利用“最近发展区”观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例如,训练关闭窗口的操作,只需向学生提出“关闭窗口有几种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数同学即可寻找出三种以上的办法。最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用“一个操作,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通过上述做法,大部分学生找到了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方法,构建了适合现代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它为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在进行的巩固性练习中,教师应多让学生进行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学习。比如在讲“画图”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绘画方便、效果多样的特点,让学生在画立体图时加入一些阴影以增加立体感,并从各种角度再次画出和认识该图形。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FLASH制作软件制作出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更形象地表示出化学实验中一些无色气体的走向,使这些实验在学生心目中更加具体、形象。同样,对于涉及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内容也都可以设计出相似类型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这些学科的知识,也深化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更能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操作技能,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计算机教学也应该像其他学科一样,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同时还应注意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技能操作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才是计算机教学的精髓所在。
作者单位 河南内乡实验高中
(责任编辑 田欣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对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如果能抓住这种吸引力,就会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一般的兴趣是很难长久维持的,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如信息技术教材、因特网、学生日常生活等,将教学材料制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课堂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创作美术作品、合成音乐、制作电子像册、网页、Flash动画等。由于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巩固了相关学科知识,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用计算机进行创造和设计的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摒除“学生上课自制力较差”的想法。对于一些理论课,要适当利用互联网,用网上的有关内容拓宽学生的思路,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自主性。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操作课,要敢于放手,利用“最近发展区”观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例如,训练关闭窗口的操作,只需向学生提出“关闭窗口有几种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数同学即可寻找出三种以上的办法。最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用“一个操作,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通过上述做法,大部分学生找到了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方法,构建了适合现代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它为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在进行的巩固性练习中,教师应多让学生进行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学习。比如在讲“画图”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绘画方便、效果多样的特点,让学生在画立体图时加入一些阴影以增加立体感,并从各种角度再次画出和认识该图形。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FLASH制作软件制作出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更形象地表示出化学实验中一些无色气体的走向,使这些实验在学生心目中更加具体、形象。同样,对于涉及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内容也都可以设计出相似类型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这些学科的知识,也深化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更能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操作技能,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计算机教学也应该像其他学科一样,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同时还应注意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技能操作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才是计算机教学的精髓所在。
作者单位 河南内乡实验高中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