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两大方面:教育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反思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论证,从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反思 新课程 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
一、教育改革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
看看我国现在正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国家竞争力不强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脉时代发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反思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1、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们的教师们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2、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努力。
第一,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
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二,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反思 新课程 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
一、教育改革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
看看我国现在正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国家竞争力不强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脉时代发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反思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1、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们的教师们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2、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努力。
第一,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
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二,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