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民主,不要专制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本刊今年第2期《班主任随笔》栏目中刊出了李迪老师的文章《当民主变味时,我们要专制》,文中对班级的民主管理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李镇西老师读到这篇文章后,认为李迪老师对“民主”的理解存在偏差,而且这种偏差在一线班主任中很有代表性。为此,他专门撰写了《只要民主,不要专制》一文。而李迪老师在和李镇西老师等全国优秀班主任进行交流之后,有了很多感悟,也写下了她对“民主”的新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帮助班主任进一步认清“民主”的内涵,并在班级管理中真正做到民主。
  
  读了《河南教育》第2期上李迪老师的文章《当民主变味时,我们要专制》,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真正的朋友有一个标志,就是能够彼此说“不”。李迪老师是我的朋友,因此,我更要直言了。
  说实话,一看这标题我就很惊讶。如果民主真的“变味”了,我们需要的是让民主名副其实,而不是“要专制”。专制有特定含义,古今中外即使是最专制的国家,也不敢公开说“我们要专制”,更不要说在民主潮流浩浩荡荡的当今世界。当然,我知道李迪老师说的是教育,是感到“民主变味”后的对专制的一种无奈的呼唤,而且我相信,这种无奈的呼唤在不少老师那里会引起共鸣。因为我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管了!不来点强硬的怎么行呢?”“给他点民主,他就蹬鼻子上脸,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现在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还民主什么呀!”所以,我更感到澄清民主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很有必要:究竟什么是民主?当学生不听话的时候需要专制吗?下面,我就李迪老师文章中的两个例子,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先说第一个例子,班里评优让学生选举,结果认真负责的班长落选了。于是,老师便认为这是民主的错。其实,这与民主选举本身没有关系,而和这个班的班风有关系。李迪老师将板子打在“民主”身上,实在冤枉了“民主”。让学生通过投票选优没有错,因为学生的选举权应该受到尊重。但成长中的学生,同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教师的引导绝不是选举时对学生的操纵甚至一手包办。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平时大量的、各方面的、理直气壮或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些教育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道理,并将此转化为植根于心灵的道德信念。那位班主任班上出现的不正常选举结果,恰恰暴露出她平时的教育失误。面对是非颠倒的选举结果,她应做的是设法培养良好的班风。在集体舆论健康的班级里,至少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评价、是非判断与班主任是一致的。也正因为如此,班主任才坦然自若地尊重学生的选举权。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的选举“放任自流”,而实际上教师已通过平时的教育引导,不露痕迹地决定了学生的正确选择——教育者的理智与艺术正在于此!
  李迪老师文中的第二个案例是,老师组织春游,因为有人请假,于是老师便“强硬”地取消春游活动,以此教训学生。“从此以后,刘老师的班级遇到集体活动,再也没有人敢提出请假了——那样的请假,是要触犯众怒的。”李迪老师把这看做“强硬”(也就是专制)的胜利,但在我看来,老师以集体的神圣名义剥夺孩子们春游的权利,却还要让孩子们迁怒于那几个请假的同学,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甚至是很可怕的。这的确是专制的胜利,但这种“胜利”给孩子播下的是专制的种子!所谓“触犯众怒”,客观上(说“客观上”是因为这未必是教师的主观意愿)是教师以集体的名义煽动多数孩子对个别孩子的怨恨。民主意味着尊重。当然,这种尊重必须体现于规则。因此,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对规则的遵守。而这个规则是大家(在班上,就是老师和学生)制订的,制订规则的过程是妥协的过程。这里的妥协就是商量的意思。决定这次春游活动之前,这个规则就应该让每一个人明确知道。规则里面包括了对请假的规定——哪些情况是允许的,哪些情况是不允许的。任何规则都不可能禁止正当请假。如果学生请假有正当理由,老师凭什么不准?有人会说:“如果都请假,那成什么话?这还算一个集体吗?”这依然还是平时的班风建设问题。如果班风良好,凝聚力强,学生自然热爱班集体,无正当理由请假的学生不可能很多。如果班风很好,但以各种借口请假的学生依然很多,那就说明班主任组织的活动不合大多数同学的心意。试想,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老师组织的春游学生居然不愿意去,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那么,老师要做的是广泛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然后拿出一个大多数同学都赞同的春游方案,而不是因为个别学生请假而剥夺大多数学生春游的权利,同时又挑起大多数学生对个别学生的怨恨。当然,即使拿出了一个比较圆满的春游方案,依然不排除会有极个别学生因某些特殊而正当的理由请假,那老师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在行动上,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愿;同时,在精神上,多数人尊重少数人的正当利益和权利,这才是完整的民主。
  这里我想谈谈对民主和教育民主的理解。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字源上说,“民主”首先是指一种政治制度,通俗地说,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它的基本含义就是“人民进行统治”,或者说“人民当家做主”。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其外在标志是选举,内在精神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为什么老百姓要有选举权,因为这是对其参政权利的尊重!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有选举权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我们所说的班级民主管理,就包括了对学生选举权的尊重。
  然而,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民主看做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即认为民主不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这种内在的修养体现于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相信人性的潜能;相信每个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家庭背景、经济水平,其天性中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相信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是能够和睦相处、真诚合作的。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既然民主有“制度”和“生活”两个方面的含义,那么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同样必须在这两个方面努力。班级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种民主的制度(体现于班级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民主的生活态度(教师自身也需要培养)。无论是制度还是生活方式,民主的核心都是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学生对他人(当然包括对教师)的尊重!
  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民主教育绝不只是手段,或者是为了方便老师的管理而采取的某种策略或技巧。民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未来公民。对学生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是要紧扣民主的两个含义来进行。作为制度的民主,就是要教会甚至训练学生学会民主程序,比如班规的制订、执行,等等。要注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所以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由学生说了算,的确应该有一个价值引导的问题,只是这个引导应该是平时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浸润”。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要在每一个细节上(包括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法制意识、宽容意识、妥协意识。这五种意识,孤立地看都不完全等同于民主,但都和民主精神有关。这些民主意识的培养,一定要非常生活化、细节化。
  陶行知曾指出:民主的时代已经来到。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但春天已来,我们必须脱去棉衣,穿上春装。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注意陶行知的这句话——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
  关于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操作,我以后有机会再细谈。这里我还想纠正对民主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认为民主总是软弱的,是对学生的迁就。李迪老师文章中就把民主看做“强硬”的对立面,因而提出“偶然的强硬不可少”。这是对民主的误解。其实,就制度(大到法律,小到班规)层面而言,要说“强硬”,民主是最“强硬”的。只不过这里的“强硬”,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强硬”,而是集体意志的结晶——规则(制度)的“强硬”。制订规则的过程是不断商量甚至“扯皮”、最后达成妥协的过程,但规则一旦通过,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就是强硬。或者说,强硬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形式。人们熟悉一句话:“任何个人和政党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何等的强硬!李迪老师说,民主不奏效的时候,需要“偶然的强硬”;我说,民主本身就是强硬的,而且是必然的强硬。所谓“民主的另一面是法治”,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老师在这个意义上实行民主管理,就既不会迁就学生,也不会剥夺学生的权利。因为民主既不是学生服从老师,也不是老师服从学生,而是大家必须(这里的“必须”正体现了强硬)服从共同遵守的规则。
  回头再看李迪文中的那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以“民主”的名义,背离了真正的民主,结果成了对学生的迁就;第二位老师强硬倒是强硬了,但他不是民主意义上的强硬,结果是借集体名义剥夺了大部分孩子的权利:这两位老师的做法都违背了民主的原则。
  李迪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她对教育不但充满感情,富有智慧,而且善于思考和总结,年轻的她已经出版了四本教育专著。我和她经常交流教育感悟,包括碰撞思想。今天,我就她的这篇文章提出我的不同观点,以此与李迪老师一起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也求教于更多的老师。欢迎读者对我的观点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网络传播时代,多元化的传播者代替了传统媒体中专业化的传播者,对于一些社会敏感议题的以“人肉搜索”为主要方式的逼视给报道对象甚至传媒业本身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在网络传播时代规避媒介逼视,建构媒介伦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传播 媒介伦理 媒介逼视 人肉搜索  网络传播时代传播者的广泛化在提供了舆论的公共平台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网络传播的媒介伦理成为牵动学者、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华西都市报》1997年至2009年12年来的农民工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都市报对农民工的报道视角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份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自2003年来,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增加了,报道的题材框架多样化了,但对农民工的报道呈现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趋势。  【关键词】内容分析 农民工形象 《华西都市报》    本文选取《华西都市报》1997年至2
一直争论不休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是教育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果的矛盾。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战双方,一定要个你死我活的结果,人的素质的各个方面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应试能力的缺失不能以培养素质为托词;素质发展不全面也不能把责任推给虑试的大环境。素质教育在应斌教育面前应居高临下,应试能力的提高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存在着双赢的交集,郑州一中教育科研和探索的重点一直就在寻找这个交集。让更多的
有些班主任干得十分轻松,班级却管理得井井有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优秀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同学们的学习榜样,是班集体中的领头羊。怎样发现、培养一批优秀班干部,让他们带动整个班级进步呢?  您有什么成功经验或是好的想法?    A 选好苗子是关键  马建军    为了挑一些当班干部的好苗子,在开学伊始,我总是要先翻看学生的档案,了解他们的各种情
[摘要]报纸微博是报纸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延伸,是新旧媒介融合的代表。微博对话的展开来源于“传一受”双方的互动,微博发布内容与时间的特征基于理想的传播预设,但读者基于多种原因的误读、错读使得这种理想关系破裂,因此媒体需要搭建新的对话形式,即通过把读者评论主动纳入自身文本的行为,建构起平和、理性的网络对话空间。  [关键词]媒介融合;微博;互动;对话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关键词】话语权 问题域 可持续发展 冗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结构和公共治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报业从业人员发现,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手段在这几年突然裂变,空前地增加,受众选择渠道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主动参与表达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在网络上,网民的意见对焦点、热点新闻事件往往形成强大的舆论场,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方式,成为民心所向的指针,影响巨大。总之,在新形势下,媒体
【摘 要】本文以《深圳特区报》获得全国和广东省人大新闻奖的作品为例,阐述了写好人大新闻的四字诀——“准”、“深”、“活”、“合”。  【关键词】人大新闻;转型创新;思辨能力;百姓视角  “人大是一座新闻‘富矿’”。这个观点出自当代著名报人、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他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人大工作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局面,有写不完的新闻。的确,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摘 要】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役中,党报评论既不能失声,也不能“老腔调”板着面孔发声,更不能依靠纸媒“单声道”发声,而应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要求、新特征,创新策划、创新选题、创新表达、创新传播,在融合发展中,及时传递权威声音,适时回应社会关切,实现舆论引导的良好效果。本文以《安徽日报》融合创新评论,同频引领战“疫”为案例,从四个方面论述党报评论如何在媒体
我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主要经历了四次大的调整。自1956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方案的通知”(【1956】国议司字第54号)后,国家机关、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开始实施,当时工资制度为单一的“级别工资”制,即将工资划分成若干个级别,在此划分中,仅国家机关就划分了1—30个级别,同时将全国分为十一类工资区,各地区执行各地区的工资标准,即按全国各地区适用工资标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了960位老师,想从教师的角度看一看,我们的学校管理还存在什么问题。我的总体看法是这样,素质教育的推进应该是柔性推进,内涵发展。  学校管理现在到底有什么问题,怎么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谈一下分析框架。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管理的观念,我认为校长的管理观念要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素质教育观,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二,管理的重心是关注教师的发展;第三,管理的内容应强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