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呼唤英语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方面都应有相应的提高。其中,教学素质包括思想、业务素质等;专业素质主要通过理解和践行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来体现;身心素质则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学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3-0041-03
  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个人素质包括教学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
  一、教学素质
  英语教师的教学素质是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
  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规,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人格。思想先进、德才兼备,在思想、行为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思想素质突出地表现在热爱学生和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上,要把对党的教育事业和对所教学科的热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在“热爱学生”上。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思想素质的核心。
  (二)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并根据自身需要组建与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师智能结构。现代教师的智能结构,“是一种以特定专业的任务为依据的,由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协调发展的智力和能力以及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有机结合的立体式、开放式结构,具体由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能力结构三个要素组成。”(李春秋、孔娜,2003)
  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支持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就是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知识。所谓支持性知识主要指为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支撑作用的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古今中外的科学思想论、广博的横向知识以及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等。实践性知识是“指向于教学行动、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知识形态。”(毕田增、赵敬春,2003)具体地说,有用的教学常规,典型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案例,对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都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智力结构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判断力。其重点是发展教师的思维力,尤其是反思性思维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波斯纳(G.J.Posner,1989)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因此。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十分重要。
  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指教师能根据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在充分了解学生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媒体、实施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离不开管理,因此,在教育教学能力中,值得强调的就是教师的管理能力。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按教育目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和设计能力。教师要有意识使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具备了这样一种管理能力,就不会把学生仅仅当成被管理的对象,把他们管死,而是给学生自己锻炼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教育科研能力指研究学生及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师的研究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能力,把看似常规的教学行为“问题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创造性地、系统地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人际交往能力即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及合作的能力。这里的“他人”首先指学生,其次指教师群体、家长、学校领导以及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员。
  二、专业素质
  英语教师除了具备教学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其他学科教师一道,为新课程改革贡献力量。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之一“全面的英语课程价值取向观”既包含了以前对英语的工具性认识,又添加了对英语的人文性认识。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也主要从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体现英语工具性的专业素质
  英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工具。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为了达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体现在:
  1.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发音准确,语调优美,用词恰当,语法正确,语言得体。
  2.良好的语言学功底: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成功地教授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例如:采用歌曲《The Alphabet Song》和《The Happy Song》教授语音,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习得与教学法的研究能力:能够通过不同渠道帮助学生获取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在写作方面我作过如下的尝试:给每一位同学批改作文后,我选取3~5份特别优秀的文章在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边读边讲解文章的优秀之处,并说读这些优秀文章是一种享受,希望同学们挑战自己,力争下次作文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同学们听后都很兴奋,效果很好。
  4.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教师如果具备了此项能力,就能够自如地引导学生和外教主动交流,达到有效沟通。我曾经指导过几名口语较好的同学在每节口语课前或课后问外教一个问题,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
  5.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我曾经实验过一个课堂口语训练项目,很受同学们欢迎。具体操作如下: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英语技能(英文演讲、英文歌曲、绕口令、小诗、笑话、故事等),之后台下每一位同学用英语问上台展示同学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问完问题之后,同学们对展示同学的表现用英语进行评价。
  (二)体现英语人文性的专业素质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英语的人文性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中有了明确的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 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看来,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为了圆满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英语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1.平时注意收集英文的励志格言、谚语及有教育意义的篇章并铭记于心,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每次测验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对成绩好的同学使用“He whodoes notadvance,recedes."(逆水行舟,不进则退。)“Humility often gains more than pride.”(谦受益,满招损。)对测验成绩不及格的同学使用“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对缺乏自信的同学教会他们大声说出"Confidence in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wad to success。”(自信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当两名同学发生矛盾时,对他们说“Ittakestwotomake a quarrel’(孤掌难鸣),目的是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学会自我批评。
  2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和英文励志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拓展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心智。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企鹅英语读物、典范英语读物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
  3.会唱英文歌曲,会说英文绕口令,表演英文短剧,讲英文小故事、笑活,了解英文电影,有强烈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搭建展现英语素质的平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成绩只是衡量学生英语素质的一个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了日程,英语课堂中应该有学生展现英语素质的时间和空间。英语教师若具备以上专业能力,指导学生就会得心应手,学生的英语素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身心素质 如果说教学素质是英语教师素质的基础,专业素质是英语教师素质的特色,那么身心素质就是英语教师素质得以充分展现的保障。具体地说,身心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个英语教师,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永远保持一个乐观进取的心态,从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思维敏捷,得心应手,为英语新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师素质应该是教学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综合体。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由此看来,第一件事情是教书,第二件事情是育人。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教书,电要育人。就英语教师而言,在课堂上既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英语知识,体现英语的工具性,也要重视人的培养,体现英语的人文性。我们新时代的英语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而应当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更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者、研究者和促进者。
其他文献
分析了解腹部X线平片,对确定钙化位置、形态和可动度很有必要.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会模仿使用语块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语块、背诵语块和运用语块。学习语块有益于提高交际能力,有利于获得语法知识,有利于学习地道的英语语言搭配等。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块;背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
摘 要: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加强新时期学校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教育常规制度内容的完善与创新。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富有时代精神内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关键词:教师教学管理;
摘 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必须提高家长觉悟,强化子女的家庭教育。其中,新教育理念的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理念;父母;环境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0-0006-0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学校教育
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手术病人,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特征,临床上有少尿、低血压和心率增快等一系列表现,且术前没有足够的时间改善循环,需一边手术麻醉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