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最困难”,2009年“最有信心”,而今年则是“最复杂”。
2010年中国经济将从非常状态下的非常政策,平稳过渡到正常状态下的正常政策,即刺激政策退出。为了防止政府投资力度逐步减弱后,民间投资跟不上,经济出现二次探底,政府日前正在放松管制,让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原来审批门槛高的行业。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其中包括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
对此,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张汉亚3月30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激活民间投资是保增长的可持续性举措,意义长远。不过,尽管政策鼓励信号显著,但该领域对于民资的吸引力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他同时表示,民间资本进入许多行业已经没有制度上的障碍了,重要的在于要有可操作的细则。“据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估计相关细则不久之后就会出台。”
民间投资新政加速
民间投资新政加速出台。对此,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间资本一直非常活跃,是拉动经济的一部分。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需要打破垄断,毕竟垄断不利于经济发展,会扭曲市场价格。
“国家一直想让民间资本进来,这是政策主基调,但后面相关细则能否配套,这是未知数。”安邦首席宏观分析师徐斌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如果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中国经济繁荣会进入长周期,生产率会大幅上扬。
事实上,一直以来,民间投资备受各方关注。鼓励民间投资的口号也提出已久。
2001年12月11日,国家计委就发出了《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非公36条”,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领域。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受到冲击。为此,2009年9月,国务院再次出台29条新政。这是继“非公36条”后又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是对“非公36条”的补充和完善。
不过,“以上相关政策均因措施不够细化且操作性不强,激活民间资本的动力显得不足。”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那么,即将出台的新政与以往政策有何不同呢?据了解,相比5年前的“非公经济36条”,今年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内容更加细化,如可能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进入部分铁路支线、干线建设等。
对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张汉亚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是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事实上,一些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愿意进去投资。”
张汉亚称,日前除了石油行业没有民间资本进入之外,其他的像电信与铁路等行业早已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实际存在着一些无形的限制措施,导致民间资本无法真正跨越门槛。“像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市场准入门槛、业务领域的许可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权,基本都属于民营资本自身所不能控制的范畴,所以民间资本大多不愿意进入。”
接棒政府投资缺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25日在出席美洲开发银行年会时称,如果能确信经济复苏,那么部分特别的刺激措施可以逐步淡出。
“随着财政支出刺激的减弱,民间需求可能在今年支撑经济的增长。”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是很必要的:首先,今年处于金融危机后危机阶段,银行会逐渐收缩银根,政府投资也会下降,鼓励民间投资是很必要的措施;其次,更加开放一些领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投资力度,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民生投入,必须扩大民间投资补充缺口。”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周德文也如此表示。
事实上,从短期来看,国务院启动民间投资的决定,是要改变政府投资比重过大的问题。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中心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应对经济下滑。但是随着经济复苏并转入正常商业周期,就需要提升民间投资和消费来扩大总需求。
“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必然要退出,在消费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民间投资规模最终决定经济增长水平。因而,尽快启动民间投资,是维持经济复苏势头,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增速的主要着力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中心教授黄益平说。
不过,民间投资是否能很好地添补政府投资的效果?很多经济学家对此并不乐观。李迅雷表示,“民间投资接棒政府投资目前还不太可能。因为民间资本目前由于房地产信贷收紧的缘故,自身资金比较紧张。而且民间资本除了国家一些垄断行业很少涉足外,其他领域均已覆盖,资金比较分散。”
张汉亚也跟李迅雷持相同观点。他表示,“民间投资跟政府投资不一样,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具体问题要具体看。”不过,他却表示,政府投资重点可放在教育、医疗与农村公路等公益事业领域,这些领域民间资本大多不愿意进入。而其他行业领域可多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确保经济稳步增长。
“如果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民间投资是否可以接过政府投资的接力棒?这一切都需要市场显露出‘确切的迹象’,也需要时间观察。”一位市场人士也如此表示。
后续政策亟待完善
刺激政策退出后,要使民间投资能够很好地添补政府投资的效果,有专家认为,国家还应在政策方面予以民营企业一些扶持,包括融资、税收等方面。
据了解,我国企业的存款分布很不均匀,国有大企业占的比重很大,但这些大企业要按集团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坚守“现金为王”的信条;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资金短缺状态,想要投资却没有资金来源。因此,扩大民间投资必须解决有钱的企业不投资,没钱的企业想投资而没钱的问题。
为此,“关键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否则,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民间企业无法进入交通、电信等领域,即便进入了,也会很快被挤出来。”张汉亚说。
为启动民间投资,减轻财政负担,在融资方面,应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融资渠道。因此,在间接融资方面,应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银行,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
而在直接融资方面,应首先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内源性融资,进而鼓励其向社会定向募集股份和发行债券,支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推动基础设施投资资产证券化。“我国民间已经成立了许多吸收民间和国外资金的私募基金,如果国家对这些私募基金进行规范并给予他们相应的优惠政策,他们会在扩大民间投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张汉亚说。
2010年中国经济将从非常状态下的非常政策,平稳过渡到正常状态下的正常政策,即刺激政策退出。为了防止政府投资力度逐步减弱后,民间投资跟不上,经济出现二次探底,政府日前正在放松管制,让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原来审批门槛高的行业。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其中包括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
对此,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张汉亚3月30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激活民间投资是保增长的可持续性举措,意义长远。不过,尽管政策鼓励信号显著,但该领域对于民资的吸引力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他同时表示,民间资本进入许多行业已经没有制度上的障碍了,重要的在于要有可操作的细则。“据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估计相关细则不久之后就会出台。”
民间投资新政加速
民间投资新政加速出台。对此,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间资本一直非常活跃,是拉动经济的一部分。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需要打破垄断,毕竟垄断不利于经济发展,会扭曲市场价格。
“国家一直想让民间资本进来,这是政策主基调,但后面相关细则能否配套,这是未知数。”安邦首席宏观分析师徐斌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如果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中国经济繁荣会进入长周期,生产率会大幅上扬。
事实上,一直以来,民间投资备受各方关注。鼓励民间投资的口号也提出已久。
2001年12月11日,国家计委就发出了《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非公36条”,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领域。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受到冲击。为此,2009年9月,国务院再次出台29条新政。这是继“非公36条”后又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是对“非公36条”的补充和完善。
不过,“以上相关政策均因措施不够细化且操作性不强,激活民间资本的动力显得不足。”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那么,即将出台的新政与以往政策有何不同呢?据了解,相比5年前的“非公经济36条”,今年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内容更加细化,如可能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进入部分铁路支线、干线建设等。
对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张汉亚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是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事实上,一些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愿意进去投资。”
张汉亚称,日前除了石油行业没有民间资本进入之外,其他的像电信与铁路等行业早已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实际存在着一些无形的限制措施,导致民间资本无法真正跨越门槛。“像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市场准入门槛、业务领域的许可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权,基本都属于民营资本自身所不能控制的范畴,所以民间资本大多不愿意进入。”
接棒政府投资缺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25日在出席美洲开发银行年会时称,如果能确信经济复苏,那么部分特别的刺激措施可以逐步淡出。
“随着财政支出刺激的减弱,民间需求可能在今年支撑经济的增长。”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是很必要的:首先,今年处于金融危机后危机阶段,银行会逐渐收缩银根,政府投资也会下降,鼓励民间投资是很必要的措施;其次,更加开放一些领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投资力度,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民生投入,必须扩大民间投资补充缺口。”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周德文也如此表示。
事实上,从短期来看,国务院启动民间投资的决定,是要改变政府投资比重过大的问题。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中心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应对经济下滑。但是随着经济复苏并转入正常商业周期,就需要提升民间投资和消费来扩大总需求。
“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必然要退出,在消费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民间投资规模最终决定经济增长水平。因而,尽快启动民间投资,是维持经济复苏势头,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增速的主要着力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中心教授黄益平说。
不过,民间投资是否能很好地添补政府投资的效果?很多经济学家对此并不乐观。李迅雷表示,“民间投资接棒政府投资目前还不太可能。因为民间资本目前由于房地产信贷收紧的缘故,自身资金比较紧张。而且民间资本除了国家一些垄断行业很少涉足外,其他领域均已覆盖,资金比较分散。”
张汉亚也跟李迅雷持相同观点。他表示,“民间投资跟政府投资不一样,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具体问题要具体看。”不过,他却表示,政府投资重点可放在教育、医疗与农村公路等公益事业领域,这些领域民间资本大多不愿意进入。而其他行业领域可多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确保经济稳步增长。
“如果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民间投资是否可以接过政府投资的接力棒?这一切都需要市场显露出‘确切的迹象’,也需要时间观察。”一位市场人士也如此表示。
后续政策亟待完善
刺激政策退出后,要使民间投资能够很好地添补政府投资的效果,有专家认为,国家还应在政策方面予以民营企业一些扶持,包括融资、税收等方面。
据了解,我国企业的存款分布很不均匀,国有大企业占的比重很大,但这些大企业要按集团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坚守“现金为王”的信条;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资金短缺状态,想要投资却没有资金来源。因此,扩大民间投资必须解决有钱的企业不投资,没钱的企业想投资而没钱的问题。
为此,“关键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否则,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民间企业无法进入交通、电信等领域,即便进入了,也会很快被挤出来。”张汉亚说。
为启动民间投资,减轻财政负担,在融资方面,应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融资渠道。因此,在间接融资方面,应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银行,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
而在直接融资方面,应首先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内源性融资,进而鼓励其向社会定向募集股份和发行债券,支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推动基础设施投资资产证券化。“我国民间已经成立了许多吸收民间和国外资金的私募基金,如果国家对这些私募基金进行规范并给予他们相应的优惠政策,他们会在扩大民间投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张汉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