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增长低迷,无疑是“祸”,但其中隐含的“福”,就是逼迫整个经济和企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如果我们放弃增长率的目标,以经济低迷逼迫企业走技术进步之路,实现增长方式转型,那么,下一次繁荣就指日可待。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样,都处于低迷时期,8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下降到50%以下。面对这种局面,经济政策调整为以稳增长为中心。但要在短期内改变消费不足的状况是个难题,增加出口也是不能由我们决定,因此,稳增长的重任就落到了投资身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以来,13个省市已经出台的计划投资总额共12.8万亿元,每个省市平均投资额约1万亿元。
大量投资的增加,当然会刺激经济,实现政府在年初提出的增长率7.5%的目标,达到8%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现这个增长率目标对稳定经济、稳定就业、稳定社会当然是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周期短期中的“福”,但在长期中会不会有“祸”潜伏其中呢?
应该看到,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主力正是投资,由投资引起的增长率达50%左右。但这种增长基本是量的增加,质的提高并不多。由投入型经济向技术进步型经济的转型并没有实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初期阶段,依靠投资实现数量型增长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直这样增长下去,没有增长方式的转型,最终会达到极限而出现停滞。现在所遇到的经济困难关键并不在于世界经济的低迷,而在于我们没有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这就是说,三十年来以投资为中心,以高污染和低工资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增加投资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就决不仅是“福”,而是在“福”中隐藏了极大的“祸”。
投资包括两大块。一块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投资,我们习惯地把这一块投资称为“铁公基”,这种的投资要受到土地资源和社会需求的限制。另一块是企业固定投资,这种投资要受到资源和消费需求的限制。这次增加的投资,两种投资都有,但更多的还是企业固定投资。企业增加固定投资,扩大生产能力,最终还是要用于消费。但我们的经济中,消费一直是不足的,个人消费仅占GDP的35%左右,加上公共消费也不过略高于50%。中央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增加消费,并且略有成效。但消费不足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显然,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了,生产出的产品卖不出去,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其实,三十年的投入型增长已经形成了产能过剩。以钢铁为例,2009年时,工信部部长就表示,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6亿吨,但实际需求只有4.7亿吨,已出现1.9亿吨的过剩产能。从今年2月份以来,库存钢铁已达1500万吨,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许多钢厂处于亏损状态,开始大规模减产停产。尽管铜铁产能如此过剩。但在新一轮扩大投资中,又有了广东和广西两个钢铁投资项目。再以光伏产业为例,现在的产能已达全球需求的两倍左右。但各地投资光伏产业的积极性不减,这次地方版的“4万亿”中有一些还是投资于这个产业的。从全国来看,产能过剩的产业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水泥、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这些产业是发改委明文列入产能过剩行业的,而没有列入的行业,产能也有过剩的,如汽车。
这些行业除了产能过剩之外,还有资源限制与环保问题。众所周知,钢铁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我国富铁矿严重不足,主要依靠进口。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扩张,那些铁矿企业不又要大涨价了吗?钢铁、光伏都是环境污染大户。如此多的产能,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更坏了吗?
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的确能带来短期的效益,但不可不看到其中的“祸”。当然,任何事情都是“福祸”并存的,只有“福”远远大于“祸”的事才值得去做。但从长远看来,以追求目前增长率的“福”出发,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是“祸”大于“福”的。
这有前车之鉴。上世纪20年代,美国胡佛政府也采取了促进投资,扩大产能的政策,不到十年内汽车工业产能增加了255%,钢铁产能增加了75%,其他行业也是高歌猛进。这就形成了“疯狂的二十年代”。正是这种二十年代的“福”引起了其后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而且,我们应该知道,美国当年已经是市场经济,投资的主体是私人企业。这就决定了投资再增加也是有限的,而且投资的不良后果要由私人企业和投资者承担。但我们今天的投资以政府为主,以国企为主,投资所受的限制要小的多,加之政府与企业又不必承担投资风险,这就使投资和产能过剩中隐含的“祸”更大。
在中国式的辩证法中,“福兮祸所伏”还有一句,是“祸兮福之所倚”。今天的增长低迷,无疑是“祸”,但其中隐含的“福”,就是逼迫整个经济和企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逼出来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我们放弃增长率的目标,以经济低迷逼迫企业走技术进步之路,实现增长方式转型,那么,下一次繁荣就指日可待。
在“祸”中求“福”,岂不比在“福”中求“祸”更好吗?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样,都处于低迷时期,8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下降到50%以下。面对这种局面,经济政策调整为以稳增长为中心。但要在短期内改变消费不足的状况是个难题,增加出口也是不能由我们决定,因此,稳增长的重任就落到了投资身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以来,13个省市已经出台的计划投资总额共12.8万亿元,每个省市平均投资额约1万亿元。
大量投资的增加,当然会刺激经济,实现政府在年初提出的增长率7.5%的目标,达到8%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现这个增长率目标对稳定经济、稳定就业、稳定社会当然是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周期短期中的“福”,但在长期中会不会有“祸”潜伏其中呢?
应该看到,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主力正是投资,由投资引起的增长率达50%左右。但这种增长基本是量的增加,质的提高并不多。由投入型经济向技术进步型经济的转型并没有实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初期阶段,依靠投资实现数量型增长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直这样增长下去,没有增长方式的转型,最终会达到极限而出现停滞。现在所遇到的经济困难关键并不在于世界经济的低迷,而在于我们没有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这就是说,三十年来以投资为中心,以高污染和低工资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增加投资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就决不仅是“福”,而是在“福”中隐藏了极大的“祸”。
投资包括两大块。一块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投资,我们习惯地把这一块投资称为“铁公基”,这种的投资要受到土地资源和社会需求的限制。另一块是企业固定投资,这种投资要受到资源和消费需求的限制。这次增加的投资,两种投资都有,但更多的还是企业固定投资。企业增加固定投资,扩大生产能力,最终还是要用于消费。但我们的经济中,消费一直是不足的,个人消费仅占GDP的35%左右,加上公共消费也不过略高于50%。中央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增加消费,并且略有成效。但消费不足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显然,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了,生产出的产品卖不出去,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其实,三十年的投入型增长已经形成了产能过剩。以钢铁为例,2009年时,工信部部长就表示,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6亿吨,但实际需求只有4.7亿吨,已出现1.9亿吨的过剩产能。从今年2月份以来,库存钢铁已达1500万吨,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许多钢厂处于亏损状态,开始大规模减产停产。尽管铜铁产能如此过剩。但在新一轮扩大投资中,又有了广东和广西两个钢铁投资项目。再以光伏产业为例,现在的产能已达全球需求的两倍左右。但各地投资光伏产业的积极性不减,这次地方版的“4万亿”中有一些还是投资于这个产业的。从全国来看,产能过剩的产业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水泥、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这些产业是发改委明文列入产能过剩行业的,而没有列入的行业,产能也有过剩的,如汽车。
这些行业除了产能过剩之外,还有资源限制与环保问题。众所周知,钢铁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我国富铁矿严重不足,主要依靠进口。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扩张,那些铁矿企业不又要大涨价了吗?钢铁、光伏都是环境污染大户。如此多的产能,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更坏了吗?
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的确能带来短期的效益,但不可不看到其中的“祸”。当然,任何事情都是“福祸”并存的,只有“福”远远大于“祸”的事才值得去做。但从长远看来,以追求目前增长率的“福”出发,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是“祸”大于“福”的。
这有前车之鉴。上世纪20年代,美国胡佛政府也采取了促进投资,扩大产能的政策,不到十年内汽车工业产能增加了255%,钢铁产能增加了75%,其他行业也是高歌猛进。这就形成了“疯狂的二十年代”。正是这种二十年代的“福”引起了其后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而且,我们应该知道,美国当年已经是市场经济,投资的主体是私人企业。这就决定了投资再增加也是有限的,而且投资的不良后果要由私人企业和投资者承担。但我们今天的投资以政府为主,以国企为主,投资所受的限制要小的多,加之政府与企业又不必承担投资风险,这就使投资和产能过剩中隐含的“祸”更大。
在中国式的辩证法中,“福兮祸所伏”还有一句,是“祸兮福之所倚”。今天的增长低迷,无疑是“祸”,但其中隐含的“福”,就是逼迫整个经济和企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逼出来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我们放弃增长率的目标,以经济低迷逼迫企业走技术进步之路,实现增长方式转型,那么,下一次繁荣就指日可待。
在“祸”中求“福”,岂不比在“福”中求“祸”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