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08-01
  
  “说话”,也就是口头表达,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语言(思想)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为外部有声语言的一种活动。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语言修养。人们也常常把口头表达好坏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认为口才是一个人的力量和价值的具体体现。职业中学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面试、谈话、汇报、谈判、演讲等活动,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 培养“说”的心理机制,让学生“愿说”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愿意做的事,一般都与个人对这件事的兴趣及动机有关。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必须从此入手。
   动机是学习过程中起着制约学习倾向性、持久性和有效性的心理动因。它是由人的学习需要与引起这种需要的外部诱因结合而产生的心理机制。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说”的实践中去感受“说”在现实生活、学习、未来事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清生活与事业都离不开“说”的现实性,树立起“说”也是人生需要的强烈意识。教学中,德育课教师要充分备课,多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上,教师要安排多种说的练习,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某些社会经济德育课现象、法律案例发表看法,对那些有独创性、想象丰富的学生要进行鼓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等,激活学生“说”的动机。
  
   二、 培养学生“说”的信心,让学生“敢说”
  
   职中生平时好说好动,但为什么一到上课单独发言就面红耳赤、低头无语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学生不敢说,与教学氛围和教师的教学作风不无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的教学氛围。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总是怀着热爱、亲近、理解和期望的情感,喜悦而耐心地倾听,孩子毫无顾忌。若要在学校形成这种氛围,就必须消除学生心头的种种顾虑,创设一种“我想说,我要说”的畅所欲言的环境。在学生羞于开口不敢说话、不会说话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批评,不能提过高地的要求,而应当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讲话的勇气。
  从管理学角度讲,要体现师生民主平等的原则。如果一个教师过分追求师道的权威、师授的尊严,而学生只能唯书唯师,不许越雷池一步,那么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生绝对不能养成课堂积极发言甚至大胆争论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必须破除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教学观,大胆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努力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想法,亲近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实,鼓励师生间的正常探讨、积极辩论,允许学生对老师讲的进行质疑。这样,在科学面前、在真知面前,师生一律平等,学生自然就会以课堂主人翁的身份、教学主体的地位、知识主宰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 、培养学生“说”的规范性,让学生“会说”
  
   从愿说、敢说到会说,实质上是由包括兴趣、情绪、意志等在内的心理因素或者说非智能因素转化为智能因素的过程,其中又蕴含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在量上加大“说”的积累。即在教师示范、指导的前提下,加大说的训练量,强化说的训练过程。当然,学生的“会说”还有赖于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要求学生把话说得规范、流畅,自己必须首先加强基本功训练,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课后的工作语言,还是生活中的交际语言,都必须处处给学生做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学生。职中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不能“一刀切”,可以经过下四个阶段,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阶段,要求讲普通话,声音响亮(以全班每个同学都听得清楚为准)、口齿清晰,内容以读课文为主;第二阶段要求正确地阐述,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阐述已经学过的知识,不要求背条条框框;第三阶段要求富有自信的表情、仪态大方,训练内容主要是就某一个问题当众表达个人观点;第四阶段,由同学或老师提出议题,说话人围绕所提问题即兴发言,要求有针对性、有逻辑性,如谈谈“怎样产生班干部”、“我的金钱观”、“怎么看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怎样合理消费”等等。在提高要求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立足于战胜自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力争后一阶段胜过前一阶段,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这样可以防止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的自卑和优等生的骄傲。
  职中生的原有基础、接受能力、自我发展的意识较差,对学习(包括对德育课)兴趣的提高本身就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把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完全培养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教师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足够的认识,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激活学生思想的火花,德育课堂才能因此而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学生才能因此而插上“能言善辨”的翅膀,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大显才华,有所作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80-01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不少课堂教学在高层次的追求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些做法和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对于教师来说,往往是“当局者迷”,不能很好地认识到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实施ISO9000标准对强化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意义,并就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ISO9000标准 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86-02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英语首字母的简写形式,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
期刊
摘要:随着“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深入人心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在眉睫,本文在将二者结合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了前者对于后者的重要意义,就“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贯彻这一思想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84-02    一、我国高校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97-01    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项脊轩志》是明代古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研读此文,使我想起庄子《渔父》中的一段话:“真者,精诚之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知。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末发而威,真亲末笑而和。真内在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归有光的散文源出《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99-01    隐逸林泉,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隐逸林泉,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理想。历经世事沉浮之后,莫不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赏奇山异水,处江湖之远就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在这里生命得到超脱,灵魂获得安慰与升华。   隐逸诗文则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98-01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既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并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审美等方面得到教育。遗憾的是,尽管我们越来越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无论教学还是考试仍旧是重工具而轻人文
期刊
Abstract:Jane Eyre and Humbert are, on the surface, an unlikely pair in literature. But a close look at them reveals that they have many in common. They share similar experiences of alienation and the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93-0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太抽象、又是所谓的副科,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07-01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 这话听起来很简单,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很少。如果失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110-01    (计算机原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是计算机及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后继课程学习的桥梁和纽带。《计算机原理》课程是以8088/8086为CPU的IBM PC微型计算机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