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轨迹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性取向这么重大的责任推到父母身上是不公平的,顾明疑惑的是,如果当初父母能有
  一些正确的引导,他还会不会是今天这样?
  
  我本男儿郎
  7岁以前,我是在“这小姑娘好漂亮”的称赞中长大的。我想,这得归结于我妈的小癖好——“小女儿情结。”
  成年后,我也能理解母亲。她爱漂亮,一直为自己童年没能穿上美丽衣服遗憾。她想生个女孩,可很不巧,我是个儿子。
  据说我小时候很是眉清目秀,我妈忍不住就给我扎小辫配蕾丝裙边。小孩子,好玩嘛,阿姨们都抱着我笑成一团的时候,妈妈也很开心。可如果她知道以后会发生的变化,她会不会后悔?
  我不知道答案。哪怕我现在已经28岁,我的性取向问题在讳莫如深的母亲脸上,仍然是个迷。
  真正体会到男女有别,是7岁后上小学,为了穿难看的短裤衬衣我记得自己还哭过一场。被外婆哄着我去学校,只一天,我就不愿意跟男同学同桌了。妈妈跟老师商量,换了一个小女孩,我记得她的胳膊和眼神都软软的,头上的蝴蝶结也很漂亮,比起班上那些流鼻涕的男生,我更喜欢和她玩。
  小学哗啦就过去,青春期迎面而来。一切自然而然,与其说是我不跟班上的男生打混,还不如说是那些开始成长的男孩子孤立我。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有一个绰号——“假女!”
  我很难过。没有一个正常的男孩子愿意被人这么乱叫。在我没有发觉的时候,我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异类。这让我越发讨厌我的男同学们,他们蛮横,无知,用粗鲁的态度隐藏对异性的朦胧好感。我认为他们是嫉妒我,因为我和女同学的关系好。
  一个恶性循环。
  我也回家哭诉过,但父母眼里,不过是小孩子顽皮而已。我家里是做进出口生意的,我爸常年出差,家里只有妈妈和外婆,她们都很爱我。我十多岁的时候,妈妈还经常把我搂在怀里说悄悄话。也许是家里缺少阳刚气的原因,我从小就显得有些阴柔。
  我慢慢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不同。当我的同班男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发泄自己无处掩藏的青春时,我在家里练字;当他们疯狂传阅武侠小说和漫画时,我在家里看名著。因为妈妈喜欢文静的孩子,从小就给我划定了阅读范围。
  记得有一次,我向一个还算友好的男同学借了本《射雕英雄传》,回家被她发现,严厉地责骂了我,说,“那是坏男生看的,妈妈不希望你跟他们一样。”
  10年后,我彻底地跟他们不一样了,妈妈,你开心吗?
  
  青春无处安放
  我在毫无知觉中迎来了人生中最风茂的17岁。那一年,我突然发现自己恋爱了。
  因为语文太好而数学惨不忍睹,理所当然分在文科班。班上几乎全是女生。我莫名地被班上的英语课代表吸引住了。她个子高高的,眼睛真漂亮,我经常在课堂上偷望她,以至于在作文里写下了:男人是拖把,女人是玫瑰。并且在那篇作文里,我还把自己比喻成了贾宝玉。
  老师在课堂上念了那篇作文,全班轰堂大笑,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耻辱和羞愧。
  但我清楚地记得对她的那种感觉,悄悄地暗恋、千回百转的思慕,还有朦朦胧胧的情欲冲动。到现在我还一遍遍回想,那是爱情吧!那时我从心理到生理,都还是正常的吧?
  与我同龄的其他男生怎么想?他们会怎么形容自己喜欢的女孩?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些我都无从得知。对他们而言,我一直像个怪物。而在他们逐渐变得低沉的变声期里,我仍然高亢的嗓音经常让我无所适丛。
  父母当然是不敢说的,同学也无从倾诉。在高考的压力下,我把这份情愫一直保留到了最后。毕业晚会上,我终于鼓起勇气,找到那个女同学,轻声地说,我喜欢她。
  她讶然地看着我,张口结舌,说,你不是同性恋吗?
  血一下涌到头顶,我落荒而逃,最后蹲在一个没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场。几乎每个男孩子都有一段青涩的初恋,但没有人会像我这样,羞耻,慌乱,无地自容。
  同性恋,这三个字像是从某个妖魔鬼怪口中突然蹦出。但恐慌中,我仍然好奇。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外形气质的不同,但我也知道,我喜欢的是女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我在慌乱中选择了跟我最亲的妈妈。有一天我趁晚饭后老爸不在,问她,“妈,你觉得,我像同性恋吗?”
  她的反应让我措手不及。没有长谈,没有倾诉,没有安慰,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放声痛哭。我吓得手足无措,听她哭着说,“儿子,你不要胡说,不要胡说。”
  不要胡说。只有这四个字,再没有其他。
  直到现在,我也没在她面前再提过这三个字。她知道多少,我也看不出来。埋在沙堆里的驼鸟,这句话与其形容我,不如形容我可怜可悲的母亲。
  
  迷途
  我怎么从一个别人眼里的gay,变成了一个真正的gay,现在想起来,简直是一笔糊涂账。
  大学里,我仍然与同龄人格格不入,但大家都不再排斥我,而是很好奇地围着我问东问西。开始我还很高兴,后来才慢慢知道,原来在大学里,什么gay、玻璃、蕾丝花边,几乎是一种流行词。
  这没什么,这很时髦,很酷。他们说。这一切让我觉得新鲜。在同学的介绍下,我登陆了一个著名的同性恋网站,并且结识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很善于倾听,又会说话。他说青春期来得太快,成长就像一场春雨,那些春笋般的爱恋情欲必须要找一个人一个地方发泄出去,才不至于梗死。至于什么性别,并不重要。
  这是长久以来,第一次有人跟我坦诚地谈论身体和心理的问题。我的动容难以言表。几乎是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我跟他见了面。莫名其妙的一晚,我匆忙地决定了一生的性向。
  多年之后,我当然知道那个中年男人不过是一个在网络上引诱迷惘少年的同性恋者,平凡得近乎面目可憎。但这就像一个转折点,我成了一个看了点医书就给自己开方抓药的人,给自己定了性:“我就是一个gay!”
  多年的茫然仿佛找到了答案,之后的故事乏陈可言。这个圈子里的感情相比正常世界,更多的放荡,不安,和空虚。我没有固定的伴侣,也谈不上真有多大感觉,只是惯性地在一个又一个的对象中麻木,也开始习惯那些窃窃私语的眼光。我的张扬,甚至还在这个圈子里混出了一点名气。
  我每个月仍然回家,我的父母仍然爱我。这么多年了,很多次,我都企图跟他们谈点什么,但他们闪躲的眼神永远让我绝望。有时候,我会故作轻松地说,某某同学要结婚了。我希望他们能来关心一下我的感情世界,希望能把多年来的疑惑、苦闷,和委屈在我最亲的父母面前统统敞开,但他们永远顾左右而言他。
  有时候看到父母的眼光充满犹豫和忧愁,我就会想,他们是害怕吗?尽管现在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宽容尺度越来越大,但对于亲生儿子的性向出现偏差,他们不懂,是不是就只能装作没有看到?到了最近两年,他们甚至拒绝跟我讨论任何与感情和婚姻有关的话题。
  我觉得非常的孤独。
  我的痛苦在于,我始终觉得自己跟真正的同性恋者是不一样的。当我开始更加成熟,回想过去的经历,发现其实是因为周围的人以为我是gay,于是我最后就真的是了。从此以后,我一直在按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我是在为自己的迷茫找一个可以解释的答案。
  我始终有倾慕的女孩,以前有,现在也一样。但我不敢说,至于不敢去想。如果结局跟我的初恋一样,我会承受不了。
  我今年28岁,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没有倾诉拥抱的家人,没有血肉相联的爱人。我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我时常强迫症一样地跟自己说,我应该爱男人,我必须要爱男人,即使你失去了一个,下一个爱人也应该是男人,因为我是一个“同性恋”。
  但我真的是吗?
  
  记者手记:
  和预想的一样,顾明长相清秀,身材颀长。坐下没说几句话,他习惯性地仰起脖子咯咯笑,声音尖细,几乎是立刻就得到邻桌的注目礼。他似乎已经很习惯这种目光,安之若素。但过了一会,却很认真地跟记者说,“我现在真的相信自己不是gay,可你们信吗?”
  他的目光忧郁迷茫。这使他的故事像一部色调阴郁内容晦涩的意识流电影,叙述的不是性取向的问题,而是事关青春、成长、迷惘,和家庭关系。我们的父母对于孩子的青春期究竟了解多少?我们的社会又能提供多少合理的心理援助?顾明的痛苦,在于成年后的清醒。他最后苦涩地说,任何一个十七八岁,还像花草一样稚嫩的少男少女们,不要再随便说,“我是一个同性恋!”十年后,如果你还觉得你是,那才是另外一个人生命题。
其他文献
在国内期刊市场持续疲软的大环境下,《家人》销量逆势飘红,出现大幅增长。自今年7月号改版以来,《家人》销量期期攀升,9月号较改版前增幅高达100%。特别是机场、超市、便利店等特殊渠道的销售,更出人意料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有的机场一期销售高达上万本。  在市场销量猛增的同时,网民对《家人》的关注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新浪《家人》博客从今年7月推出以来,不到一周,访问量就突破100万人次,到目前为止,访问
期刊
一个40岁的女人,永远保持42公斤的体重——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务,她做到了。她的秘诀是爱和自信。    说起张淳淳的名字,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辛晓琪、S.H.E、言承旭、容祖儿、梁朝伟、金城武……这些红透两岸三地的艺人却大多耳熟能详。张淳淳,就是他们背后的健身教练。  她被称为“亚洲瘦身天后”。因为生产体重高达90公斤,为了让自己找回美丽和活力,她自创减肥食谱以及塑身体操和舞蹈,在7个半月内减去4
期刊
据说,爱情是两个人的相遇相知,婚姻却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结合。不能处理好  个中关系,就算门当户对也是枉然。    7月的广州闷热潮湿。仁爱医院妇产科熙攘如常,准父母们结伴而行,唯有姜惠独自一人。隆起的腹部暴露了她怀孕5个月的事实,脸上却透出极不相称的落寞。谁也不知道她是到医院做引产的,连老公姚波也瞒着。至于婆婆,姜惠心里冷笑一声,想抱孙子?下辈子吧!  然而护士喊到她的名字的时候,姜惠却落荒而逃—
期刊
北京奥运会。男子十米跳台决赛最后一跳结束。从泳池里出来的周吕鑫沉默不语。银牌和金牌的差距有多远?胜负是不是真的就不重要?  这些问题把少年的心压得难受无比。  “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是我们失去了金牌?为什么没有人祝贺我们获得了银牌?”当中国男子击剑队的法国教练发出愤怒的疑惑时,周吕鑫却用习惯性的沉默疗伤。  在沉入心情低谷的那瞬间,他想家了。    周默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睡好觉了。和儿子周吕鑫的最后
期刊
如果失去婚姻是失去双臂,比自己更惨的故事是平复伤痛的左膀,那么右臂——真正温暖男人心窝、支撑他重新站起来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扑通!花园里传来的奇怪声音划破了宁静。  那天早晨办离婚的似乎特别多,不到10点钟,西安市碑林区的离婚登记所就人满为患,长龙直至附近的这个小花园。  人们循声望去,是一个中年男子跪在一个女人膝下。离婚登记处各式的悲欢离合每天都在上演,互相责骂的、形同陌路的……男人为挽
期刊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谭四惠没觉得丁克有什么不好。不过,再浪漫的生活都敌不  过平淡岁月,再怕苦的心理也挡不住母性汹涌。    也许谭四惠该永远记住国庆假期的一次聚会。即使它没有改变她的人生,但对她将来的人生选择已经产生影响。  在广州天河区的米栏咖啡厅、那个曾经是丁克家庭的聚会处里,只剩下三个女人怀念过去觥筹交错的盛况。三人中实际只有谭四惠和老何还在丁克,阿文告诉她们,“我怀孕了。”   三人中老何
期刊
马英九夫人教育心得  马英九夫人周美青应台湾杂志《亲子天下》之邀执笔专栏,首篇文章名为《去看艺展吧!》,文中提到,看画展是她最重要的家庭艺术教育:从小带她们参与艺术活动、看画展。为了回答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周美青买了许多书,留意报章杂志的报道,并在展览前和孩子“一起做功课”。她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看画时更进入状况,不忽略每幅作品背后真正的灵魂。周美青在文中表示,父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
期刊
就像魔术的本质,婚姻和爱情也是,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演译最复杂美妙的过程。    2003年7月,美国堪萨斯世界魔术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位魔术高手和爱好者被一个中国姑娘折服。传统的“变鸽子”技艺到了她的手里,灵动优美,变化无端,最终赢得这界国际魔术大会舞台竞赛亚军和最佳表演奖。  这是我国大型手法结合道具魔术首次拿到国际大奖,大会的组织者几乎是立即就向她发出了明年嘉宾演出的邀请。 这个叫
期刊
当想嫁有钱人的虚荣女遇到对财产保护得滴水不漏的假富翁,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没有好结局。    站在虹桥区法院审判厅的原告席上,汪凤屏住呼吸听最后的宣判。这场离婚官司以她的胜利告终,但她并不是赢家。  郎财女貌,住别墅,开跑车,人前光鲜的背后,是汪凤说不出的悔恨:别墅和跑车都是丈夫贷款买的,甚至他开公司也要向她“借款”……是我嫁了个有钱人,还是职业骗子傍上了我?    郎财女貌的婚宴    经历过一次
期刊
张玫玫试图说服自己不去想那些婚前让她快乐的玩意和爱好,好好工作努力向上;陈桐也试图忍耐她,尽量无视她下班后的不务正业。但是很显然,他们都失败了。    2008年盛夏,陈桐在午夜时分打开家门。刚从山东公干回来,又热又累,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气味。  脸色铁青地直扑书房,果然,老婆张玫玫趴在书桌上。电脑开着,荧荧蓝光映着一瓶94年的长城解百纳,已经见底了。  他花了很大力气才把张玫玫摇醒。张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