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爱情是两个人的相遇相知,婚姻却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结合。不能处理好
个中关系,就算门当户对也是枉然。
7月的广州闷热潮湿。仁爱医院妇产科熙攘如常,准父母们结伴而行,唯有姜惠独自一人。隆起的腹部暴露了她怀孕5个月的事实,脸上却透出极不相称的落寞。谁也不知道她是到医院做引产的,连老公姚波也瞒着。至于婆婆,姜惠心里冷笑一声,想抱孙子?下辈子吧!
然而护士喊到她的名字的时候,姜惠却落荒而逃——孩子,已经在她肚子生长数月,母子血脉相连。
12月的广州寒彻,刚坐完月子的姜惠缩进沙发不肯抬头。孩子生下来了,可她还在矛盾:这样一个家庭,对小生命是福是祸?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本地小姐,姜惠嫁给了来自甘肃农村的丈夫,也就是媒体一度炒得沸沸扬扬“凤凰男”。
用什么补偿你,我的爱人
姜惠和丈夫姚波婚前一年买了房。
以他俩的收入水平,在广州供一套每月按揭3000元的房子没有问题,不过首付和装修肯定不行。“你每月上交的钱该拿出来了吧。”姜惠说。姚波月薪2万元,只余2000块,其余全部支援家人。用他的话说,我妈帮我存起来娶媳妇用的。可到了这节骨眼,婆婆不提这一茬了。
此前,姜惠父母是反对这桩婚事的,可嫁也嫁了,不能眼看女儿没个家吧,于是无偿支援10万元。公婆就反复表态自己无能为力,姜惠心里很不是味,但也没吭气。
搬进新家不久,一天姚波打电话说婆婆病了。晚上姜惠推开家门,立刻傻眼。公婆、小叔子和媳妇以及两个女儿、婆婆的弟弟、婆婆弟弟的孙子,一行人浩浩荡荡护送婆婆来广州治病。
3岁娃穿着她的高跟鞋走秀,周围人全部眉开眼笑:我妮聪明。姜惠急火攻心,眼睛搜索姚波。姚波凑近赔笑:“我不是打电话跟你说了吗……”姜惠想骂,却被丈夫突变的脸给镇住了——他一反往日的殷勤,大手一挥:怎么才回来!快做饭,都饿了!
姜惠印堂发黑,一半是被屋里的大烟叶给熏的,一半是被丈夫给气的。在姚家省亲时,她就“领教”过他这副德性。姚波从小接受的训示是媳妇不是拿来惯的,是用来使唤的,回了家,还不得顺家人的意。因此,头一天,姜惠的腰就没直过,烧水做饭、擦屋扫地。她哪受得了这般煎熬,当天就累病了。可他们还不许她上桌吃饭。“我是病人,你们凭什么这么待我!”姜惠当着全家人的面顶了一句。姚波忙把她拉进卧房,老婆大人啊,入乡随俗吧,我会补偿你的——这就是补偿?
姜惠瞧着客厅里塞得满满的一大家子,白吃白喝也就罢了,大不了少买件衣服少买瓶化妆品,可他们怎能反客为主,肆意糟蹋她燕子衔泥般建起来的家?她在为新家辛苦忙碌的时候,这一伙人在哪里呢?转头偏又遇到丈夫那不争气的乞求眼神。姚波使劲朝姜惠挤眉弄眼,“做饭去!”
她知道他要在他们面前有“面子”,忍吧。好不容易熬到夜里12点钟,人终于歇了,姜惠才得以躺下。姚波紧搂了她说,“老婆啊,你今天受委屈了。没办法,爹妈一辈子低头做人,好不容易把我给熬出来,你将就下,我以后补偿你。”
彼时两人情意正浓,做妻子的听了丈夫那样一番告白,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自己委屈不是没人瞧见啊,老公看得清清楚楚。农村人大概就这风俗,他也无奈。再说了,撕他的面子,不就是撕自己脸么。
你的世界我永远不懂
没想到,婆婆这一住就是一年。姜惠就给足了姚波一年的“面子”,每天扮演贤良淑德。就是这样,和婆婆之间也磕磕碰碰闹出不少矛盾。婆婆病好回乡的时候,姜惠简直有了过节的心。没想到,小姑子的一通电话又让她对老公一家“刮目相看”。
2006年底,小姑子的老公传出在外面包二奶,小姑子哭得死去活来。大伯打电话给姚波,声音雄得连身旁的姜惠也听得一清二楚:“娘的!那臭小子敢欺负我侄女,我当场就扇掉了他两颗门牙!你快回来,咱一起去踩平了他家!”
西北民风彪悍,姐妹受到欺负,自家兄弟马上就要拔刀上阵,在小说里是看到过这样的情节。可姜惠没想到自家那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公一听,也跟着热血沸腾了:“欺负我妹?看我不灭了他!我马上就回来!”说完就要去订火车票。姜惠一把拉住了他:“回去做什么?打架?你是搞IT的,不是挨人踢的,做事清醒点好不好?”
好说歹说姚波才没动身。姜惠打电话真心实意地劝小姑子,那种男人,不要也罢,为这种人流泪不值得。谁知道,上一分钟小姑子还哭得死去活来,恨不得把那男人生吞活剥的,一听姜惠劝她离婚,马上大骂她歹毒,不安好心。
姜惠挂了电话,闷闷地说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姚波却跟小姑子一条战线:“你懂啥?那婚是说离就离的?别人都是劝和不劝分,我看你脑子短路了!还拦着我帮我妹,你究竟是哪家人?”
姜惠莫名其妙,这根本不是平时的姚波啊。恋爱时,不,应该是他家人不在跟前时,姚波温柔体贴,百依百顺,那种略带点憨厚的神情是那么迷人;对岳父母姚波一直也很孝顺,也很顾家,没看出他是非不分啊……为什么一涉及到他甘肃的老家,怎么就变得和自己不像一个世界的了呢?
“以我一己之力,和老公老家那些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作斗争,无异于堂·吉诃德和风车作战。也许父母当初的劝阻是对的,他们的世界,我永远不懂。”姜惠苦笑。
不断涌入的老家人
2007年春节刚过,老家那边又来人了,这次是小叔子一家。“这么大的人了,做事也不打个商量,到了广州才说把老家的田都退了,过来打工。”没办法,只好住客房。好不容易打发走,却像做了宣传,往后来家里的亲戚络绎不绝。“而且从来不会顾虑到是不是假日,你是不是有空。如果我们不在家,他们就直接找到单位去。我是坐班,次数多了,他们也学聪明了,都是直接到单位来找我。经常是上着班,警卫就传我让我出去接亲戚。领导也很有意见。”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为这些事,她和姚波不知吵了多少回,原本和睦的家,变得鸡犬不宁。在一次夫妻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争吵中,姜惠把几年来慢慢酝酿成型的观点一次性抛出:
“你每次都说我看不起农村人,可农村人就该赖在别人家不走?凡事求人,让人怎么看得起?
“我要他们自行解决,你和你那些亲戚就说我势利、自私、缺少人情味。是,有时候城里人的自我保护是让人寒心,可你小叔子他们懒在家里一个月,上午我们上班了他们在睡,晚饭时间准时出现说找不到活干,这就不自私、不势利、有人情味?要不是我给了他们几千块钱,你以为他们能走?”
姚波目瞪口呆,半天也没缓过神来。
家里终于清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可姚波烟抽得比以前凶了,常常独坐叹气。姜惠不是不知道原因。家族里就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在城里找了份体面工作,收入又高,对于世面不宽的农民来说,无异于超人。然而,她还是装作没看到这一切。她实在受不了和他们一起生活。
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
姜惠怀孕了,她提出怀孕期间,包括生完孩子的月子,绝不允许任何人踏进家门半步。姚波应了。
但婆婆坚持要来侍候她,说几年没来了想儿子,唯一的儿子有孩子了哪能不管。姜惠斩金截铁告诉姚波,不许来,来了就不生了。但7月份,怀孕5个多月的姜惠下班回家,一进门,差点载个大跟头。客厅里坐着婆婆。
姜惠足足愣了一分钟,姚波赶紧殷勤地提鞋拿包,问长问短。姜惠不吭声,冷冷地盯着姚波。姚波不敢对视,说:“哎,那个,妈心急,自己就过来了,都到了车站才给我打电话,你看……”婆婆也过来,笑成一朵花,摸着姜惠的大肚皮:“哎,我的乖乖啊,肚皮这么尖,肯定是个儿,哎,妈可盼到这一天了。”
姜惠的手在抖,冷冷地问:“来之前,你们征求过我的意见吗?”婆婆尖叫起来:“我儿说成,我就来了啊。”姜惠冷笑着问姚波:“那这意思,是你同意她来的?”姚波陪着笑:“老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看,这我不是没来得及和你说嘛,你不是出去玩了嘛。来都来了……”姜惠大吼一声:“姚波,你个没教养的,答应我的事,凭什么反悔?合着你们全家当我二百五哪!”
一怒之下,她去了仁爱医院。但最终没有拿掉孩子,她舍不得。
孩子出生后,她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反而患上了轻度产后忧郁症。婆婆把甘肃农村的那一套带了过来,每一天,她都能感到一阵西北风列列吹过,浑身发冷。细想,她的婚姻也没有大是大非的问题,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让她没有信心把婚姻走到头。
冷静下来,姜惠告诉记者,她并不觉得“涉农”婚姻就一定矛盾重重,嫁给“凤凰男”就一定不好,任何婚姻都是不同背景的两个人的结合,甚至是两群人的结合,都需要智慧与技巧与处理。不过,她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耐心去学习。她只希望儿子将来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个中关系,就算门当户对也是枉然。
7月的广州闷热潮湿。仁爱医院妇产科熙攘如常,准父母们结伴而行,唯有姜惠独自一人。隆起的腹部暴露了她怀孕5个月的事实,脸上却透出极不相称的落寞。谁也不知道她是到医院做引产的,连老公姚波也瞒着。至于婆婆,姜惠心里冷笑一声,想抱孙子?下辈子吧!
然而护士喊到她的名字的时候,姜惠却落荒而逃——孩子,已经在她肚子生长数月,母子血脉相连。
12月的广州寒彻,刚坐完月子的姜惠缩进沙发不肯抬头。孩子生下来了,可她还在矛盾:这样一个家庭,对小生命是福是祸?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本地小姐,姜惠嫁给了来自甘肃农村的丈夫,也就是媒体一度炒得沸沸扬扬“凤凰男”。
用什么补偿你,我的爱人
姜惠和丈夫姚波婚前一年买了房。
以他俩的收入水平,在广州供一套每月按揭3000元的房子没有问题,不过首付和装修肯定不行。“你每月上交的钱该拿出来了吧。”姜惠说。姚波月薪2万元,只余2000块,其余全部支援家人。用他的话说,我妈帮我存起来娶媳妇用的。可到了这节骨眼,婆婆不提这一茬了。
此前,姜惠父母是反对这桩婚事的,可嫁也嫁了,不能眼看女儿没个家吧,于是无偿支援10万元。公婆就反复表态自己无能为力,姜惠心里很不是味,但也没吭气。
搬进新家不久,一天姚波打电话说婆婆病了。晚上姜惠推开家门,立刻傻眼。公婆、小叔子和媳妇以及两个女儿、婆婆的弟弟、婆婆弟弟的孙子,一行人浩浩荡荡护送婆婆来广州治病。
3岁娃穿着她的高跟鞋走秀,周围人全部眉开眼笑:我妮聪明。姜惠急火攻心,眼睛搜索姚波。姚波凑近赔笑:“我不是打电话跟你说了吗……”姜惠想骂,却被丈夫突变的脸给镇住了——他一反往日的殷勤,大手一挥:怎么才回来!快做饭,都饿了!
姜惠印堂发黑,一半是被屋里的大烟叶给熏的,一半是被丈夫给气的。在姚家省亲时,她就“领教”过他这副德性。姚波从小接受的训示是媳妇不是拿来惯的,是用来使唤的,回了家,还不得顺家人的意。因此,头一天,姜惠的腰就没直过,烧水做饭、擦屋扫地。她哪受得了这般煎熬,当天就累病了。可他们还不许她上桌吃饭。“我是病人,你们凭什么这么待我!”姜惠当着全家人的面顶了一句。姚波忙把她拉进卧房,老婆大人啊,入乡随俗吧,我会补偿你的——这就是补偿?
姜惠瞧着客厅里塞得满满的一大家子,白吃白喝也就罢了,大不了少买件衣服少买瓶化妆品,可他们怎能反客为主,肆意糟蹋她燕子衔泥般建起来的家?她在为新家辛苦忙碌的时候,这一伙人在哪里呢?转头偏又遇到丈夫那不争气的乞求眼神。姚波使劲朝姜惠挤眉弄眼,“做饭去!”
她知道他要在他们面前有“面子”,忍吧。好不容易熬到夜里12点钟,人终于歇了,姜惠才得以躺下。姚波紧搂了她说,“老婆啊,你今天受委屈了。没办法,爹妈一辈子低头做人,好不容易把我给熬出来,你将就下,我以后补偿你。”
彼时两人情意正浓,做妻子的听了丈夫那样一番告白,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自己委屈不是没人瞧见啊,老公看得清清楚楚。农村人大概就这风俗,他也无奈。再说了,撕他的面子,不就是撕自己脸么。
你的世界我永远不懂
没想到,婆婆这一住就是一年。姜惠就给足了姚波一年的“面子”,每天扮演贤良淑德。就是这样,和婆婆之间也磕磕碰碰闹出不少矛盾。婆婆病好回乡的时候,姜惠简直有了过节的心。没想到,小姑子的一通电话又让她对老公一家“刮目相看”。
2006年底,小姑子的老公传出在外面包二奶,小姑子哭得死去活来。大伯打电话给姚波,声音雄得连身旁的姜惠也听得一清二楚:“娘的!那臭小子敢欺负我侄女,我当场就扇掉了他两颗门牙!你快回来,咱一起去踩平了他家!”
西北民风彪悍,姐妹受到欺负,自家兄弟马上就要拔刀上阵,在小说里是看到过这样的情节。可姜惠没想到自家那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公一听,也跟着热血沸腾了:“欺负我妹?看我不灭了他!我马上就回来!”说完就要去订火车票。姜惠一把拉住了他:“回去做什么?打架?你是搞IT的,不是挨人踢的,做事清醒点好不好?”
好说歹说姚波才没动身。姜惠打电话真心实意地劝小姑子,那种男人,不要也罢,为这种人流泪不值得。谁知道,上一分钟小姑子还哭得死去活来,恨不得把那男人生吞活剥的,一听姜惠劝她离婚,马上大骂她歹毒,不安好心。
姜惠挂了电话,闷闷地说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姚波却跟小姑子一条战线:“你懂啥?那婚是说离就离的?别人都是劝和不劝分,我看你脑子短路了!还拦着我帮我妹,你究竟是哪家人?”
姜惠莫名其妙,这根本不是平时的姚波啊。恋爱时,不,应该是他家人不在跟前时,姚波温柔体贴,百依百顺,那种略带点憨厚的神情是那么迷人;对岳父母姚波一直也很孝顺,也很顾家,没看出他是非不分啊……为什么一涉及到他甘肃的老家,怎么就变得和自己不像一个世界的了呢?
“以我一己之力,和老公老家那些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作斗争,无异于堂·吉诃德和风车作战。也许父母当初的劝阻是对的,他们的世界,我永远不懂。”姜惠苦笑。
不断涌入的老家人
2007年春节刚过,老家那边又来人了,这次是小叔子一家。“这么大的人了,做事也不打个商量,到了广州才说把老家的田都退了,过来打工。”没办法,只好住客房。好不容易打发走,却像做了宣传,往后来家里的亲戚络绎不绝。“而且从来不会顾虑到是不是假日,你是不是有空。如果我们不在家,他们就直接找到单位去。我是坐班,次数多了,他们也学聪明了,都是直接到单位来找我。经常是上着班,警卫就传我让我出去接亲戚。领导也很有意见。”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为这些事,她和姚波不知吵了多少回,原本和睦的家,变得鸡犬不宁。在一次夫妻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争吵中,姜惠把几年来慢慢酝酿成型的观点一次性抛出:
“你每次都说我看不起农村人,可农村人就该赖在别人家不走?凡事求人,让人怎么看得起?
“我要他们自行解决,你和你那些亲戚就说我势利、自私、缺少人情味。是,有时候城里人的自我保护是让人寒心,可你小叔子他们懒在家里一个月,上午我们上班了他们在睡,晚饭时间准时出现说找不到活干,这就不自私、不势利、有人情味?要不是我给了他们几千块钱,你以为他们能走?”
姚波目瞪口呆,半天也没缓过神来。
家里终于清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可姚波烟抽得比以前凶了,常常独坐叹气。姜惠不是不知道原因。家族里就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在城里找了份体面工作,收入又高,对于世面不宽的农民来说,无异于超人。然而,她还是装作没看到这一切。她实在受不了和他们一起生活。
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
姜惠怀孕了,她提出怀孕期间,包括生完孩子的月子,绝不允许任何人踏进家门半步。姚波应了。
但婆婆坚持要来侍候她,说几年没来了想儿子,唯一的儿子有孩子了哪能不管。姜惠斩金截铁告诉姚波,不许来,来了就不生了。但7月份,怀孕5个多月的姜惠下班回家,一进门,差点载个大跟头。客厅里坐着婆婆。
姜惠足足愣了一分钟,姚波赶紧殷勤地提鞋拿包,问长问短。姜惠不吭声,冷冷地盯着姚波。姚波不敢对视,说:“哎,那个,妈心急,自己就过来了,都到了车站才给我打电话,你看……”婆婆也过来,笑成一朵花,摸着姜惠的大肚皮:“哎,我的乖乖啊,肚皮这么尖,肯定是个儿,哎,妈可盼到这一天了。”
姜惠的手在抖,冷冷地问:“来之前,你们征求过我的意见吗?”婆婆尖叫起来:“我儿说成,我就来了啊。”姜惠冷笑着问姚波:“那这意思,是你同意她来的?”姚波陪着笑:“老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看,这我不是没来得及和你说嘛,你不是出去玩了嘛。来都来了……”姜惠大吼一声:“姚波,你个没教养的,答应我的事,凭什么反悔?合着你们全家当我二百五哪!”
一怒之下,她去了仁爱医院。但最终没有拿掉孩子,她舍不得。
孩子出生后,她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反而患上了轻度产后忧郁症。婆婆把甘肃农村的那一套带了过来,每一天,她都能感到一阵西北风列列吹过,浑身发冷。细想,她的婚姻也没有大是大非的问题,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让她没有信心把婚姻走到头。
冷静下来,姜惠告诉记者,她并不觉得“涉农”婚姻就一定矛盾重重,嫁给“凤凰男”就一定不好,任何婚姻都是不同背景的两个人的结合,甚至是两群人的结合,都需要智慧与技巧与处理。不过,她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耐心去学习。她只希望儿子将来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