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新举措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今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大学的图书馆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出现了弱化的现象,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为大学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以此,本文就先通过从图书馆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出发,再结合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各种优势,从而得出网络下图书馆的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88-02
  现如今,人们的阅读习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根据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人们现在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就是使用手机阅读,就拿当前的阅读形式来看,互联网成了引导学生们阅读的主体,因此,图书馆在对学生的服务方式上面临了严峻的考验。但是互联网的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对学生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就会很容易导致学生沉迷于黄色、暴力等类型的图书,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内涵
  高校运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校园的文化建设。但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不同的,而且还具有很大的区别,单单就针对学校这一范围所形成的文化,讲的就是校园文化。而且对于学校教育的实施上校园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多角度所要思考的问题,其中就包含了以下的几个层面:
  (一)校园的物质文化。为了保证教师可以正常的展开教学活动的相关物质条件讲的就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当然可以这样说,高校为了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校园物质文化具体包含了很多种学习的物质条件,比如学校的教室、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设施等等这些场所的设置。所以说,校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讲的就是校园物质条件,这也是校园文化最基础的体现。
  (二)校园的精神文化。学校的师生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行为等层面上所产生的文化氛围讲的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而且学校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人们所说的最高层次的文化就是校园的精神文化,而且一个学校所产生的校风以及学风都是受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而且校园精神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校园的制度文化。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来进行管理,那么在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管理工作上,是非常难开展的,这也不利于对学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利用。校园文化的具体制度制约讲的就是在校园制度中确立和实施所形成的校园制度文化。为了使校园的教育环境以及生活、管理环境都可以有序地进行,给全校的师生提供有力的保障,就需要将校园制度贯彻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学校经过长时间的教育管理,思想方面所得到的沉淀与升华就是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条件,因此这样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约束、管理学校的教育而且还可以丰富全校师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师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图书馆的优势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浓厚的文化气氛、大量的信息文化资源,都是现代高校所培养人才的必要内容,因此,在对图书馆的作用分析中主要分為以下几点:
  (一)图书馆具有科学的价值导向作用。在如今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需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还需要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而校园文化的产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念,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发挥大学图书馆的导向作用。关于图书馆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图书馆丰富的文化信息。大学图书馆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材料和人文知识,可以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2.图书馆传统的文化资料。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的发展状况,就需要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作用,高学图书馆蕴藏着非常多的文化资料,可以为学生进行爱国类型的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清晰的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美德、科学的价值判断。
  (二)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学生的思想以及文化认知都会受到大学校园中学习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一定影响。但是高校想要为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能只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还需要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高校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在图书馆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动作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文献资料的健全,这从而也使图书馆的人文气氛浓厚,可以充分地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学习中去。
  (三)成为学校学术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图书馆,如今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这些文化活动的产生与发展都少不了图书馆的大力支持。目前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大量的藏书还打造成了进行各种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多功能厅,例如会议厅、咖啡厅等用来满足学生不同的文化需求,而且学生还可以在图书馆中组织开展图书阅读的活动、图书会展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文化的推广。
  三、大学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化建设
  大量的文献表明,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下,传统的功能在高校图书馆中不断地被弱化,当然这也是越多学者目前所头痛的问题。就拿传统的图书馆来说,图书的更新速度、查询速度等等都不如电子版的阅读方式来得快。因此,图书馆应该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式,改变传统的借阅方式,为读者提供各种阅读服务,满足读者多样的阅读需求。不仅仅如此,在服务的方式上图书馆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改变阅读形式、优化阅读环境等方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大学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化建设应该这么做:   (一)研讨空间需要灵活多样。有许多学者在研究电子书籍时,发现电子书籍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认为图书馆中纸质的书籍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少。图书馆不仅仅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场所,而且还可以是灵活多样的研讨空间。如今有的学校尝试向读者在图书馆中提供开放的小型会议室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而且大学有多种多样的学术研究形式,因此高校图书馆也应该为读者提供全开放的讨论室等类型的研讨空间,让读者在图书馆中进行交流与学习。我国学者为了了解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的交流情况时对比了美国的多所大学,认为高校图书馆在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下,还需要重视自己对所学习知识观点的表达,着重培养学生在虚拟的空间下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增加学生线上交流的机会。
  (二)慕课堂思想下的共享机制。现如今,有了移动互联网的加入,多媒体式的课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后,教师所讲解的每一堂课都可以被储存下来,供学生们反复观看,由于这种慕课的思想,传统的图书馆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种电子书籍,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种课程。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本校教师的公开课以及经典的课程收集整理出来,变成大学新模式的授课方式供全校的师生下载学习。为了给本校所有师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优质课程服务,丰富学校的授课方式,图书馆可以把授课与自学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收藏学校高龄或者退休教授、院士的课程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供读者参考学习。
  (三)成为多媒体资料服务的收藏和提供者。受传统图书馆的影响,高校的图书馆对多媒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都不够重视,这样的现象也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图书馆的变革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也是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存在的一个弊端。而西方国家对这一问题则比较重视,一些发达的国家都开始尝试将互联网资源与图书馆相结合,就拿英国的图书馆来说,在图书馆里看电影成了为一大特色,而我国的图书馆就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阅读的场所,未涉及看电影、讲座等层面。就从我国当前的形势来看,高校图书馆需要减少对于纸质休闲类杂志的购买,加大休闲类电影等电子资源的投入,而且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高校还可让学生进行自由下载等服务。所以说,在高校使用多媒体服务,不仅可以丰富本校师生的课余生活,从而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真的休闲娱乐场所。
  (四)成为社交网络下的大学图书馆。目前,随着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各个部门都开始在社交软件上注册账号、发表信息了。高校图书馆也不应该例外,也需要在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这一问题,通过不同的社交软件及时的为读者宣传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从而了解读者的各种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大学图书馆中注册公众号供师生交流学习的这一现象,我国将远远落后于外国。众所周知,及时、互动、开放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特点,因此,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特点与读者之间建立友好的联系,做到可以真正地引导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从而可以使本校师生积极地加入到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中去。
  四、结束语
  高校圖书馆为了提升图书馆的阅读容量可以通过加大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方式,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扩大,实行线上与线下、学习与交流为一体的组织形式,让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场所。而且图书馆还可以积极的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这也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但如此,图书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有利的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成为学生良好学习的辅助力量,这也是积极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琪,秦娟,郄涵迪.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简史[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20,34(03):55-56.
  [2]雷天锋,王艳敏.弘扬传承黄河文化之黄河中医药文化——高校图书馆大有可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9):4-6.
  [3]杨有丽,王映花,饶静.独立学院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探索——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9):42-44.
  作者简介:
  吴涛,男,汉族,陕西宁陕人,学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分编。
其他文献
【摘要】 “给”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句式,为考察这一句式,本文将以小说《莫言的世界》作为基础语料,从“给”字的词性出发,围绕“给”字句表达的语义,分析说明“给”分别做动词和介词时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现代汉语;“给”字句;语义解释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78-02  一、“给”的词性  吕叔湘在《现代
期刊
【摘要】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革命发展,“互联网+”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国家新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当代“群众文化活动”更应该将互联网同“群众文化活动”加起来,以创造全新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为此,本文在对互联网+情景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掘“互联网+”情景下社会公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构建云端“群众文化活动”基地;“互联网+”情景下
期刊
【摘要】 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它是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必然产物,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危机理论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而且教科书中关于危机理论概括出来的都是一些抽象的公式。事实上,马克思在他的手稿中关于危机理论的阐释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我们只有进入到他的手稿当中,才能体会到他的辩证法眼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本文试图对《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危机问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广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讯息如潮,广告媒介传播的多元化,广告媒体、运营模式等逐步迈向融合发展,这些对于高校广告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模式的广告教学已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广告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将梳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广告业的关系,探讨高校广告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合建设,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广告教学创新策略,以期培养适
期刊
【摘要】 雕塑与绘画在本质上都是造型艺术的一部分,作为造型艺术两者有着许多相同的艺术规律,因此雕塑与绘画在艺术创作上可以彼此沟通、相互借鉴。在雕塑创作中,有时需要打破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壁垒,尝试在雕塑创作教学中引入并借鉴绘画的创作意识与艺术语言来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  【关键词】 雕塑创作与教学;绘画性;装饰性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民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愈来愈高,作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一定要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去推广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才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全面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成效,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实际角度出发,侧重阐述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价值,研究群众文化建设中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推广方案
期刊
【摘要】 要想创造出贴合当代主旋律的歌曲,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就要在创作过程中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歌声把人们生活的现状以及需求进行表达和传达,运用歌声描绘人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主旋律歌曲的呈现方式和演唱方式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进行表达,激发更多人重视和关注主旋律歌曲的演唱和表现形式。要想推动主旋律歌曲的发展,要从音乐自身形式以及音乐表现形式两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只有此才能确保当代主旋律歌曲
期刊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博物馆便是人们获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AR/VR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的成熟,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数字展馆等在线形式满足对更高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本文探讨县级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对如何对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加以分析。  【关键词】 博物馆;数字化;文物  【中图分类号】G266
期刊
【摘要】 目前,在各个城市、旅游景点中,都有大量的汉英双语标识语,标识语是展现城市国际形象的信息载体,有着简洁、规范、正式、明了的特征,但是从当前的标识语翻译来看,滥用、误用,忽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普遍存在,不仅无法起到提示作用,反而会对公众产生误导,出现负面影响。本文以文化传输与跨文化交际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标识语翻译中的问题,分析文化传输与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标识语翻译方式。  【关键词】 文化传输
期刊
【摘要】 伴随科技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显著变化。网络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渗透。因此,广播电视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用户,自然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节目内容创新。本文主要描述了广播电视的主要特色,探讨了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对于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改进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