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职工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学好小学数学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能够为小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革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逐渐被教师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上,用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不再适用,每个教师必须研究出可行、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上的课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如何切实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生源众多。这种客观条件导致我国大多数学校班级学生数量大。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仍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授课方式十分单一。填鸭式教学对于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发展阶段,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还没有具备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而数学本身的思维逻辑性较强,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低的重要原因。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基础越来越薄弱,甚至存在厌学的情绪,数学成绩也一直无法提升。
3.师生地位不平等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地位一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教师一直是课堂上的主体,将课上的大多数时间用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听课。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在课上的有效互动,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气氛一直不够活跃。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生在课上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平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小學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过程纷繁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利用现代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离不开现代化手段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设备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改革,而且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为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动画,视频显示的是动物园正在举行智力运动会,老虎是裁判,公鸡、小猴子、小狗、小兔子依次排列,参加运动会比赛。在比赛开始之前,老虎宣布比赛规则:从公鸡开始报数,参加以赛的小动物依次是1、2、3、4,再回过头来,从公鸡开始报数5、6、7、8,一直数到200。200以内每一个数学都代表了一个动物。然后老虎裁判随意报一个数,这个数对应的小动物需要答“到”。 报数完毕之后,比赛正式开始,裁判报出20,小兔子立刻喊了一声“到”,裁判又喊出了26,小猴子立刻喊了一声“到”。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问学生们:“小动物们是不是很聪明啊?”在得到学生的肯定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学过这堂课的知识以后,大家也可以和小动物们一样聪明。”由此正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情境
教师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需要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学习“负数”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负数的概念,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加以举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利用温度计将知识点融入实际生活之中。为了方便教学,教师可事先准备几张不同温度带有温度计的图片,包含零上气温与零下气温,随后提问学生说出图片上的刻度,由此引出“负数”的概念。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将习题加以改编,让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做题欲望。例如,在学习“比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自助改变习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以下面这道题为例:夏天快要到了,小明放学之后和妈妈一起买西瓜, 妈妈挑了一个西瓜,重量是2.6kg,小明挑了一个西瓜,重量是3.3kg,请问妈妈挑的西瓜重还是小明挑的西瓜重,重多少?将习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减少学生对做题的排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探究过程中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具有重大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来创设情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理顺思路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逐渐养成数学思维,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2.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弥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上,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教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中不仅能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与同伴及教师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要想让创设情境教学推动小学数学活动的效率,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l]张官玺.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上),2018(02):158.
[2]储晓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8(02):134-135.
[3]张红军.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8(01):109.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学好小学数学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能够为小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革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逐渐被教师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上,用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不再适用,每个教师必须研究出可行、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上的课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如何切实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生源众多。这种客观条件导致我国大多数学校班级学生数量大。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仍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授课方式十分单一。填鸭式教学对于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发展阶段,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还没有具备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而数学本身的思维逻辑性较强,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低的重要原因。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基础越来越薄弱,甚至存在厌学的情绪,数学成绩也一直无法提升。
3.师生地位不平等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地位一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教师一直是课堂上的主体,将课上的大多数时间用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听课。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在课上的有效互动,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气氛一直不够活跃。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生在课上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平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小學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过程纷繁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利用现代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离不开现代化手段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设备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改革,而且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为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动画,视频显示的是动物园正在举行智力运动会,老虎是裁判,公鸡、小猴子、小狗、小兔子依次排列,参加运动会比赛。在比赛开始之前,老虎宣布比赛规则:从公鸡开始报数,参加以赛的小动物依次是1、2、3、4,再回过头来,从公鸡开始报数5、6、7、8,一直数到200。200以内每一个数学都代表了一个动物。然后老虎裁判随意报一个数,这个数对应的小动物需要答“到”。 报数完毕之后,比赛正式开始,裁判报出20,小兔子立刻喊了一声“到”,裁判又喊出了26,小猴子立刻喊了一声“到”。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问学生们:“小动物们是不是很聪明啊?”在得到学生的肯定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学过这堂课的知识以后,大家也可以和小动物们一样聪明。”由此正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情境
教师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需要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学习“负数”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负数的概念,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加以举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利用温度计将知识点融入实际生活之中。为了方便教学,教师可事先准备几张不同温度带有温度计的图片,包含零上气温与零下气温,随后提问学生说出图片上的刻度,由此引出“负数”的概念。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将习题加以改编,让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做题欲望。例如,在学习“比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自助改变习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以下面这道题为例:夏天快要到了,小明放学之后和妈妈一起买西瓜, 妈妈挑了一个西瓜,重量是2.6kg,小明挑了一个西瓜,重量是3.3kg,请问妈妈挑的西瓜重还是小明挑的西瓜重,重多少?将习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减少学生对做题的排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探究过程中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具有重大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来创设情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理顺思路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逐渐养成数学思维,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2.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弥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上,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教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中不仅能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与同伴及教师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要想让创设情境教学推动小学数学活动的效率,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l]张官玺.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上),2018(02):158.
[2]储晓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8(02):134-135.
[3]张红军.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8(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