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三、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能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之,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对于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看法
期刊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一、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材料不像语文阅读材料那样通俗易懂而富有趣味,主要原因是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  1、语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中专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中专数学  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职中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是各位数。这些“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职中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数学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
【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
数学教育要坚持思维教育本质,培养数学意识、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说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用严谨的数学思维分析遇到的问题。为此,我认为中学数学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激活联想  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即寻找一个我们熟悉的、相似的问题或者找到与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变通运用这些知识,看能否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
期刊
【摘要】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对动画、声音,颜色和传播速度的控制,使得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其科学地主动记忆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走进我校课堂近十来年了,对我校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引领,为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