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护忠灵 初心日月长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省凤台县丁集乡西四公里的幸福沟畔,有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松柏茁壮,花团锦簇,墓、碑、馆、亭、桥、廊、门、雕等建筑设施,布于其中,清新幽静,肃穆庄严。每逢节假日,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及周边群众都会结队前来参观、凭吊、祭扫,在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入团宣誓等活动。特别是在每年烈士纪念日,县委、县政府都在这里举行盛大悼念活动,追忆先辈事迹,学习英烈精神。
  烈士陵园内立有一座特殊的碑碣,尤为引人瞩目。该碑虽然不是烈士碑,却挺立于烈士碑群;碑主人虽然不是烈士,却与烈士息息相关,同样被人们崇敬和颂扬。碑主就是55年义务守墓人李文传。
  李文传,丁集乡郭徐村人,中共党员,1933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早逝,8岁时进庙当了“小和尚”。1948年解放军途经家乡,他弃庙还俗,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协助农会,搞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等运动。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和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风范,他历历在目,深深烙在心底。
  1948年10月,为解放凤台城而牺牲的李振海等14名烈士遗体运到板张集后,李文传和乡亲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含泪掩埋了众位英雄。但李文传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英雄的事迹常常萦绕耳边,烈士的遗容时时浮现眼前。次年,16岁的李文传义无反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终身为烈士护灵守墓!
  李文传就住在离烈士坟墓不远的地方。白天,他在坟地四周栽林木,种花草,培土、浇灌;夜晚,入睡前他总要到烈士坟墓四周转上几圈。为使花木生长肥料充足,他到40里外的凤台县城拉粪,清晨鸡鸣上路,晚上夜幕降临到家,一天累下来,浑身象散了架。但他却不觉得苦。在李文传的精心管理下,原本荒草萋萋的坟地,日渐彰显出勃勃生机。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李文传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但李文传守墓的心一直都没有动摇松懈过。为了看管好烈士坟墓,来墓地放牛放羊的被撵走了,想在烈士坟边开点荒地的被拒绝了,要在通往烈士坟的路上做场打麦的被说服了。为此,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他认真执著的精神,慢慢地理解了,并对他敬重起来。烈士坟墓地势比较低洼,雨季容易积水,他就在坟墓旁挖了排水沟,让水绕过坟墓;墳墓周围的稻田需要灌水,他怕淹了坟地,便带领全家及早筑起了拦水堤。为便于人们扫墓,他用架子车从1公里远的自家承包地里取土,修起了一条长40米、宽2.5米的土路。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每年清明节,李文传都要带领全家拜谒烈士,即使家里经济再困难,他也要买上一盘鞭炮,到坟上燃放,寄托哀思,并谆谆教导子女,不忘英烈,牢记历史。
  2001年清明节前夕,李文传为了配合学校通过祭扫烈士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二儿子李学成一起逐村逐校联系扫墓之事。4月2日,父子俩连续跑了瓦岗、丁集、许庙等学校返回时,70高龄的李文传不幸被一辆手扶拖拉机碰倒,腿部受了伤。第二天清晨,李文传考虑到宋塘、刘庄、炮楼等学校还要联系,不顾老伴劝阻,又一瘸一拐地和儿子李学成上了路。由于李文传父子的宣传到位,清明节那天,丁集乡12所中小学,14个行政村部分干群近万人参加了扫墓活动,使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2004年初,凤台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兴建板张集烈士陵园。李文传听到这个喜讯后,十分高兴。然而,遗憾的是,他没有看到烈士陵园建成便溘然去世。在弥留之际,他拉着与他共同守墓20多年的二儿子李学成的手,反复叮嘱:“我不行了,以后守墓的责任就落在你的肩上了,这些烈士都是我们的亲人,一定要好好地守着、护着,每年清明节上坟,别忘了代我给烈士们磕个头!”二儿子李学成含泪答应了父亲,并下定决心要像父亲那样,用毕生的精力为烈士守灵护墓,为烈士陵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4年10月,板张集烈士陵园建设正式开工。李学成带领全家上阵,和凤台县新四军研究会的老同志一起,投入了建设陵园的紧张战斗。他白天帮助施工人员搬运材料,晚上负责看管。个别村里人想要一点建筑材料,被他一一拒绝。村里人被他的爱心感动,工地上很少丢失材料。陵园里建筑用的几千块石料,需要一块块的搬卸,一件件组装,李学成一直配合、协助技术工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陵园里栽植了各类林木花卉2000多棵,棵棵都浸透着李学成的汗水,从运输树苗到打穴、栽植,他每个环节没少参加。他发动妻儿一起上阵,就连70多岁的老母亲也忙着送茶送水。特别是给2000多棵林木花卉除草、浇水、施肥和喷药,是件工作量大、经常性的体力活,他拖着扭伤的腰,一干就是一天,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他说:“也真奇怪,每到这时,想起父亲的话,到烈士墓地走一走,也就不感到太累了。”
  2007年陵园扩大面积,需要征用陵园四周的土地,李学成二话没说,拿出自己2亩承包的好地,同邻地进行调换,保证了按时开工。有人说:李学成吃亏了。李学成说:“吃亏不吃亏,自己最清楚。我这样做,一算是对父亲尽了点孝;二算是对烈士报了点恩,比起父亲来,我差得还远。”
  2007年4月份,解放战争时期在凤台做地下工作被敌人杀害的胡之光(女)烈士的遗骸,移葬板张集烈士陵园。李学成听说烈士生前爱花,他怀着敬重的心情,在烈士墓周围栽满了菊花、月季、兰花等多种花卉。烈士的外孙女林小玎女士从日本回来给外婆扫墓,见到外婆躺在鲜花丛中,十分感动,一再表示感谢。李学成说:“要感谢的是先烈们,没有他们,哪有我们今天!”
  伴随着板张集烈士陵园的几经扩建与完善,陵园相继被评为淮南市、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共青团安徽省委和少先队安徽省工作委员会联合命名为“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被共青团淮南市委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凤台县国防教育基地”。每年的春节和清明节,李学成都要延续父亲的惯例,把全家人带到陵园里,行礼拜祭,教育子女要像爷爷那样,尊敬烈士、爱护陵园。如今,在烈士陵园接待服务人员中,又多了一位年轻人的身影,他便是李学成的儿子李杰。他说,一定要学习爷爷奉献大爱的守灵护墓精神,随时接好父亲的班,管好陵园,守护英烈。
  今天,当人们在缅怀先烈、学习先烈革命精神的同时,忘不了55年义务守墓的李文传和继承父亲遗志,为建设烈士陵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李学成,以及协助父亲管理陵园的李杰,是他们祖孙三代人,用真心和大爱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乐章,受到了人们尊敬和赞扬。2017年,李文传、李学成、李杰祖孙三代被评为全国好人,上了国家级“好人榜”。
  (作者系安徽省凤台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 刘顺发)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日救国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把原来的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任命黄克诚担任师长。黄克诚所在的新四军部队驻守江苏盐阜,从1941年到1945年,作为一师之长的黄克诚以身作则地奉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日伪军的封锁中,带领全师官兵节衣缩食,克服困难,为全军官兵树立了榜样。师长拾粪  1941年,苏北先是遇上水灾,接着又是干旱,粮食歉收加上敌人抢粮,连老百姓自己都饿肚子
期刊
之前听说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离休干部吴文毅老人,今年98岁了,身体依然硬朗,每周坚持打网球。近日记者有幸拜访吴文毅老人,果真如此。吴老家里摆放着一些他平时用的健身器材,如哑铃、呼啦圈,在阳台上还专门有一个近两米高的单杠。吴老说,这都是他平时用来锻炼身体的。吴老不仅身体好,记忆力也特别好,讲起早年参加新四军和之后的工作经历,吴老仿佛有很多故事要讲。堪称新四军中的兵工专家  吴文毅1920年出生在
期刊
唐炎 192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蘭溪市,1938年9月参加新四军,在军部教导总队学习毕业后留在教导总队任一大队军事干事,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他经历了“皖南事变”,在部队被打散后孤身突围,历经千难万险,辗转穿越,于1941年5月回到盐城新四军军部,在抗大五分校担任军事教员。1943年4月他调任新四军浙东纵队,参加了解放梁弄镇的战斗,之后被任命为纵队教导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同年1
期刊
張 蕾,安徽省芜湖市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芜湖市美术馆(芜湖书画院)专职书法家,艺术部副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安徽省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芜湖市书协副主席、安徽省第三届“十佳青年书法家”。
期刊
陈玉生出生在泰兴县南沙乡陈家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因生活所迫,很小就到上海当学徒。尽管生活非常辛苦,但比起在家乡“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陈玉生觉得很知足,因此,在上海的最初几年,他一心只顾着埋头做工。1937年,他加入“上海抗日救国会”,不久,即被警察局逮捕入狱。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得以出狱,随即回到泰兴,组织一帮穷弟兄,建立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几天时间,部队发展到200余人。他带着这批年轻人风里雨
期刊
10月12日,是新四军组建81周年纪念日。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举办纪念活動,同时成立“新四军历史学社。”学社宗旨是,学习铁军历史,缅怀铁军先烈,传承铁军精神,勇做铁军传人。学社将定期不定地组织开展活动,吸引更多同学一起学习历史,走访革命前辈,到各地新四军纪念场馆参观见学,到社区和中小学中讲铁军故事。学校有关领导出席了纪念活动。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清葆将军到会表示
期刊
书是心灵明亮的双眸,是生命的一泓清泉。竹影扶疏、苔痕阶绿处都适宜读书。在鸟语花香的清晨,挤一份雅兴,品一杯香茗,手捧一本书,躺在藤椅上,聆听书中流淌的一方精巧韵致,思接千载。  在书中,英雄与我交谈,伟人给我鼓励,海的女儿和我欢聚。《伊索寓言》的道理让我明智,《一千零一夜》的神奇让我入迷,《上下五千年》让我在历史长河中遨游,《十万个为什么》为我解开无穷奥秘。我懂得了人性的真善美,知道了万物的变化,
期刊
2018年3月21日,姑苏区金阊街道受肖龙兴的委托,将8000元助学金发给12名贫困生,孩子们异口同声:“感谢共产党,感谢肖爷爷!”早在1997年1月13日,《新华日报》就报道过肖龙兴“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的善举。21年后,我们又一次来到桃花坞,寻访这位可敬的老人——苏州市金阊街道桃花坞社区军队离休干部,97岁高龄的肖龙兴。他将自己离休40年的养老金分几十次用于助学、扶贫,以回报党恩、回报人民。老
期刊
1913年10月8日,盛华出生在江苏仪征县(今仪征市)一个革命志士家庭,年幼时就受父亲——辛亥革命先驱盛白沙的影响,他把孙中山对父亲的教诲“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读书亦为报国  1926年,盛华考入南京省立一中后,就秘密参加爱国学生会和反帝爱国活动。其叔父盛成,系法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经常与之通信,向其传播革命思想。盛华认真阅读《共产主义ABC》等社会主义入门书籍,提高政治
期刊
柔软的齐耳卷发、圆润和善的面容、爽朗的嗓音,岁月在这位耳顺之年的女人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增添了她沉静的气质。她是同事们眼中的“铁娘子”,是村民心中的“贴心人”“及时雨”,也是儿子心中的“半边天”,她就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华阳街道城上村党总支书记许爱芳。  许爱芳是土生土长的城上村人,年轻时在村里做会计、妇女主任,如今成了城上村的党总支书记。今年是她担任书记的第17年,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冷暖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