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师(外一篇)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阿婆,不,汪老师,是汪老师。她在深圳只待了半年,再回来,就老了一大截,六十六的人,看上去像七十七。这不,回来都一个月了,罕见出门。偶尔看到她,还低着个头,像犯过事的学生。谁知道汪老师为啥变得这样?
  那天,楼上的王叔在我家喝茶,提起汪老师。王叔说,我估计啊,她在深圳倍受儿媳欺负,忍声吞气,久而久之,就闭嘴了。祸从口出,你说是不是?
  我娘从厨房里出来,在围裙上抹了抹手,说,不见得,不见得。汪老师的儿媳我见过,可爱人了,哪会惹她老人家?
  早先,我去过她家。敲开门,我喊,阿婆,早上好啊!想借您的毛笔写个帖子,行么?她白我一眼,应道,毛笔,阿婆哪来的毛笔?
  我说,听张琴讲,她每年的春联都是汪老师您给亲笔写的。
  那是,那是。我这就给你找,我有好多毛笔呢。你要狼毫、兼毫还是紫毫?汪阿婆边说边往房里去。
  我随便要了一支就回家。不一会儿,汪阿婆上门,见我歪着脖子挥毫,说,这怎行呢?欧体嘛,写欧体字必须身端体正。
  就是那次,我注意到,只要喊她汪老师,她准开心成话痨。要是喊她汪阿婆,她就爱理不理,没准还跟你急。
  有一阵子,小区里常有推销老年保健品的,见了老人就粘糊,阿公阿婆爷爷奶奶的,好不孝顺。汪老师则逢一个骂一个,遇两个骂一双,骂得他们求爷爷告奶奶还不依不饶,非要亲眼看到他们离开才罢休。但也有例外,那个推销纳米驻颜胶囊的李喆,就挺受待见。汪老师不仅不骂他,还多次把他请到家里。
  李喆这小子,我认识,是张琴的外甥,住县城的东头。但他不这么说,只说自己是上海某公司的客服,给人的感觉像是上海人到我们这出差。有一次,我截住他,对他说,你小子真行啊,把人家汪阿婆哄得舒舒服服,轻轻松松把人家的退休金掏空。缺不缺德啊?
  什么意思?我拿汪老太的钱,靠的是产品和人品。你不看看,现在的汪阿婆哪像老太婆?可精神了。
  说的也是理,产品好不好,不看广告看疗效。我拍拍李喆的肩膀,表示认同。
  不出半年,李喆到上海就任公司销售副总去了。此后,那些一度“消失”的推销员又蜂拥而至。见了汪阿婆就喊,汪老师长汪老师短,喊得汪阿婆好青春。
  某日,汪阿婆的洗衣机不转,叫我去看看。拆开一看,是转盘被一些软胶囊堵塞。我喊她过来看看。汪阿婆说,这可是宝贝哦,了不得的量子核能阻衰丸。我說,这都哪里来的?她说,在那些见习生那里买的。
  “见习生?哪来的见习生?”我纳闷。
  “就那些做保健品的孩子呀,他们是上海大学出来的见习生。那些孩子,可好了,彬彬有礼。哪像深圳的骗子,为了钱,什么都敢吹,什么都敢喊。喊我老阿婆、老太太、老奶奶。我教书40多年,你这点鬼名堂骗得了我?喊我老祖宗也没用。”说罢,汪阿婆捞起丸子,拿去阳台上晾。
  “那是,那是。汪老师桃李芬芳,自然慧眼识珠。”说着,我盖上面板,插电,摁下启动键,洗衣机运转自如。“以后洗衣服可要注意哦,记得把兜里的东西倒出来,免得又堵转盘。”
  “可不是吗?一粒丸子合三十几块呢。”
  离开汪阿婆家,在楼道上碰到张琴,顺便进她家坐了会。问起李喆。她说,这小子脑瓜子好使,现在年薪百万啊!我们县里卖老年保健品的,基本都被他收编了。”
  “正常,正常。”我早就看出这小子的不一般,“连汪阿婆都服他,还有什么人不服?”
  “这倒不是。汪阿婆还是我教他才摆平的。起初,不也被骂得狗血喷头么?”张琴拿起壶,往杯里添水,接着说,都说汪阿婆古怪,其实不然。她的怪脾气,是退休后才有的。你看我,一直喊她汪老师,她何曾对我白过眼?人嘛,都那样子的。好比我爸爸,退休十几年,还是爱听人家喊他张局。
  中秋节。汪阿婆的儿子儿媳孙儿回来,劝她到深圳去,说深圳这好那好。还说老爸在深圳早晚打太极,身体倍儿棒。可她固执己见,说:“深圳这好那好,可就是不见人喊过我老师。什么素质?啊。”
  节后,汪阿婆果然没随儿子去。
  敲  门
  梁三秀带着她的雪纳瑞犬,在保安室喋喋不休,总说半夜三更有人敲门。要求播放监控视频,放着放着,一会叫停,一会叫慢,一会说摄像头是坏的,把值班的保安搞烦了。
  保安说:“摄像头全天候开着,你们二单元的进出情况,你也看得清清楚楚,哪个像撬门的?”
  “没看到。但我真真切切听到敲门,怎么这视频连个影子都没有?”梁三秀一手抱着雪纳瑞,另一手点鼠标,她要重播。
  重播的结果与此前的播放并无两样。她所说的作案时段,显示器上满屏的黑,没有亮点,更没有人影。
  保安关了电源,说:“和谐社会,谁还撬门?梁阿姨不会是神经过敏吧?”
  “神经?你才神经!我没说撬门!是敲门,敲门!砰、砰、砰,那样的声音。”梁三秀狠狠地挖他一眼。
  “哦,敲门。三秀姐!我知道了,”保安特意在“姐”上加了重音。
  梁三秀不算老,就44岁。按联合国的新标准,顶多是“中年妇女入门级”。她结婚早,女儿已大学毕业,在海口工作。她老公呢,前年勾搭一个离婚的少妇,奔湘西开客栈去了,说要趁早生二胎、三胎,无数胎。丢下她一个人在广州,独守空房。
  无所事事的梁三秀,靠着三个商铺的租金,日子也蛮殷实。有人邀她跳广场舞、练瑜伽。她说:我才不,那是老太婆的事。
  刷刷屏,看看电视,逗逗雪瑞纳,一年、两年,也就过去了。因为玩微信,她通过“摇一摇”,加了个自称家住北极村的男子,男子网名叫宽宽。凑巧,她的爱犬雪瑞纳的昵称也叫宽宽。很快,她和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凡是网络能够的亲热,他们都尝试了,并且乐此不彼。
  无奈一南一北,千里万里,要不,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思量来思量去,梁三秀便习惯性失眠,也习惯性半夜听到敲门。可是,只要一开灯,敲门就停,到门口瞅瞅,啥也没有。
  梁三秀把这个异常告诉他。他说,就当是我半夜来访吧。
  怎么可能?会飞啊。她当然不信。
  此后,无论半夜还是三更,只要敲门声一响,她就立马翻身,试图抓个“现场”。尝试了七八次后,终于如愿。敲门的是她的爱犬宽宽。
  当时的情景是:宽宽后腿站立,前腿趴在门板上,交替拍门。发现她来了,便回头盯她,目光犀利。她走过去,喊它,宽宽,宽宽怎么啦?宽宽一个转身,飞身一跃,把她扑倒在地,撕咬,惨叫……
  邻舍被惊醒,猛然敲门。还好,只是外皮轻伤。邻舍说送她上医院,她说不要,不要。擦点药水就行。
  这事很快在小区里传开。有人建议,赶紧处理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梁三秀不以为然,每天吃过晚饭,都带它出来溜达,步态婀娜,眼神安定。
  远在北极村的宽宽,哪知新近发生的一切,还隔三差五发视频请求。她统统拒绝。唯一的例外,是它的前爪触摸到“接受”,吓得他赶紧关闭,并删除她。
其他文献
惊蛰一过,巫镇小巷边的荒草丛里,次第开出漂亮的花朵。紫色的地丁,白色的满天星,以及蓝色的鸢尾。鸢尾的花骨朵初绽时,消失了一个冬天的鸟声又回到巫镇。它们藏在河边绿意深重的竹林里,发出悠长而安详的鸣叫。鸟声中,巫镇的桃花像一团团粉红的云影,在院门前的荒地上竞相绽放。  “桃花又开了。”  “是啊,花倒欢势,就是不结果。”  “闲桃花嘛,除了看看,未必你还指望吃上它的果实?”  “闲桃花一开,又要忙了。
期刊
作者简介:孙梓文,原名孙国贤,青年诗人,四川作协会员,作品偶见报刊。  雪花辞  雪花是天空的落叶  天空这棵树太高了  叶子落下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直到昌列寺的经声抚平大地  她才轻轻地  降落人间  太阳雪  在微信上敲出:太阳雪  三个字  我震惊了  仿佛一条河流,有了摆动的欲望  仿佛一部长篇,有了谋篇布局的冲动  仿佛,手中的經筒,有了转动的风声和劲道  仿佛,太阳+雪就是一场梦境  
期刊
作者简介:马克仁,湖南华容县人,高级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岳阳市诗歌学会理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  深夜沐浴  这么晚了,我在浴室里静静沐浴  没有人来打扰我的静思  水是慷慨的智者  引导我认真地爱抚自己  爱抚肌肤,它们是柔软的  因为要面对的是我最爱的人  触摸骨头,他们是坚硬的  因为一直要面对命运中  滔滔不绝的苦难  和卑微的自尊  鼓 動  海
期刊
1997年7月,我从省内一所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不久分配到现单位做文秘工作,一晃已经21年。  刚出校门,风华正茂。在单位,我主要是写作公文,同时负责单位简报的采编和出版工作。那时刚接触机关公文写作,我一边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一边每天在下午下班后,从龙昆北路的市委大院搭公共汽车到解放西路的省新华书店,把8小时之外的时间全“泡”在相关书籍里,就这样持续了大半年。  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天读书
期刊
生活在别处  很多年过去了  那对夫妻至今没有孩子  人们这样说着  幸运的是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而活  同龄人这样说着  但大多数人所看到的  是两个人的孤獨  空  他总是夹着半截烟  低头走路  将最后一截泛着微红的烟头  捅向结痂的伤口  痛感沿着血管直戳心底  裂开的缝隙中升起一缕白烟  但令人绝望的  并不是又一个伤口的诞生  二十多年过去了  只有时间在变  伤口只是在提醒着疼
期刊
作者简介:周璇,笔名素衣素言,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大鹏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 《作品》 《诗选刊》 《延河》 《湛江文学》 《大鹏文学》 等刊物。  下雨的时候  我从来不认可雨天的诗意  下雨的时候如果我还在房间里  又会有一些暗自的庆幸涌上心头  房间里每一样事物都是干燥温暖的  冰箱里的菜蔬,贮物箱里的大米  篮子里的西红柿闪着诱人的光泽  几根大葱斜斜地搁在灶台上  每
期刊
你不必惊讶于云的间隙  你不必惊讶于云的间隙  落日的语言,以及夜的呻吟  你不必将自己藏入风中  紧闭双唇,避开所有交谈者  树的黄昏轶事,随根进入暮年  这么多残叶,这么多轻盈的枯影  在水中漂流,从悬崖跌落  你就此掌握水性,眼睛通红  鱼群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每次穿梭,润湿的夜晚谈论桃花  谈论凋零的片刻。你选择饮酒  熄灭所有的慌张之灯  夜晚是个容器,盛满了孤独的刺  你不看她,她就
期刊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同时也是海南农信社改革发展以来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大会上说:“海南广大干部群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
期刊
致一位诗人  摧枯拉朽的大树从河面飘下时  你赞美这条河水不是一般深  两岸石壁太直  一曲临江仙,一阙江南碎  养出不一样的石街小巷  写到帐篷你就把帐篷搭到了瓦檐下  我能想到  这肯定能躲避黑天鹅的攻击  我童年喝水的那条小溪水干了  遇见你后狭长而幽静  更远处的风景止于我读过你的诗  走一场风雨,饮一场来冰  以仰慕者的身份,陪你看壁虎和乌鸦的共同点  我們的村庄  所有的日子差不多和它
期刊
作者简介:周峰荣,江西省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已在《绿风》、《四川文学》、《滇池》、《散文选刊》、《中国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文500多首(篇)。  几只麻雀站在莲花寺额头  几只麻雀合力把  春天衔起  挂成斑斓的一道风景  阳宝山,供养莲花寺的灵气  喧嚣与艳遇,对和错  从月光穿越到阳光中  麻雀用虔诚提携虔诚  跟着念长长的经文,一脸通红  目光与众人的目光,互通梦话  谁想从铜钟里取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