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疫情,让远程办公成为人们主要的工作方式。那段时间,远程办公的搜索量与关注量暴涨,微博热度峰值高涨,流量的大涌入一度让钉钉与企业微信的服务器崩溃,也拉动了钉钉、企业微信、石墨文档、字节跳动飞书、有道云等众多办公软件的用户流量增长,远程办公模式被带入到了许多行业领域。
有人畅想,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以及在互联网发达到超乎想象的未来,我们是否已经不需要办公室?
可惜,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还很难实现。
雇主与员工的博弈
远程办公的好处显而易见,随便都可以说出几点:
其一,它省去了通勤的时间,方便省事,节约时间,降低员工上下班通勤的痛苦过程。其二,从钉钉到企业微信,视频会议、日程共享、人物协同、在线文档协同、远程打卡请假考勤、财务等功能一应俱全,拉个会议可以随时召开,它甚至比面对面会议更高效,省去了寒暄、八卦等线下会议的繁文缛节与各种时间浪费,会议效率极大提升,直奔主题只聊干货。其三,因为互不见面的状态下,对工作沟通、布置、安排的深度需求,協同办公与在线会议等工具的功能作用被发挥到极致。
人们发现不在办公室,工作的进展与推进甚至不受太多影响。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深有体会。也就是说,远程办公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与鸿沟,并且它正在引发一场办公模式的变革,这种数字化办公模式有着高效、灵活的优势,它更节约时间与人力、空间、租金物业成本。
即便诸多好处,远程办公仍无法常态化?
因为以上的诸多好处,其实都是从员工视角总结出来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远程办公必然遭到抵制。
为什么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远程办公。
美国知名招聘网站FlexJobs在1月12日发布的《2020年最适合远程办公100家企业》榜单中提到,前6项最适合远程办公的行业为医药行业、计算机行业、消费者服务行业、教育行业、销售行业、会计金融行业。
地产、餐饮、零售、制造等行业必然需要将线下办公作为核心。
其次,远程办公最大的短板是无法改变老板员工彼此博弈、无法信任的状态。
在雇主看来,他们需要绝对的控制感与安全感,这种控制感与安全感大致表现在——“我到办公室的时候你们都要在。”
在领导层看来,自由与效率是相克的。
办公室模式下,员工在老板眼皮底下尚且在摸鱼,当员工处于无法监管与放任自由的状态时,员工的工作状况早已不在老板的目力所及之处,老板就会丧失这种控制感与安全性以及信任感。
当缺失了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也欠缺对员工的深度了解,纯粹的汇报无法完全了解员工的工作量,以及准确评估员工的专业性与效率。
本质上,当脱离了一个共同的空间之后,雇主缺失安全感,很难做到绝对的信任。
正如有业内人士谈到,信任是远程办公的润滑剂,信任的缺失,公司业务的运转在远程办公的状态下会变成一件交易成本很高的事儿。
对老板来说,重要的是工作结果能不能按时交付,员工则更重视工作的过程是不是痛苦的折磨。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从来都是博弈状态。
比如说,目前就有员工谈到在家办公的状态——几乎是24小时待命,一旦群里有消息来不及回,领导可能就会怀疑你在家没干活儿,各种考勤与工作日志的抄送、汇报量比在办公室时有增无减,领导对员工的各种即时反馈与沟通要求更加严格。远程办公加剧了员工与领导的彼此互不信任的状态,也让彼此不堪重负。
自由职业者的未来
当然,远程办公仍在飞速发展,最适应他们的市场并非那些正规企业,而是广大的自由职业者。
远程办公的技术发展,确实刺激了更多自由职业者出现。自由职业英文是self-employed(自雇者)。顾名思义,自雇者即不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也就是替自己打工的人,他们是远程办公最大的客户群体,并且仍在不断增长。
事实上,自由职业在美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根据自由职业者平台Upwork与美国自由职业者联盟发布的《2019美国自由职业者报告》显示,2019年大约有5700万美国人从事自由职业,美国有53%的Z一代员工是自由职业者,40%的千禧一代员工。
在中国,这种趋势也在潜滋暗长。当前自由职业者多扎堆于市场营销、设计、文案和培训等专业性较高的服务行业,也正在扩散到网约车司机、Airbnb 房东、Instacarter 买手、Taskbabbit 达人、直播网红、自由作家与自媒体人或者知识分享平台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投资理财专家或者职业规划师、插画师或者设计师或者自由程序员、私人旅行策划师以及项目管理、数据调研以及客户服务等相关工作。早前就有数据统计,到2020年,自由职业者人数将占总劳动力的43%。对他们来讲,远程办公让他们的工作(或者称为生意)越来越方便。
除去自由职业者,在正规的企业框架下,基于雇主与员工的博弈状态,意味着远程办公在一个特定的封闭企业机构内部是无法常态化的。因为企业组织机构与员工的关系是封闭式,如前所述,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从来都是博弈状态,对于老板来说,它雇佣员工的本质是购买员工的时间,而非工作效率。
说到底,或许在理论上,远程办公它本应该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工作常态了,但迫于企业组织机构本身的安全感与掌控感的需要与利益诉求,它只能是非常态下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况且,并不是所有行业的工作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人也不只有工作,还应有社交。正如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西格尔·巴萨德所说:“你会因此错失了社会交际的很多好处,和别人的偶然交往很可能会带给你资源和人脉。”
从过去到现今,人们往往从员工利益角度出发来谈论远程办公,认为老板应该给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天天打卡,但是要让老板相信远程办公比固守办公室的效率更高,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
有人畅想,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以及在互联网发达到超乎想象的未来,我们是否已经不需要办公室?
可惜,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还很难实现。
雇主与员工的博弈
远程办公的好处显而易见,随便都可以说出几点:
其一,它省去了通勤的时间,方便省事,节约时间,降低员工上下班通勤的痛苦过程。其二,从钉钉到企业微信,视频会议、日程共享、人物协同、在线文档协同、远程打卡请假考勤、财务等功能一应俱全,拉个会议可以随时召开,它甚至比面对面会议更高效,省去了寒暄、八卦等线下会议的繁文缛节与各种时间浪费,会议效率极大提升,直奔主题只聊干货。其三,因为互不见面的状态下,对工作沟通、布置、安排的深度需求,協同办公与在线会议等工具的功能作用被发挥到极致。
人们发现不在办公室,工作的进展与推进甚至不受太多影响。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深有体会。也就是说,远程办公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与鸿沟,并且它正在引发一场办公模式的变革,这种数字化办公模式有着高效、灵活的优势,它更节约时间与人力、空间、租金物业成本。
即便诸多好处,远程办公仍无法常态化?
因为以上的诸多好处,其实都是从员工视角总结出来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远程办公必然遭到抵制。
为什么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远程办公。
美国知名招聘网站FlexJobs在1月12日发布的《2020年最适合远程办公100家企业》榜单中提到,前6项最适合远程办公的行业为医药行业、计算机行业、消费者服务行业、教育行业、销售行业、会计金融行业。
地产、餐饮、零售、制造等行业必然需要将线下办公作为核心。
其次,远程办公最大的短板是无法改变老板员工彼此博弈、无法信任的状态。
在雇主看来,他们需要绝对的控制感与安全感,这种控制感与安全感大致表现在——“我到办公室的时候你们都要在。”
在领导层看来,自由与效率是相克的。
办公室模式下,员工在老板眼皮底下尚且在摸鱼,当员工处于无法监管与放任自由的状态时,员工的工作状况早已不在老板的目力所及之处,老板就会丧失这种控制感与安全性以及信任感。
当缺失了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也欠缺对员工的深度了解,纯粹的汇报无法完全了解员工的工作量,以及准确评估员工的专业性与效率。
本质上,当脱离了一个共同的空间之后,雇主缺失安全感,很难做到绝对的信任。
正如有业内人士谈到,信任是远程办公的润滑剂,信任的缺失,公司业务的运转在远程办公的状态下会变成一件交易成本很高的事儿。
对老板来说,重要的是工作结果能不能按时交付,员工则更重视工作的过程是不是痛苦的折磨。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从来都是博弈状态。
比如说,目前就有员工谈到在家办公的状态——几乎是24小时待命,一旦群里有消息来不及回,领导可能就会怀疑你在家没干活儿,各种考勤与工作日志的抄送、汇报量比在办公室时有增无减,领导对员工的各种即时反馈与沟通要求更加严格。远程办公加剧了员工与领导的彼此互不信任的状态,也让彼此不堪重负。
自由职业者的未来
当然,远程办公仍在飞速发展,最适应他们的市场并非那些正规企业,而是广大的自由职业者。
远程办公的技术发展,确实刺激了更多自由职业者出现。自由职业英文是self-employed(自雇者)。顾名思义,自雇者即不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也就是替自己打工的人,他们是远程办公最大的客户群体,并且仍在不断增长。
事实上,自由职业在美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根据自由职业者平台Upwork与美国自由职业者联盟发布的《2019美国自由职业者报告》显示,2019年大约有5700万美国人从事自由职业,美国有53%的Z一代员工是自由职业者,40%的千禧一代员工。
在中国,这种趋势也在潜滋暗长。当前自由职业者多扎堆于市场营销、设计、文案和培训等专业性较高的服务行业,也正在扩散到网约车司机、Airbnb 房东、Instacarter 买手、Taskbabbit 达人、直播网红、自由作家与自媒体人或者知识分享平台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投资理财专家或者职业规划师、插画师或者设计师或者自由程序员、私人旅行策划师以及项目管理、数据调研以及客户服务等相关工作。早前就有数据统计,到2020年,自由职业者人数将占总劳动力的43%。对他们来讲,远程办公让他们的工作(或者称为生意)越来越方便。
除去自由职业者,在正规的企业框架下,基于雇主与员工的博弈状态,意味着远程办公在一个特定的封闭企业机构内部是无法常态化的。因为企业组织机构与员工的关系是封闭式,如前所述,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从来都是博弈状态,对于老板来说,它雇佣员工的本质是购买员工的时间,而非工作效率。
说到底,或许在理论上,远程办公它本应该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工作常态了,但迫于企业组织机构本身的安全感与掌控感的需要与利益诉求,它只能是非常态下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况且,并不是所有行业的工作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人也不只有工作,还应有社交。正如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西格尔·巴萨德所说:“你会因此错失了社会交际的很多好处,和别人的偶然交往很可能会带给你资源和人脉。”
从过去到现今,人们往往从员工利益角度出发来谈论远程办公,认为老板应该给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天天打卡,但是要让老板相信远程办公比固守办公室的效率更高,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