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实验”式纪实类人物访谈节目《仅三天可见》传播分析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仅三天可见》;人物访谈;纪实;社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23-03
  《仅三天可见》首次尝试在人物访谈中融入社交元素,开启了社交实验访谈节目的先河。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大量讨论,有人赞赏它对人物访谈的大胆创新,有人质疑“社交实验”的合理性。作为一档以纪实类人物访谈为底色的社交实验类节目,从传播特点的角度来看,这次尝试有所突破,也有它本身作为一次“实验”的不成熟之处。

1 《仅三天可见》节目概况


  《仅三天可见》是由腾讯新闻出品、姜思达工作室制作的国内首档明星社交实验节目,于2019年10月29日于腾讯新闻上线。本节目以姜思达为“第一视角”,以观察者的身份记录与八位明星嘉宾为期三天的相处过程,最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采访。该节目自2019年10月29日上线到第一季完结,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6.2亿,全网播放量逼近3亿;其中单期最高播放量突破5 000万,平均播放量接近3 640万,且目前播放量还在持续增长[1]。节目致力于探索明星嘉宾真实的社交心态,希望为观众提供一份值得参考的社交指南。

2 《仅三天可见》节目传播特点


  2.1 主观视角下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
  在节目中,主持人姜思达担任着多重身份,他既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同时也是采访者和被访者。用姜思达自己的描述来说,他或许还是一条鲶鱼,去扰动对方正常的生活。当姜思达作为“第一视角”,以观察者的身份将观众带入自己的叙述空间时,就注定这场采访是带有主观性的。这也意味着在这场访谈中,被访者不再是唯一的主角,而是演变成“双主角”模式。节目高度保留主持人的个人感受,观众通过感受姜思达的感受,达到情感共振,进而反观内心,进一步加深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节目中,主持人与被访者尝试了一种全新的相处模式,他们可以互相发问,互相评判,主持人不必隐藏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样的主观表达完全打破了传统记者身份的行为要求。主持人在采访时往往被要求尽量客观,保持中立,甚至在措辞上都不应该显示出明确的倾向性,应当了解被访者的观点但不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在《仅三天可见》中,主持人姜思达公开自己的主观视角,这份“不客观”,恰恰更加让节目具有现实性。每个人都带有主观意识,没有人可以做到绝对的客观。观众跟随姜思达的主观视角看到这三天的全过程,也会产生自己的主观判断。正如在最后一期节目中,姜思达所说的:“我们想把节目留给对真相保持怀疑的你,对普遍性怀疑、对特殊性怀疑、甚至自我怀疑,并享受这种感觉的你。”姜思达和每一位观众都必须对自己的主观负责。
  访谈节目《十三邀》是第一个将主观视角带入访谈中的先例,主持人许知远的理念是“带着偏见看世界”,这句口号十分精准,道出了所有希望在访谈中让主持人进行主观表达的节目的核心理念。但有所不同的是,《仅三天可见》的姿态更低,它勇于承认自身的局限,即这份了解仅限三天。当公众认为客观性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时,新闻从业者需要坦诚偏见的存在,承认自身认识问题的局限。偏见标准意味着记者对报道中可能引发的偏见因素公之于众[2]。主持人带着个人视角作为一双眼睛带着观众去观察,观众会将自己带入到主持人的视角当中,但这个视角本身就无法做到客观,这是一种带有偏见的解读,无法保证观众看到事物的全貌。
  2.2 “后台”前置的纪录片元素
  《仅三天可见》采用了“纪实+访谈”的模式。在节目中,不仅呈现了访谈片段,主持人与嘉宾为期三天的相处过程都被一一记录下来,前期准备过程、节目过程中主持人和导演的沟通甚至是矛盾都诚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任何一个新闻人物或事件都具有多义性、开放性,不存在对其唯一正确的“权威阐释”,记者的职责是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各种不同信源和话语之间的“意义角力”[3]。越来越多的观众渴望知道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真实样态,《仅三天可见》直接把这一过程记录下来,使观众参与其中,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透明。
  节目也贯彻了纪录片式的拍摄理念,真实记录,精准捕捉。姜思达曾在采访中谈到在这档节目中对现场导演的调度能力要求非常高,目光除了要聚焦在姜思达和被访嘉宾身上,还需要有一个“读空气”的过程,要时刻观察在这个环境之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些什么。比如天空中的飞鸟,街上的商贩,擦肩而过的路人,这些事物和主持人及被访嘉宾共同构成了当前的环境。摄像机需要去捕捉在两人的谈话场中除主持人和嘉宾之外的世界上各种各样有趣的互动的关系。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万物都处于一种互动关系当中。这些看似无关的画面,其实是对社交关系的一种解读,呼应了“社交实验”这一节目主题。纪录片元素的融入使节目真实的色彩更加得以彰显。
  2.3 内容设置:态度、行为、世界观、私密情绪展现
  公众人物由于长期接受采访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非常熟练的惯性回答,但这套话术是否能够代表被访者的真实立场,如何引导被访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是访谈节目需要打破的一个困境。姜思达和嘉宾经过三天的相处最终进行一次访谈,而这次访谈的场景设置是不固定的。长沙、上海、横店、北京、临夏、西双版纳、厦门、深圳,八位嘉宾,八个城市,姜思达走进被访嘉宾的生活空间,记录他们工作或生活场景下的真实面孔。在不同的场景下,观察受访者不同的情绪变化,希望挖掘被访者不曾被发现的那一面。对被访者的采访内容也并不固定,而是随着相处中感受的变化而变化。区别于标准的人物采访,在这场对话中很少出现有关社会价值的提问,而更注重“人”本身。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姜思达作为主持人一直在寻找一个和嘉宾勾连的痛点,然后从私人化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挖掘被访嘉宾的价值观构成,引发情感共鸣。提问并不局限于对嘉宾隐私或情感状况的窥探,而更多的是探寻被访者的思想及行为,他们对世界的态度和理解。在访谈内容中,话题涉及很广,这些问题涉及童年、回忆、价值判断等等,通过双方经历的互换和价值观的碰撞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对等关系,这种对等會让被访嘉宾更愿意交付出自己的真心,展现一些私密的情绪。主持人和被访者进入到对方的私人情感领域,有了情感交流,在很多期节目中,我们都看到了姜思达和被访嘉宾落泪的场景,这就是一种情感交流的真实流露。   在采访中,节目更注重展现被访嘉宾的性格色彩,我们可以从节目看到被访嘉宾不同的色温。节目中不乏十分具有争议的采访对象,但节目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帮助被访者“洗白”或打破争议,而是放下大众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从零开始建立对被访者的认识,孰好孰坏都诚实展现。主持人在面对自己不认同的嘉宾时,如何将相处和采访进行下去,是否愿意接纳和自己不同的存在,探寻自我和他人以及世界相处的边界,这就是这场社交实验存在的意义。而有趣的是,八位嘉宾最终都让大家看到了他们“可爱”的一面。正如姜思达在节目中所说,“人的斗争和人的争端或人彼此的不理解,是依赖于种种关系下的不理解。”我们对一个人的厌恶往往是由刻板认知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仅三天可见》打破了这个壁垒,为观众呈现了被访嘉宾完整的人物逻辑。对于观众不认同的嘉宾,也许你依然无法认同他,但你一定更加理解他,并与他在某一点上产生了共振,这就是《仅三天可见》的魅力所在。
  2.4 节目本质:一场不预设结果的社交实验
  节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自身的定位:明星社交实验。姜思达把自己当做一个不预设的变量,也不预设这场社交实验的结果。不保证一定成功,不预设结果,中途遇到的所有问题都真实记录。例如在采访谢娜的那期节目中,采访并没有达到姜思达预期的效果,姜思达也在镜头前如实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承认这场访谈留下的遗憾。真实记录,正视失败,这就是《仅三天可见》坦诚的态度。在现实生活的社交关系中,对于刚刚认识的陌生人,我们可能都会经历局促、窘迫和尴尬,作为一场社交实验,节目不惧于将这种情绪展现出来。在传统的访谈节目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主持人和嘉宾其乐融融地谈笑风生,但采访究其本质,不该是一场表演。在访谈主持人的创作中,观众想看的不是高高在上、完美无瑕的英雄式人物,而是有困惑、有挫折,拥有喜怒哀乐的真实的人。访谈节目主持人需用平等的视角与共情的心态,去发掘人物背后丰富的人性和有价值的故事[4]。节目不刻意制造冲突但真实记录社交过程中的各种情绪,保留了尴尬和不圆满。这份“不完美”也让节目更大程度地展现了真实,双方不做预设的本能展现恰恰让节目呈现出带有瑕疵的真实质感,有着不可预判甚至是“失控”的魅力。
  在节目中,社交和谈话相伴进行。在每位嘉宾的最终访谈结束之后,姜思达都会面对摄像机总结他对这位嘉宾的感受,并对他们彼此的关系做出一个总结。这段总结可以看作姜思达对这段短暂社交的一个复盘,他在定义他和嘉宾形成的关系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态度。在采访脱口秀演员池子之后,姜思达对这段关系的总结是:我多了一个可以互相照顾的朋友。对于正的关系总结是:他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存在,是我人生中经历过的但不会再去涉足的一个坐标。类似这样的描述证实了社交的确存在千万种不同的可能性,也给观众以启发,反观自己的内心,进一步加深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这也就达到了节目的核心目的。

3 《仅三天可见》节目传播效果反思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通过媒介发出的信息即传播内容传至受众,从而引起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变化,也就是达到了自己所需求的最终效果[5]。《仅三天可见》的预期效果是刻画三天的变化。第一天,用镜头感行事。镜头感是一种通过摄像机镜头的心理暗示[6]。被访嘉宾作为公众人物,长时间生活在镜头下,已经习惯了在镜头前自如地表现自己想要呈现给大众的样子。让他们快速卸下防备展现真我,很难实现。所以,第一天,双方只能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第二天是镜头感+疲劳。短短一天是无法打破镜头感的束缚的,但在相处过程中,两人都在逐渐放松,再加上连续相处拍摄的疲劳感,会让被访者展现出部分真实。第三天,希望嘉宾可以卸下包袱,展现真我。但是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姜思达和被访嘉宾各自的社交方式和社交能力。如果嘉宾自我包裹比较严密,与外界具有很強的边界感,那么与主持人就很难产生深入的互动和交流,造成访谈困难,进度缓慢的后果。相反,如果嘉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宜人性”,他们可能本身就是主持人或语言工作者,有较强的社交能力,那么采访的进行就会比较顺畅。社交和采访是否可以顺利进行与嘉宾的性格有很大的关联,姜思达作为主持人不能很好地掌控节奏,使节目处于一种不可掌控的状况中,合理性有所欠缺。因此节目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如果嘉宾和姜思达产生了不错的碰撞,引导嘉宾展现了观众以往没有看到过的,足够真实的一面,节目就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如果两人的相处平平,没有深入的情感交流,就不会让观众产生思考或感动。这也是节目播出后所反映出的真实情况,例如采访于正、池子的节目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热度和讨论,受到好评,但采访袁弘、谢娜等人的几期节目则反响平平,几期节目的水平参差不齐,具有不稳定性,无法保持一个恒定的标准,没有达到节目预期的传播效果。

4 结语


  《仅三天可见》开辟了访谈节目的创新路径,我们从这次实验中有所反思,也应肯定它做出的突破。访谈节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问一答式的僵化提问,而是主持人与被访者深入接触后的价值观碰撞,主持人不再是为了理解而理解,为了质疑而质疑,开创了一种通过社交来产生情感交流的访谈方式。未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也许会成为人物访谈的主流。这次实验性的尝试为访谈节目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可能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马锐,刘兴宇.访谈节目的创新实践:以《仅三天可见》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0(6):61-64.
  [2]张超.“后台”前置:新闻透明性的兴起,争议及其“适度”标准[J].国际新闻界,2020,310(8):90-111.
  [3]史安斌,钱晶晶.从“客观新闻学”到“对话新闻学”:试论西方新闻理论演进的哲学与实践基础[J].国际新闻界,2011,33(12):67-71.
  [4]邓璐.以跨学科思维引导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守正创新[J].文化月刊,2020(9):188-190.
  [5]胡敏合,刘淑梅.从“5W”模式解析《人民的名义》的热播[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8):142-143.
  [6]姜振东.浅谈主持人对镜头感的把握[J].中国广电技术文萃,2013(1):143-146.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乡村纪录片;乡村振兴;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17-03  乡村纪录片从属于纪录片庞大家庭体系中的一支,又可以称作涉农纪录片,其题材一般以乡村为主,内容围绕农村、农业、农民而展开。费孝通指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1]”,蕴含着深厚底蕴的农耕文明一路从黄河流域绵延向下,穿越上下五千年的时空流淌至今,因而 乡村纪录片是中国
摘 要 以参与式文化作为研究重点,粉丝作为考察对象,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探究粉丝参与式文化在这个时代表现出的特征以及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更好促进粉丝参与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粉丝;参与式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9-0070-03 1 融媒体与粉丝参与式文化  1.1 融媒体  融媒体是一种信息共享
以抖音App中的家庭教育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视频时长、发布者、学段分布、形式及内容5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经统计发现以下问题:视频形式缺乏趣味性、视频内
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微传播语境使得受众从习惯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接触和选择。算法赋权下传者由于自身及客观因素对信息的事实产生错漏传达,受者在“信息茧房”的“回音室效应”中依据自身的价值倾向进行解读,加大了泛娱乐化舆论场中真相传播的难度。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摘 要 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影响力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学术质量和学术传播兩方面分析当前影响医学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传播的因素包括:稿件质量低,选题策划缺乏新颖性,传播渠道单一、形式缺乏灵活性以及对传播不够重视等。针对以上因素,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为例,以科技论文的内容建设为基础,提出期刊应注重编委会建设、保证优质稿源来源、打造优质学术平台、重视选题策划以及丰富期刊栏目入
关键词 悖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冲突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67-04 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冲突与融合问题缘起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冲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现象,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是独立的个体,必须拥有私有生活空间;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化的产物,必须自觉融入公共领域,在公共价值观引领下采取统一的公共行为,从而获得交
摘 要 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基金热”席卷了各大社交媒体,甚至由此引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基金社交”,该现象引起了网友与各界的热烈讨论。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基民”群体仪式性传播的内在聚集机制,并探究“情感”这一要素作为驱动力是如何使个体积极、反复地参与到互动中去的。  关键词 基金;互动仪式链;柯林斯;狂欢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饭圈”文化;主流话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78-03  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代表之一,“饭圈”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一方面吸引着主流话语的嵌入,另一方面其充满反叛性的“风格”也引起了社会关注。为了对“饭圈”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发挥其在话语传播层面的价值,学界近年来不乏针对其的研究。本文沿用对亚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
关键词 直播带货;会话分析;知识论;知识优先争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81-08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直播带货蓬勃发展。“口红一哥”李佳琦曾在短短5分钟内卖出1.5万只口红,直播女王薇娅曾在直播间卖火箭发射业务。他们既是销售员,又是种草官。卖的产品既有奢侈品,又有农产品,一场直播可以吸引数百万人观看,直播带货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目
摘 要 一段时间里,“网抑云阴乐”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网友讨论的热门词汇,“网抑云阴乐”由网易云音乐谐音而来,用于嘲讽网易云评论区中的悲伤言论。而作为被嘲讽的对象,“网抑云”现象其实折射了网易云基于音乐社交的互动仪式下所形成的共情中的青年群体,寻求情感认同和内心归属的困境。从解读“网抑云”现象背后的生成逻辑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出发,试图探寻消解“网抑云”情感认同困境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网抑云;共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