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人才创新、教育创新与国家创新。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和保障。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新内涵,指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必须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结合,从而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锻炼教师的从教能力。同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介绍学校开展旨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本科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的情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念;高校教师发展;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型国家建设须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须要创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离不开创新型高素质教师与教师发展,教师教学创新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发展不仅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应如何应对?高校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与能力才称得上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新形势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作为必须与基础教育一脉相承的教师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新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教育创新的主阵地在课堂上,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必须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发生改变。当前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必将成为新理念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切入点。
一、我国高校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使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凸显出教师课堂理念的改变。然而,高校对此反应迟钝,仍然“固步自封”,“我行我素”,根本没心思触及新课堂教学理念,更谈不上让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新课堂理念下,师生关系应是主导与主体、平等的对话;教学要求情境教学、个性化教学、有效教学;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另外,新课程要求重视资源开发等。这些课堂理念和要求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高校认真应对,积极适应。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到底如何呢?近期的一项调查反映出了不少问题:部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近半数的教师缺乏教学研究意识和方法;教师缺乏新教育信息的交流渠道;部分教师缺乏对课堂教育教学环节调控能力;超过半数的教师缺乏对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还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有教师专业知识陈旧老化等[1]。专项调查发现,关于新课程理念,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不清楚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课堂理念以及新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有的教师甚至对什么是新课程改革知之甚少。
这些普遍性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高校若不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而大谈创新与发展是一句空话。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高校对教师新教育理念及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缺乏及时、针对性培训。即使重视教师发展,也只是重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而非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学校对课堂教育教学重视不够。
二、新课程理念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的主要内涵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种要求反过来对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深刻理解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课堂及时反思和主动革新,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的设计。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例如,使其具有领悟现代教育理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反思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评价能力等。
尽管这些能力是学生应获得的能力,但它们也都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新课程理念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新要求的主要内涵。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这些基本的技能应包括:指导学生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具有高效讲授及交流技巧,鼓励学生反馈;能进行引导式、启发式提问;鼓励学生思考、质疑与探索;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总结;具有较强的课堂纪律管理能力;另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对课堂的创新能力等。
三、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与课堂模式创新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衡量其素质与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对教师评价机制的导向,大学教师普遍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研究。高校在教师引进时,往往只把教师的学历与科研水平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有些学校对科研突出的新引进青年教师直接破格晋升教授职称,这些没过教学关的青年教授们根本不清楚教学规范,对本科教学的认识、态度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相当一部分教授从内心里讲根本就不愿给本科生上课,特别是上基础课。这种现象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固然大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十分重要,但“以牺牲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代价的科学研究背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这是大学教师的失职”[2]。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根治,高校的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便成为彻头彻尾的空话。
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素质,除了提高其学科知识水平和条件性知识水平外,还需对其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指课堂技能)进行提高,这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对其进行及时、针对性培训。这种能力的培训必须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及新课堂实践相结合,其关键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使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化。
创新课堂模式首先应大胆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再结合各校自己的实际,做到“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国外课堂教学信奉“我听我忘,我看我记住,我做我理解”以及“做中学”,这些教学理念都强调了学生亲自动手以及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在课堂模式创新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设施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一堂课可以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并用,要体现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研讨式教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面;重视课外作业、教学资料与网络资源。要善于从国际一流大学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中得到启发[3]。需要强调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课堂(包括第二课堂)上,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对传统课堂的创新来最终实现,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四、陕西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
作为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之一,陕西师范大学认真贯彻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以培养和造就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为契机,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课堂的实践由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师发起的,课堂改革涉及文科、理科和术科领域,课程类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采用汉语或双语教学。课改团队中既有30岁出头的年轻女教师,又有年近六旬的女教授博导;既有全国人大代表,又有留美归国博士、博导和宝钢教育奖获得者;绝大部分团队成员都具有博士学位。课程包括“性别与文学文化”、“数学教学论”、“大学英语”、“语文教学论”、“物理教学论”、“物理教材分析与设计”、“量子力学”、“世界现代史”、“艺术教育”等。
谈到课堂创新带来的新变化,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表达:“没想到,原来理论课也可以很有趣!这门课全程都是体验式的。它不是躺在课本上的刻板教条,而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需要用心去感受的思想、情感、人性和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这是我一直以来理想中的大学课堂。自由、思考、互动、交流,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开始对教育有了一个‘自觉性的思考’”。
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学生杨昌志有幸作为陕西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代表,参加了2011年夏季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聆听了温总理的讲话。他说,“温总理给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准备好了吗?’温总理问我们准备好了吗,我想这个问题同样是对大学老师们提出的,如果大学里的老师是用传统的方式给我们上课,这样的方式也会代代相传,我们怎么用新课改理念培养我们的学生?大学是我们自身重新建构的重要机会,能够掌握重新建构的钥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由此看来,大学生非常渴望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有了学校对课堂创新的大力倡导与支持,目前我校已有很多教师投入到课堂模式创新的实践中,推出了诸如“体验式课堂”、“生态式课堂”、“181历史新课堂”以及“P-A-E创新课堂”等面貌一新的课堂。
2.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
近年来,为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引进了大批青年博士教师。这些学历高、科研能力突出、有较好学缘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的引进人才绝大多数从非师范专业院校毕业,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实习锻炼。如果对他们的教学能力不进行及时、针对性培训就让他们直接走上讲台,那么,对大学教学以及青年教师本身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为此,学校有两项举措旨在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其发展搭建平台:即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和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一是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除了让每一位青年教师进校后即进入一个科研团队外,学校还专门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教学导师一般是课程组的负责人。其职责是: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未来教学发展规划,指导其教案设计、课堂设计,指导青年教师的上课,并为其上示范课,指导其参加学校教学基本功大赛,从事各种教学研究活动等。
作为教学导师,一位老教师高兴地说:“很羡慕现在的青年人,学历高,科研好,个个都有海外留学经历,谦虚好学,指导他们我很开心”;另一位导师说:“咱们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幸运,一切得靠自己慢慢摸索,现在的年青人就不一样了”。一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在课后交流中发自内心地说:“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年轻人成长提供了平台,我原来对上课没有多大兴趣和准备,但是,在我的教学导师的热情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课堂教学,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真的很开心,现在我很注意教学信息的搜集与课堂技能的锻炼,对每一节课我总是充满期待”。
教学导师制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其作用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估量。
二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学校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使青年教师过教学关。比赛分学院预赛和学校决赛两个阶段,选手人人参与预赛,学院通过预赛推选出参加学校决赛的选手。在预赛期间,各学院都要进行教师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和教学研讨课等一系列评教活动。决赛分为文科、理科和术科三个组进行,聘请校内外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做评委,并对选手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点评。为鼓励青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学校重奖获奖选手与优秀组织单位,对决赛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选手,在评定职称时在其他条件合格的情况下“戴帽”下达指标直接晋升,该规定在全校反响巨大。另外,学校还规定在决赛中未能获奖的选手可继续参加下一年度的比赛,直到决赛获奖为止。学校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抓手,体现了“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教师发展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把科研的成果用最好的方式传给学生。高校要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新时期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要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紧密结合,教师发展要制度化。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袁新苗.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高教与经济,2011,24(1):33-35, 60.
[2] 时伟.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大学教学学术性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08 ( 7) : 3.
[3] 李贵安, 赵志鹏, 郑海荣等. 国际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启示与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91-9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念;高校教师发展;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型国家建设须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须要创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离不开创新型高素质教师与教师发展,教师教学创新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发展不仅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应如何应对?高校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与能力才称得上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新形势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作为必须与基础教育一脉相承的教师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新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教育创新的主阵地在课堂上,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必须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发生改变。当前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必将成为新理念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切入点。
一、我国高校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使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凸显出教师课堂理念的改变。然而,高校对此反应迟钝,仍然“固步自封”,“我行我素”,根本没心思触及新课堂教学理念,更谈不上让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新课堂理念下,师生关系应是主导与主体、平等的对话;教学要求情境教学、个性化教学、有效教学;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另外,新课程要求重视资源开发等。这些课堂理念和要求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高校认真应对,积极适应。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到底如何呢?近期的一项调查反映出了不少问题:部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近半数的教师缺乏教学研究意识和方法;教师缺乏新教育信息的交流渠道;部分教师缺乏对课堂教育教学环节调控能力;超过半数的教师缺乏对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还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有教师专业知识陈旧老化等[1]。专项调查发现,关于新课程理念,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不清楚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课堂理念以及新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有的教师甚至对什么是新课程改革知之甚少。
这些普遍性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高校若不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而大谈创新与发展是一句空话。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高校对教师新教育理念及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缺乏及时、针对性培训。即使重视教师发展,也只是重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而非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学校对课堂教育教学重视不够。
二、新课程理念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的主要内涵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种要求反过来对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深刻理解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课堂及时反思和主动革新,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的设计。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例如,使其具有领悟现代教育理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反思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评价能力等。
尽管这些能力是学生应获得的能力,但它们也都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新课程理念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新要求的主要内涵。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这些基本的技能应包括:指导学生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具有高效讲授及交流技巧,鼓励学生反馈;能进行引导式、启发式提问;鼓励学生思考、质疑与探索;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总结;具有较强的课堂纪律管理能力;另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对课堂的创新能力等。
三、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与课堂模式创新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衡量其素质与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对教师评价机制的导向,大学教师普遍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研究。高校在教师引进时,往往只把教师的学历与科研水平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有些学校对科研突出的新引进青年教师直接破格晋升教授职称,这些没过教学关的青年教授们根本不清楚教学规范,对本科教学的认识、态度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相当一部分教授从内心里讲根本就不愿给本科生上课,特别是上基础课。这种现象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固然大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十分重要,但“以牺牲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代价的科学研究背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这是大学教师的失职”[2]。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根治,高校的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便成为彻头彻尾的空话。
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素质,除了提高其学科知识水平和条件性知识水平外,还需对其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指课堂技能)进行提高,这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对其进行及时、针对性培训。这种能力的培训必须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及新课堂实践相结合,其关键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使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化。
创新课堂模式首先应大胆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再结合各校自己的实际,做到“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国外课堂教学信奉“我听我忘,我看我记住,我做我理解”以及“做中学”,这些教学理念都强调了学生亲自动手以及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在课堂模式创新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设施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一堂课可以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并用,要体现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研讨式教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面;重视课外作业、教学资料与网络资源。要善于从国际一流大学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中得到启发[3]。需要强调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课堂(包括第二课堂)上,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对传统课堂的创新来最终实现,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四、陕西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
作为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之一,陕西师范大学认真贯彻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以培养和造就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为契机,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课堂的实践由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师发起的,课堂改革涉及文科、理科和术科领域,课程类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采用汉语或双语教学。课改团队中既有30岁出头的年轻女教师,又有年近六旬的女教授博导;既有全国人大代表,又有留美归国博士、博导和宝钢教育奖获得者;绝大部分团队成员都具有博士学位。课程包括“性别与文学文化”、“数学教学论”、“大学英语”、“语文教学论”、“物理教学论”、“物理教材分析与设计”、“量子力学”、“世界现代史”、“艺术教育”等。
谈到课堂创新带来的新变化,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表达:“没想到,原来理论课也可以很有趣!这门课全程都是体验式的。它不是躺在课本上的刻板教条,而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需要用心去感受的思想、情感、人性和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这是我一直以来理想中的大学课堂。自由、思考、互动、交流,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开始对教育有了一个‘自觉性的思考’”。
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学生杨昌志有幸作为陕西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代表,参加了2011年夏季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聆听了温总理的讲话。他说,“温总理给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准备好了吗?’温总理问我们准备好了吗,我想这个问题同样是对大学老师们提出的,如果大学里的老师是用传统的方式给我们上课,这样的方式也会代代相传,我们怎么用新课改理念培养我们的学生?大学是我们自身重新建构的重要机会,能够掌握重新建构的钥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由此看来,大学生非常渴望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有了学校对课堂创新的大力倡导与支持,目前我校已有很多教师投入到课堂模式创新的实践中,推出了诸如“体验式课堂”、“生态式课堂”、“181历史新课堂”以及“P-A-E创新课堂”等面貌一新的课堂。
2.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
近年来,为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引进了大批青年博士教师。这些学历高、科研能力突出、有较好学缘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的引进人才绝大多数从非师范专业院校毕业,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实习锻炼。如果对他们的教学能力不进行及时、针对性培训就让他们直接走上讲台,那么,对大学教学以及青年教师本身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为此,学校有两项举措旨在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其发展搭建平台:即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和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一是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除了让每一位青年教师进校后即进入一个科研团队外,学校还专门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教学导师一般是课程组的负责人。其职责是: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未来教学发展规划,指导其教案设计、课堂设计,指导青年教师的上课,并为其上示范课,指导其参加学校教学基本功大赛,从事各种教学研究活动等。
作为教学导师,一位老教师高兴地说:“很羡慕现在的青年人,学历高,科研好,个个都有海外留学经历,谦虚好学,指导他们我很开心”;另一位导师说:“咱们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幸运,一切得靠自己慢慢摸索,现在的年青人就不一样了”。一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在课后交流中发自内心地说:“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年轻人成长提供了平台,我原来对上课没有多大兴趣和准备,但是,在我的教学导师的热情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课堂教学,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真的很开心,现在我很注意教学信息的搜集与课堂技能的锻炼,对每一节课我总是充满期待”。
教学导师制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其作用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估量。
二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学校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使青年教师过教学关。比赛分学院预赛和学校决赛两个阶段,选手人人参与预赛,学院通过预赛推选出参加学校决赛的选手。在预赛期间,各学院都要进行教师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和教学研讨课等一系列评教活动。决赛分为文科、理科和术科三个组进行,聘请校内外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做评委,并对选手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点评。为鼓励青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学校重奖获奖选手与优秀组织单位,对决赛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选手,在评定职称时在其他条件合格的情况下“戴帽”下达指标直接晋升,该规定在全校反响巨大。另外,学校还规定在决赛中未能获奖的选手可继续参加下一年度的比赛,直到决赛获奖为止。学校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抓手,体现了“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教师发展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把科研的成果用最好的方式传给学生。高校要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新时期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要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紧密结合,教师发展要制度化。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袁新苗.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高教与经济,2011,24(1):33-35, 60.
[2] 时伟.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大学教学学术性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08 ( 7) : 3.
[3] 李贵安, 赵志鹏, 郑海荣等. 国际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启示与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