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召公奭于燕,燕国初立,统治了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的广大区域。战国时期,经燕昭王苦心经营,燕国繁盛一时,跻身“战国七雄”之位。两千年来,燕文化的流风遗韵广泛地影响着后世。而燕下都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也向世人述说了那个时代的慷慨风骨。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图1),1966年出土于保定易县燕下都遗址。铺首通高74.5厘米,以龙、凤、蛇、饕餮等纹饰装饰。铺首总体为兽面衔环造型,兽面为饕餮。饕餮宽眉巨目,鼻处装饰有戟纹。饕餮的额头上方正中以山形纹为地,浮雕一只凤鸟,凤尾高高翘起,颈部向前伸出,作瞪目状。凤鸟的双足粗壮有力,两爪紧抓两条长蛇的尾部,蛇身缠绕在凤鸟的双翅上,蛇头向前探出,扬颈昂首,闭口朝向凤鸟,作挣扎状。在饕餮两侧还有两条神龙向上攀爬,龙有四爪,刚劲有力,龙的双颈各从上端左右两侧向前弯曲,双首俯向前伸,作愤怒状(图2)。兽面下方的环套在八棱半椭圆形的衔中,环上也装饰有双龙纹。双龙分别缠绕于环的左右两侧,颈部分别从上端左右两侧装饰有绶带纹的圆环中钻出,突出于环外(图3)。铺首通身饰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在一件器物上装饰如此众多的动物图案,再加上透雕、圆雕、浮雕多种装饰技法的组合运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件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也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大的铜铺首。
因铺首在燕下都城外最北端的老姆台宫殿建筑基址出土,所以专家推测,它可能是燕国宫殿大门上用来叩门的建筑构件。一件门环尚且如此精美巨大,那当时燕国宫殿与都城又会是什么样呢?
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后,留召公奭于镐京辅政,而召公爽其元子就国。但随着周王室的式微和燕国周围戎狄各部的兴起,燕国都城曾有过几次迁徙。从琉璃河城(燕城),南迁临易,后又北迁蓟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随着燕国经济的发展,其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争霸中原,逐渐加强了南部都城易的建设,并称其为燕下都。燕昭王时,经其苦心经营,燕国国势强盛,燕下都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兴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三百余年,为燕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都城的营建已不局限于满足政治、军事统治的核心需求,还要在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燕下都的选址非常重要。它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北连上都蓟,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固,居高临下,被山带河,易守难攻。同时,将城市建立于山前平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既有林木之利,又有农桑之饶。燕国南临赵、齐和中山,因此将都城选于两河之间,可考虑用水作为防御措施,避开邻国的直接进攻,同时为逐鹿中原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與此同时,燕下都的总体设计规划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整个城址平面总体不规整,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至6公里,是现在已知战国时期各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4.5公里,南北约4公里。东城将宫殿规划在北部,在东城中北部地区有一道“隔墙”将重要宫殿区与一般宫殿区分隔开来。大型主体宫殿以武阳台为中心,坐落在“隔墙”南侧,而隔墙以北的南北中轴线上,往北依次是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三座大型宫殿建筑。燕下都的这种布局方法,以简单的基本建筑单位为主,组成复杂的建筑群体,从而形成了对称中存在着变化,变化中又趋向统一的建筑风貌。而将宫殿建于北部的布局,为居民区、商业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以及城内的道路建设,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都城规划和布局奠定了基础。西城为方形,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3.7公里。从文化遗存看,西城是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建的附属城郭。
燕下都功能齐备、布局合理,遗址中出土有大量建筑构件,都可以反映昔日古城的建筑风貌。就目前发掘所知,有土、砖、石、瓦和木材,这些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较从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燕下都宫殿建筑的屋顶构件,多使用瓦,种类齐全且装饰繁多,富于变化。仅瓦当的纹样就达40余种(图4、图5、图6、图7)。造型各异的瓦当,使得燕下都的宫殿建筑更加气势恢宏。而多种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应用,也为战国后期宫殿建筑使用不同构件开创了先河。
燕下都规模宏大,出土文物已经多达十余万件,青铜器、玉器、陶器、铁器等均有杰作,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燕下都繁华的生活景象。通过这些历史遗存,我们不仅可以想象燕昭王在黄金台上招贤纳士这一被历代文人广为传颂的盛况,也可以想象易水河畔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件文物、一座城池、一段历史、一种文化。通过这件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我们叩响了燕下都的大门,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慷慨风骨,重温那些过去的故事。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图1),1966年出土于保定易县燕下都遗址。铺首通高74.5厘米,以龙、凤、蛇、饕餮等纹饰装饰。铺首总体为兽面衔环造型,兽面为饕餮。饕餮宽眉巨目,鼻处装饰有戟纹。饕餮的额头上方正中以山形纹为地,浮雕一只凤鸟,凤尾高高翘起,颈部向前伸出,作瞪目状。凤鸟的双足粗壮有力,两爪紧抓两条长蛇的尾部,蛇身缠绕在凤鸟的双翅上,蛇头向前探出,扬颈昂首,闭口朝向凤鸟,作挣扎状。在饕餮两侧还有两条神龙向上攀爬,龙有四爪,刚劲有力,龙的双颈各从上端左右两侧向前弯曲,双首俯向前伸,作愤怒状(图2)。兽面下方的环套在八棱半椭圆形的衔中,环上也装饰有双龙纹。双龙分别缠绕于环的左右两侧,颈部分别从上端左右两侧装饰有绶带纹的圆环中钻出,突出于环外(图3)。铺首通身饰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在一件器物上装饰如此众多的动物图案,再加上透雕、圆雕、浮雕多种装饰技法的组合运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件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也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大的铜铺首。
因铺首在燕下都城外最北端的老姆台宫殿建筑基址出土,所以专家推测,它可能是燕国宫殿大门上用来叩门的建筑构件。一件门环尚且如此精美巨大,那当时燕国宫殿与都城又会是什么样呢?
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后,留召公奭于镐京辅政,而召公爽其元子就国。但随着周王室的式微和燕国周围戎狄各部的兴起,燕国都城曾有过几次迁徙。从琉璃河城(燕城),南迁临易,后又北迁蓟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随着燕国经济的发展,其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争霸中原,逐渐加强了南部都城易的建设,并称其为燕下都。燕昭王时,经其苦心经营,燕国国势强盛,燕下都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兴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三百余年,为燕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都城的营建已不局限于满足政治、军事统治的核心需求,还要在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燕下都的选址非常重要。它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北连上都蓟,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固,居高临下,被山带河,易守难攻。同时,将城市建立于山前平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既有林木之利,又有农桑之饶。燕国南临赵、齐和中山,因此将都城选于两河之间,可考虑用水作为防御措施,避开邻国的直接进攻,同时为逐鹿中原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與此同时,燕下都的总体设计规划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整个城址平面总体不规整,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至6公里,是现在已知战国时期各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4.5公里,南北约4公里。东城将宫殿规划在北部,在东城中北部地区有一道“隔墙”将重要宫殿区与一般宫殿区分隔开来。大型主体宫殿以武阳台为中心,坐落在“隔墙”南侧,而隔墙以北的南北中轴线上,往北依次是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三座大型宫殿建筑。燕下都的这种布局方法,以简单的基本建筑单位为主,组成复杂的建筑群体,从而形成了对称中存在着变化,变化中又趋向统一的建筑风貌。而将宫殿建于北部的布局,为居民区、商业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以及城内的道路建设,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都城规划和布局奠定了基础。西城为方形,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3.7公里。从文化遗存看,西城是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建的附属城郭。
燕下都功能齐备、布局合理,遗址中出土有大量建筑构件,都可以反映昔日古城的建筑风貌。就目前发掘所知,有土、砖、石、瓦和木材,这些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较从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燕下都宫殿建筑的屋顶构件,多使用瓦,种类齐全且装饰繁多,富于变化。仅瓦当的纹样就达40余种(图4、图5、图6、图7)。造型各异的瓦当,使得燕下都的宫殿建筑更加气势恢宏。而多种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应用,也为战国后期宫殿建筑使用不同构件开创了先河。
燕下都规模宏大,出土文物已经多达十余万件,青铜器、玉器、陶器、铁器等均有杰作,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燕下都繁华的生活景象。通过这些历史遗存,我们不仅可以想象燕昭王在黄金台上招贤纳士这一被历代文人广为传颂的盛况,也可以想象易水河畔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件文物、一座城池、一段历史、一种文化。通过这件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我们叩响了燕下都的大门,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慷慨风骨,重温那些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