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燕下都的大门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召公奭于燕,燕国初立,统治了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的广大区域。战国时期,经燕昭王苦心经营,燕国繁盛一时,跻身“战国七雄”之位。两千年来,燕文化的流风遗韵广泛地影响着后世。而燕下都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也向世人述说了那个时代的慷慨风骨。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图1),1966年出土于保定易县燕下都遗址。铺首通高74.5厘米,以龙、凤、蛇、饕餮等纹饰装饰。铺首总体为兽面衔环造型,兽面为饕餮。饕餮宽眉巨目,鼻处装饰有戟纹。饕餮的额头上方正中以山形纹为地,浮雕一只凤鸟,凤尾高高翘起,颈部向前伸出,作瞪目状。凤鸟的双足粗壮有力,两爪紧抓两条长蛇的尾部,蛇身缠绕在凤鸟的双翅上,蛇头向前探出,扬颈昂首,闭口朝向凤鸟,作挣扎状。在饕餮两侧还有两条神龙向上攀爬,龙有四爪,刚劲有力,龙的双颈各从上端左右两侧向前弯曲,双首俯向前伸,作愤怒状(图2)。兽面下方的环套在八棱半椭圆形的衔中,环上也装饰有双龙纹。双龙分别缠绕于环的左右两侧,颈部分别从上端左右两侧装饰有绶带纹的圆环中钻出,突出于环外(图3)。铺首通身饰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在一件器物上装饰如此众多的动物图案,再加上透雕、圆雕、浮雕多种装饰技法的组合运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件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也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大的铜铺首。
  因铺首在燕下都城外最北端的老姆台宫殿建筑基址出土,所以专家推测,它可能是燕国宫殿大门上用来叩门的建筑构件。一件门环尚且如此精美巨大,那当时燕国宫殿与都城又会是什么样呢?
  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后,留召公奭于镐京辅政,而召公爽其元子就国。但随着周王室的式微和燕国周围戎狄各部的兴起,燕国都城曾有过几次迁徙。从琉璃河城(燕城),南迁临易,后又北迁蓟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随着燕国经济的发展,其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争霸中原,逐渐加强了南部都城易的建设,并称其为燕下都。燕昭王时,经其苦心经营,燕国国势强盛,燕下都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兴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三百余年,为燕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都城的营建已不局限于满足政治、军事统治的核心需求,还要在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燕下都的选址非常重要。它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北连上都蓟,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固,居高临下,被山带河,易守难攻。同时,将城市建立于山前平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既有林木之利,又有农桑之饶。燕国南临赵、齐和中山,因此将都城选于两河之间,可考虑用水作为防御措施,避开邻国的直接进攻,同时为逐鹿中原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與此同时,燕下都的总体设计规划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整个城址平面总体不规整,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至6公里,是现在已知战国时期各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4.5公里,南北约4公里。东城将宫殿规划在北部,在东城中北部地区有一道“隔墙”将重要宫殿区与一般宫殿区分隔开来。大型主体宫殿以武阳台为中心,坐落在“隔墙”南侧,而隔墙以北的南北中轴线上,往北依次是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三座大型宫殿建筑。燕下都的这种布局方法,以简单的基本建筑单位为主,组成复杂的建筑群体,从而形成了对称中存在着变化,变化中又趋向统一的建筑风貌。而将宫殿建于北部的布局,为居民区、商业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以及城内的道路建设,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都城规划和布局奠定了基础。西城为方形,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3.7公里。从文化遗存看,西城是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建的附属城郭。
  燕下都功能齐备、布局合理,遗址中出土有大量建筑构件,都可以反映昔日古城的建筑风貌。就目前发掘所知,有土、砖、石、瓦和木材,这些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较从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燕下都宫殿建筑的屋顶构件,多使用瓦,种类齐全且装饰繁多,富于变化。仅瓦当的纹样就达40余种(图4、图5、图6、图7)。造型各异的瓦当,使得燕下都的宫殿建筑更加气势恢宏。而多种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应用,也为战国后期宫殿建筑使用不同构件开创了先河。
  燕下都规模宏大,出土文物已经多达十余万件,青铜器、玉器、陶器、铁器等均有杰作,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燕下都繁华的生活景象。通过这些历史遗存,我们不仅可以想象燕昭王在黄金台上招贤纳士这一被历代文人广为传颂的盛况,也可以想象易水河畔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件文物、一座城池、一段历史、一种文化。通过这件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我们叩响了燕下都的大门,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慷慨风骨,重温那些过去的故事。
其他文献
考古证明,在周代人们便发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而汉代,则流行用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瓦当图案的题材多种多样,基本以祥瑞纹样为主,有动物、卷云和文字纹等几种。  有
期刊
“四僧”之一的大涤子石涛,决可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凸显人物。其不仅画风笔墨一流,且绘画艺术思想也堪称绝妙。所著秘笈宝典《石涛画语录》,又称《苦瓜和尚画语录》,在历代山水画论中,可谓独树一帜;文在“体之精微,察之气象,意之笔透,完之贯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  在古代,人们思想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法则”和“法规”,思想上的意念,皆处于蒙昧初期的
期刊
粉彩产生自康熙后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的影响而创烧的一个新品种,在雍正时期发展到鼎盛,造型、施釉、彩绘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粉彩”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寂园叟作《陶雅》一书中,“康熙硬彩、雍正软彩”“软彩者,粉彩也,红为淡红,绿为谈绿,故约软也”。自此,“粉彩”的称谓沿用至今。(图1、2、3)  粉彩得以烧制首先得益于一种含“砷”的白色玻璃质的彩料,再加入铅及
期刊
古代以十二动物配以十二地支,作为人的生年相属,也称十二生肖。在铜镜、花钱、瓷器以及字画等艺术品上,都大量出现十二生肖的图像。我们就铜镜的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图文来探讨一下它们的发展历程。  对于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其实它们不是同一个时代产生的。我们首先考证一下关于十二地支的来源。我国古代最早用干支纪日,用干支纪月和年则是稍后发生的事。考夏代诸帝中,已有用十干为名的现象。而商代自上甲至帝辛(纤),所
期刊
光绪粉彩瓷的主要特点  光绪年问(1875-1908),此时的满清政府已经变成对内镇压剥削人民、对外投降帝国主义的腐败政府。为了满足腐朽的生活需要,朝廷曾拨款到景德镇烧制皇宫用瓷,包括日用瓷、陈设瓷、为慈禧太后做寿用的寿瓷、赏赐大臣的用品、仿三代青铜礼器的祭器、有吉祥如意的洗餐具等。这一时期的粉彩瓷器烧造量非常大,品种及传世品都极为丰富,既有日常生活用瓷,也有陈设瓷及文房用瓷,多承袭传统形制,其胎
期刊
清代时期的粉彩瓷上绘画艺术是千年制瓷工艺发展的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其审美的历程伴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单纯到复杂、再到本真的发展历程。  瓷画,是指由“陶瓷”和“绘画”两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他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有时又会相互制约和限定。作为陶瓷器物的一个有机体,粉彩绘画的花鸟、人物、动物等精美画面形成了陶瓷艺术不可小视的重要方面。研究瓷画的美,与一般
期刊
粉彩的造型时代特征鲜明,总体风格秀丽精巧,具有一种阴柔的美,无论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工,极讲究,规矩方圆,一丝不苟,注重细部处理,反映了当时制瓷工匠的高度技巧和非凡的创造力,官窑器的胎体普遍坚硬洁白,结构细密,胎体轻重适度,达到了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的地步。釉面平滑,光洁无瑕,釉质莹润、匀净,光洁无瑕,多数为纯白,器外与器底的釉色一致。  这些粉彩器物中纹饰与造型十分协调和谐,描绘技巧上,
期刊
众所周知,央行发行了众多中国古代名画纪念币。其实不仅如此,许多现当代名家的画作,也搬上了新中国发行的纪念币之上,尤其是生肖题材的金银币。这些名家的动物画经钱币设计师二次创作后,入币仍是栩栩如生、令人惊艳,让人不禁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原作的生肖纪念币  如1981年中国最早发行的生肖鸡金币(图1)和银币,即选取了徐悲鸿大师(1895—1953)的《雄鸡图》。金银币上的雄鸡以
期刊
粉彩属釉上彩装饰,低温烧成,以料性稳定、色调丰富鲜丽著称。这一方面增加了瓷绘和烧造的可控性,便于准确传情达意,塑造精致的画面;另一方面也对瓷画者的才隋提出了更高要求,当陶瓷的料性规律和烧造气氛易于把握时,也许就只剩瓷画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对精致画面的塑造了,瓷画因此可能变得更加纯粹。  粉彩画是指画面相对于传统粉彩,文人意味更浓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彩画,则色泽更丰富艳丽。从晚清作品的题材和工艺来看,更
期刊
辽代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我国古代金银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辽代金银器汲取隋唐时期繁荣发展的营养,在吸收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和周邻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灿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银器风格,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瑰丽的艺术造型代表了古代北方契丹民族金银器制作的巅峰,在草原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10-11世纪的河北地处宋辽交界,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前沿,河北地区发现的辽代金银器种类丰富,其中不乏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