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源”点以读导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要把握好读写结合的联结点。教师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一课中的对话入手,引导学生写提示语,以读导写,从而达到了高效读写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源点 读写结合 以读导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75
  【设计理念】
  读写结合旨在通过练笔活动促进言语形式与写作方法的迁移。在练笔前,要把握好“源”点,即读写结合的联结点,具体可理解为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处,分析理解课文,从而节省时间进行习作训练,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本设计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中“我”和小女孩的对话入手,认识提示语,学写提示语。
  【教学过程】
  一、 动画激趣,回忆课文,认识提示语
  1.同学们,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动物,可自从来了一位伐木工,谁啊?(光头强)幸福的生活常常被他搅得乱七八糟。瞧,他又来了。(播放视频)
  2.哪个部分吸引了你?
  3.老师也被猫头鹰涂涂和松鼠蹦蹦的对话情景所吸引了,咱们能不能把这段对话写下来,写得既生动又有趣呢?我们学习过的课文《花瓣飘香》中的一段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文)
  【设计意图:运用声像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力、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
  4.这里有几人对话?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读)
  这些就是提示语(板书),它除了告诉我们话是谁说的,还有什么作用?文中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
  (1)“我轻轻地问……”(板书:语气)
  “我”生怕伤害到小女孩,于是“轻轻地问”。
  (2)“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板书:动作)
  小姑娘知道自己摘花瓣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为了让妈妈心情愉悦,减轻病痛,不得不这样做。
  (3)“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板书:神态)
  这泪水里有担心妈妈的病情,有思念远方的爸爸,有摘花瓣的委屈。瞧,这个神态描写让我们一下子就贴近了小女孩的世界。
  5.小结:这就是提示语的妙处,通过描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神态,使得对话更加的生动精彩。
  6.位置标点有变化。
  (1)这段对话还告诉我们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在后、放在中间。这样,对话形式就更多样了。
  (2)我们再仔细看一看,提示语放在不同的位置,标点符号有何差别?(点明标点的变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例子,认识提示语,感知其在人物对话中的作用。从内容到形式,由点到面,层层深入,逐步使学生对提示语的几种不同形式有了全面的领悟。】
  二、借助画面,学写提示语
  1.现在,我们就用刚刚学习到的写提示语的方法,生动地再现涂涂和蹦蹦的这段对话情景吧。
  2.老师将这段对话再播放一下,可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他俩的神态、动作啊。
  3.请拿出练习纸,根据你的观察和体会为对话填上恰当的提示语。(学生动笔)
  4.投影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评价。
  从刚刚同学们的提示语中,你们发现哪一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说”。在写人物对话时,大家总是习惯性地写“你说”“我说”,其实有许多词语都能表示“说”的意思,如喊叫、回答、嘀咕、嚷嚷、自言自语……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感兴趣的动画片段,把上面学习到的写提示语的方法——从动作、神态、语气等方面来描写,运用到对话描写中。及时的投影反馈、点评,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落实。在此过程中,让全班学生进一步“消化”方法,改正“顽疾”——“说”病。】
  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写好提示语其实并不难,记住这个小妙方:“动作神态灵活用,位置标点有变化,句中‘说’字要丰富。”
  【反思】
  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不仅适宜增加学生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也便于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练习。关键是教师要找准“源点”,精心指导,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
  在本设计中,我始终以“如何写好对话”为教学主线,选材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努力营造了轻松愉悦的习作氛围。学生通过短短20分钟的学习,读懂了例文,认识了提示语,学习了从人物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将提示语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的阅读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回答“与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后,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二是解决语文学习“怎么学”的问题;三是指导语文教学“怎么教”的方法。解决好阅读教学这三大问题,就是解决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观摩活动 阅读教学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节选自语言大师季羡林的散文《再返哥廷根》。这篇短文如同一朵清新的小花,课题好比富有内涵的格言,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愫,心中总有涓涓细流在流淌。题眼“让”,衬托出花景的奇丽,凸显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族的奇特。  这单元的主题是异国风情。单元导读明确指出: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
[摘 要]课外阅读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学生阅读基本上不动笔墨、方法单一、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效果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选择好书籍、营造读书的氛围、提供交流的平台,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读书。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氛围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走向的主要参考依据。其落实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教学生成中落实目标。以《梅兰芳学艺》一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达成为例,浅析落实教学目标之策略,即落实教学目标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需要渗透学法指导,落实教学目标需要营造良好情境。  [关键词]生成;目标;实际;指导;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
[摘 要]在新课标指引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地向课外拓展延伸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语文教师教学时应适当的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水乡歌》的教学可增加量词的训练,构建课文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练习表达等,以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拓展 延伸 学习空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8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摘 要]阅读教学应将重心聚焦在典型语段和语言句式上,引领学生积累表达策略,从而内化语言。课堂中要重揣摩,在自主发现中获得言语经验;重复述,在组织调配中促进语言积累;重历练,在实践运用中生成智慧,从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关键词]言语智慧 生成 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73  《恐龙》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第
[摘 要]课堂教学实践就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途径。只有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生命桥》为例,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质疑能力;提出问题;激活思维;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75-02、  【案例
[摘 要]要更好地把握学情,以学定教,就要在微课和前置性学习单上下功夫 。翻转课堂,针对学生的先学,分析取样,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在实践中,我感受到翻转课堂的好处。  [关键词]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68-02  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呢?课程整合是个关键。而在整合的过程中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此诗为理学家朱熹的名作,借半亩方塘的清澈如明镜,比喻读书获得的体验,揭示出读书有得时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的境界。这首诗借景寓理,内涵丰富,引发许多人生的思考。  古诗教学是重在情还是重在理,这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就《观书有感》而言,景物为情理所在,也是理趣的根基,为此我抓住情理,学用结合,进行了巧妙的引导和设计。  “一疑”:巧悟内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散文化的手法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之间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