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一蹴而就的,应紧紧依托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依托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依托家庭教育的力量等,以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 策略
  孔子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行为会养成一种习惯,习惯会形成一种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做事有条有理,做事充满生机与活力。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让人受用一辈子,习惯足以伴随人的一生一世,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成长变化。幼儿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去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为幼儿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通過一日生活环节去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时倡导幼儿园应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倡导教师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重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去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对幼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教师每天早上在幼儿入园时,及时与幼儿问好:“小朋友,早上好!”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道一声:“谢谢!”会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教育。教师的“身”教某种程度上说比教师的“言”教更重要,效果会更好。
  2.重视日常的引导作用去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制定幼儿在衣、食、住、行以及与他人交往等方面的行为习惯规定与标准,去引导幼儿自觉执行。比如,可制定如这样的“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前洗手饭后散步”之类的规定。教师应有的放矢,对不同类型的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探究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比如,对于个性表现为比较霸道的幼儿,教师应着重引导这类幼儿养成宽容、和善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具有叛逆行为的幼儿,教师应以综合训练的方式去矫治这类幼儿的不良个性。
  3.在愉悦的环境中去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作用非常大,幼儿园可以从室外环境的创设入手,在幼儿园的有关墙面上设计一些关于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内容,如卡通人物或有关教育小故事等,让幼儿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熏陶。也可以从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创设上下功夫,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室内环境的创设,将幼儿园室内恰当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一区域有一特点的主题,如角色游戏区域、语言区域、科学探究区域、艺术教育区域等。幼儿园应在不同的区域内提供些与区域主题相关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在对不同材料的观察、思考、探究、发现、创造中去达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目标。比如,在语言区域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幼儿借助于看图说话或者是借助于拼图讲故事等活动去培养幼儿耐心倾听别人表达的良好习惯等。在科学建构区域内,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领、点拨、指导幼儿通过对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观察、记录、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勤于动脑,做事踏实认真、严谨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艺术教育区域内,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幼儿大胆的去表现艺术的美,去发现艺术的美,去创造艺术的美,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大胆地张扬自己,大胆地超过自己对美的追求,从而提升幼儿积极地感受美,主动地体验美,愉悦地创造美的情趣。
  二、依托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会时刻发生着影响。众所周知,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温柔体贴、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施加影响。教师应时时刻刻的严格地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引路人”,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感染每一个幼儿。比如,在礼仪教育时,教师就该为幼儿做好榜样,如每天进园离园时多与幼儿问好,幼儿自然而然会养成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需强调的是教师在必要时,需帮助幼儿建立一些合理的、细小的行为规则,因为让幼儿去遵守一些规则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三、通过家庭教育去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场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家长应密切配合幼儿园,力求家园携手,发挥整体联动效应,防止“单打一”。比如,让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就不可仅仅是让幼儿园去这样做,同样,在家里家长也应让幼儿这样去做。否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会大打折扣。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经常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让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的自理能力。
  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遵循如下基本的原则。比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统一,协调一致的原则;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原则等。
  【结 语】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一蹴而就的,应紧紧依托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依托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依托家庭教育的力量等,以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王冬英.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策略的研究【J】.教育,2017(3)
  【2】倪夏莉.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
  【3】王虹.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J】.好家长,2017(11)
  【4】叶公华.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分析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2)
  【5】刘瑞.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7(33)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受限于课堂,自我封闭,太在意考试成绩,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阻断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脱离社会,无法适用社会的变化。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互动与交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上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更高,老师的教学效果更好。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在基层医院及乡镇医院发病率较高,如何预防是重要的问题之一,卡前列甲醋栓其最大的特点是舌下含服阴道放药或直肠放药
[摘 要]校外实习基地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深入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同时,规范化管理实习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以此建立高质量与稳定的校外校习基地,为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就业能力提供重要平台支撑与制度保障。  [关键词]就业能力;实习基地;高等教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评改学生的作文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传统的作文评改方面,教师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作用,在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没有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这一情况十分突出。因此,中职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尽快纠正相关的问题。下文分析自主合作方式运用在作文评改方面的情况,希望能够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中职语文 自主合作式 作文评改 研究  中职教学过程
近来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大和使用要求的提高,披露、查处的科研项目舞弊事件也随之增多,造成了国家科研经费的流失及使用效率低下,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才损失。
共享单车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和共享经济思想大潮影响下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经济产物。它的兴起一方面顺应了低碳经济、绿色出行的发展观念,但另一方面由
随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变革,原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城广场由繁荣鼎盛趋向日渐萧条的景象,本文以提升五彩城广场的公共空间活力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从
肺结核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疫情在我国仍比较严重。为降低肺结核病疫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患者的康复,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