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压是维持人基本生命状态的一种生命体征,如果人体血压状态失衡,将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在众多人的认知中,患上高血压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事实上,与高血压仅有一字之差的低血压同样不容小觑。
低血压是指测量血压值低于90/60mmHg的情况,与低血压有关的情况有以下3种:
1.低血壓休克
低血压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失液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患者表现为神志模糊、淡漠、面色苍白、指端湿冷等严重的状况,应该尽快送急诊抢救。
2.低血压状态
低血压状态不同于低血压休克,多见于没有基础疾病的人,患者没有头昏、乏力、心悸和晕厥等低血压症状,仅仅是血压偏低(血压在90/60mmHg左右,甚至更低),而且变换不同的体位,比如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立位时,血压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
低血压状态在体型偏瘦的年轻女性中非常多见,因为不是疾病,所以无需治疗。
3.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从卧位到立位,3分钟之内收缩压下降至少20mmHg,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体位性低血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居多。其具体还可分以下3种情况:
神经源性 多发生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如干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等),与去甲肾上腺神经传递失败有关,一般伴有自主神经失调导致的其他器官如膀胱和肠道功能异常。
我曾诊治过一位80多岁的老人,既往身体健康,没有明确的高血压和低血压病史,平时还在跳广场舞,以“突发晕厥1周”入院,检查排除了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但发现其血压卧位时为160/90mmHg,站立后突然降低到60/30mmHg,伴有眼前发黑,曾多次晕厥,最后确诊为“干燥综合症”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就属于此处说的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
非神经源性 包括心脏本身疾病(如心肌梗死、主动脉缩窄)、血容量的下降(如脱水、肾上腺功能不全)和血管扩张(如发热、妊娠等),这些情况主要针对病因治疗。
曾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没有高血压病史,主诉是一卧位就头痛欲裂,站立后好转,不敢长时间平卧。在门诊测得坐位血压为90/60mmHg,让其躺下后,头痛即刻出现,再量血压达到200/120mmHg。经住院检查,腹部CT显示其肾上腺有一个巨大的嗜咯细胞瘤,属于肾上腺调节功能不全导致的非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转泌尿外科手术后症状消失。
药源性 降压药物、利尿剂、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如特拉唑嗪、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都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尤其是体质偏弱者,在调整降压药物期间,一定要监测3种体位,即卧位、坐位和立位的血压,同时要注意变换体位过程一定要缓慢,不能突然从卧位直接到站立位,应该先从卧位到坐位,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在床边站立一段时间,确定体位变化后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时,才可以走动。一旦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不适时,立即平躺在床上,并及时到医院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基本上都能找到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同时配合以下治疗方法即可改善症状:
(1)挤压腹部或腹部包扎;
(2)快速饮用500毫升左右的冷开水,睡觉时床头抬高10~20度;
(3)采用特殊的姿势:抬高脚和大腿,交叉大腿,收缩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腰部抬高等;
(4)使用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吡斯的明对体位性低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5)注意水盐平衡,保证每天饮水1.25~2.5升,如果体位性低血压严重,可适当高钠饮食(正常人每日钠摄入量应<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