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实践教学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目标,在总结我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创新 实践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大,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何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实践资源,构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现实课题。
1.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实践教学管理
规章制度的建立,能使工作开展有序,使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我校一贯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先后制订或修订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和规范了我校实践工作的管理。
2.坚持互利互惠,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我校利用在冶金、建筑、市政、材料等行业的资源优势,与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系,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企业在科学研究、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我校全面合作,特别是在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方面,为我校学生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并指派企业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进行现场讲授、指导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我校工程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工程素質的培养质量。同时,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技术开发与指导、毕业生输出、企业环境条件改善等服务。
双方通过建立互访交流制度,互聘和兼职、技术项目合作、组建研发中心、重大课题攻关等多种方式,把大学生企业培养工作与学校对企业的科技服务、条件改善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使企业和学校互利双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
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教师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等非常重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建设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较高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又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任教,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的现象,学校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
“走出去”指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交流,到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挂职锻炼、跟班工作、培训学习等。为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一方面加大激励机制,通过减免教学工作量、提供实践期间的补贴等形式,鼓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岗位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建立约束机制,将教师参加工程(社会)实践工作、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指导、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通过分层次选派学术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国进修、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程(社会)实践,使我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以提升,视野得以开阔,有力促进了其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引进来”指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科研院所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又热爱并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到我校担任教师;另一方面指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等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学校通过向其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方式吸引企业、科研院所等人员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通过贯彻执行“走出去、引进来”,切实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我校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4.重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坚持实践教学质量评估
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流程,据此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与管理。坚持开展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的专项评估,组织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作风严谨、熟悉评定内容的专家进行评估,并撰写教学简报对专项评估情况进行通报。
5.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形成了本科人才培养和课外科技活动广泛开展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多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我校学生成绩斐然,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高、社会需求旺。
作者简介:
张静(1982.10-),女,硕士,工程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何廷树(1965.04-),男,教授,博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赵喆(1980.09-),女,硕士,工程师,从事实践创新工作。
【关键词】创新 实践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大,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何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实践资源,构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现实课题。
1.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实践教学管理
规章制度的建立,能使工作开展有序,使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我校一贯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先后制订或修订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和规范了我校实践工作的管理。
2.坚持互利互惠,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我校利用在冶金、建筑、市政、材料等行业的资源优势,与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系,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企业在科学研究、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我校全面合作,特别是在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方面,为我校学生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并指派企业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进行现场讲授、指导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我校工程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工程素質的培养质量。同时,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技术开发与指导、毕业生输出、企业环境条件改善等服务。
双方通过建立互访交流制度,互聘和兼职、技术项目合作、组建研发中心、重大课题攻关等多种方式,把大学生企业培养工作与学校对企业的科技服务、条件改善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使企业和学校互利双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
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教师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等非常重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建设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较高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又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任教,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的现象,学校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
“走出去”指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交流,到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挂职锻炼、跟班工作、培训学习等。为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一方面加大激励机制,通过减免教学工作量、提供实践期间的补贴等形式,鼓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岗位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建立约束机制,将教师参加工程(社会)实践工作、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指导、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通过分层次选派学术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国进修、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程(社会)实践,使我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以提升,视野得以开阔,有力促进了其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引进来”指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科研院所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又热爱并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到我校担任教师;另一方面指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等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学校通过向其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方式吸引企业、科研院所等人员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通过贯彻执行“走出去、引进来”,切实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我校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4.重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坚持实践教学质量评估
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流程,据此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与管理。坚持开展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的专项评估,组织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作风严谨、熟悉评定内容的专家进行评估,并撰写教学简报对专项评估情况进行通报。
5.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形成了本科人才培养和课外科技活动广泛开展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多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我校学生成绩斐然,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高、社会需求旺。
作者简介:
张静(1982.10-),女,硕士,工程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何廷树(1965.04-),男,教授,博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赵喆(1980.09-),女,硕士,工程师,从事实践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