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技术的顶梁柱,职校生的信仰影响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从当前职校生信仰的状况来看,信仰功利化倾向严重,必须重视和改进职校生的信仰教育以重塑人生信仰。
关键词: 信仰功利化思想政治教育高职生
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靠集体建立起来的信仰难以长久,靠集體的信念建立起来的信仰会随着某个社团组织的解体而烟消云散。
信仰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实施的信仰有关的教育引导,使职校生追求远大理想,追求生命的尽善尽美!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职校生信仰呈功利化趋势
多元文化是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多元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对本民族或本国家优秀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优秀文化兼容并形成的以本民族或本国家的本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社会文化结构。多元文化的实质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从表面上来看,多元文化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难免会夹杂着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流入,从而会对国民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生来说,文化基础较差,群体的综合素质明显偏低。随着网络的发展,多元文化涌入校园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多元文化的发展,并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同时也是推动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高本民族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信仰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是高职院校的主流,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差异和认同危机
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存在政治态度冷漠,对社会、对国家发展关注很少,甚至无心参加政治活动。笔者多次走访发现,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不高,由于自己的认知水平低,文化基础差,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坚信程度不够,尤其是遇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时,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茫然,甚至对马克主义持怀疑的态度。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生在网络上可以接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这严重削弱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流地位,模糊了高职生的价值取向。长期以往会导致在高职生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动摇甚至被抛弃。
2.大部分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面对现实时会产生动摇
高职生从小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多少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老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也多少能理解和掌握一些,但在现实中,他们觉得理想就是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东西离自己太遥远,现实很实际,大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人际交往、恋爱、学习、工作等问题靠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解决不了,还是要靠人脉关系、社会经验等去解决。所以当他们遇到跟自己的利益有关的问题时,就有可能动摇当初的信仰,知行严重脱节。
3.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被动接受
在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来学校学习的目的明确,即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所以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上思政课只是为了拿到相应学分,毕业可以获得毕业证。至于上课老师教授的那些理论,他们没有多大的兴趣,以至于有没有信仰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二、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
现在很多学生反映政治课所讲的内容非常陈旧,没有新意,上课气氛沉闷,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积极,对政治学习兴趣不高。笔者认为,教育者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深入领会,并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比如大学生非常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党内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大学社团活动,可以请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举办辩论赛,可以开展“三下乡”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对学校、社会的责任,激发他们施展自己才干、报效祖国的热情。
2.全体教育工作者合力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把当代高职生的信仰问题当作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定期开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教育工作制度化,定期开展政治调研,客观评价信仰教育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主动带头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信仰教育是系统全方位的综合工程,单靠思政教育部门是无法达到立体的教学效果,需要全校各级各部门人员、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的通力合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这样才能积极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也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深入了解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要尊重来自不同地域的高职大学生的各种风俗习惯。高职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有时候他们会有强烈的自尊、自立、自强意识,但也叛逆、好奇和敏感。所以引导教育大学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教条式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一味地进行说教。学校的上级主管单位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制定更加客观、科学和量化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梅.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周媛.高职学生信仰的现状分析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
关键词: 信仰功利化思想政治教育高职生
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靠集体建立起来的信仰难以长久,靠集體的信念建立起来的信仰会随着某个社团组织的解体而烟消云散。
信仰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实施的信仰有关的教育引导,使职校生追求远大理想,追求生命的尽善尽美!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职校生信仰呈功利化趋势
多元文化是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多元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对本民族或本国家优秀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优秀文化兼容并形成的以本民族或本国家的本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社会文化结构。多元文化的实质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从表面上来看,多元文化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难免会夹杂着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流入,从而会对国民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生来说,文化基础较差,群体的综合素质明显偏低。随着网络的发展,多元文化涌入校园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多元文化的发展,并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同时也是推动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高本民族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信仰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是高职院校的主流,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差异和认同危机
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存在政治态度冷漠,对社会、对国家发展关注很少,甚至无心参加政治活动。笔者多次走访发现,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不高,由于自己的认知水平低,文化基础差,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坚信程度不够,尤其是遇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时,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茫然,甚至对马克主义持怀疑的态度。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生在网络上可以接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这严重削弱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流地位,模糊了高职生的价值取向。长期以往会导致在高职生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动摇甚至被抛弃。
2.大部分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面对现实时会产生动摇
高职生从小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多少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老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也多少能理解和掌握一些,但在现实中,他们觉得理想就是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东西离自己太遥远,现实很实际,大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人际交往、恋爱、学习、工作等问题靠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解决不了,还是要靠人脉关系、社会经验等去解决。所以当他们遇到跟自己的利益有关的问题时,就有可能动摇当初的信仰,知行严重脱节。
3.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被动接受
在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来学校学习的目的明确,即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所以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上思政课只是为了拿到相应学分,毕业可以获得毕业证。至于上课老师教授的那些理论,他们没有多大的兴趣,以至于有没有信仰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二、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
现在很多学生反映政治课所讲的内容非常陈旧,没有新意,上课气氛沉闷,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积极,对政治学习兴趣不高。笔者认为,教育者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深入领会,并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比如大学生非常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党内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大学社团活动,可以请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举办辩论赛,可以开展“三下乡”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对学校、社会的责任,激发他们施展自己才干、报效祖国的热情。
2.全体教育工作者合力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把当代高职生的信仰问题当作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定期开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教育工作制度化,定期开展政治调研,客观评价信仰教育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主动带头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信仰教育是系统全方位的综合工程,单靠思政教育部门是无法达到立体的教学效果,需要全校各级各部门人员、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的通力合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这样才能积极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也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深入了解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要尊重来自不同地域的高职大学生的各种风俗习惯。高职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有时候他们会有强烈的自尊、自立、自强意识,但也叛逆、好奇和敏感。所以引导教育大学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教条式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一味地进行说教。学校的上级主管单位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制定更加客观、科学和量化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梅.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周媛.高职学生信仰的现状分析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