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1世纪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提出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高职教育职业性、应用性等特点决定职业英语教学应突出其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但目前高职职业英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到的难题是缺乏实践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不“实”。因此,应加强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专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现状
1 缺乏或弱化职业英语实践教学。高职职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学生毕业后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听说能力、较强的阅读一般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书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为达到实践教学效果,高职院校英语实践教学一般要占到英语总课时的50%以上。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英语普遍缺乏实践性教学或其主体地位不突出,职业英语技能培养被忽视,结果是学生仅掌握一些专业英语词汇等,缺乏基本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2 缺少具有职业英语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指导老师。大多数职业英语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对实践性教学深度探究不够,指导能力不一,不能保证学生全面、系统、高质量地完成职业英语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 缺乏职业英语实践教学教材。高职英语教育应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应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但实际教学中缺乏模拟实训教材和大纲,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通过备课增加一些实践内容来弥补模拟教材的缺少,这种方式不能使职业英语实践性教学保持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最终无法通过模拟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4 缺乏职业英语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对于职业英语实践教学环节及质量保证方面的相关规定更是较少。由于对职业英语实践性教学缺乏标准化管理,使得在教学环节中首先没有科学的规范要求作为标准、同时也就没有对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监控、评价和反馈机制。最终使得实践教学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加强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依据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设计职业英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进行统一规划;其次,遵循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注意在职业英语理论教学中适当安排实践,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构建职业英语知识与能力;再者,应独立设置适当的教学实训和技能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职业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集教学、实践于一体,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职业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从规范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营造实践教学氛围等方面,对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进行探索。
1 职业英语课程凸显实践教学主体地位。首先改革其现有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其中关键性问题就是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英语能力标准和要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与职业特征的统一,与应用型的统一;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职业英语课程和教学环节,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2 强化职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丰富职业英语实践内容和形式,加大职业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的比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职业英语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职业英语学习效果。
3 职业英语教学与社会企业挂钩。坚持走“工学”结合之路,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职业英语实践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实行“订单培养”,又可极大调动学生职业英语学习积极性。
4 探索“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探索“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实现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的有序流动,建设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英语语言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探索语言教师、专业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同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从事兼职工作。改善高职职业英语师资结构,实现专兼结合,满足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要求。
5 依据专业的不同选择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职业英语教学方法选择核心原则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如,《饭店英语》、《导游英语》以听说为主要学习技能,采用情景教学法;《外贸函电》主要训练学生书写商务信函的能力,采用体裁分析法。
6 丰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第一,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开卷考试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资料的翻译,学生可以通过辅助工具完成任务,考查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真正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原则,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如《饭店英语》、《导游英语》等。第三,课堂与实地相结合。考试地点可以利用学生专业实践所用的场所作为职业英语考核的场所。考核内容要结合专业特点,以书面或教师口头指示来完成相应的工序操作或者是某个实验,还可设置模拟招聘现场,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语境氛围。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课题(《高职职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20078307)阶段性成果。
一、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现状
1 缺乏或弱化职业英语实践教学。高职职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学生毕业后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听说能力、较强的阅读一般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书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为达到实践教学效果,高职院校英语实践教学一般要占到英语总课时的50%以上。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英语普遍缺乏实践性教学或其主体地位不突出,职业英语技能培养被忽视,结果是学生仅掌握一些专业英语词汇等,缺乏基本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2 缺少具有职业英语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指导老师。大多数职业英语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对实践性教学深度探究不够,指导能力不一,不能保证学生全面、系统、高质量地完成职业英语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 缺乏职业英语实践教学教材。高职英语教育应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应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但实际教学中缺乏模拟实训教材和大纲,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通过备课增加一些实践内容来弥补模拟教材的缺少,这种方式不能使职业英语实践性教学保持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最终无法通过模拟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4 缺乏职业英语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对于职业英语实践教学环节及质量保证方面的相关规定更是较少。由于对职业英语实践性教学缺乏标准化管理,使得在教学环节中首先没有科学的规范要求作为标准、同时也就没有对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监控、评价和反馈机制。最终使得实践教学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加强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依据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设计职业英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进行统一规划;其次,遵循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注意在职业英语理论教学中适当安排实践,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构建职业英语知识与能力;再者,应独立设置适当的教学实训和技能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职业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集教学、实践于一体,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职业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从规范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营造实践教学氛围等方面,对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进行探索。
1 职业英语课程凸显实践教学主体地位。首先改革其现有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其中关键性问题就是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英语能力标准和要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与职业特征的统一,与应用型的统一;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职业英语课程和教学环节,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2 强化职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丰富职业英语实践内容和形式,加大职业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的比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职业英语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职业英语学习效果。
3 职业英语教学与社会企业挂钩。坚持走“工学”结合之路,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职业英语实践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实行“订单培养”,又可极大调动学生职业英语学习积极性。
4 探索“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探索“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实现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的有序流动,建设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英语语言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探索语言教师、专业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同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从事兼职工作。改善高职职业英语师资结构,实现专兼结合,满足高职职业英语实践教学要求。
5 依据专业的不同选择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职业英语教学方法选择核心原则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如,《饭店英语》、《导游英语》以听说为主要学习技能,采用情景教学法;《外贸函电》主要训练学生书写商务信函的能力,采用体裁分析法。
6 丰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第一,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开卷考试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资料的翻译,学生可以通过辅助工具完成任务,考查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真正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原则,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如《饭店英语》、《导游英语》等。第三,课堂与实地相结合。考试地点可以利用学生专业实践所用的场所作为职业英语考核的场所。考核内容要结合专业特点,以书面或教师口头指示来完成相应的工序操作或者是某个实验,还可设置模拟招聘现场,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语境氛围。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课题(《高职职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200783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