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全社会对初中教育的期冀所在,初中体育教学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而备受关注。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在深入领会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树立对“有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下面,本文就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论述,旨在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实现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游戏;分层;微课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有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就需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游戏引入、分层教学以及微课运用等几大方面着手,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最大限度上迎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一、引入游戏,寓教于乐,促进参与
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而体育课程无疑是苦闷的,单调乏味的体育训练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对此,教师不妨因势利导,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这一特点加以有效利用,通过将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
为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训练负担,我将“三球不归一”这一游戏引入了排球课上。首先,我在排球场两边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两大组。之后,我给了其中一边一个球,另一边两个球。接着,我为学生讲解了游戏规则:“在听到‘开始’的命令后,将球击打向对方。当三个球同时落在一边时,另一边得2分;当一边击球出界时,另一边得1分,先取得20分的一边获胜。”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学生都逐渐熟练掌握了正面双手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使学生习得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可谓是事半功倍。
二、转变观念,分层教学,落实成效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显然,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能动性。因此,为全面落实因材施教,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及需要来对体育训练的目标、过程与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同进步。
在200米短跑教学中,为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我根据学生在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以及潜力倾向等方面呈现出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了不同的层次,并对其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200米跑的距离在起跑点处划分为了几条距离不等的起跑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起跑线起跑,同一终点冲刺。此外,为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我将200米划成100米距离,以克服学生在200米距离的心理障碍,使其在跑到100米距离时,再往返跑到同一条起跑线冲刺。如此,通过分层教学,既兼顾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和禀赋都得到了充分地开发和释放。
三、借助微课,优化教学,突破难点
一般情况下,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同一个动作进行重复地讲解和示范,这便难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初中生的普遍特点就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而且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对此,教师不妨对微课时间短、内容集中、针对性强的特点加以有效利用,即借助微课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在最大限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在向学生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时,为节省教学时间,我先是为学生播放了事先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以使学生对仰卧起坐的动作要领形成初步印象。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标准动作来进行自由练习。与此同时,我会在学生中间巡回辅导,并借此机会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接下来,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微课视频进行了相应的循环和慢速播放,以使学生据此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及时调整。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可谓是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分层教学是重点,能力培养是主线,有效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体育学习的持久兴趣,才能将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小波.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3):49-50.
[2]张志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途径[J].甘肃教育,2016(10):118.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游戏;分层;微课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有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就需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游戏引入、分层教学以及微课运用等几大方面着手,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最大限度上迎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一、引入游戏,寓教于乐,促进参与
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而体育课程无疑是苦闷的,单调乏味的体育训练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对此,教师不妨因势利导,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这一特点加以有效利用,通过将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
为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训练负担,我将“三球不归一”这一游戏引入了排球课上。首先,我在排球场两边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两大组。之后,我给了其中一边一个球,另一边两个球。接着,我为学生讲解了游戏规则:“在听到‘开始’的命令后,将球击打向对方。当三个球同时落在一边时,另一边得2分;当一边击球出界时,另一边得1分,先取得20分的一边获胜。”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学生都逐渐熟练掌握了正面双手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使学生习得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可谓是事半功倍。
二、转变观念,分层教学,落实成效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显然,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能动性。因此,为全面落实因材施教,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及需要来对体育训练的目标、过程与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同进步。
在200米短跑教学中,为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我根据学生在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以及潜力倾向等方面呈现出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了不同的层次,并对其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200米跑的距离在起跑点处划分为了几条距离不等的起跑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起跑线起跑,同一终点冲刺。此外,为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我将200米划成100米距离,以克服学生在200米距离的心理障碍,使其在跑到100米距离时,再往返跑到同一条起跑线冲刺。如此,通过分层教学,既兼顾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和禀赋都得到了充分地开发和释放。
三、借助微课,优化教学,突破难点
一般情况下,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同一个动作进行重复地讲解和示范,这便难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初中生的普遍特点就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而且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对此,教师不妨对微课时间短、内容集中、针对性强的特点加以有效利用,即借助微课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在最大限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在向学生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时,为节省教学时间,我先是为学生播放了事先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以使学生对仰卧起坐的动作要领形成初步印象。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标准动作来进行自由练习。与此同时,我会在学生中间巡回辅导,并借此机会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接下来,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微课视频进行了相应的循环和慢速播放,以使学生据此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及时调整。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可谓是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分层教学是重点,能力培养是主线,有效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体育学习的持久兴趣,才能将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小波.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3):49-50.
[2]张志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途径[J].甘肃教育,2016(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