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是师生之间在课堂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实施中要坚持主体性、动态性和平等性原则,互动教学设计,要做好互动教学的准备,搞好内容设计和学生互动的引导,做好教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课堂互动教学法是改变教师独占课堂、教学过程古板、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课堂氛围低沉的有效教学方法,它是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师生、生生等)局面出现的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互动”是课堂氛围、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它不是单向、单一的,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教师与媒体,课内与课外的多向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互动,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现成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关系着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 “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课堂“互动教学法”,就是通过在课堂上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互动教学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因素,整合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因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它由传统的以重视“教”向重视“学”转变,由教师主体向教师主导转变。根据对“互动教学法”外延理解的不同,“互动教学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分。广义的“互动教学法”,是指学校教学一切相关事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狭义的“互动教学法”则是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堂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运用,专指狭义上的互动教学法。
2 课堂教学互动法实施原则
2.1 自由性原则
“课堂互动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尊重学生的自由个性发挥,注重通过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独特创造力的培养。
自由性原则以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互动氛围为标志,在学生面前,教师以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面目出现,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者、传道者,而是讨论问题的引导者、组织者。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主导的机会,尽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参与讨论的机会,而不是让优秀的学生尽情表演,后进生等待着去记最后的标准答案。
2.2 实时性原则
实施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方法,是对一个论题的共同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始终是实时的,内容是不确定的。互动教学的实施的实时性,一方面指教师主导下的互动框架是固定的,而对论题的发挥和讨论,甚至讨论结果都是不确定的,是实时更新的;另一方面,指互动的形式是实时变化的,互动的双方可能因为论题讨论的进展而不断变换互动的形式,问答式、讨论式、表演式等各种形式,均可因内容不同而实时采用。
课堂教学互动的实时性原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提前对互动过程进行策划的能力,还要有实时控制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引入新的互动论题,转换新的互动形式。
2.3 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指在课堂教学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优秀生和后进生,都以一种平等的角色参与进去。这种参与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能动作用,推动课堂教学目的顺利达成。
目前,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作为教师很有改革意识,很有热情参与互动教学的实施,但很多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甚至有的学生对互动教学持反感态度,认为是在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一项英语课堂互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课堂互动参与“比较积极”的大学生所占比率公为14.05%。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互动时教学模式时,不但研究教学方法,更要研究学生,研究怎么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真正达到在互动中提高的目的。
3 “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3.1 做好互动教学的准备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也之间的自由互动,教师的独角戏部分少了,表面上好象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求降低了,其实正好相反。“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应对该课程的相关资源有清楚的认识,对于学生的知识准备也要有很好的把握。
首先,教师要在占有大量互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条件做出取舍。这种取舍是基于对课堂论题把握基础上的取舍,也是基于学生知识结构之上的取舍;第二,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因为在互动教学模式下,每个人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在这样的一种压力下,学生至少要对某个专题作深入的学习和积极的思考。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该课程的知识背景和发展过程,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相互交流研究成果。
3.2 做好互动教学的内容设计 (下转第89页)(上接第80页)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分析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推测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能出现在那里,制定引导方法。同时,还要确定用什么样的“互动程序”解决的问题,制定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还是独立思考操作等),合理搭建学生探究的“支架”,引导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最后,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互动程序”,再次强化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案应该能反映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方法。对于互动教学法来说,就是考虑哪些内容由教师讲授,哪些内容由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进行教学互动等等方面。专家指出,研究的科学性既反映在采用的方法上,也反映在从事研究的科学态度里,还反映在最后的研究报告中。因此,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精神和研究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在互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科学的方法和形成科学的精神。
3.3 做好学生互动的引导
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帮助学生拥有相关资源,建立相关背景知识,鼓励学生选择对个人有意义的研究方向,然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或者是自己选择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当中,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专题的研究对象,探索专题的发展,这樣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研究性互动。课堂实施中,教师要根据论题的讨论进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性见解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很容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这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不是老师的灌输,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
3.4 做好教学反馈设计
课堂互动教学之后,要对教学效果及教学设计进行信息反馈,看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互动设计”的运用时机是否合适,是否发挥了作用;学生在互动中的创造性表现有哪些等等。
教学信息的反馈非常重要。有了信息的反馈,老师才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以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堂讨论的成果在课下或者将来的课堂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怎样沿着课堂讨论的论题去继续阅读资料和学习,而学生可以在课堂或课下向老师提问,要求老师答疑,还可以要求老师在下一节课中重点讲某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解答学生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泽文.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51-55.
[2]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6-8.
[3]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7-8.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课堂互动教学法是改变教师独占课堂、教学过程古板、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课堂氛围低沉的有效教学方法,它是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师生、生生等)局面出现的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互动”是课堂氛围、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它不是单向、单一的,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教师与媒体,课内与课外的多向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互动,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现成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关系着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 “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课堂“互动教学法”,就是通过在课堂上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互动教学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因素,整合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因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它由传统的以重视“教”向重视“学”转变,由教师主体向教师主导转变。根据对“互动教学法”外延理解的不同,“互动教学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分。广义的“互动教学法”,是指学校教学一切相关事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狭义的“互动教学法”则是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堂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运用,专指狭义上的互动教学法。
2 课堂教学互动法实施原则
2.1 自由性原则
“课堂互动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尊重学生的自由个性发挥,注重通过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独特创造力的培养。
自由性原则以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互动氛围为标志,在学生面前,教师以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面目出现,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者、传道者,而是讨论问题的引导者、组织者。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主导的机会,尽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参与讨论的机会,而不是让优秀的学生尽情表演,后进生等待着去记最后的标准答案。
2.2 实时性原则
实施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方法,是对一个论题的共同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始终是实时的,内容是不确定的。互动教学的实施的实时性,一方面指教师主导下的互动框架是固定的,而对论题的发挥和讨论,甚至讨论结果都是不确定的,是实时更新的;另一方面,指互动的形式是实时变化的,互动的双方可能因为论题讨论的进展而不断变换互动的形式,问答式、讨论式、表演式等各种形式,均可因内容不同而实时采用。
课堂教学互动的实时性原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提前对互动过程进行策划的能力,还要有实时控制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引入新的互动论题,转换新的互动形式。
2.3 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指在课堂教学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优秀生和后进生,都以一种平等的角色参与进去。这种参与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能动作用,推动课堂教学目的顺利达成。
目前,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作为教师很有改革意识,很有热情参与互动教学的实施,但很多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甚至有的学生对互动教学持反感态度,认为是在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一项英语课堂互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课堂互动参与“比较积极”的大学生所占比率公为14.05%。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互动时教学模式时,不但研究教学方法,更要研究学生,研究怎么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真正达到在互动中提高的目的。
3 “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3.1 做好互动教学的准备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也之间的自由互动,教师的独角戏部分少了,表面上好象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求降低了,其实正好相反。“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应对该课程的相关资源有清楚的认识,对于学生的知识准备也要有很好的把握。
首先,教师要在占有大量互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条件做出取舍。这种取舍是基于对课堂论题把握基础上的取舍,也是基于学生知识结构之上的取舍;第二,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因为在互动教学模式下,每个人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在这样的一种压力下,学生至少要对某个专题作深入的学习和积极的思考。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该课程的知识背景和发展过程,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相互交流研究成果。
3.2 做好互动教学的内容设计 (下转第89页)(上接第80页)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分析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推测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能出现在那里,制定引导方法。同时,还要确定用什么样的“互动程序”解决的问题,制定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还是独立思考操作等),合理搭建学生探究的“支架”,引导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最后,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互动程序”,再次强化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案应该能反映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方法。对于互动教学法来说,就是考虑哪些内容由教师讲授,哪些内容由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进行教学互动等等方面。专家指出,研究的科学性既反映在采用的方法上,也反映在从事研究的科学态度里,还反映在最后的研究报告中。因此,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精神和研究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在互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科学的方法和形成科学的精神。
3.3 做好学生互动的引导
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帮助学生拥有相关资源,建立相关背景知识,鼓励学生选择对个人有意义的研究方向,然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或者是自己选择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当中,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专题的研究对象,探索专题的发展,这樣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研究性互动。课堂实施中,教师要根据论题的讨论进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性见解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很容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这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不是老师的灌输,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
3.4 做好教学反馈设计
课堂互动教学之后,要对教学效果及教学设计进行信息反馈,看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互动设计”的运用时机是否合适,是否发挥了作用;学生在互动中的创造性表现有哪些等等。
教学信息的反馈非常重要。有了信息的反馈,老师才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以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堂讨论的成果在课下或者将来的课堂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怎样沿着课堂讨论的论题去继续阅读资料和学习,而学生可以在课堂或课下向老师提问,要求老师答疑,还可以要求老师在下一节课中重点讲某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解答学生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泽文.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51-55.
[2]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6-8.
[3]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