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学习我县教育局下发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资料》,我对课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其中的《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和《高校课堂教师约誓》对我的触动最大,我着重就两者谈谈我的心得反思。
《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基本切合目前教情和学情,对于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构思设计细致入微,可谓贴切周密,其经验一看便知是来自最有说服力的教学一线;很多观点对于当前教育教学之弊病症结一针见血,令人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所示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操作性、实用性都很强,是我们课堂教学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别人再好的经验,我们也不能照搬,我们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解放思想,灵活运用,大胆创新,切实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课堂教师约誓》共有八条,我着重谈谈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包办是学习最大的敌人
学习始终是学生的事。教师做的只是助学,而不是替学。这一针指向了我们以往的“满堂灌”——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一手遮天,学生被动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激情,没有真正的充分的学习体验。而课改的观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真正“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二、错误是最大的学习资源
成长在错误发生时。教师要善待错误,利用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同理,错误是正确之母。进步始于错误。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出现错误时,老师首先不能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错在何处。如果一见错误就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必然受挫,从而厌学。
三、如果学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展示,教师的点拨就不能开始
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其实讲的就是启发式教学,认为只有在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思维火花即将迸发的那一刻,教师的及时点拨才最为有效。反之,学生还没有开始思考或思考不深入,教师就提前给出答案,不了了之,效果可想而知。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空间:或思考、或想象、或交流、或展示。
四、不迷信顺畅的课堂
如果课上没有“意外”,没有“旁逸斜出”,则表明教师的课堂预设过度。课堂不可能顺畅:一是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一是提倡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要有学生的自主生成,而不受教师预设的限制。所以,课堂上应该有“意外”和“旁逸斜出”, “意外”和“旁逸斜出”正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创新灵感的跃动和鲜活个性的体现。
五、好课堂里出故事
这要求一堂课要生动有趣,情景感人,耐人寻味。“故事”由师生共同来演绎,但要求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如果说学生是“演员”,教师最多只能是个“导演”。当然,从这种意义上讲,当个好“导演”应是我们教师对教学艺术的一种自觉追求。当个好“导演”,其实并非易事,这可能是课改对教师的最高要求。
六、好课堂里出个性
在课堂教学交流互动中,对于同一种事物或同一个问题,学生会有各自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学生的意见或观点可能不是标准答案,但此时不应否定和打压,而要给予肯定和引导,鼓励学生有个性创新的见解,维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智慧去引导,用情感去熏陶,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七、好课堂里出精神
以语文课为例,我认为,三维教学目标中,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之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便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和升华。说得明白一点,“精神”就是“意义”。上这堂课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这最终必然会延伸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来。此时,学科的德育功能便凸显出来了。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诉求,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之伟大意义落实在语文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中。如此,这堂课便有了高远的“精神”,有了坚实的“灵魂”。
八、好课堂里出公民
这句话意在表明课堂上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好课堂就应是好社会的缩影,好学生就应是好公民的写照。无疑,造就好课堂,培养好学生,教师的潜移默化和点石成金之功至关重要。但始终不能忘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亦有其“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思想”,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以礼相待,而不能嘲讽、羞辱、甚至体罚学生。爱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之,课改势在必行,课改是众望所归。课改是学子成长之幸事,是教育大计之幸事,是国家社会之幸事。为了这份长远的收获,我们需要潜心耕耘,开拓创新。正是:
课改理念入人心,落实关键在行动。
他山之石可攻玉,学以致用贵创新。
《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基本切合目前教情和学情,对于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构思设计细致入微,可谓贴切周密,其经验一看便知是来自最有说服力的教学一线;很多观点对于当前教育教学之弊病症结一针见血,令人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所示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操作性、实用性都很强,是我们课堂教学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别人再好的经验,我们也不能照搬,我们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解放思想,灵活运用,大胆创新,切实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课堂教师约誓》共有八条,我着重谈谈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几点。
一、包办是学习最大的敌人
学习始终是学生的事。教师做的只是助学,而不是替学。这一针指向了我们以往的“满堂灌”——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一手遮天,学生被动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激情,没有真正的充分的学习体验。而课改的观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真正“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二、错误是最大的学习资源
成长在错误发生时。教师要善待错误,利用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同理,错误是正确之母。进步始于错误。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出现错误时,老师首先不能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错在何处。如果一见错误就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必然受挫,从而厌学。
三、如果学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展示,教师的点拨就不能开始
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其实讲的就是启发式教学,认为只有在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思维火花即将迸发的那一刻,教师的及时点拨才最为有效。反之,学生还没有开始思考或思考不深入,教师就提前给出答案,不了了之,效果可想而知。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空间:或思考、或想象、或交流、或展示。
四、不迷信顺畅的课堂
如果课上没有“意外”,没有“旁逸斜出”,则表明教师的课堂预设过度。课堂不可能顺畅:一是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一是提倡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要有学生的自主生成,而不受教师预设的限制。所以,课堂上应该有“意外”和“旁逸斜出”, “意外”和“旁逸斜出”正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创新灵感的跃动和鲜活个性的体现。
五、好课堂里出故事
这要求一堂课要生动有趣,情景感人,耐人寻味。“故事”由师生共同来演绎,但要求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如果说学生是“演员”,教师最多只能是个“导演”。当然,从这种意义上讲,当个好“导演”应是我们教师对教学艺术的一种自觉追求。当个好“导演”,其实并非易事,这可能是课改对教师的最高要求。
六、好课堂里出个性
在课堂教学交流互动中,对于同一种事物或同一个问题,学生会有各自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学生的意见或观点可能不是标准答案,但此时不应否定和打压,而要给予肯定和引导,鼓励学生有个性创新的见解,维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智慧去引导,用情感去熏陶,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七、好课堂里出精神
以语文课为例,我认为,三维教学目标中,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之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便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和升华。说得明白一点,“精神”就是“意义”。上这堂课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这最终必然会延伸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来。此时,学科的德育功能便凸显出来了。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诉求,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之伟大意义落实在语文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中。如此,这堂课便有了高远的“精神”,有了坚实的“灵魂”。
八、好课堂里出公民
这句话意在表明课堂上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好课堂就应是好社会的缩影,好学生就应是好公民的写照。无疑,造就好课堂,培养好学生,教师的潜移默化和点石成金之功至关重要。但始终不能忘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亦有其“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思想”,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以礼相待,而不能嘲讽、羞辱、甚至体罚学生。爱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之,课改势在必行,课改是众望所归。课改是学子成长之幸事,是教育大计之幸事,是国家社会之幸事。为了这份长远的收获,我们需要潜心耕耘,开拓创新。正是:
课改理念入人心,落实关键在行动。
他山之石可攻玉,学以致用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