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辩证法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思想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一项具有极其深远意义的任务。学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之一。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理教学;辩证法;教学方法
  辩证法规律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的学科,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应用辩证法的规律,充分利用物理知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规律等,促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处处可以找到,如力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热力学中的“分子的聚集和散开”,电磁学中的“带电体与电场”“电场与磁场”,原子物理中的“辐射与吸收”“裂变与聚合”,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物理现象都是物质世界充满着对立中的运动的具体表现。这些对立性和统一性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处于统一体中。这些对立统一以最后的相互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它们的的运动规律。如分子的聚集和散开,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是分子聚集在一起,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它们分开。正是这两种相反的因素决定分子的聚集与散开,使物体处于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的状态。
  在物理中,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质量互变规律也是普遍存在的,教师要要善于应用并加以阐述。如水的三种形态即固体(冰)、液体(水)、气体(汽),这三态是物理上质的不同,这三态的质变是由于温度这个量的变化引起的。这说明各种事物的量都有一定限度,量变超出了这个限度事物的质就会改变。没有一定量的变化,不可能发生质变,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自然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物理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真理发展的辩证过程;在教学中利用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科学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界线都是相对的,激励学生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同时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热情和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为造就未来的科学工作者奠定思想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自觉地结合材料,通过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介绍近代物理的成就和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概况,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向科学前沿,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结合光学教学介绍激光的应用和展望:在通讯上激光的应用使得比一根头发丝还细的玻璃丝,就可以传递上千路电话。激光的应用,使通讯技术发生了一场重大革新。激光还可以应用在核聚变、同位素分离和战略武器上等。现在激光已广泛渗透到各个科学研究领域,将形成一些边缘科学,如激光化学、激光生物、激光医学等。
  教师还可结合力学教学介绍新兴力学——波动力学(量子力学)和几何力学(相对论)的知识,如海森伯“测不准原则”,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四度时—空结构、长度的收缩、时间的变慢、质量的增大和质能间的转换等。介绍科学家的一些事迹,如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实验了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六千多种植物纤维,他为研究灯泡而写的笔记就达四万页;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实现了“捕捉雷电”的惊人实验;等等。这些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科学奥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促进学生勤奋刻苦学习科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教学态度、对待事业的感情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容易模仿和接受教师的言行。学生的思想、品质、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生活习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言行的影响。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表现出对事业的热爱和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一丝不苟,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用辩证法观点分析教材、阐述教材,演示实验每个步骤的动作都要规范,处处向学生展示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严谨治学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科学观。教师应该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应该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学生从心底尊敬教师,教师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的深入展开,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挑战传统教学法,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实施学案导学,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何谓“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
期刊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目标。然而现阶段,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个性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欠缺创新能力。因此,本文着力从现代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分析阐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实验;创新能力  一、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比较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现时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流弊,提出古诗词的意象教学理论,以期能有效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解读能力,提升整体文化素质。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意象教学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鉴赏诗歌有许多途径,意象往往是考生选择分析诗歌的重要角度。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
期刊
摘 要:作为课堂教学主要组织形式之一的课堂提问,对我们实现有效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探究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设疑提问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当前,“以问导学”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虽已被广大教师运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设问不精当、不讲究提问艺术的状况却时有发生。本文就如何在高中
期刊
由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及知与行的统一。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觉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
期刊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其作为一门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走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病理生理的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本文拟对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一、编写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的关键,是联系教学、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物理定律都可以用实验加以演示,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当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情境;物理教学;兴趣培养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中职教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教学作为中职教学的一部分,在培养专业计算机人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中职计算机教学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与社会更好地衔接。本文将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对策,以期对实际教学提供借鉴和支持。  关键词:中职;计算
期刊
摘 要: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心理障碍是教师要重点注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知识结构造成的障碍、智力因素产生的障碍以及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障碍,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心理障碍;知识结构;智力;非智力  有部分学生感到中学物理难学,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如知识内容的高度抽象与学生本身生理和心理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