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活动课的开放性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线,以幼儿体验为出发点,强调尊重与理解幼儿的行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做到:摆脱活动内容的封闭,活动时间灵活性、开放性,活动形式面向全体,活动空间多样化,活动课体现师幼关系的开放。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课;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4.108
幼儿园课程的开放性正如莫利生所说的:“开放教育是一种态度(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态度),一种自由(幼儿在大家共商和行为指引范围内拥有的自由),一种儿童自己的活动(幼儿自己有决定学习活动的能力)”。因此,开设活动课程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摆脱活动内容的封闭
长期以来由于小学化倾向的影响,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一天上两三节课,忽视其他环节的教育的封闭式教学,使活动内容变得单调枯燥,大大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体现出开放性。例如: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下雨,就能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很多的有利的契机。首先,可以让幼儿观察、比较下雨一系列的变化。一是观察下雨前有乌云、风雷、闪电等气象的变化;蚂蚁、燕子等动物活动的变化。二是观察下雨时雨量大小的变化,雨点打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都有所不同。三是观察雨后的天空、植物、动物的变化。其次,还可以让幼儿想一想:天为什么会下雨?下雨给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如何解决,如马路上积水多不能走路怎么办?衣服打湿了怎么办……?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下雨给人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幼儿们在玩玩乐乐、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萌发了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了想象力,丰富了生活經验。只靠书本,不开放活动内容幼儿是得不到这些体验的,而这些亲身体验正是幼儿得以发展的根本。总之,幼儿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观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利用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契机,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及特点的活动内容,时时处处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活动形式面向全体
幼儿园的教育形式是以集体教育为主,这几年,经过幼教工作者的探索研究,把活动区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比如:在区角活动时,教师规定各组幼儿轮流在某一区活动,由教师选择好某种活动,然后让这组幼儿一起去活动,结果,幼儿的个体差异还是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阻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教师应从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自主活动、自由选择的机会。以手工撕纸为例,教师先拿出撕好的作品让幼儿充分观察,然后给会撕的幼儿足够的材料,让他们到活动区里去撕,剩下的不熟练的幼儿继续学。已撕完的幼儿把作品放进展示区,自己就可以选择其他的活动了,仍然不会的幼儿继续学。直到学会为止,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幼儿善于动手、动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做到了面向全体幼儿教学,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发展。
三、活动空间多样化
幼儿园幼儿的活动往往局限在本班活动室内进行,各班幼儿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沟通,年级与年级之间没有来往。事实上这些空间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不同的年级由不同的教师和幼儿组成,若彼此间开放,便可以为其他班级幼儿提供新的学习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例如:每到秋季开学的时候,小班新来的幼儿,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会感到不安、焦虑,常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我们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空间开放。让学前班的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带领帮助小班幼儿,把小班的一部分幼儿带到学前班去,把学前班的一部分幼儿带到小班来,让学前班幼儿有一种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小老师”,在各方面都好好去做,好好表现自己。处处都要做小班幼儿的表率。这种“大带小、一帮一”活动,使小班幼儿能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各种活动常规和作息制度,也减少了幼儿哭闹现象。
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图书室、厨房等设施也是幼儿学习的场所,应向幼儿开放,它不但使幼儿学到了知识,同时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提高了幼儿交往的能力。例如:我们上课“认识厨房工具及炊事员”,如果教师单凭教科书或挂图去讲,幼儿掌握的只是一些死板的知识,而把幼儿带到厨房去参观炊具以及炊事员叔叔阿姨做饭,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幼儿就会知道勺子、铲子、锅是做什么用的,面条机、绞肉机和豆浆机是怎么用的,同时也会清楚地看到炊事员叔叔阿姨是怎么辛苦工作的,从而使幼儿懂得了要尊敬炊事员叔叔阿姨,要爱惜粮食。以后再见到炊事员时就会主动问好,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除了做操、体育活动外,其他户外活动极少,大多是在活动室内进行的,室外空间没有充分利用,为了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必须加强幼儿的室外活动,特别是幼儿园之外的广阔天地,幼儿喜欢活动,喜欢游戏,我们要顺应他们的特点,多让他们进行活动,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如:常识课“四季变化”,每到一个季节我们可以把幼儿带到公园里,让幼儿自己去寻找春、夏、秋、冬,他们通过观察植物生长、颜色的变化等等,很快就了解季节变化的规律,认识了四季。到了秋天还可以通过捡落叶,认识不同树木的叶子。把观察到的通过绘画、树叶粘贴画等表现出来。这样,幼儿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收到很好效果。
总之,幼儿园活动课程的开放性,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以活动性为前提,以系统性为规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因此,幼儿教育活动的开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永红.浅析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2] 刘胜林.试论幼儿的创造性特征及其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课;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4.108
幼儿园课程的开放性正如莫利生所说的:“开放教育是一种态度(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态度),一种自由(幼儿在大家共商和行为指引范围内拥有的自由),一种儿童自己的活动(幼儿自己有决定学习活动的能力)”。因此,开设活动课程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摆脱活动内容的封闭
长期以来由于小学化倾向的影响,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一天上两三节课,忽视其他环节的教育的封闭式教学,使活动内容变得单调枯燥,大大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体现出开放性。例如: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下雨,就能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很多的有利的契机。首先,可以让幼儿观察、比较下雨一系列的变化。一是观察下雨前有乌云、风雷、闪电等气象的变化;蚂蚁、燕子等动物活动的变化。二是观察下雨时雨量大小的变化,雨点打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都有所不同。三是观察雨后的天空、植物、动物的变化。其次,还可以让幼儿想一想:天为什么会下雨?下雨给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如何解决,如马路上积水多不能走路怎么办?衣服打湿了怎么办……?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下雨给人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幼儿们在玩玩乐乐、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萌发了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了想象力,丰富了生活經验。只靠书本,不开放活动内容幼儿是得不到这些体验的,而这些亲身体验正是幼儿得以发展的根本。总之,幼儿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观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利用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契机,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及特点的活动内容,时时处处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活动形式面向全体
幼儿园的教育形式是以集体教育为主,这几年,经过幼教工作者的探索研究,把活动区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比如:在区角活动时,教师规定各组幼儿轮流在某一区活动,由教师选择好某种活动,然后让这组幼儿一起去活动,结果,幼儿的个体差异还是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阻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教师应从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自主活动、自由选择的机会。以手工撕纸为例,教师先拿出撕好的作品让幼儿充分观察,然后给会撕的幼儿足够的材料,让他们到活动区里去撕,剩下的不熟练的幼儿继续学。已撕完的幼儿把作品放进展示区,自己就可以选择其他的活动了,仍然不会的幼儿继续学。直到学会为止,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幼儿善于动手、动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做到了面向全体幼儿教学,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发展。
三、活动空间多样化
幼儿园幼儿的活动往往局限在本班活动室内进行,各班幼儿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沟通,年级与年级之间没有来往。事实上这些空间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不同的年级由不同的教师和幼儿组成,若彼此间开放,便可以为其他班级幼儿提供新的学习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例如:每到秋季开学的时候,小班新来的幼儿,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会感到不安、焦虑,常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我们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空间开放。让学前班的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带领帮助小班幼儿,把小班的一部分幼儿带到学前班去,把学前班的一部分幼儿带到小班来,让学前班幼儿有一种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小老师”,在各方面都好好去做,好好表现自己。处处都要做小班幼儿的表率。这种“大带小、一帮一”活动,使小班幼儿能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各种活动常规和作息制度,也减少了幼儿哭闹现象。
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图书室、厨房等设施也是幼儿学习的场所,应向幼儿开放,它不但使幼儿学到了知识,同时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提高了幼儿交往的能力。例如:我们上课“认识厨房工具及炊事员”,如果教师单凭教科书或挂图去讲,幼儿掌握的只是一些死板的知识,而把幼儿带到厨房去参观炊具以及炊事员叔叔阿姨做饭,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幼儿就会知道勺子、铲子、锅是做什么用的,面条机、绞肉机和豆浆机是怎么用的,同时也会清楚地看到炊事员叔叔阿姨是怎么辛苦工作的,从而使幼儿懂得了要尊敬炊事员叔叔阿姨,要爱惜粮食。以后再见到炊事员时就会主动问好,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除了做操、体育活动外,其他户外活动极少,大多是在活动室内进行的,室外空间没有充分利用,为了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必须加强幼儿的室外活动,特别是幼儿园之外的广阔天地,幼儿喜欢活动,喜欢游戏,我们要顺应他们的特点,多让他们进行活动,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如:常识课“四季变化”,每到一个季节我们可以把幼儿带到公园里,让幼儿自己去寻找春、夏、秋、冬,他们通过观察植物生长、颜色的变化等等,很快就了解季节变化的规律,认识了四季。到了秋天还可以通过捡落叶,认识不同树木的叶子。把观察到的通过绘画、树叶粘贴画等表现出来。这样,幼儿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收到很好效果。
总之,幼儿园活动课程的开放性,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以活动性为前提,以系统性为规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因此,幼儿教育活动的开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永红.浅析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2] 刘胜林.试论幼儿的创造性特征及其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