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中国书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花园中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无价之宝。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中国书法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价值也不断攀升。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名扬四海,主要是因为中国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艺术美,无论布局、结构、运笔都给人一种美的冲动。书法之美让你觉得自然,顺理成章,又有灵气,让你感到亲切。另一方面,透过这些名家书法,我们能够更深刻见识到人文美,享受到书法的内在美,感觉到字里行间的文学价值,作者的人品价值,书法厚重的历史价值,生活的真善美价值。接地气的书法作品让人感到亲切,欣赏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瑰宝,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其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中国碑帖。商周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重要的事件、优秀的文章,都只能通过金石雕刻流于后世,石碑又是最得心应手的途径。再者,那个时代,毛笔是人们书写最方便、最普及的工具,加上当时社会推崇书法艺术,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书法大家,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碑帖,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这些碑帖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让中华书法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传承和弘扬中华书法文化,继承和超越历代书法名家,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梦想。如何继承?如何弘扬、超越?笔者认为首先是要老老实实地临摹碑帖,通过临摹碑帖,学习书法的结构、运笔、部署。临摹碑帖是一项甘苦的过程,需要耐心、信心、恒心,只有把字帖临摹得烂熟于心,书法才能得心应手。
  二是要解其意、会其神,碑帖都是有内容的,除了叙事碑帖外,大部分碑帖都是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名诗、名词、名联、名句、名篇,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碑帖名作的内涵和精髓,才能让名作的精气神跃于纸上,使书法血气方刚,有血有肉有气质。
  除了解其意之外,还要解其人,见字如见人。书法有品位,主要是因为书法作者有品位。学习书法时,我们可能只想到某人的书法美,而没想到其人品更美。当然我所说的人品不仅包含人的品德,而且包含人的修养、学识、个性、才华、经验、理念。如果我们能解其人,一定更能理解其人的书法价值,更能把握他的创作初衷、人文气质,更能理解他的书法个性。
  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思想内涵的艺术,也就是说书法是一门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灵气的文化艺术。要学好书法务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推崇的碑帖名作,无不是出自于声名显赫的才子佳人,都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道德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有的人之所以学习书法很久依然一无建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只重临贴,而忽视自身修养的提高。我们应该把学习书法的过程当成加强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修养提升自己书法的文化水平,通过临帖传承书法的艺术水平,让中华书法文化万古长青。
其他文献
身处香港,对于身份认同的问题,许多来自大陆的游客会有很多不解。如果他们来到尖沙咀的重庆大厦,或许他们心里会感到疑惑:“这里也是中国人的地方,然而大部份都是来自南亚和非洲的人。”用比较浅显的语言来说,重庆大厦背负着殖民地的过去,而殖民地的特性就是夹杂不同殖民地的文化。然而在九龙的深水埗也有南亚商移民小区,甚至在广州市内也可以找到尼日利亚人的聚居点。那么,重庆大厦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与华南其它外来移民区
期刊
亚马逊中国8~9月份简体书畅销榜及推荐  群山回唱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康慨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群山回唱》,一部关于牺牲、背叛和亲情力量的传奇。它跨越了三代人,将流亡者和救援人员、父母和子女、医生和毒枭的故事相互交织。胡赛尼展示出人对自己本该守护的东西,会何其轻易地加以恶待和抛弃,但他最终成功彰显了家庭的力量和亲情的永恒。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 
期刊
塞北三朝:  辽、西夏、金  作者:袁腾飞  出版社:电子工业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袁腾飞以大家都熟悉的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讲述的起点,穿针引线般地将辽、西夏、金的历史肌理层层解析,让读者快速进入并深刻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神秘历史。徜徉其中,仿佛乘着时光机穿梭到已逝的历史现场,一幕幕历史话剧就在自己身边上演。  长歌行·第五卷  作者:夏达  出版社:广东新世纪  2013年8月1日 
期刊
书店不死  作者:石桥毅史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书店病人  作者:朱晓剑  出版社:金城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  作者:雅倩 编  出版社:金城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  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  作者:西尔薇娅·毕奇  出版社:光明日报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  马国兴:江西高
期刊
美国自然观察家和教育家,Clare Walker Leslie和Charles E. Roth出过一本书叫《笔记大自然》(Keeping a Nature Journal),指导人们如何用书写与绘画记录自然。这本书在自然教育界一直有着坚实的拥趸,芮东莉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内“自然笔记”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长期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然教育的推广,在《好儿童画报·芝麻开门》、《少年科学·动物大揭秘》等杂志
期刊
和竹科广播(IC之音)每年合作四场讲座,秋季那场我讲了“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创意产业?”现场对产官学各界的“炮火”,可能对熟悉我之前演讲风格的朋友是个冲击(反之,对从没听我演讲的亦是)。  是什么事情会让我这么不满意?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官方,还有搞不清楚就瞎起哄的民间,都是。  作家张大春专文论述过:“文创产业的来历是一群寄生虫般的人物,在既没有创作能力,也没有研究能力的前提之下,逞其虚矫夸饰的
期刊
新春一月到春深的四月之初,文字的国度,有炸弹等级威力的新闻,也有太多的小事件小震动。沉淀下来的,会被记取;一去不回头的,仿若从未发生。这似乎也是世界的应然与本然。  对文坛来说,炸弹等级的新闻,是作家/美食家王宣一和韩良露在不到一个月内相继离开人世——两人都不到六十岁。  2月15日,王宣一与丈夫詹宏志在意大利古城旅行,准备转往伦敦参加儿子詹朴的服装发表秀,突因心脏病发猝逝。詹宏志带着妻子的骨灰回
期刊
小威向前冲  作者:艾伦 著,李小强 译  出版社:贵州人民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对于“我是怎么来的?”这一必答题,小一点的孩子可能只需要“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这样的答案,但稍微大一点的宝宝会顺着问题追究:“那我是怎么跑到妈妈肚子里去的?”如果你需要考虑专业度和趣味度,《小威向前冲》这本书会是很好的答案。  小威是一个小精子。他就住在布朗先生的身体里。还有三亿个小精子和小威住在一起。
期刊
2006年闽南童谣列入厦门市、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儿童诵读、说唱的歌谣。它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创造出方言的韵律美与节奏美,广泛流传于闽南城乡。闽南童谣具有集体性(即集体创作)与变异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增删补充等变化)的特点,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关于闽南童谣的起源,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福建地方典籍中记载着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州曾听
期刊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板块,也是风生水起。于是乎,碑帖作为书法爱好者的必需品成了出版人争相分割的蛋糕。大家各显其能,一哄而上,使碑帖市场出现了重版多、次品多、滞销品种多、版权纠纷多的乱象,不但没有因书法市场的兴起获得好的效益,反而因为这些乱象而给不少出版商带来了伤害。  因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以及中国政府对文化板块的支持,碑帖一定会出现惊人的商机,出版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