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教师们聊天谈及动手实践时,好多教师反映:一动手操作,课堂就乱作一团,操作活动难以控制。比如:有位教师在教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时,一开始,教师让同桌互相介绍带来的物体,然后把带来的物体分一分,再汇报为什么要这样分。结果班上80%的学生开始搭积木,根本不理睬教师提的问题。教室里乱哄哄的,有的学生嚷嚷“我的球跑哪儿去了?”,有的干脆离开座位跑去捡球。教师无可奈何,最后强行制止了这种现象。我想:作为组织者的教师此时最需要思考的是“该出什么手”,是“出手”硬要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是“出手”帮助学生搭好积木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呢?此时,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及时调整教案,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帮学生捡捡滚到地上的球,追问他:球为什么容易“跑”?这样,教师的角色还是活动中的引导者,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学生搭好积木非常有成就感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展示他们的杰作,并适时作些引领提问:1.为什么要把长方体、正方体放底部?2.圆柱为什么要立着搭而不横着放?3.球为什么不容易搭建,只能放在建筑物的上面?这样学生就会把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到的知识及时反馈。如: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平平的面构成的,所以可以任意搭建,而且搭在一起比较牢固;圆柱有两个平平的面,所以立起来可以搭在一起;而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不便搭建,只能放在建筑物的上面。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充分地体验操作过程,这样,学生感悟出的东西就越多,获得的感性知识也就越丰富,迸发出的思维火花也就更绚丽。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该出手时”思考“该出什么手”是多么的重要。
一、自主探究应注意引导的时机与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教师定位在“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就是当学生思路狭窄、不开阔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比如: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三角形的这一特性原来放在初中二年级学习,现在为什么要放在第一学段的四年级下册学习呢?我想其实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当摆小棒时操作小棒容易移动,小棒的长短有误差等因素造成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不一致时,就是教师出手的时候了,我们可以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来进行验证,再形成结论。这种操作突出了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要素,将与问题无关的因素简化,这样克服了许多真实实验的困难,使自主探索的空间更为广阔,探索的途径更为多样,探索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学生自主探索时,教师该出手时还应及时出手,也就是说要把握“出手”的最佳时机。
二、练习评价兼顾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当教师提出问题讨论时,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小组里谁也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有时一节课中还出现好几次合作交流。学生很少有机会端正地坐着,聆听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课。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交流不可取。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要讲究适时。第一学段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不要急于“出手”搞小组合作,可以先教会学生如何合作。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有唯我独尊、好胜心强的特点,不善于听别人怎么说,因此,培养学生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发言就特别重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这是合作的基础,然后发展到同桌合作,再慢慢发展到以四五人为单位的小组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先思考什么时候出手。
另外,课堂上的分组学习“来去匆匆”是收不到实效的,而且分组合作学习次数多容易造成课堂目标无法完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出手”的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的幅度或范围内进行合理整合。比如:有一位教师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安排了三个环节进行合作交流。先让同桌同学合作数方格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交流是怎样数和数的结果;再组织学生对填表的结果进行讨论,交流发现了什么;还要合作剪平行四边形并拼成一个长方形,交流原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三次的合作交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下课铃响的时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还没出现,更别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了。因此,我认为,一节课当中并不是合作交流的次数越多就越好,什么时候该合作,什么时候该交流都需要有个“度”。
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满足学生“心”的需要
学生需要真心,因此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需要信心,因此教师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赞扬和鼓励学生;学生需要关心,因此教师要关爱体贴学生;学生需要自尊心,因此教师不要用语言打击、讽刺、挖苦学生;学生需要交心,因此教师要常与学生交朋友。
数学教学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其作用与功能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也就是说教师应思考“该出什么手”和“该在什么时候出手”,更应该注意“不该出手时别出手”。让我们带着思考去努力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吧!
一、自主探究应注意引导的时机与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教师定位在“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就是当学生思路狭窄、不开阔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比如: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三角形的这一特性原来放在初中二年级学习,现在为什么要放在第一学段的四年级下册学习呢?我想其实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当摆小棒时操作小棒容易移动,小棒的长短有误差等因素造成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不一致时,就是教师出手的时候了,我们可以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来进行验证,再形成结论。这种操作突出了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要素,将与问题无关的因素简化,这样克服了许多真实实验的困难,使自主探索的空间更为广阔,探索的途径更为多样,探索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学生自主探索时,教师该出手时还应及时出手,也就是说要把握“出手”的最佳时机。
二、练习评价兼顾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当教师提出问题讨论时,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小组里谁也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有时一节课中还出现好几次合作交流。学生很少有机会端正地坐着,聆听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课。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交流不可取。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要讲究适时。第一学段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不要急于“出手”搞小组合作,可以先教会学生如何合作。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有唯我独尊、好胜心强的特点,不善于听别人怎么说,因此,培养学生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发言就特别重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这是合作的基础,然后发展到同桌合作,再慢慢发展到以四五人为单位的小组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先思考什么时候出手。
另外,课堂上的分组学习“来去匆匆”是收不到实效的,而且分组合作学习次数多容易造成课堂目标无法完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出手”的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的幅度或范围内进行合理整合。比如:有一位教师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安排了三个环节进行合作交流。先让同桌同学合作数方格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交流是怎样数和数的结果;再组织学生对填表的结果进行讨论,交流发现了什么;还要合作剪平行四边形并拼成一个长方形,交流原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三次的合作交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下课铃响的时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还没出现,更别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了。因此,我认为,一节课当中并不是合作交流的次数越多就越好,什么时候该合作,什么时候该交流都需要有个“度”。
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满足学生“心”的需要
学生需要真心,因此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需要信心,因此教师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赞扬和鼓励学生;学生需要关心,因此教师要关爱体贴学生;学生需要自尊心,因此教师不要用语言打击、讽刺、挖苦学生;学生需要交心,因此教师要常与学生交朋友。
数学教学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其作用与功能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也就是说教师应思考“该出什么手”和“该在什么时候出手”,更应该注意“不该出手时别出手”。让我们带着思考去努力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