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对人们健康存在很大危害,因此探索黄曲霉毒素M1残留的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的黄曲霉毒素M1残留的检测技术有金标试纸法、原位衍生荧光法、液相色谱法,电子鼻法以及光学免疫传感器法。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M1;药物残留;检测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类生物所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在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1]。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毒素便会在身体中逐渐积累,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其主要体现在:①对人类以及动物的组织器官产生损伤,进而抑制免疫功能;②对人类以及动物的肝、胃、肾等致畸、致癌、致突变而引发癌的发生等;③对于婴幼儿的健康也会产生影响,婴幼儿的一些解毒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如果食用的乳汁或奶粉等食品中含有黃曲霉素残留,将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2]。
  黄曲霉毒素M1有时也在原料奶中出现,但是在牛奶中的含量远远低于其他食品中的含量,如果不及时排查原因降低其风险也会对消费者造成一定潜在威胁。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主要为奶牛采食发霉变质饲料(霉变饲料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形式存在)后,体内的饲料会发生转化,黄曲霉毒素由B1形式转化为另一种黄曲霉毒素M1形式并随奶牛产奶而进入牛奶及奶制品当中[3]。因此在奶牛饲喂过程中需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及品质,对消费者负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有效保证牛奶的食品安全,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黄曲霉毒素M1残留检测方法,从国家标准来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最大允许量为0.5 μg/kg,而河北新希望天香乳业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标准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最大允许量为0.2 μg/kg[4]。目前有关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检测技术有金标试纸法、原位衍生荧光法、液相色谱法电子鼻法和光学免疫传感器法。
  1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的检测技术
  1.1 金标试纸法
  金标试纸法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基于抗体抗原结合反应,因其检测方法快速而受到企业的青睐,也成为企业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检测的主要技术之一。企业使用的试纸条应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的原理,只需在商品化的检验试剂盒上观察结果,操作简便、快速,并且不受场地条件的约束,操作过程中不需其他仪器设备的辅助,已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为成熟的生物检测与分析方法,同时也在研究制造人工抗体,提升金标试纸法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扩大金标试纸法在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中的应用。
  1.2 原位衍生荧光法
  黄曲霉毒素具有荧光特性,根据其荧光特性在365 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G族黄曲霉毒素在450 nm波长处为黄绿色荧光,B族黄曲霉毒素发射波长425 nm处为蓝色荧光,这是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此方法需要大型精密仪器,成本相对较高,同时也需要专业性要求高的检测人员。由于检测时间相对较长,很难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5]。利用黄曲霉毒素基线平稳、荧光信号强的特性,在仪器内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原位光化学衍生,增强黄曲霉毒素的荧光效应,提高检测灵敏度,将光化学衍生模块与检测器集成于一体,仪器检测时间为10 s,缩短了检测时间,简化了检测步骤,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1.3 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具有相对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的特性,因而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液相色谱法根据溶解度及吸附作用的不同,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不同极性的缓冲液及溶剂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分离,将目标化合物从被检测的样品中完全提取出来,进而利用荧光检测计在一定的波长条件下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达到检测黄曲霉毒素残留的目的。根据前处理的不同,基本分为液液萃取、多功能净化、C18硅胶柱纯化、免疫亲和柱纯化。液相色谱法可以做到高提取率,高纯化,因除去了内源干扰,可以发挥出色谱准确定性定量的优势。
  1.4 电子鼻法
  电子鼻是一种电子感官仪,由传感系统和自动化识别系统两大系统组成,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将物理、神经、数学、材料以及生理等方面的理论运用到一起,建立一种识别气味的数学模型,这样可以通过快速的识别复杂气味、气体来检测霉变食物。该法是间接检测黄曲霉毒素的一种方法,即检测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后一些挥发性物质的改变,比如烷烃、芳香烃、酮、醛类物质,而不是直接检测黄曲霉毒素。传感器对不同气味响应值有差异,利用对特征性气味感知而检测这些物质的变化,然后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数学方法[6]。如果要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残留也可利用电子鼻法,但是由于牛奶中黄曲霉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检测结果准确度较其他方法也相对低一些。
  1.5 光学免疫传感器法
  近来新兴起的利用传感器检测的方法-光学免疫传感器法是一种非标记光学检测法,具体原理是通过光敏元件利用光学对生物分子(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光学信号来识别其变化,然后进一步通过检测免疫反应来进行确认,其中光敏元件是重要的元件组成部分[7]。也可利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来检测生物分子(黄曲霉毒素),再通过分析样品与传感器响应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出检测结果。此方法检测下限低、相对简便快速,但也会受到活性保留程度、生物分子固定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技术不成熟,未来还需再做进一步改善。
  2 结语
  总之随着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人们需求量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奶制品市场消费也随之扩大,因此为人类提供健康、营养、鲜活的奶制品就显得尤为重要。①奶牛养殖业从业主体应当加强学习行业内先进的养殖技术,加强对奶牛饲养过程中饲料质量的把控和预防,规范奶牛养殖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8],从而保证奶产品的安全性。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仍要持续的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进行研究。以上几种黄曲霉毒素M1残留的检测技术在该领域内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但是这几种方法各自有不足之处。因此,新型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检测技术会取代原来传统的检测技术,在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峰,王文萍,夏小明.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1(3):163.
  [2]梁杰.奶牛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危害及两种检测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7(4):154.
  [3]董顺华.奶牛饲养过程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方法[J].饲料博览,2020(6):81.
  [4]何丽媛,倪树标,刘科勇,等.原位光化学衍生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荧光强度[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3):
  151-157.
  [5]马梦戈,吕佼,杨柳,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20,33(1):26-28.
  [6]李彦伸,卢国柱,曲劲尧,等.霉菌毒素检测与脱毒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2):3919-3929.
  [7]袁航,丁同英.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20,36(12):203-206.
  [8]金迪.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4):103-10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在0.02~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在0.01~0.10 mg/kg水平加标回收,回收率为86.3%~97.2%,相对标准偏差为1.22%~4.73%(n=6),方法的检出限为0.01 mg/kg。该方法适用于花生中克百威残留量的检测
摘 要:本文总结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以及2021年上半年吉林省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概况,从全省舌尖上的健康重要保障工程和全省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省的重要技术保障两个角度分析了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建设的重要意义。结合2021年5月延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存储、销售冷链食品的大型冷库进行的集中检查结果,提出了加强吉林省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4点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影
摘 要:食品质量安全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加工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和担忧。食品标准化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作用显著。鉴于此,本文对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标准化;食品质量
摘 要:本文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Visible Near Infrared Reflectio,Vis-NIR)成像技术对150个香水梨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将样本划分后,采用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归一化(Normalize)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3种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利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ompetiti
摘 要:本文通过对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2020年12315平台投诉举报商品类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食品类是商品类投诉举报的重点,并结合投诉举报现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以后的监管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管;投诉举报;建议  1 基本概况  2019年是晋中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2019年1月24日,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5月24日,12315、12365、1233
现阶段,我国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管控力度,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对相应的食品检测管理水平进行不断提升。但原有的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阶段食品安全管控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需要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积极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本文以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为例,对食品安全管控手段进行了深入探究。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国家标准GB/T 5750.7—2006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对生活饮用水中存在的有机可氧化物质和无机可氧化物质的指标进行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的氧化反应受水样的温度影响大。本文重点就加热条件对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饮用水中的耗氧量进行研究,期望提高生活饮用水中耗氧量检测的准确度。  关键词:加热条件;耗氧量;饮用水;酸性高锰酸钾 
摘 要: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存在于肉制品加工品、腌渍类食品和久放的食物中,本文将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食品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市面上随机选取的火腿肠、酱腌菜、酱卤肉类9种食品亚硝酸盐含量为1~5 mg/kg,都在国家规定的限量范围内。  关键词:食品;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和
摘 要:目的:测定西青果颗粒在不同溶出条件下溶出曲线并分析其溶出机制。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没食子酸含量,浆法、小杯法作为溶出测定方法,测定西青果颗粒在不同溶出介质(蒸馏水、0.1 mol/L盐酸溶液)、搅拌速度  (50 r/min、75 r/min、100 r/min)的溶出曲线,Origin软件分析西青果颗粒的溶出机制。结果:HPLC法测定西青果颗粒溶出方法准确稳定;浆法测定西青果颗粒在不
摘 要:发酵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关键分支,深入研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可确保我国食品工业生产稳定进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发展价值及实践价值。本文针对发酵工程技术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发酵工程的含义、发酵形式及其应用,结合现行发酵技术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发酵工程;食品开发;生物发酵  发酵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利用微生物手段生产符合人类生活所需的产品。在食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