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国民经济动员概念的界定,指出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特点,并提出了在该领域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国民经济动员;问题;特点;发展方向
经济动员是一个历史范畴,初起于战争活动,因而经济动员理论是从战争动员理论中发展出来的分支体系,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则可以从1939年韩亮仙的《中国经济动员论》、1940年董问樵的《国防经济论》算起。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引起广泛重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的历史上,虽然已经提出了“国民经济动员学”这一名词,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体系,“国民经济动员学”仍然是一門以国民经济动员本身作为直接和全部对象,进行整体性系统研究的学科。
一、对国民经济动员概念的认识
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为了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的活动,本质是提高国民经济的应变能力,包括平战转换能力、军民兼容能力。董问櫵认为(1943):“所谓经济动员,就是把一个国家民族或国家的所有军事力量当经济的或军事的战争危急之际,是适应国防需求组织而用之。”施莱辛格(1965):国民经济动员“即为把过去民用为主的经济能力,转变用来提高军事及其他战略性生产水准的一种程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1989):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相应的国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的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保障战时的需要”。朱庆林,肖廷杰也(1997):国民经济动员“是维护国家安全,有计划、有组织的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将平时经济转化为战时经济的一系列活动。”王立新、孔昭君也(2001):“国民经济动员作为一个过程是国民经济动员主体—国家通过能动的认知和实践,作用于国民经济动员客体-国民经济,使之适合于紧急状态的需要过程”。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动员分册):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经济部门及其相应的体制有组织有计划的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措施”。陈德第(2001):国民经济动员就是国家调动经济资源潜力和社会的物力、财力应对紧急事态的活动,它关系和影响到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集体、每个行业和每个部门,关系和影响到整个国家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建设的组成部分。张超、翟艺(2006):经济动员是国家为了安全特别是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动员体制,核心是如何更好的处理政府与企业(公民)的关系,即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才能在满足国家安全需要时,政府能够在市场体系中动员经济资源。吴一亮认为对于这一定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1)国家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的主体;(2)国民经济动员的对象,是国民经济领域中的一切要素;(3)国民经济动员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4)国民经济动员的手段是通过转变国民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扩大生产,为战争前线提供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以上所列举的观点看,不同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学者认为是“程序”,有的学者认为是“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是“措施”。我国基本采用原国家计委陈德第、北京理工大学孔昭君、军事经济学院朱庆林的概念:“国民经济动员是指为维护国家安全,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问题
全远林、詹伟(1995)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外部环境:第一、国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第二、未来主要战争样式的变化;第三、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四、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徐晓震(2000):第一,动员意识淡薄,思想准备不足;第二在地方,尤其是市、地级动员机构不健全,工作关系不顺,工作业自务开展举步维艰。王思强(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国民经济动员观念滞后,第二,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滞后。第三,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滞后。第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滞后。
王其云(2006)国民经济动员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使经济成分构成呈现更加多元;第二,政治斗争的复杂化和日益加剧,使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异常艰巨;第三,战争形态的信息化和多样化,使国家安全概念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朝着全程化方向发展;第四,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交融化,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朝着全民化方向发展。
曹青(200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动员所面临的问题:第一,动员目标的政治性与经济利益的多重性的矛盾;第二,动员手段的计划性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的矛盾;第三,动员时间的紧迫性与市场调节的缓慢性的矛盾。聂彤彤、赵伟(2008)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是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一个主要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存在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缺少演练的机会和监督检查、动员法律责任与权利很难落实等问题。
(二)对策
马彦和马文(1999)应采取以下策略:(1)强化国防意识,打牢经济动员的思想基础;(2)坚持依法动员,建立完善经济动员法规,建立完善经济动员机构,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3)改革储备体系,增强经济动员保障实力;(4)组织动员演练,检验经济动员的综合能力;(5)认真组织动员演练。徐晓震(2000)面对国民经济动员问题时应采取以下策略: (1)明确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任务和目标;(2)把国防教育置于社会教育的大系统之中,提高全民经济动员意识;(3)进一步明确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职责,理顺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4)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国防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动员基础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和平战转换能力;(5)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动员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在现代军事、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李本玉(2002)世界并不太平,必须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动员工作:(1)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实现经济动员与“市场”相适应。(2)要加强经济动员法规制度建设,尽快扭转法律规范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的状况。(3)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关系,不断强化经济动员运行机制。任政富(2003)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健全完善经济动员法律,规范各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2)必须扎实开展调查工作,全面准确掌握经济动员的潜力情况;(3)必须科学制订动员预案,努力提高经济动员平战转换能力。
张成羽、张卫兵、万国柱(2003)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把经济动员准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要不断完善经济动员体制;(3)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动员计划;(4)要落实经济动员中必须的战略物资储备。崔博,谭清美,潘顺荣(2004):(1)加强全民国民经济动员思想认识。(2)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动员预案。(3)重视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动员。(4)结合科技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动员。(5)健全立法,促进国民经济动员。王思强(2007)要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重新确立新形势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观;(2)建立健全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动员法规体系;(3)建立权威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 (4)加强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抓紧进行信息战争经济动员研究;其次加强经济动员信息化体系建设,再次加快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库建设;最后加快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动员要以维护国家安全,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为基本点,要结合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实际情况,在综合分析国民经济动员的定义、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及实施方案后,充分考虑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真实需要,通过制度、体制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更加合理、有效和完善,从而切实的保障国民经济动员的实施,维护国家的利益。
三、当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特点
1.全面性。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涉及面较广。从理论体系到实践内容、从应战动员到应急动员、从准备预案到动员实施、从国防动员到经济建设、从管理体制到科技信息、从总体模式设计到政策措施选择等。
2.本土化。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结合中国国情,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信息化战争,面向应急与应战的结合,从定性分析逐步走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
3.前沿性。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在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進展,紧跟时代,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与此相适应,人们的认识也要随国民经济动员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
四、国民经济动员今后的研究方向
国民经济动员从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国民经济动员学学科体系研究;与经济动员保障研究;重点行业与企业动员机构建设;管理效率研究等。具体来说:(1)要与时俱进,从理论、体制、机制方面创新,探索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动员手段和动员方式;(2)要搞好统筹规划,依托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3)要加速国防工业、国防科技发展;(4)要建立科学经济动员运行机制; (5)要完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6)要加强与国家其他应急机构、应急系统的合作,形成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1]董问櫵.国防经济论.商务印书馆.1943:163
[2]施莱辛格.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1965:64
[3]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316
[4]朱庆林,肖廷杰.国防经济动员概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3
[5]王立新,孔昭君.国民经济动员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
[6]陈德第,库桂生.国防经济大辞典.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765
[7]陈德第.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框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8]张超,翟艺.做好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几点看法.当代经理人 CONTEMPORARY MANAGER .2006 (21):75
[9]吴一亮.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基于协调性的研究.硕士论文
[10]全远林,詹伟.浅析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的建构环境.军事经济研究.1996(1):61
[11]徐晓震.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思考.辽宁经济.2000(3):46
[12]王其云.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军事经济研究.2006(8):29
[13]曹青.试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构建.商场现代化.2007(52 3):216
[14]聂彤彤,赵伟.现阶段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问题探讨.军事经济研究.2008(8):24
[15]马彦和马文.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改革的新思路.军事经济研究.1999(6):62
[16]徐晓震.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思考.辽宁经济.2000(3):46
[17]李本玉.新时期经济动员工作.国防.2002(5)
[18]任政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国防.2003(1):50
【关键词】 国民经济动员;问题;特点;发展方向
经济动员是一个历史范畴,初起于战争活动,因而经济动员理论是从战争动员理论中发展出来的分支体系,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则可以从1939年韩亮仙的《中国经济动员论》、1940年董问樵的《国防经济论》算起。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引起广泛重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的历史上,虽然已经提出了“国民经济动员学”这一名词,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体系,“国民经济动员学”仍然是一門以国民经济动员本身作为直接和全部对象,进行整体性系统研究的学科。
一、对国民经济动员概念的认识
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为了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的活动,本质是提高国民经济的应变能力,包括平战转换能力、军民兼容能力。董问櫵认为(1943):“所谓经济动员,就是把一个国家民族或国家的所有军事力量当经济的或军事的战争危急之际,是适应国防需求组织而用之。”施莱辛格(1965):国民经济动员“即为把过去民用为主的经济能力,转变用来提高军事及其他战略性生产水准的一种程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1989):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相应的国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的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保障战时的需要”。朱庆林,肖廷杰也(1997):国民经济动员“是维护国家安全,有计划、有组织的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将平时经济转化为战时经济的一系列活动。”王立新、孔昭君也(2001):“国民经济动员作为一个过程是国民经济动员主体—国家通过能动的认知和实践,作用于国民经济动员客体-国民经济,使之适合于紧急状态的需要过程”。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动员分册):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经济部门及其相应的体制有组织有计划的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措施”。陈德第(2001):国民经济动员就是国家调动经济资源潜力和社会的物力、财力应对紧急事态的活动,它关系和影响到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集体、每个行业和每个部门,关系和影响到整个国家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建设的组成部分。张超、翟艺(2006):经济动员是国家为了安全特别是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动员体制,核心是如何更好的处理政府与企业(公民)的关系,即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才能在满足国家安全需要时,政府能够在市场体系中动员经济资源。吴一亮认为对于这一定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1)国家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的主体;(2)国民经济动员的对象,是国民经济领域中的一切要素;(3)国民经济动员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4)国民经济动员的手段是通过转变国民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扩大生产,为战争前线提供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以上所列举的观点看,不同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学者认为是“程序”,有的学者认为是“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是“措施”。我国基本采用原国家计委陈德第、北京理工大学孔昭君、军事经济学院朱庆林的概念:“国民经济动员是指为维护国家安全,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问题
全远林、詹伟(1995)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外部环境:第一、国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第二、未来主要战争样式的变化;第三、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四、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徐晓震(2000):第一,动员意识淡薄,思想准备不足;第二在地方,尤其是市、地级动员机构不健全,工作关系不顺,工作业自务开展举步维艰。王思强(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国民经济动员观念滞后,第二,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滞后。第三,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滞后。第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滞后。
王其云(2006)国民经济动员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使经济成分构成呈现更加多元;第二,政治斗争的复杂化和日益加剧,使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异常艰巨;第三,战争形态的信息化和多样化,使国家安全概念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朝着全程化方向发展;第四,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交融化,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朝着全民化方向发展。
曹青(200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动员所面临的问题:第一,动员目标的政治性与经济利益的多重性的矛盾;第二,动员手段的计划性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的矛盾;第三,动员时间的紧迫性与市场调节的缓慢性的矛盾。聂彤彤、赵伟(2008)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是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一个主要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存在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缺少演练的机会和监督检查、动员法律责任与权利很难落实等问题。
(二)对策
马彦和马文(1999)应采取以下策略:(1)强化国防意识,打牢经济动员的思想基础;(2)坚持依法动员,建立完善经济动员法规,建立完善经济动员机构,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3)改革储备体系,增强经济动员保障实力;(4)组织动员演练,检验经济动员的综合能力;(5)认真组织动员演练。徐晓震(2000)面对国民经济动员问题时应采取以下策略: (1)明确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任务和目标;(2)把国防教育置于社会教育的大系统之中,提高全民经济动员意识;(3)进一步明确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职责,理顺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4)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国防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动员基础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和平战转换能力;(5)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动员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在现代军事、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李本玉(2002)世界并不太平,必须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动员工作:(1)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实现经济动员与“市场”相适应。(2)要加强经济动员法规制度建设,尽快扭转法律规范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的状况。(3)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关系,不断强化经济动员运行机制。任政富(2003)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健全完善经济动员法律,规范各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2)必须扎实开展调查工作,全面准确掌握经济动员的潜力情况;(3)必须科学制订动员预案,努力提高经济动员平战转换能力。
张成羽、张卫兵、万国柱(2003)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把经济动员准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要不断完善经济动员体制;(3)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动员计划;(4)要落实经济动员中必须的战略物资储备。崔博,谭清美,潘顺荣(2004):(1)加强全民国民经济动员思想认识。(2)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动员预案。(3)重视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动员。(4)结合科技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动员。(5)健全立法,促进国民经济动员。王思强(2007)要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重新确立新形势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观;(2)建立健全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动员法规体系;(3)建立权威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 (4)加强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抓紧进行信息战争经济动员研究;其次加强经济动员信息化体系建设,再次加快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库建设;最后加快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动员要以维护国家安全,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为基本点,要结合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实际情况,在综合分析国民经济动员的定义、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及实施方案后,充分考虑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真实需要,通过制度、体制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更加合理、有效和完善,从而切实的保障国民经济动员的实施,维护国家的利益。
三、当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特点
1.全面性。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涉及面较广。从理论体系到实践内容、从应战动员到应急动员、从准备预案到动员实施、从国防动员到经济建设、从管理体制到科技信息、从总体模式设计到政策措施选择等。
2.本土化。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结合中国国情,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信息化战争,面向应急与应战的结合,从定性分析逐步走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
3.前沿性。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在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進展,紧跟时代,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与此相适应,人们的认识也要随国民经济动员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
四、国民经济动员今后的研究方向
国民经济动员从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国民经济动员学学科体系研究;与经济动员保障研究;重点行业与企业动员机构建设;管理效率研究等。具体来说:(1)要与时俱进,从理论、体制、机制方面创新,探索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动员手段和动员方式;(2)要搞好统筹规划,依托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3)要加速国防工业、国防科技发展;(4)要建立科学经济动员运行机制; (5)要完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6)要加强与国家其他应急机构、应急系统的合作,形成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1]董问櫵.国防经济论.商务印书馆.1943:163
[2]施莱辛格.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1965:64
[3]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316
[4]朱庆林,肖廷杰.国防经济动员概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3
[5]王立新,孔昭君.国民经济动员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
[6]陈德第,库桂生.国防经济大辞典.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765
[7]陈德第.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框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8]张超,翟艺.做好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几点看法.当代经理人 CONTEMPORARY MANAGER .2006 (21):75
[9]吴一亮.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基于协调性的研究.硕士论文
[10]全远林,詹伟.浅析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的建构环境.军事经济研究.1996(1):61
[11]徐晓震.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思考.辽宁经济.2000(3):46
[12]王其云.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军事经济研究.2006(8):29
[13]曹青.试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构建.商场现代化.2007(52 3):216
[14]聂彤彤,赵伟.现阶段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问题探讨.军事经济研究.2008(8):24
[15]马彦和马文.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改革的新思路.军事经济研究.1999(6):62
[16]徐晓震.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思考.辽宁经济.2000(3):46
[17]李本玉.新时期经济动员工作.国防.2002(5)
[18]任政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国防.200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