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这是教学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得概念的前提,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很快进入学习概念的最佳思维状态。
一、建立表象,架起思维桥梁
数学概念很抽象,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与发展的。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表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感知条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丰富的表象,以架起思维的桥梁。
1.观察——积累感性材料
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保证对观察对象有清晰的感知。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注重通过实物图像的直观性,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例或已有知识来形象地引进新的概念。课始,教师先出示飞机、奖杯等物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如京剧脸谱、美丽的蝴蝶、黑板等,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感知对称现象。
2.操作——强化感知效果
操作是感知的重要手段,多参与感知活动能增强感知效果。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把飞机、奖杯等物体的一个面画下来,抽象为平面图形,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些图形剪下来并对折,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剪、折两个图形,引导他们自己折一折、比一比、议一议,发现这些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教师演示“部分重合”与“完全重合”的区别,完全重合的两边必定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这是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也是概念的重要内涵。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判断“完全重合”比较好,在操作中理解用“对折”的判断方法。同时让学生充分地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去亲自感知、亲身体验,经历轴对称图形的探索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在折和做的过程中,由于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既加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为概念的进一步形成打好基础,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观察、数学思维等能力。
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高度抽象性,一切概念都是抽象和思维概括的结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
1.抓住关键,及时抽象
在学生形成正确表象后,教师要审时度势,抓住“火候”,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试一试”中的“下面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时,当学生作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虽然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一样,但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以便建立准确的数学概念。这样让学生把研究的视野从生活转向数学,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大量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抛弃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东西,抓住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学生经历了探索过程,并付出了脑力劳动而获取得到的知识,记忆牢固。
2.教给方法,逐步概括
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知识的规律,还必须教给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教给学生用顺序、纵向再逆向比较的方法。观察例题的一组算式:左边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情况,右边观察数值变化的情况。学生在边观察边归纳总结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沟通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完整概念的形成必须经过“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等环节,这是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符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任何数学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常常存在于相互联系的系统中,各个概念之间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联系。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沟通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有关的知识体系,使孤立的概念融合在知识体系之中,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如教学“认识周长”后,教师提问:“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周长各是多少厘米?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组织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思维活跃,既使概念得到深化,知识得到同化,同时也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小学数学概念的系统,摸清概念发展的脉络,并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优化概念教学的过程,使概念教学扎实有效。
(责编杜华)
一、建立表象,架起思维桥梁
数学概念很抽象,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与发展的。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表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感知条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丰富的表象,以架起思维的桥梁。
1.观察——积累感性材料
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保证对观察对象有清晰的感知。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注重通过实物图像的直观性,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例或已有知识来形象地引进新的概念。课始,教师先出示飞机、奖杯等物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如京剧脸谱、美丽的蝴蝶、黑板等,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感知对称现象。
2.操作——强化感知效果
操作是感知的重要手段,多参与感知活动能增强感知效果。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把飞机、奖杯等物体的一个面画下来,抽象为平面图形,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些图形剪下来并对折,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剪、折两个图形,引导他们自己折一折、比一比、议一议,发现这些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教师演示“部分重合”与“完全重合”的区别,完全重合的两边必定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这是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也是概念的重要内涵。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判断“完全重合”比较好,在操作中理解用“对折”的判断方法。同时让学生充分地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去亲自感知、亲身体验,经历轴对称图形的探索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在折和做的过程中,由于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既加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为概念的进一步形成打好基础,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观察、数学思维等能力。
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高度抽象性,一切概念都是抽象和思维概括的结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
1.抓住关键,及时抽象
在学生形成正确表象后,教师要审时度势,抓住“火候”,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试一试”中的“下面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时,当学生作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虽然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一样,但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以便建立准确的数学概念。这样让学生把研究的视野从生活转向数学,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大量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抛弃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东西,抓住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学生经历了探索过程,并付出了脑力劳动而获取得到的知识,记忆牢固。
2.教给方法,逐步概括
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知识的规律,还必须教给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教给学生用顺序、纵向再逆向比较的方法。观察例题的一组算式:左边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情况,右边观察数值变化的情况。学生在边观察边归纳总结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沟通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完整概念的形成必须经过“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等环节,这是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符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任何数学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常常存在于相互联系的系统中,各个概念之间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联系。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沟通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有关的知识体系,使孤立的概念融合在知识体系之中,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如教学“认识周长”后,教师提问:“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周长各是多少厘米?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组织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思维活跃,既使概念得到深化,知识得到同化,同时也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小学数学概念的系统,摸清概念发展的脉络,并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优化概念教学的过程,使概念教学扎实有效。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