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奋斗不要有牺牲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y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纪念英雄更要让英雄少牺牲》(《杂文月刊》2020年5月下)所感。凉山森林火灾频发,2019年3月31日木里大火造成31人牺牲。时隔一年,今年经久乡森林火灾又造成19人牺牲,另有3人重伤和部分民房烧毁,泸山景区被严重破坏,损失惨重。逝去的生命,让人无比痛心。称牺牲者为英雄,毫不为过。但我们更希望他们以一名普通消防员的身份安稳一生。有人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窃以为,要奋斗,更要保证奋斗者的生命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宝贵的,我们必须敬畏生命,要发展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由此,我想到了《报刊文摘》曾经报道过的青藏铁路施工沿线的一条标语:“要奋斗,不要有牺牲。”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自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海霸4000米以上的地段965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十万筑路大军经过五年艰苦奋战,在“世界屋脊”穿越冰峰雪山、戈壁荒原、高原冻土,修筑了一条创造多项世界之最的“天路”,且创造出另一项人间奇迹: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回想建国初期,解放军修筑青藏公路因高寒缺氧,每公里就有一人成了烈士。“到了昆仑山,气息己奄奄,过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风火山,三魂己归天。”即便是今天闻之,也足以让人感到“悲壮”。为何今昔两重天?曾四次去现场采访的一位作家給出答案:青藏铁路建设呈现的最大亮点就是以人为本,敬畏生命,与现代文明意识接轨。建设指挥者们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要求建设者顽强拼搏,更对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在安全保证上舍得投入:坚持先生存再生产,对所有参建人员严格体检,严格限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沿线建有144个医疗机构,17座制氧站、配置25个高压氧舱,每天强制职工吸氧;考虑到高寒缺氧对人损害太大,沿线有38个车站无人值守,用机械、计算机、信息化手段解决……真真是以“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
   我们再来看凉山森林火灾的防控及大火的扑救情况:据木里当地一位村民回忆,他从17岁开始参与救火,有时候一年要救两三场,常见到有牺牲;这支官方通报的“专业扑火队”队员是普通农民、民兵,组建仅三个月便被派往森林火灾一线; 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在经久乡森林火灾发生后,专门约谈四川省、凉山州政府负责人,指出了他们存在的对火源管控“宽松软”,防灭火力量薄弱,队伍配备不足以及指挥体系不健全……等等问题;据通报,3月28日木里森林火灾是因一名11岁男孩点燃松针等物熏洞内松鼠而引发的。而该村今年1月就启动了防火宣传,全村300户都签订了“见火就罚”森林防火责任书。涉事男孩父亲也签订了责任书,却从未翻看其中内容。从上述报道可见,当地的工作还有不少欠缺,也存在着不少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
   灾难之后,我们必须作深刻反思,有些问题不能不追问,有些原因不能不厘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决不让悲剧重演。
其他文献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转引了道书上记载的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牵牛娶织女,向天帝借二万钱下礼。久之不偿,被驱在营室间。”意思是说,牛郎想娶织女为妻,向玉皇大帝借了两万钱作为彩礼。由于这笔钱久借不还,玉皇大帝他老人家很生气,就把牛郎赶到了银河的西边,而把织女留在了河东,一年只允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晚上过河见一次面。   讲完故事,冯梦龙借题发挥道:“则天亦有嫁娶,亦有财聘,亦有
期刊
旧年老家的乡民把毫无保留地赠人东西说成“磕得筐”“净豆儿”。前者意为倾筐与人,倒完还要敲打、磕碰以使筐里的东西完全倒出来;后者是说东西都给了人家,自己兜里干干净净啥都没有了。这两个词都是土话,不是土著很难听得懂。读书后才知道“磕得筐”“净豆儿”还可以用一个文绉绉的词来表达,就是“倾囊”,比如送人东西叫“倾囊相送”,传授知识叫“倾囊相授”,都有毫无保留之意。   过去的手艺人,教徒弟少有倾囊的,因
期刊
清代名臣阿桂与其父阿克敦皆以科举入仕,有“父子大学士”的家风美誉。乾隆初年,阿克敦历任刑部侍郎、尚书十余年,熟知司法事务,并常教导阿桂。一次,阿克敦突然问阿桂道:“朝廷一旦用汝为刑官治狱情,宜何如?”阿桂不假思索地答曰:“行法必当其罪,罪一分与一分法,罪十分与十分法。无使轻重。”此语本是尊法崇法之言,谁知阿克敦听后怒骂:“是子将败我家,是当死!”阿桂茫然,惶恐请教。阿克敦曰:“如汝言,天下无全人矣
期刊
张伯行在清康熙四十二年调任山东济宁道时五十二岁。适逢当地旱灾,农民绝收,当务之急是让农民有饭吃。饭从何来?粮仓内有粮,可是却不敢动,那是皇粮,关系国家命脉。无计可施之際他从家乡河南仪封调来钱粮并缝制棉衣救济灾民,那些粮钱是他自己家里的,非公帑库存。这仍然是杯水车薪,他的奏疏一直禀报到紫禁城。康熙接报,旨令各道赈灾,允许他开仓济民。他打开粮仓取出两万两千六百石粮食赈济汶上和阳谷两县的灾民。这本是一个
期刊
人的一生,富贵贫贱都有可能出现。一般来说,由贫贱入富贵已是不易,由富贵转贫贱则更难。骤得富贵者,往往举止乖张。幾起几落之人,有的可能会在识得人生的悲欢离合、沉浮穷通之后,变得豁达和善良,也有的则在经历世态炎凉之后,变得更为冷酷、孤独和不近人情。从功成名就之后对故人的态度中,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   韩信少时不事生产,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有一阶段,在南昌亭长家白吃了几个月,亭长妻子很
期刊
去年,我在国内生活了几个月,发现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说它无伤大雅,却很烦人,那就是:揩排队的油。比如,你因机票出了点差错,而航班在30分钟以后起飞,急如星火地在航空公司的柜台办交涉。办事员正在电脑上替你补办手续。你忙于填表,付款。这个过程中,至少五位和你一般急如星火的乘客,走近柜台,不由分说,打扰办事员:“请问XX航空公司的柜台在哪里?”“超大件行李在哪里办?”“小姐,麻烦你替我看看,这机票上的外
期刊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说要想称霸的话,非他不可,自己愿意让贤。齐桓公采纳了这个建议,最终成就霸业。   这是中国历史的一段佳话,后世有各种解读。比如,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原谅当初管仲用箭射他,这是国君中难得一见的肚量。称赞齐桓公,体现了人们对明君的
期刊
齐国有寡妇,非常漂亮,算高官职业情人吧。姜氏老公暴亡,崔公去喝白喜酒,估计姜氏一身白服,眼角又含些真真假假的眼泪,梨花带雨,楚楚动人,“见棠姜而美之,遂取(娶)之”。   姜氏一是太漂亮了,二呢也或非良家妇女,中间还有一些情节,史书没记,反正与崔杼领导刮涎上了,“庄公通焉”。庄公是崔杼领导,崔杼并不是众乐乐主义者,绝不拿老婆跟群众来众乐乐,却蛮喜欢拿堂客与领导来官乐乐,“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
期刊
近日,福建省纪委监委通报闽侯县鸿尾乡超墘村违规向贫困户收取征地补偿费等问题。2017年,超墘村作为鸿尾乡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地,协助乡政府开展易地搬迁工作。村党支部书记郑贻团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违规向贫困户收取建房管理费8.7万元和征地补偿费23.75万元,作为村财收入。2019年10月9日,郑贻团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收取的费用如数退還贫困户。这正是——   造福工程本为民,   违规收费怎
期刊
四姨夫的返聘忽然终止,这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那一年他还没有满62岁,单位改制换了新领导,客客气气嘱咐他去财务那里领最后的返聘工资。四姨夫就忽然从一个建筑图纸的终审大佬,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退休小老头。   他一下子变得皮松肉垮,眼睛里的精明矍铄之气都不见了。那一阵子,他每天提着公文包逛公园,目睹成群结队的老太太在欢快地跳着广场舞,老爷子们乐此不疲地下着象棋,退休的文工团员对着湖水吊着嗓子、练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