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1505亿元,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尽管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实践中我们仍然发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探索,同时找出发展现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条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 发展历程 问题 对策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从最开始的政府和国有企业建立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到后来开始有民营资本企业参与进来,到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整体的爆发增长,大家都逐渐开始关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根据Gort和Klepper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从产业出现到到完全退出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其主要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致符合前三个阶段;产品引入阶段、市场成长阶段、市场成熟阶段。产品引入阶段(1995年一2005年):从1995年开始郑州商品交易所集诚现货网开始在网上售卖粮食,后期中华粮网更名成立,进行中央储备粮的销售。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成立正式宣告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开始成型,在当时政府主导的电商平台通过竞卖交易方式累计采购和抛售国家政策性棉花近万吨。在这一阶段,由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刚刚诞生,只有数量有限的公司投资于这个新兴的行业,而且初创阶段行业的创立投资和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较高,而产品市场需求狭小(因为大众对其尚缺乏了解),销售收入较低,普遍亏损;同时,较高的产品成本和价格与较小的市场需求还使这些创業公司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市场成长阶段(2005年一2012年):进入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各类针对不同市场定位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这一个时期,拥有一定市场营销和财务力量的企业开始逐渐主导市场,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经过广泛宣传和消费者的试用,逐渐以其自身的特点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市场需求开始上升,新产业也随之繁荣起来。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相适应,农产品电商方面也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产品从单一、低质、高价向多样、优质和低价方向发展,同时行业里的企业开始重视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发掘新的市场竞争点来争取竞争优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但是大量的商家进入,导致行业过快饱和,而且许多电商都是照搬其他同行的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突破,最终很多企业倒闭。成长与成熟过渡阶段(2012年一至今):从2013年底开始生鲜电商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当时刚成立一年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凭“褚橙进京”“京城荔枝大战”两大事件红极一时,使得生鲜电商再度引起人们热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生鲜电商们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出现了许多手机终端电商平台。但同时,生鲜电子商务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年初的北京“优菜网”破产转让、上海“天鲜配”被下线等。与此同时;以顺丰优选、号生鲜、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创业的生鲜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在这期间,B2C,C2C,C2B,O2O等各种模式竞相推出,越来越多的网络工具,如宽带电信网、数字电视网、新一代互联风、云计算、大数据及年微博、微信等为各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工具。
二、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农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存在自身独有的特点:季节性强、低附加值、标准化困难、同时需要冷链运输。综合而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就是物流成本。本文主要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这些特点出发,研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中存在问题。
1.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小规模、多品种、区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导致农民一家一户 。“小生产”面对“大流通”的波动导致农民不单单要“看天吃饭”,更重要的是“看市场吃饭”。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难以直接与大市场进行对接,另一方面,农产品季节性生产与市场长年均衡需求的矛盾也亟待解决。同时由于大多数农产品流通企业规模小,缺乏品牌知名度,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加之流通环节上组织化程度低、环节多、成本高和产销渠道信息不对称等矛盾和问题,导致许多农产品难以进入流通领域,一些农产品时常出现“卖难”现象。生产方面是大量的农产品滞销,另一方面是城镇居民要面对高价的农产品。
2.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生鲜农产品的运输需要严格的全程冷链控制,冷链物流比普通的物流的成本要高出数倍,根据顺丰优选的物流成本计算,平均每一个订单的物流配送成本大概在47元左右,整个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都在40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仓储、IT、客服系统等成本,这些成本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过高的物流成本让原本在地头有价格优势的农产品丧失这个优势,同时过高的价格也把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领域局限在高端消费市场,也为自身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3.农业就业人数连年下降。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现象开始出现并且已经到影响农业生产的地步。一方面;由于农业产出的效益过低迫使大量青壮年农民加入外出务工的行列。在农忙时节,多数外出人员不能按时返回家乡,造成农村劳动力在绝对数量上短缺。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接受教育和创新的年轻人一般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很少留在农村进行农产品生产,农村缺少电子商务人才,从而给推广电子商务观念带来了难度。这导致农业就业人数相对质量也下降。
4.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该问题表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的全产业链上,产品生产标准、交易标准、品质标准、包装标准。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对这方面的监管经验存在欠缺,导致不同公司不同标准,或者没有标准,这导致整个行业乱象丛生,难以支撑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5.诚信环境有待完善。由于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洽谈、讨价还价、付款都是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主体之间很少有直接见面的机会。因此,传统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直面的道德舆论约束、近距离人身安全威胁及不动产的拖累等现实制约因素基本上不存在,这就为一些心怀不轨者的非诚信行为提供了环境。就买方而言,首要问题是拍下产品后反悔拒绝购买,恶意评价。就卖方而言,电子商务卖方提供的产品与宣传描述不符,欺骗消费者。诚信比黄金重要,这些问题对于构建良好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环境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6.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亏损严重。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总体上95%都在赔。根据对业内人士访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三大损耗。首先是原產地的损耗。除了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网、我买网比较重视原产地成本控制,其他大多数生鲜电商企业几乎都忽略了原产地的损耗。其次是仓储运输的损耗。第三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损耗。对于外包第三方冷链物流或是普通物流配送的生鲜电商平台而言,这个环节的损耗是最大的,因为从生鲜产品的采摘收割到包装配送,已经开始在损耗了,而第三方的物流并不会对产品负太多的责任。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
首先,政府引导是关键,一方面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远离大市场的山区,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这些地区很难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发展提供基本优质的公共支撑平台和服务,建立行业标准、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放开相关领域,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第二,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各个分散的农户组成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一方面在市场信息中,比之以往更加具有优势,不再是跟风选择种植品种,另一方面,集体种植,让农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的经营模式,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大的变化,此外,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也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真正解决小生产大流通的难题。第三,针对冷链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制约,政府先期引导,加大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产业应用。在涉及民生领域、有政府监管需求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如药品、食品的冷链物流等领域应用上先行先试,再逐步应用到公共服务市场、到行业与企业应用市场、到个人家庭市场。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尹伯成.诚信与欺诈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论坛,2003(1) .
[2]费建. 农产品电子商务指引[M].香港特区:文滙出版社,2010.
[3]樊博实.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12,409(11).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 发展历程 问题 对策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从最开始的政府和国有企业建立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到后来开始有民营资本企业参与进来,到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整体的爆发增长,大家都逐渐开始关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根据Gort和Klepper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从产业出现到到完全退出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其主要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致符合前三个阶段;产品引入阶段、市场成长阶段、市场成熟阶段。产品引入阶段(1995年一2005年):从1995年开始郑州商品交易所集诚现货网开始在网上售卖粮食,后期中华粮网更名成立,进行中央储备粮的销售。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成立正式宣告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开始成型,在当时政府主导的电商平台通过竞卖交易方式累计采购和抛售国家政策性棉花近万吨。在这一阶段,由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刚刚诞生,只有数量有限的公司投资于这个新兴的行业,而且初创阶段行业的创立投资和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较高,而产品市场需求狭小(因为大众对其尚缺乏了解),销售收入较低,普遍亏损;同时,较高的产品成本和价格与较小的市场需求还使这些创業公司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市场成长阶段(2005年一2012年):进入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各类针对不同市场定位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这一个时期,拥有一定市场营销和财务力量的企业开始逐渐主导市场,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经过广泛宣传和消费者的试用,逐渐以其自身的特点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市场需求开始上升,新产业也随之繁荣起来。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相适应,农产品电商方面也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产品从单一、低质、高价向多样、优质和低价方向发展,同时行业里的企业开始重视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发掘新的市场竞争点来争取竞争优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但是大量的商家进入,导致行业过快饱和,而且许多电商都是照搬其他同行的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突破,最终很多企业倒闭。成长与成熟过渡阶段(2012年一至今):从2013年底开始生鲜电商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当时刚成立一年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凭“褚橙进京”“京城荔枝大战”两大事件红极一时,使得生鲜电商再度引起人们热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生鲜电商们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出现了许多手机终端电商平台。但同时,生鲜电子商务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年初的北京“优菜网”破产转让、上海“天鲜配”被下线等。与此同时;以顺丰优选、号生鲜、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创业的生鲜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在这期间,B2C,C2C,C2B,O2O等各种模式竞相推出,越来越多的网络工具,如宽带电信网、数字电视网、新一代互联风、云计算、大数据及年微博、微信等为各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工具。
二、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农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存在自身独有的特点:季节性强、低附加值、标准化困难、同时需要冷链运输。综合而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就是物流成本。本文主要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这些特点出发,研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中存在问题。
1.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小规模、多品种、区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导致农民一家一户 。“小生产”面对“大流通”的波动导致农民不单单要“看天吃饭”,更重要的是“看市场吃饭”。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难以直接与大市场进行对接,另一方面,农产品季节性生产与市场长年均衡需求的矛盾也亟待解决。同时由于大多数农产品流通企业规模小,缺乏品牌知名度,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加之流通环节上组织化程度低、环节多、成本高和产销渠道信息不对称等矛盾和问题,导致许多农产品难以进入流通领域,一些农产品时常出现“卖难”现象。生产方面是大量的农产品滞销,另一方面是城镇居民要面对高价的农产品。
2.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生鲜农产品的运输需要严格的全程冷链控制,冷链物流比普通的物流的成本要高出数倍,根据顺丰优选的物流成本计算,平均每一个订单的物流配送成本大概在47元左右,整个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都在40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仓储、IT、客服系统等成本,这些成本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过高的物流成本让原本在地头有价格优势的农产品丧失这个优势,同时过高的价格也把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领域局限在高端消费市场,也为自身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3.农业就业人数连年下降。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现象开始出现并且已经到影响农业生产的地步。一方面;由于农业产出的效益过低迫使大量青壮年农民加入外出务工的行列。在农忙时节,多数外出人员不能按时返回家乡,造成农村劳动力在绝对数量上短缺。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接受教育和创新的年轻人一般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很少留在农村进行农产品生产,农村缺少电子商务人才,从而给推广电子商务观念带来了难度。这导致农业就业人数相对质量也下降。
4.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该问题表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的全产业链上,产品生产标准、交易标准、品质标准、包装标准。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对这方面的监管经验存在欠缺,导致不同公司不同标准,或者没有标准,这导致整个行业乱象丛生,难以支撑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5.诚信环境有待完善。由于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洽谈、讨价还价、付款都是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主体之间很少有直接见面的机会。因此,传统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直面的道德舆论约束、近距离人身安全威胁及不动产的拖累等现实制约因素基本上不存在,这就为一些心怀不轨者的非诚信行为提供了环境。就买方而言,首要问题是拍下产品后反悔拒绝购买,恶意评价。就卖方而言,电子商务卖方提供的产品与宣传描述不符,欺骗消费者。诚信比黄金重要,这些问题对于构建良好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环境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6.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亏损严重。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总体上95%都在赔。根据对业内人士访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三大损耗。首先是原產地的损耗。除了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网、我买网比较重视原产地成本控制,其他大多数生鲜电商企业几乎都忽略了原产地的损耗。其次是仓储运输的损耗。第三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损耗。对于外包第三方冷链物流或是普通物流配送的生鲜电商平台而言,这个环节的损耗是最大的,因为从生鲜产品的采摘收割到包装配送,已经开始在损耗了,而第三方的物流并不会对产品负太多的责任。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
首先,政府引导是关键,一方面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远离大市场的山区,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这些地区很难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发展提供基本优质的公共支撑平台和服务,建立行业标准、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放开相关领域,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第二,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各个分散的农户组成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一方面在市场信息中,比之以往更加具有优势,不再是跟风选择种植品种,另一方面,集体种植,让农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的经营模式,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大的变化,此外,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也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真正解决小生产大流通的难题。第三,针对冷链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制约,政府先期引导,加大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产业应用。在涉及民生领域、有政府监管需求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如药品、食品的冷链物流等领域应用上先行先试,再逐步应用到公共服务市场、到行业与企业应用市场、到个人家庭市场。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尹伯成.诚信与欺诈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论坛,2003(1) .
[2]费建. 农产品电子商务指引[M].香港特区:文滙出版社,2010.
[3]樊博实.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1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