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源性骨关节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遵义地区儿童血源性骨关节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性及其变化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因SA导致骨关节感染的95例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0 d~14岁,平均5.6岁;男53例,女42例;急性骨髓炎39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31例,慢性骨髓炎19例,同时有急性骨髓炎和关节炎6例。根据药敏结果,统计SA耐药性,比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不同性别和不同时间段的检出率及SA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情况。

结果

95例SA导致的骨关节感染患儿中MRSA占50.53%(48例),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2.63%(88例),对林可霉素、红霉素、头孢西丁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4.21%(61例)、57.90%(55例)、55.79%(53例)和53.68%(51例),对复方磺胺甲

唑、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5.26%(24例)、11.58%(11例)和6.32%(6例),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莫西沙星、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耐药菌株。MRSA在男性患儿中的检出率(52.83%,28/53例)稍高于女性患儿(47.62%,20/4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P>0.05)。2008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13年和2014年至2016年MRSA检出率分别为27.78%(5/18例)、51.61%(16/31例)和58.70%(27/46例),2014年至2016年MRSA检出率明显高于2008年至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P<0.05)。SA对林可霉素、红霉素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在2014年至2016年明显高于2008年至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遵义地区儿童血源性骨关节感染病例中SA耐药性较高,MRSA的检出率和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逐渐增加趋势。

其他文献
胆道闭锁(BA)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严重肝脏疾病,是新生儿胆汁淤积的常见病因,以肝内、外胆道系统的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闭锁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基因突变、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炎症、血管因素、母体因素等相关,但具体机制不详。随着对BA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BA基因水平的改变及调控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单侧隐睾并双侧鞘突未闭术中双侧内环口处理方法的选择,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2例单侧隐睾并双侧鞘突未闭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5例,患儿患侧内环口周围筋膜及后腹膜破坏一圈,睾丸下降固定后,于精索血管外侧内环口上壁腹横肌弓状下缘及后腹膜的腹横筋膜间缝合一针缩小内环口。对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0~12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的0~12岁儿童的血清25(OH)D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及季节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不同分为<1岁组、1~3岁组、>3~6岁组及>6岁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0~12岁儿童5 830例,血清2
2018年正值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发布25周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也继"哮喘控制"主题延续多年之后新发布为"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it is always the right time to address airway diseases(早期实时重视气道疾病)",这一主题将哮喘延伸为气道疾病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距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儿童距骨骨质破坏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12例距骨骨质破坏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组织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儿中男8例,女4例;左侧7例,右侧5例;年龄9个月~13岁(平均年龄4.1岁)。初诊时表现为踝部肿胀10例,踝部疼痛5例,伴低热2例。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气管胆管瘘(CTBF)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内科2016年收治的儿童CTBF 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现状及临床转归。结果本例患儿年龄3岁7个月,以反复咳嗽、肺炎、肺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支气管镜下碘油造影诊断为CTBF,并经支气管镜下生物胶封堵成功治愈。迄今英文文献中仅有30例儿童CTBF被报道,2例中文文献报道
目的探讨负压辅助闭合系统(SAC)在治疗白血病患儿难愈性溃疡创面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5例创面溃疡经常规伤口换药难以治愈的白血病患儿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9岁,平均6.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创面位于大腿内侧5例,会阴部及肛周4例,足踝部3例,小腿2例,大腿外侧1例;溃疡创
目的探讨应用Ⅰ期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手术效果及对患儿营养、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77例NEC患儿,病例收集时间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40例(采用Ⅰ期肠造瘘术或肠外置24 h切除术,2~3个月后实施Ⅱ期肠闭瘘术)、B组37例(采用Ⅰ期肠内置管外引流,7~10 d后对患儿实施Ⅱ期探查肠造瘘术或肠切除术,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