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法,首先对薄弱学校进行概念界定,并就概念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接着,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因进行罗列分析,最后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 农村薄弱学校 成因 改进措施
一、概念的界定
薄弱学校这个提法最早见于1986年3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当时,国家教委为顺利推行初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有关各地“特别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薄弱初中建设,使这些学校的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
1998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对薄弱学校的理解则是:“在大中城市的一些中小学校中,或因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或因领导班子力量不强、师资队伍较弱及生源等方面原因,使得学校管理不良,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高,学生不愿去,家长信不过。”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这个时间段内,政府关注的薄弱学校主要是城市中的薄弱学校,很少涉及农村的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指相比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其他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上相对落后的学校。薄弱学校的“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等。据此,可以给薄弱学校下个描述性定义:薄弱学校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等方面相对落后的学校。
其实,薄弱学校主要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包括城市中心区处境不利的学校和乡村地区的薄弱学校。在我国,农村薄弱学校主要指村级小学。由于我国农村自身现状,加之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同样是薄弱学校,农村薄弱学校相比于城市中的薄弱学校,差距还是很大的。农村学校在我国学校体系中占的比例又决定了其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成败决定了我国学校改进的成败。
对于学校改进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公认的、权威的是经合组织国际学校改进计划对“学校改进”的定义:“‘学校改进’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努力,其目的是在一所或更多学校中变革学习条件及其他相关内部条件,最终目的是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范国睿认为,学校改进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小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学校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
二、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因
1.政府的政策导向。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办重点学校是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如1980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学校的决定》,这一《决定》认为,前段时期在集中力量办好重点学校方面做得不够,“不少重点学校还没有‘重’起来”,要求今后几年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在重点学校建设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一系列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向重点学校倾斜,致使学校间差距逐步拉大。很多薄弱学校就是这样形成的。
2.市场经济的影响。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地区经济水平严重制约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各地区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即使在同一地区内部,不同学校的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校际间发展不平衡突出,重点校和薄弱校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愿望。而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现状。这一矛盾的演变带来了许多教育和社会问题: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读重点校、示范校,浪费了严重的物力、财力,孩子心理负担沉重,致使学校角色失位、教师流动错位。重点校在享用国家公共教育资源的同时依仗自身优越地位收取高额择校费,吸引众多优秀教师跻身其中,而薄弱学校则陷入发展困境。
3.学校内部的问题。
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校舍陈旧狭小、教学仪器陈旧、设备落后,很多农村小学除了课桌、讲台、黑板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
我国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农村小学的校长隶属于镇中心小学校长管理,然后层层逐上。很多农村学校的校长都是直接由上级领导任命的,而非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尚存在很多教师由于教学业绩突出被晋升为校长的现象,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管理学的知识或培训,正如彼得原理描述的那样,他们最终来到了他们并不胜任的位置上。
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加之农村教育条件的落后,很多优秀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农村薄弱学校很多优秀教师在生活的压力下选择离去。在农村教师素质整体偏低的情况下,很多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又成为制约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瓶颈。
学校的学生规范历来就是这样规定的,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学校改革从来看做学校领导的事,领导层很难接受教师群体对于学校管理的介入,更不用说倾听学生的声音了。
4.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缺乏理论支持。
很多校长反映,他们也想改进,但是不知道如何改。学校校长的权力是有限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在学校试行的代价是很沉重的。因此,前期的理论准备是学者们应该做的。如前所述,目前专家学者对于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研究还是很缺乏的。
另外,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少。我们一直倡导学校与社会、家庭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至今学校在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方面做得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三、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措施建议
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项需要多方群体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学校(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等)、社会、专家学者这些群体共同致力于薄弱学校的改进,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政府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并明确地给予政策倾斜。 政府仍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更要重视教育投入分配问题。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把有限的教育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用经济学术语说,是让有限的资源真正达到其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学校教育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增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有更多理由支持把更多教育资源投向农村,特别是农村的薄弱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进行资源重组,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2.学校关注整个群体,发挥群体合力,共同致力于学校的改进。
学校应该由改革的对象变为改革的主体。从政策的被动执行者变为创造型的执行者。
(1)学校管理者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句话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中被证实。学校管理者,特别是学校的校长应当充分发挥领导和凝聚作用,特别在学校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要重视发挥整个领导群体的智慧,充分了解学校的特色。很多农村薄弱学校都是通过领导群体决策,对学校自身充分研究,充分挖掘学校特色而崛起的,如一批批的“书法、绘画、体育”等特色类学校。
(2)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归根结底是由教师质量决定的。因此,提高教师质量成为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重要突破口。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资助、资金支持等方式给农村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在职攻读教育硕士、脱产培训、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等机会,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还可以通过选送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到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挂职工作的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教师的业务指导,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
学校之间建立教育网络,搭建一个跨校教师学与教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就教育经验与心得等进行网上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学生
如果我们坚信学校改进的初衷和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利益,那么我们是没有任何理由在改进的时候忽视学生的意见与观点的。事实上,学生对于改进与否的感受是最直接、最敏感的,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3.促使社会力量成为薄弱学校改进的动力。
社会力量既可以成为学校改进的动力,又可以成为改进的阻力,这取决于学校对于社会参与力量的态度。农村薄弱学校的情况尤为特殊,由于地处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大都习惯安于现状,不喜欢变动,一些小的变革都会引起他们本能的反对,无形中增加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难度。这要求学校管理者不仅有改革的魄力,还要善于因势利导,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赢得社会尊重和支持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对农民的开放,使农民真正了解学校究竟做了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还想做些什么。一般而言,对于自己很了解的、很信任的东西,我们是乐于支持、乐于付出的。
4.专家学者的支持。
专家学者参与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既是一种理论支持,又是一种信心激励。先进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里还想多说一点的是,专家学者的研究一定要建立在对农村薄弱学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那种凭空臆想的理论无非是一些简单的、文字的排列组合而已,对于学校的改进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它们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决定了我们不能仅靠借鉴西方模式解决农村薄弱学校问题。我们应该坦然地承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力量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素英.学校改进视角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
[2]张侃.浅谈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因和改造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3]肖柏栋,周光贤.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4]车成全.农村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M].百家杂谈,P13-14.
[5]陈金干.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校长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8(5).
关键词: 农村薄弱学校 成因 改进措施
一、概念的界定
薄弱学校这个提法最早见于1986年3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当时,国家教委为顺利推行初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有关各地“特别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薄弱初中建设,使这些学校的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
1998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对薄弱学校的理解则是:“在大中城市的一些中小学校中,或因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或因领导班子力量不强、师资队伍较弱及生源等方面原因,使得学校管理不良,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高,学生不愿去,家长信不过。”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这个时间段内,政府关注的薄弱学校主要是城市中的薄弱学校,很少涉及农村的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指相比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其他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上相对落后的学校。薄弱学校的“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等。据此,可以给薄弱学校下个描述性定义:薄弱学校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等方面相对落后的学校。
其实,薄弱学校主要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包括城市中心区处境不利的学校和乡村地区的薄弱学校。在我国,农村薄弱学校主要指村级小学。由于我国农村自身现状,加之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同样是薄弱学校,农村薄弱学校相比于城市中的薄弱学校,差距还是很大的。农村学校在我国学校体系中占的比例又决定了其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成败决定了我国学校改进的成败。
对于学校改进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公认的、权威的是经合组织国际学校改进计划对“学校改进”的定义:“‘学校改进’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努力,其目的是在一所或更多学校中变革学习条件及其他相关内部条件,最终目的是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范国睿认为,学校改进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小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学校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
二、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因
1.政府的政策导向。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办重点学校是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如1980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学校的决定》,这一《决定》认为,前段时期在集中力量办好重点学校方面做得不够,“不少重点学校还没有‘重’起来”,要求今后几年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在重点学校建设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一系列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向重点学校倾斜,致使学校间差距逐步拉大。很多薄弱学校就是这样形成的。
2.市场经济的影响。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地区经济水平严重制约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各地区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即使在同一地区内部,不同学校的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校际间发展不平衡突出,重点校和薄弱校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愿望。而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现状。这一矛盾的演变带来了许多教育和社会问题: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读重点校、示范校,浪费了严重的物力、财力,孩子心理负担沉重,致使学校角色失位、教师流动错位。重点校在享用国家公共教育资源的同时依仗自身优越地位收取高额择校费,吸引众多优秀教师跻身其中,而薄弱学校则陷入发展困境。
3.学校内部的问题。
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校舍陈旧狭小、教学仪器陈旧、设备落后,很多农村小学除了课桌、讲台、黑板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
我国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农村小学的校长隶属于镇中心小学校长管理,然后层层逐上。很多农村学校的校长都是直接由上级领导任命的,而非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尚存在很多教师由于教学业绩突出被晋升为校长的现象,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管理学的知识或培训,正如彼得原理描述的那样,他们最终来到了他们并不胜任的位置上。
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加之农村教育条件的落后,很多优秀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农村薄弱学校很多优秀教师在生活的压力下选择离去。在农村教师素质整体偏低的情况下,很多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又成为制约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瓶颈。
学校的学生规范历来就是这样规定的,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学校改革从来看做学校领导的事,领导层很难接受教师群体对于学校管理的介入,更不用说倾听学生的声音了。
4.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缺乏理论支持。
很多校长反映,他们也想改进,但是不知道如何改。学校校长的权力是有限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在学校试行的代价是很沉重的。因此,前期的理论准备是学者们应该做的。如前所述,目前专家学者对于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研究还是很缺乏的。
另外,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少。我们一直倡导学校与社会、家庭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至今学校在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方面做得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三、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措施建议
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项需要多方群体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学校(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等)、社会、专家学者这些群体共同致力于薄弱学校的改进,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政府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并明确地给予政策倾斜。 政府仍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更要重视教育投入分配问题。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把有限的教育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用经济学术语说,是让有限的资源真正达到其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学校教育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增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有更多理由支持把更多教育资源投向农村,特别是农村的薄弱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进行资源重组,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2.学校关注整个群体,发挥群体合力,共同致力于学校的改进。
学校应该由改革的对象变为改革的主体。从政策的被动执行者变为创造型的执行者。
(1)学校管理者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句话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中被证实。学校管理者,特别是学校的校长应当充分发挥领导和凝聚作用,特别在学校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要重视发挥整个领导群体的智慧,充分了解学校的特色。很多农村薄弱学校都是通过领导群体决策,对学校自身充分研究,充分挖掘学校特色而崛起的,如一批批的“书法、绘画、体育”等特色类学校。
(2)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归根结底是由教师质量决定的。因此,提高教师质量成为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重要突破口。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资助、资金支持等方式给农村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在职攻读教育硕士、脱产培训、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等机会,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还可以通过选送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到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挂职工作的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教师的业务指导,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
学校之间建立教育网络,搭建一个跨校教师学与教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就教育经验与心得等进行网上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学生
如果我们坚信学校改进的初衷和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利益,那么我们是没有任何理由在改进的时候忽视学生的意见与观点的。事实上,学生对于改进与否的感受是最直接、最敏感的,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3.促使社会力量成为薄弱学校改进的动力。
社会力量既可以成为学校改进的动力,又可以成为改进的阻力,这取决于学校对于社会参与力量的态度。农村薄弱学校的情况尤为特殊,由于地处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大都习惯安于现状,不喜欢变动,一些小的变革都会引起他们本能的反对,无形中增加农村薄弱学校改进的难度。这要求学校管理者不仅有改革的魄力,还要善于因势利导,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赢得社会尊重和支持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对农民的开放,使农民真正了解学校究竟做了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还想做些什么。一般而言,对于自己很了解的、很信任的东西,我们是乐于支持、乐于付出的。
4.专家学者的支持。
专家学者参与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既是一种理论支持,又是一种信心激励。先进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里还想多说一点的是,专家学者的研究一定要建立在对农村薄弱学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那种凭空臆想的理论无非是一些简单的、文字的排列组合而已,对于学校的改进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它们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决定了我们不能仅靠借鉴西方模式解决农村薄弱学校问题。我们应该坦然地承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力量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素英.学校改进视角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
[2]张侃.浅谈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因和改造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3]肖柏栋,周光贤.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4]车成全.农村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M].百家杂谈,P13-14.
[5]陈金干.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校长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