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农村留守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分析留守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然后阐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留守中学生 学习心理 现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日益突出。我国很多调查显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让人担忧。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部分地区更为严重。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要加强关注,努力解决。
一、留守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
1.留守中学生对学习的功能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
很多留守中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可以赚到钱,父母的教养方式使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学生满怀着信心入学,但社会上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些都影响到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他们认为读了书也不一定有用,不一定能赠到钱,而没读书同样能打工赚钱.虽然中国有句老话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这些学生认为这早已过时了,这么辛苦读书到头来不见得有好工作。加之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更让这些中学生不能接受事实,因此学习上就不能认真对待了。
2.留守中学生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
留守中学生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对待学习非常消极,原本是该快乐的学习新知识,却让种种原因使他们讨厌学习。家长和教师经常给他们施加压力, 他们的学习常是被逼的,这种勉为其难的做法,只会让他们学习更被动,更有部分学生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现象。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失去了求知欲、好奇心。
3.留守中学生对学习活动存在认识偏差
留守中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想着如何远离学习活动,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不听课 , 抄袭作业,甚至逃课。部分顽固的学生还会跟教师作对,常故意搞对立.不配合教师的工作。
二、出现这些心理的原因
产生这些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农村经济与教育发展较差,农村学生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中学学习更为吃力;其次经济条件通常也不富裕,学习条件较差,困难家庭会使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还有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使他们产生利己和功利主义思想。
1.家庭的贫困导致留守学生自卑
农村中学生由于家境较差,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常常自卑,极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有一些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则会变得思维迟钝,对任何事没有兴趣,甚至做出偏激的行为。在我班的王某,小学成绩还不错,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城读初中后,生活环境有所改变,加之县城生活多了几分诱惑,这名学生开始到处游荡,不再顾及学习。我询问他,他的回答是家里穷,再努力学,也供不起他读大学,所以想着早点打工。所以家庭的经济支持会改变学生很多的想法。
2.亲情的缺失使留守中学生易早恋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要么是隔代抚养,要么是亲戚代看管,有的是过分溺爱,有的则是放任自由,都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心理缺乏亲情的眷顾,常常若有所失,心里笼罩着寂寞孤独。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就融入另一种情感来弥补这一缺陷。我班上的女生袁某,眉清目秀很是讨喜,但是农村父母出外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家里。这位同学在初二经不住其他男同学的追求开始早恋,从而不愿意学习,完全陶醉于两人世界,并且说这样做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早恋,而是亲情的关怀和支持,需要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以充实他们的生活。
3.社会适应性障碍使留守中学生产生抑郁
很多农村留守中学生进城读初中时,产生了社会环境不适应症状,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了困难。部分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总是显得不和谐。加之他们说方言多,常被同学耻笑,这更易导致他们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形成了抑郁、焦虑,已经无心学习,常常想回家.
三、针对这些学习心理问题提出的对策
1.学校方面
学校可实行分层次教学,针对两极分化,可分成AB两班,进行分层次教学。成绩有进步的可放入A班学习,B班的学生基础差,可放慢教学步伐,加强练习,讲解也可以更细致一些,把基础打牢一些,课后还可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A班的学习可以正常化,按原进度学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有进步,并产生成就感,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也要在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对学生要倾注爱心,亲近学生。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仪表、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青春期的中学生,更要倍加关爱;要欣赏学生,教师要以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態度和方法,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感情投入,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家庭方面
父母对子女不要有过高的期望,以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过高的期望易使孩子在超负荷的运转中,积蓄了对学习的厌恨,容易引起抵触情绪。父母还要帮助子女建立充分的自信,学习上有困难,要教会小孩面对困难不能退缩,不能泄气。家长还应该给子女降压、松绑,不要过分强调竞争,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鼓励子女学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还要记住多关心孩子的休息和心情,不能只问学习不问其他.
与子女谈话是一种艺术,家长应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平等的、朋友式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在孩子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经历中表现有进步时,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现状堪忧,不仅学校与家长要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多加关注,切实解决。
参考文献:
[1] 夏衍刚. 试论中学生的厌学症与辅学[J] . 大众心理学,1996(1) .
[2] 史鸿敏. 有自得之美而无厌苦之患新课标实施中的乐学探究[J]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1) : 156- 157.
关键词:农村 留守中学生 学习心理 现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日益突出。我国很多调查显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让人担忧。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部分地区更为严重。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要加强关注,努力解决。
一、留守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
1.留守中学生对学习的功能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
很多留守中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可以赚到钱,父母的教养方式使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学生满怀着信心入学,但社会上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些都影响到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他们认为读了书也不一定有用,不一定能赠到钱,而没读书同样能打工赚钱.虽然中国有句老话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这些学生认为这早已过时了,这么辛苦读书到头来不见得有好工作。加之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更让这些中学生不能接受事实,因此学习上就不能认真对待了。
2.留守中学生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
留守中学生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对待学习非常消极,原本是该快乐的学习新知识,却让种种原因使他们讨厌学习。家长和教师经常给他们施加压力, 他们的学习常是被逼的,这种勉为其难的做法,只会让他们学习更被动,更有部分学生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现象。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失去了求知欲、好奇心。
3.留守中学生对学习活动存在认识偏差
留守中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想着如何远离学习活动,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不听课 , 抄袭作业,甚至逃课。部分顽固的学生还会跟教师作对,常故意搞对立.不配合教师的工作。
二、出现这些心理的原因
产生这些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农村经济与教育发展较差,农村学生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中学学习更为吃力;其次经济条件通常也不富裕,学习条件较差,困难家庭会使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还有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使他们产生利己和功利主义思想。
1.家庭的贫困导致留守学生自卑
农村中学生由于家境较差,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常常自卑,极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有一些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则会变得思维迟钝,对任何事没有兴趣,甚至做出偏激的行为。在我班的王某,小学成绩还不错,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城读初中后,生活环境有所改变,加之县城生活多了几分诱惑,这名学生开始到处游荡,不再顾及学习。我询问他,他的回答是家里穷,再努力学,也供不起他读大学,所以想着早点打工。所以家庭的经济支持会改变学生很多的想法。
2.亲情的缺失使留守中学生易早恋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要么是隔代抚养,要么是亲戚代看管,有的是过分溺爱,有的则是放任自由,都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心理缺乏亲情的眷顾,常常若有所失,心里笼罩着寂寞孤独。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就融入另一种情感来弥补这一缺陷。我班上的女生袁某,眉清目秀很是讨喜,但是农村父母出外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家里。这位同学在初二经不住其他男同学的追求开始早恋,从而不愿意学习,完全陶醉于两人世界,并且说这样做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早恋,而是亲情的关怀和支持,需要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以充实他们的生活。
3.社会适应性障碍使留守中学生产生抑郁
很多农村留守中学生进城读初中时,产生了社会环境不适应症状,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了困难。部分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总是显得不和谐。加之他们说方言多,常被同学耻笑,这更易导致他们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形成了抑郁、焦虑,已经无心学习,常常想回家.
三、针对这些学习心理问题提出的对策
1.学校方面
学校可实行分层次教学,针对两极分化,可分成AB两班,进行分层次教学。成绩有进步的可放入A班学习,B班的学生基础差,可放慢教学步伐,加强练习,讲解也可以更细致一些,把基础打牢一些,课后还可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A班的学习可以正常化,按原进度学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有进步,并产生成就感,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也要在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对学生要倾注爱心,亲近学生。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仪表、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青春期的中学生,更要倍加关爱;要欣赏学生,教师要以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態度和方法,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感情投入,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家庭方面
父母对子女不要有过高的期望,以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过高的期望易使孩子在超负荷的运转中,积蓄了对学习的厌恨,容易引起抵触情绪。父母还要帮助子女建立充分的自信,学习上有困难,要教会小孩面对困难不能退缩,不能泄气。家长还应该给子女降压、松绑,不要过分强调竞争,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鼓励子女学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还要记住多关心孩子的休息和心情,不能只问学习不问其他.
与子女谈话是一种艺术,家长应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平等的、朋友式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在孩子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经历中表现有进步时,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现状堪忧,不仅学校与家长要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多加关注,切实解决。
参考文献:
[1] 夏衍刚. 试论中学生的厌学症与辅学[J] . 大众心理学,1996(1) .
[2] 史鸿敏. 有自得之美而无厌苦之患新课标实施中的乐学探究[J]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1) :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