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本课程的总目标,即:“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毋庸置疑的任务之一。
一、统一思想,明确时事教育的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身边、国内、国际大事。因为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这里的大事就应是学生有能力、有基础、有兴趣关注的时事。2.知道这些大事的意义。初中生能理解的意义是对国内、对自己家乡、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的意义。3.结合时事,能与所学习内容相互融合、沟通。这是结合学生生活环境的理解、融合。
能力目标:1.从学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拓展到关注国内、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国内外发生的事件;3.学会分析各种资料,能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4.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时事内容;5.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关注国家形势。
二、加强学习,增强业务能力
1.改变传统业务学习的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1)看名师时事教学录像,听名师教学讲座。
(2)摘课改理念精华。学习了文章,将新课改理念的精华摘录下来,而后,相互交流,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写学习心得体会。业务学习无论采取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写学习心得体会,因为只有写学习心得体会,教师才能真正学到“实”处,才能真正和业务学习相融合。
(4)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2.以学习为主线,以课堂实践为载体,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互相听评课了解课题教学情况,并将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学实践中来,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要求每位教师将课题研究努力和新课改结合起来,定期出写有一定质量的阶段性总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及时总结,使经验得以汇聚,成果不断得到升华。
我们的做法:一是注意积累,写随笔;二是学习之后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即兴发言,畅所欲言。发言只谈两点:一点是感触最深、最值得借鉴的一方面;另一点是需要改进的方面。这要求教师思维要敏捷,组织语言能力要高,要善于表达,尤其是要懂理论,还要结合实际。
三、实践操作与成果
1.常规教研,确定课堂教学与时事结合的基本方法或模式
(1)课前时政点评,收集整理资料。教学中十分注重课前五分钟点评,这是落实和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重要措施。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关注面、生活内容比较窄,因此对于初中学生,关注的时事要从学校、社区开始,逐步拓展到国内、国外。
(2)利用班会、第二课堂搞专题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时政点评后,可以把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集中起来专题讨论,由学生主持。在班里成立材料组,全部同学参与找材料、写稿子,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各抒己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这些专题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来解决问题。最后组织指导学生撰写时事小论文,把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3)针对时事热点开展时事竞赛。针对中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组织时事知识竞赛。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时政的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又达到了时事教育的目的。
2.收获与提升
(1)教学理念的新变化。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教师们最大的收获是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行为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对课标和教材钻研到位,课堂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两个转变效果明显,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学生活动的效果增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3)教师向研究性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感觉到了研究的乐趣,克服了畏难思想,并在获得成果中体会到了成就感,有了信心和动力。多名教师也有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有关报刊发表,并且主编出版了一本论著。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们在教学水平、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开展不够深入、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更讲究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一、统一思想,明确时事教育的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身边、国内、国际大事。因为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这里的大事就应是学生有能力、有基础、有兴趣关注的时事。2.知道这些大事的意义。初中生能理解的意义是对国内、对自己家乡、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的意义。3.结合时事,能与所学习内容相互融合、沟通。这是结合学生生活环境的理解、融合。
能力目标:1.从学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拓展到关注国内、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国内外发生的事件;3.学会分析各种资料,能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4.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时事内容;5.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关注国家形势。
二、加强学习,增强业务能力
1.改变传统业务学习的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1)看名师时事教学录像,听名师教学讲座。
(2)摘课改理念精华。学习了文章,将新课改理念的精华摘录下来,而后,相互交流,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写学习心得体会。业务学习无论采取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写学习心得体会,因为只有写学习心得体会,教师才能真正学到“实”处,才能真正和业务学习相融合。
(4)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2.以学习为主线,以课堂实践为载体,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互相听评课了解课题教学情况,并将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学实践中来,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要求每位教师将课题研究努力和新课改结合起来,定期出写有一定质量的阶段性总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及时总结,使经验得以汇聚,成果不断得到升华。
我们的做法:一是注意积累,写随笔;二是学习之后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即兴发言,畅所欲言。发言只谈两点:一点是感触最深、最值得借鉴的一方面;另一点是需要改进的方面。这要求教师思维要敏捷,组织语言能力要高,要善于表达,尤其是要懂理论,还要结合实际。
三、实践操作与成果
1.常规教研,确定课堂教学与时事结合的基本方法或模式
(1)课前时政点评,收集整理资料。教学中十分注重课前五分钟点评,这是落实和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重要措施。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关注面、生活内容比较窄,因此对于初中学生,关注的时事要从学校、社区开始,逐步拓展到国内、国外。
(2)利用班会、第二课堂搞专题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时政点评后,可以把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集中起来专题讨论,由学生主持。在班里成立材料组,全部同学参与找材料、写稿子,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各抒己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这些专题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来解决问题。最后组织指导学生撰写时事小论文,把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3)针对时事热点开展时事竞赛。针对中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组织时事知识竞赛。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时政的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又达到了时事教育的目的。
2.收获与提升
(1)教学理念的新变化。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教师们最大的收获是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行为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对课标和教材钻研到位,课堂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两个转变效果明显,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学生活动的效果增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3)教师向研究性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感觉到了研究的乐趣,克服了畏难思想,并在获得成果中体会到了成就感,有了信心和动力。多名教师也有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有关报刊发表,并且主编出版了一本论著。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们在教学水平、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开展不够深入、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更讲究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