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企和谐 共生共荣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butch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媒体与企业的关系,是传媒与企业界一直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给媒体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园地,努力形成媒企互信、共谋双赢的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媒体与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刊从这一期起,特开辟“传媒与企业”专栏,欢迎传媒界、企业界的朋友踊跃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从理念更新、实务操作、经验介绍、案例推介等不同层面惠赐稿件,共同办好属于自己的这个栏目。
  
  媒体和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企业如何站在战略高度看待媒体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媒体如何准确了解企业的诉求,真实地报道企业的新闻,宣传企业的产品?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管理论坛,围绕这些涉及“媒企和谐”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里将国新出版物数据调查中心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深圳月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怀德、欧莱公司中国公关副总裁蓝珍珍等人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增进互信是媒企应对市场挑战的共同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考验,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和生存挑战,迫切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舆论环境。为此,一些企业对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曝光十分敏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所谓的“消灾”,对媒体采取躲避的态度。
  同样,随着新媒体蓬勃兴起的冲击,随着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媒体利用掌握舆论监督的优势地位,对企业造成了“居高临下”的压力,媒企成为一对矛盾。不少报刊对自己的发行量讳莫如深,不敢公之于众,有的甚至虚报发行量。而广告主目前对报刊社自报的发行量或者不相信,或者大打折扣,有的索性不在报刊做广告了。媒体和企业之间相互缺乏信任、理解和支持,这对于媒体和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十分的不利,也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媒企之间消除误解、增进互信、营造和谐、共谋发展,是化解生存压力,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挑战和激烈竞争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媒体与企业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综观当今社会,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无论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事小事,还是发生在地球其他角落的重大事件,人们都可以通过媒体迅速了解。作为企业,更是处于全球新闻透明化的包围之中。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学会和各种媒体打交道。无论你是否认同,媒体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无论你是直接和媒体打交道,还是间接打交道,总离不开媒体的支持。
  企业有经济上的优势,但缺乏直接和消费者沟通的方法,也就是缺少“社会舆论的话语权”,而这正是媒体的强项。媒体和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媒体需要企业的广告投放以维持经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媒体的传播功能,为自己创立品牌,树立信誉,这就实现了互利互惠。可以这样说,媒体和企业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不但可以共赢,而且必须共赢。根据双方的需求,寻找到利益的契合之处,是锦上添花、珠联璧合的美好出路。
  
  用诚信实现媒企双赢
  人无信不立。企业和媒体也一样。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媒体和企业,要真正实现双赢的目标,需要双方诚实守信。
  打牢媒企互信的思想基础。媒体和企业都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媒体为企业服务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舆论监督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实际效果的检验。而企业的发展要建立在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经营必须遵纪守法,生产的商品必须对人民负责。媒体对企业的舆论监督,是维护群众利益,营造企业平等竞争环境的重要举措。企业要正确对待、积极支持舆论监督,这是媒体互信和谐的思想基础。
  坚持媒企互信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要勇于接受媒体的监督。作为媒体,舆论监督应有利于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媒体对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对待。报道要讲职业道德,监督要出于公心。通过舆论监督促进企业发展才是根本目的之所在。
  疏通媒企互信的渠道。要把媒体和企业的互信建立在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建立定期通气制度,及时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使媒体全面了解企业,正确宣传企业,理性监督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媒体的舆论监督要规范化,增加透明度,也可以主动把企业代表请进来,让企业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感受媒体的艰辛和困难,更好地理解媒体,支持媒体。媒体和企业还可以开展互动联谊活动,增进友情。
  建立媒企互信的自律机制。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媒体要按照诚信的要求进行舆论监督,首先自己要做到诚信,并且接受群众的监督。当前,有些企业之所以不主动向有些媒体投放广告,不认同媒体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企业领导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不愿让媒体了解企业发展的状况,更有甚者,还把企业与媒体的关系看成是防患与防备的关系,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的媒体在诚信方面出了问题则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比如,报刊的发行量是企业投放广告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通常被企业作为媒体影响力的第一要素,也是企业选择广告媒体的先决性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面对媒体的发行数据,经常会有前后矛盾、系统性和权威性不够的困惑。据新闻出版总署报请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提供的情况,不少报刊社对发行量核查的认识不足,开展工作难度较大。从这一点看,媒体的诚信建设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树立只有诚信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观念,加强和完善媒体诚信建设的自律机制,对增进媒企之间的互信和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梁衡是新闻界的一个符号,也是少有的通才。文学、政治与新闻,这三个看起来大相径庭的领域,在他那里却息息相通,神奇地变成了一片茂盛的森林。  他是记者、作家、学者、官员。他笑谈真理,境界高远;一手美文,著作等身。天赋、资质、勤奋与执著,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并使他在四个不同的角色之间从容驾驭,转换自如。  人们常说,新闻易碎、新闻无学。梁衡却说,是新闻这个平台成就了自己,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了文学与政治的
期刊
2007年,中国广电业正在发生蜕变,同时也孕育着新生。《新结婚时代》《奋斗》热播,“同一首歌”转型为产业化,农妇自编自导拍电视剧,选秀节目向奥运主题转型……广电业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本质,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观众需求为第一原则。同时,广电、电信、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六城会IBC的成功运行,凤凰学院的成立……广电业正在借助各种手段和各种力量为自身服务,在整合中创新,在创新中整合。为此,中国
期刊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叙事视角的选择者,他选用怎么样的视角进行叙事,不仅关系到新闻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在形态,也涉及到建构新闻事实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几篇有影响的报道的分析,来阐述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中的一些应用,并揭示因视角运用不当产生的相关问题。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报道《狷狂黄健翔》。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名人与记者的争论。厘清争论中的个人动机及评价个人的私人行为并不是新闻学所
期刊
2007年9月21日是美国著名记者海伦·斯诺诞辰100周年暨《西行漫记》发表70周年。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与陕西省翻译协会斯诺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车轮上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9月5日至8日在陕西西安、延安、志丹、宝鸡、凤县,即沿着当年海伦的采访路线,一路走来,追寻当年海伦陕北之行的遗迹,研讨会的发言全部安排在1500公里的旅途中。 坐在两辆旅游大巴上的与会代表有8位海伦·福斯特家族的后人,9
期刊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是都市类报纸的长项,而思想性强,报道角度高屋建瓴,报道形式较严肃的重大主题报道是日报所关注。基于这样的认识,都市类报纸较少涉足重大主题报道,或即使涉足往往也是蜻蜓点水、欲言又止。对于这类报纸如何搞好重大主题的报道,把日报的权威严肃重大的特殊性和都市类报纸的可读性适用性及形式上的灵活性与贴近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晚报轻松活泼的报道方式表现出来
期刊
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引起社会关注,产生社会影响,这是新闻媒体舆论影响力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即通过信息的随时发布聚合社会“注意力”,对舆论产生“影响力”。  只要做到及时、准确,实现信息的新闻价值和新闻影响,到此,记者乃至整个媒体都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可以舒口气。  但能不能做得更多些,更好些呢?舆论影响力除了上述的渠道,还有没有第二种方式或者更多途径呢?  特别是当报业竞争日趋激烈
期刊
1998年下半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大本营”,在中国电视界引发了一股强烈的娱乐旋风, 一时间风起云涌,“快乐”“非常”“相约”“动员”等字眼的频频出现,似乎在提醒人们:一个游戏与狂欢的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娱乐节目的火爆引发了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关注。本文从合法化休闲快感的慰藉、窥视癖心理的满足、狂欢心理的发泄三个方面,试图从观众心理这一角度分析电视娱乐节目热出现的原因。    一、合法化休闲
期刊
尹韵公简介:1956年生于重庆,幼承家学,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硕士时,沿着范长江西北采访的路线,重新采访,出版《西北采访万里行》,据此而成的《范长江与红军长征》等论文,引起较大反响。读博士师从方汉奇先生,专事新闻史研究。期间当选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并以全国学联研究生部副部长身份,出访日本。1988年进入国务院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司长。1997年10月任中国社会
期刊
开栏语:  采编、发行和广告是当代媒介经营的“三驾马车”,但发行历来不受重视,理论研究也最为薄弱。本刊从本期开始,将把媒介发行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开设“报刊发行”专栏,并逐步加大栏目比例,希望能为国内百万发行人搭建一座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精神家园。本栏目坚持“写发行人的话,为发行人说话”,致力于提供实用的发行资讯,传播发行前沿理念,推介发行界的经典案例。这里的文章要求贴近发行实际、贴近发行
期刊
本刊2006年度“传媒策划 影响中国”经典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部分评委(以应邀先后顺序排列)  梁 衡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  张伯海中国期刊协会顾问  范以锦中国记协副主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名誉社长  梁勤俭中国广告协会报纸委员会主任   吴海民京华时报社社长   王伏虎今日女报社社长    部分支持单位  腾讯网  京华时报  北京青年报  今日女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