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媒体与企业的关系,是传媒与企业界一直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给媒体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园地,努力形成媒企互信、共谋双赢的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媒体与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刊从这一期起,特开辟“传媒与企业”专栏,欢迎传媒界、企业界的朋友踊跃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从理念更新、实务操作、经验介绍、案例推介等不同层面惠赐稿件,共同办好属于自己的这个栏目。
媒体和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企业如何站在战略高度看待媒体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媒体如何准确了解企业的诉求,真实地报道企业的新闻,宣传企业的产品?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管理论坛,围绕这些涉及“媒企和谐”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里将国新出版物数据调查中心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深圳月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怀德、欧莱公司中国公关副总裁蓝珍珍等人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增进互信是媒企应对市场挑战的共同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考验,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和生存挑战,迫切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舆论环境。为此,一些企业对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曝光十分敏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所谓的“消灾”,对媒体采取躲避的态度。
同样,随着新媒体蓬勃兴起的冲击,随着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媒体利用掌握舆论监督的优势地位,对企业造成了“居高临下”的压力,媒企成为一对矛盾。不少报刊对自己的发行量讳莫如深,不敢公之于众,有的甚至虚报发行量。而广告主目前对报刊社自报的发行量或者不相信,或者大打折扣,有的索性不在报刊做广告了。媒体和企业之间相互缺乏信任、理解和支持,这对于媒体和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十分的不利,也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媒企之间消除误解、增进互信、营造和谐、共谋发展,是化解生存压力,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挑战和激烈竞争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媒体与企业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综观当今社会,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无论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事小事,还是发生在地球其他角落的重大事件,人们都可以通过媒体迅速了解。作为企业,更是处于全球新闻透明化的包围之中。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学会和各种媒体打交道。无论你是否认同,媒体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无论你是直接和媒体打交道,还是间接打交道,总离不开媒体的支持。
企业有经济上的优势,但缺乏直接和消费者沟通的方法,也就是缺少“社会舆论的话语权”,而这正是媒体的强项。媒体和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媒体需要企业的广告投放以维持经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媒体的传播功能,为自己创立品牌,树立信誉,这就实现了互利互惠。可以这样说,媒体和企业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不但可以共赢,而且必须共赢。根据双方的需求,寻找到利益的契合之处,是锦上添花、珠联璧合的美好出路。
用诚信实现媒企双赢
人无信不立。企业和媒体也一样。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媒体和企业,要真正实现双赢的目标,需要双方诚实守信。
打牢媒企互信的思想基础。媒体和企业都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媒体为企业服务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舆论监督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实际效果的检验。而企业的发展要建立在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经营必须遵纪守法,生产的商品必须对人民负责。媒体对企业的舆论监督,是维护群众利益,营造企业平等竞争环境的重要举措。企业要正确对待、积极支持舆论监督,这是媒体互信和谐的思想基础。
坚持媒企互信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要勇于接受媒体的监督。作为媒体,舆论监督应有利于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媒体对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对待。报道要讲职业道德,监督要出于公心。通过舆论监督促进企业发展才是根本目的之所在。
疏通媒企互信的渠道。要把媒体和企业的互信建立在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建立定期通气制度,及时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使媒体全面了解企业,正确宣传企业,理性监督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媒体的舆论监督要规范化,增加透明度,也可以主动把企业代表请进来,让企业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感受媒体的艰辛和困难,更好地理解媒体,支持媒体。媒体和企业还可以开展互动联谊活动,增进友情。
建立媒企互信的自律机制。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媒体要按照诚信的要求进行舆论监督,首先自己要做到诚信,并且接受群众的监督。当前,有些企业之所以不主动向有些媒体投放广告,不认同媒体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企业领导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不愿让媒体了解企业发展的状况,更有甚者,还把企业与媒体的关系看成是防患与防备的关系,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的媒体在诚信方面出了问题则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比如,报刊的发行量是企业投放广告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通常被企业作为媒体影响力的第一要素,也是企业选择广告媒体的先决性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面对媒体的发行数据,经常会有前后矛盾、系统性和权威性不够的困惑。据新闻出版总署报请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提供的情况,不少报刊社对发行量核查的认识不足,开展工作难度较大。从这一点看,媒体的诚信建设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树立只有诚信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观念,加强和完善媒体诚信建设的自律机制,对增进媒企之间的互信和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媒体与企业的关系,是传媒与企业界一直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给媒体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园地,努力形成媒企互信、共谋双赢的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媒体与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刊从这一期起,特开辟“传媒与企业”专栏,欢迎传媒界、企业界的朋友踊跃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从理念更新、实务操作、经验介绍、案例推介等不同层面惠赐稿件,共同办好属于自己的这个栏目。
媒体和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企业如何站在战略高度看待媒体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媒体如何准确了解企业的诉求,真实地报道企业的新闻,宣传企业的产品?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管理论坛,围绕这些涉及“媒企和谐”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里将国新出版物数据调查中心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深圳月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怀德、欧莱公司中国公关副总裁蓝珍珍等人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增进互信是媒企应对市场挑战的共同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考验,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和生存挑战,迫切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舆论环境。为此,一些企业对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曝光十分敏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所谓的“消灾”,对媒体采取躲避的态度。
同样,随着新媒体蓬勃兴起的冲击,随着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媒体利用掌握舆论监督的优势地位,对企业造成了“居高临下”的压力,媒企成为一对矛盾。不少报刊对自己的发行量讳莫如深,不敢公之于众,有的甚至虚报发行量。而广告主目前对报刊社自报的发行量或者不相信,或者大打折扣,有的索性不在报刊做广告了。媒体和企业之间相互缺乏信任、理解和支持,这对于媒体和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十分的不利,也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媒企之间消除误解、增进互信、营造和谐、共谋发展,是化解生存压力,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挑战和激烈竞争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媒体与企业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综观当今社会,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无论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事小事,还是发生在地球其他角落的重大事件,人们都可以通过媒体迅速了解。作为企业,更是处于全球新闻透明化的包围之中。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学会和各种媒体打交道。无论你是否认同,媒体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无论你是直接和媒体打交道,还是间接打交道,总离不开媒体的支持。
企业有经济上的优势,但缺乏直接和消费者沟通的方法,也就是缺少“社会舆论的话语权”,而这正是媒体的强项。媒体和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媒体需要企业的广告投放以维持经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媒体的传播功能,为自己创立品牌,树立信誉,这就实现了互利互惠。可以这样说,媒体和企业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不但可以共赢,而且必须共赢。根据双方的需求,寻找到利益的契合之处,是锦上添花、珠联璧合的美好出路。
用诚信实现媒企双赢
人无信不立。企业和媒体也一样。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媒体和企业,要真正实现双赢的目标,需要双方诚实守信。
打牢媒企互信的思想基础。媒体和企业都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媒体为企业服务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舆论监督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实际效果的检验。而企业的发展要建立在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经营必须遵纪守法,生产的商品必须对人民负责。媒体对企业的舆论监督,是维护群众利益,营造企业平等竞争环境的重要举措。企业要正确对待、积极支持舆论监督,这是媒体互信和谐的思想基础。
坚持媒企互信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要勇于接受媒体的监督。作为媒体,舆论监督应有利于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媒体对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对待。报道要讲职业道德,监督要出于公心。通过舆论监督促进企业发展才是根本目的之所在。
疏通媒企互信的渠道。要把媒体和企业的互信建立在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建立定期通气制度,及时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使媒体全面了解企业,正确宣传企业,理性监督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媒体的舆论监督要规范化,增加透明度,也可以主动把企业代表请进来,让企业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感受媒体的艰辛和困难,更好地理解媒体,支持媒体。媒体和企业还可以开展互动联谊活动,增进友情。
建立媒企互信的自律机制。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媒体要按照诚信的要求进行舆论监督,首先自己要做到诚信,并且接受群众的监督。当前,有些企业之所以不主动向有些媒体投放广告,不认同媒体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企业领导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不愿让媒体了解企业发展的状况,更有甚者,还把企业与媒体的关系看成是防患与防备的关系,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的媒体在诚信方面出了问题则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比如,报刊的发行量是企业投放广告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通常被企业作为媒体影响力的第一要素,也是企业选择广告媒体的先决性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面对媒体的发行数据,经常会有前后矛盾、系统性和权威性不够的困惑。据新闻出版总署报请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提供的情况,不少报刊社对发行量核查的认识不足,开展工作难度较大。从这一点看,媒体的诚信建设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树立只有诚信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观念,加强和完善媒体诚信建设的自律机制,对增进媒企之间的互信和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