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叙事视角的选择者,他选用怎么样的视角进行叙事,不仅关系到新闻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在形态,也涉及到建构新闻事实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几篇有影响的报道的分析,来阐述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中的一些应用,并揭示因视角运用不当产生的相关问题。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报道《狷狂黄健翔》。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名人与记者的争论。厘清争论中的个人动机及评价个人的私人行为并不是新闻学所要关心的话题,本文更愿意就该报道的文本从叙事学的层面进行解剖。按照暨南大学肖伟在《全知视角对几类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响》一文中的归纳总结,全知视角在消息来源、主题评论、心理描写三个方面最容易造成阅读性失实①。
“当然关于黄健翔——从不少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他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很难和周遭人相处良好。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有谁不以自我为中心呢?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新闻报道中,当记者无法一一亲身经历事实时,消息源无疑成为记者建构新闻事实的重要基础。因为此,西方新闻界才将“消息源秘匿权”视为新闻伦理的最高准则加以捍卫,就是要保障新闻事实来源的基础不被破坏。对消息来源本身的描述也构成事实的一部分。在这段话中,“从不少人的嘴里”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消息源交代,“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这是谁告诉记者的?在这段中作者将从不同消息源采访来的信息糅合在一起,不交代各自的来源,直接就将信息转化为叙述者的结论。对读者而言,构成了阅读上的疑问。
“更是这样的一个人:过度敏感,过度自信,过度防卫。作为一个‘名人’,他过度地“表现激情”,面对公众,面对敌意,他不知道如何承担这些口诛笔伐。这是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骄傲而自我。当成年男人表现‘失当’,必然会产生冒犯和对峙。”“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②。但罗兰·巴特在评述全知视角时这样说道“叙述者既在人物内部,又在人物外部”,这意味着全知视角不仅可以横扫人物的外部世界,还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而一旦这种在新闻报道中深入,“合理想像”便应运而生。“辞职前的那个晚上,他偶然翻开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第202页:‘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他轻轻地说了一句:这个,和我没什么关系吧?”
《黄》文结尾的这两段话如同一件商品最后打上的标签,充分展示了“产品”的性质。报道并没有明确叙述者是否在场。从文本阅读的角度讲,读者对这样的叙述,对叙述表达的事实的真实性自然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尽管文中用了108个 “他”造成带有疏离感的第三人称叙事,但距离化的表象并没有推动新闻在客观性建构上的进步。该文无节制的全知叙事给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2003年,温家宝总理帮四川农民熊德明讨工钱引发了数以千计的报道。其中,新华社和《重庆日报》的两篇报道脱颖而出,绝无仅有地并列荣获2003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③。
“10月24日下午5时许,三峡库区腹地蜿蜒起伏的山间公路上,几辆面包车正从万州区向云阳县城方向疾驰。此刻,坐在汽车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望着车窗外一一闪过的田野,若有所思。上午11时许,他和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飞抵重庆万州后,就开始走访移民。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区,搬迁人口25万。在三峡工程进入三期建设的关键时期,移民安置至关重要。在连续走访了多户移民后,温家宝感到:尽管移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长远生计仍需好好谋划,库区经济要加快发展。”
这是新华社《总理为农民追工钱》的开头。这段叙述运用的是全知叙事视角,交代了总理视察的相关背景。但在表现总理思想活动上给人以想象之感。与新华社的报道不同,《重庆日报》的《总理帮农民工追工钱》一文的开头是这样的:“10月24日下午5时,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一缕缕夕阳的余辉透过密密的树林洒在田坎上,正在地里劳动的村民曾祥万突然发现,一大群人正沿着又滑又陡、有些立不住脚的林中陡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山脚下自家的院子。颇感诧异的他仔细一看,踩着潮湿泥土、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竟是温家宝总理!“温总理快到我们家了!”曾祥万来不及抹掉满腿的泥土,打着赤脚惊喜地往家里跑。”
该文撇开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民”式叙事流程,以当地农民曾祥万“目光所及”的场景展开报道。这是以文中人物的“眼睛”和“心理”展开叙事的限知视角叙事。它不仅符合《重庆日报》作为地方媒体的地方性视角,通过曾祥万看到的场景展现了温总理一行艰难行走的过程。读者阅读时紧跟曾祥万的眼睛和动作,仿佛在其后面,具有新闻的同步感。
①曾祥万刚走进家门口,温总理一行已穿过他家屋后的柑橘园和竹林,笑容可掬地来到了院坝上。
②刚从田里干活回来的村民曾祥万挽着裤腿、赤着带泥的双脚正在歇息。
这分别是两文关于温家宝总理与曾祥万见面时的叙述,很明显可以看出由于两者分别以曾祥万和温家宝的内视角进行叙事出现了情景差别。曾祥万看到了温家宝总理的“笑容可掬”,而温家宝总理看到的是曾祥万“挽着裤腿、赤着带泥”。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角图谱,新鲜性十足。另外,由于内聚焦的限制性,“正在歇息”表示温家宝总理对曾祥万在田里看到他并赶回来一事并不知情,这一叙述表现了限知叙事的特征,读者读来觉得真实可靠。
接着,《重庆日报》的报道以限知视角继续进行叙事。全文25个段落中,以直接引语组成的段落有18个之多。直接引语的广泛使用是限制视角叙事的特征之一,它不仅可以详细交代聊天农民身份(消息源)、聊天的内容,而且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交织成的“场”生动地还原了聊天时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新华社的报道中,相当一部分对话的部分被概括性叙事替代:“家里有几口人?粮食够吃吗?养的猪好卖吗?柑橘多少钱一斤?水库蓄水后土地还够不够种……”在新华社的叙事看来,聊天是以温家宝总理为中心进行辐射性谈话。全知叙述者依照此精神进行了归纳,只表现“发射点”,而忽视了反馈。这样虽然有助于优化文本结构的叙事节奏,但对于引入读者进入报道语境做的没有《重庆日报》好。
总体而言,新华社的报道因为叙事视角应用上的失当,存在着一些瑕疵。如文中出现的“天色渐暗,丝丝寒气隐隐袭来,但村民们心中却暖洋洋的。”等合理想象的描述给作品在客观上造成了细节性伤害。《重庆日报》主要采用限知视角叙事,再现了总理视察云阳某村的一个场景,用当地农民的眼光和语言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场景,让读者享受到了与新闻同步推进的快感。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的授奖评语中并没有将这两篇报道的特色做详细的区分,但综合而言,笔者认为《重庆日报》的报道无论从报道的客观性还是叙述的新颖性上,都胜出新华社报道一筹。
记者是新闻作品的主要生产者,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应力求做一个无所不在的全能者。但在叙事中,应当避免全知视角的滥用。而限制视角可以给读者提供不同角度的信息,消息源引用和新闻场景表述都比较规范和生动,在新闻客观性的集中展示上强于全知叙事,而且限制视角叙事的文本意义不那么圆满,留给读者接受的空间更大。从新闻竞争的角度而言,中小媒体在新闻资源等方面弱于强势媒体。想要在新闻竞争中取得成功,营造新闻的陌生化效果也是可以通过限知视角的调整达到的。因此,在新闻写作中,要尽量使用限知视角叙事和纯客观视角叙事,有选择地慎用全知视角叙事。
注释:
①肖伟:全知视角对几类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科版),2006,1
②门彻、展江译: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③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3年度,第十四届)[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258—第263页
(作者系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报道《狷狂黄健翔》。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名人与记者的争论。厘清争论中的个人动机及评价个人的私人行为并不是新闻学所要关心的话题,本文更愿意就该报道的文本从叙事学的层面进行解剖。按照暨南大学肖伟在《全知视角对几类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响》一文中的归纳总结,全知视角在消息来源、主题评论、心理描写三个方面最容易造成阅读性失实①。
“当然关于黄健翔——从不少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他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很难和周遭人相处良好。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有谁不以自我为中心呢?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新闻报道中,当记者无法一一亲身经历事实时,消息源无疑成为记者建构新闻事实的重要基础。因为此,西方新闻界才将“消息源秘匿权”视为新闻伦理的最高准则加以捍卫,就是要保障新闻事实来源的基础不被破坏。对消息来源本身的描述也构成事实的一部分。在这段话中,“从不少人的嘴里”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消息源交代,“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这是谁告诉记者的?在这段中作者将从不同消息源采访来的信息糅合在一起,不交代各自的来源,直接就将信息转化为叙述者的结论。对读者而言,构成了阅读上的疑问。
“更是这样的一个人:过度敏感,过度自信,过度防卫。作为一个‘名人’,他过度地“表现激情”,面对公众,面对敌意,他不知道如何承担这些口诛笔伐。这是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骄傲而自我。当成年男人表现‘失当’,必然会产生冒犯和对峙。”“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②。但罗兰·巴特在评述全知视角时这样说道“叙述者既在人物内部,又在人物外部”,这意味着全知视角不仅可以横扫人物的外部世界,还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而一旦这种在新闻报道中深入,“合理想像”便应运而生。“辞职前的那个晚上,他偶然翻开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第202页:‘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他轻轻地说了一句:这个,和我没什么关系吧?”
《黄》文结尾的这两段话如同一件商品最后打上的标签,充分展示了“产品”的性质。报道并没有明确叙述者是否在场。从文本阅读的角度讲,读者对这样的叙述,对叙述表达的事实的真实性自然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尽管文中用了108个 “他”造成带有疏离感的第三人称叙事,但距离化的表象并没有推动新闻在客观性建构上的进步。该文无节制的全知叙事给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2003年,温家宝总理帮四川农民熊德明讨工钱引发了数以千计的报道。其中,新华社和《重庆日报》的两篇报道脱颖而出,绝无仅有地并列荣获2003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③。
“10月24日下午5时许,三峡库区腹地蜿蜒起伏的山间公路上,几辆面包车正从万州区向云阳县城方向疾驰。此刻,坐在汽车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望着车窗外一一闪过的田野,若有所思。上午11时许,他和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飞抵重庆万州后,就开始走访移民。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区,搬迁人口25万。在三峡工程进入三期建设的关键时期,移民安置至关重要。在连续走访了多户移民后,温家宝感到:尽管移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长远生计仍需好好谋划,库区经济要加快发展。”
这是新华社《总理为农民追工钱》的开头。这段叙述运用的是全知叙事视角,交代了总理视察的相关背景。但在表现总理思想活动上给人以想象之感。与新华社的报道不同,《重庆日报》的《总理帮农民工追工钱》一文的开头是这样的:“10月24日下午5时,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一缕缕夕阳的余辉透过密密的树林洒在田坎上,正在地里劳动的村民曾祥万突然发现,一大群人正沿着又滑又陡、有些立不住脚的林中陡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山脚下自家的院子。颇感诧异的他仔细一看,踩着潮湿泥土、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竟是温家宝总理!“温总理快到我们家了!”曾祥万来不及抹掉满腿的泥土,打着赤脚惊喜地往家里跑。”
该文撇开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民”式叙事流程,以当地农民曾祥万“目光所及”的场景展开报道。这是以文中人物的“眼睛”和“心理”展开叙事的限知视角叙事。它不仅符合《重庆日报》作为地方媒体的地方性视角,通过曾祥万看到的场景展现了温总理一行艰难行走的过程。读者阅读时紧跟曾祥万的眼睛和动作,仿佛在其后面,具有新闻的同步感。
①曾祥万刚走进家门口,温总理一行已穿过他家屋后的柑橘园和竹林,笑容可掬地来到了院坝上。
②刚从田里干活回来的村民曾祥万挽着裤腿、赤着带泥的双脚正在歇息。
这分别是两文关于温家宝总理与曾祥万见面时的叙述,很明显可以看出由于两者分别以曾祥万和温家宝的内视角进行叙事出现了情景差别。曾祥万看到了温家宝总理的“笑容可掬”,而温家宝总理看到的是曾祥万“挽着裤腿、赤着带泥”。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角图谱,新鲜性十足。另外,由于内聚焦的限制性,“正在歇息”表示温家宝总理对曾祥万在田里看到他并赶回来一事并不知情,这一叙述表现了限知叙事的特征,读者读来觉得真实可靠。
接着,《重庆日报》的报道以限知视角继续进行叙事。全文25个段落中,以直接引语组成的段落有18个之多。直接引语的广泛使用是限制视角叙事的特征之一,它不仅可以详细交代聊天农民身份(消息源)、聊天的内容,而且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交织成的“场”生动地还原了聊天时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新华社的报道中,相当一部分对话的部分被概括性叙事替代:“家里有几口人?粮食够吃吗?养的猪好卖吗?柑橘多少钱一斤?水库蓄水后土地还够不够种……”在新华社的叙事看来,聊天是以温家宝总理为中心进行辐射性谈话。全知叙述者依照此精神进行了归纳,只表现“发射点”,而忽视了反馈。这样虽然有助于优化文本结构的叙事节奏,但对于引入读者进入报道语境做的没有《重庆日报》好。
总体而言,新华社的报道因为叙事视角应用上的失当,存在着一些瑕疵。如文中出现的“天色渐暗,丝丝寒气隐隐袭来,但村民们心中却暖洋洋的。”等合理想象的描述给作品在客观上造成了细节性伤害。《重庆日报》主要采用限知视角叙事,再现了总理视察云阳某村的一个场景,用当地农民的眼光和语言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场景,让读者享受到了与新闻同步推进的快感。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的授奖评语中并没有将这两篇报道的特色做详细的区分,但综合而言,笔者认为《重庆日报》的报道无论从报道的客观性还是叙述的新颖性上,都胜出新华社报道一筹。
记者是新闻作品的主要生产者,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应力求做一个无所不在的全能者。但在叙事中,应当避免全知视角的滥用。而限制视角可以给读者提供不同角度的信息,消息源引用和新闻场景表述都比较规范和生动,在新闻客观性的集中展示上强于全知叙事,而且限制视角叙事的文本意义不那么圆满,留给读者接受的空间更大。从新闻竞争的角度而言,中小媒体在新闻资源等方面弱于强势媒体。想要在新闻竞争中取得成功,营造新闻的陌生化效果也是可以通过限知视角的调整达到的。因此,在新闻写作中,要尽量使用限知视角叙事和纯客观视角叙事,有选择地慎用全知视角叙事。
注释:
①肖伟:全知视角对几类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科版),2006,1
②门彻、展江译: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③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3年度,第十四届)[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258—第263页
(作者系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