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引起社会关注,产生社会影响,这是新闻媒体舆论影响力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即通过信息的随时发布聚合社会“注意力”,对舆论产生“影响力”。
只要做到及时、准确,实现信息的新闻价值和新闻影响,到此,记者乃至整个媒体都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可以舒口气。
但能不能做得更多些,更好些呢?舆论影响力除了上述的渠道,还有没有第二种方式或者更多途径呢?
特别是当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当越来越多的新闻资源、新闻线索趋于相同时,仅仅依靠文字功底的媒体影响力是否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呢?
今年以来,《大连日报》政法部在完成各项报道任务的同时,尝试着采用“行动”的方式,在策划新闻的同时,将部分新闻延伸为行动,通过行动延展新闻,以“行动”产生更强烈的党报舆论影响力。
行动名称:清洁城市我出力
影响:这项由《大连日报》发起的全民义务劳动行动,凝聚了上万名市民参与,成为大连市民每周的行动,成为大连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十大活动之一
2006年“五一”期间,本报记者孙剑以一个擦痰人的形象,出现在人群集中的公园、商业街,她一不宣传、二不说教、三不劝阻、四不批评,只等吐痰人走后才默默地擦掉痰迹。孙剑把自己的擦痰经历在博客上发表,引起网友的一片赞叹。2006年5月11日,本报发表了孙剑根据擦痰经历所写的《擦痰日记》。报道刊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读者来电,认为这是党报记者敢于向世俗挑战,敢于向陋习挑战,敢于向自己挑战,展现了党报记者的正义之心。街头擦痰,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好事例。许多读者表示,自己虽然不能像孙剑那样上街擦痰,但一定做一个不吐痰的人。本报就此又陆续刊发部分群众及单位的反响。
至此,《擦痰日记》这篇报道已经聚集起社会注意力,产生了其巨大的舆论影响力。以新闻本身而言,媒体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最基本的报道,可以舒口气了。但事实上,每个读到这篇报道的读者都会有一种不解渴的感觉,面对读者除感动之外又希望行动的现实,经与大连市团市委、大连慈善总会沟通,我们组织发起了“清洁城市我出力”活动,号召市民自觉自愿维护身边环境,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周围其他人,使大连真正成为一个干净的城市。从《擦痰日记》发表之后的4个月里,“清洁城市我出力”每个月都有集中行动,有上万名市民参与其中,报社也先后推出10多篇系列报道。大连市文明委将此活动纳入全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十项活动之一,举全市之力推进这项市民自觉维护城市清洁的活动。“清洁城市我出力”已经成为大连市民义务劳动的名牌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洁城市我出力”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大连日报》主要领导先后率领员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是文明行为的宣传者、倡导者,更是率先实践者。
新闻媒体的责任在于挖掘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宣传引导社会风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种责任的表现方式需要宣传典型人物、事件,也需要策划有效的载体活动,将群众关注并认同的他人行为转化为自我行为,使舆论影响力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此外,当媒体致力于创造舆论影响力的时候,媒体本身除呐喊外,还需要行动,媒体的行动本身就是对舆论影响力的推动。感染他人感染自己,通过自身行动带动他人行动,将舆论影响力发挥至极限,“清洁城市我出力”活动就是生动的例证。
行动:助学
影响:助学行动整合了社会捐赠资源,为300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救助款,同时,为报社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
每至高考结束,关于贫困大学生圆梦的报道便成为各新闻媒体一项夏季主题内容。由媒体联合社会各界为贫困大学生圆梦的活动并不新鲜,那么党报在发起、推进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呢?
2006年高考刚一结束,便有一家单位主动找到大连日报社,提出捐助贫困大学生的要求。他们之所以希望与党报合作,理由在于,党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阅读的“优先选择度”高于都市类媒体,党报举办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要高于都市类媒体,党报在新闻处理上较为理性,不渲染不夸大,符合事实。同时,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每年各媒体在这一时段报道助学的内容并不少,但由于助学渠道来自各方面,报道没有形成气势。同时,助学企业尽管很多,但受助学生范围较小,没有起到助学的大规模效应,其助学行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不强。
综合各种因素和考虑,我们认为,党报在举办公益活动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既可为参与企业提供宣传上的支持,也可整合社会资源,同时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吸纳了这家单位在宣传方面的部分想法,联合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具有募捐资格的希望办共同发起了“助学”行动,号召全社会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助学”行动从策划开始便坚持不过分渲染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由始至终完全公开透明,《大连日报》带头参与,通过中介机构选定贫困学生等等。“助学”行动从发起至结束共用时一个月,进行了接受报名、评审资格、募捐义演、志愿者街头宣传等一系列活动,每项活动进行时都予以报道,形成了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直至行动结束时,还有读者打来电话希望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我们把即将获得资助的学生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助学结束时,除最初的单位外,还有近20家企业单位加入,整合了助学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助学”行动启动的消息《本报联合各单位发起助学行动之一——寻找贫困大学生》刚一公布,便得到几家企业的拥护,“助学”搭建的是为贫困大学生寻求帮助的平台,能否也成为本报提高收入的平台呢?经过与广告中心具体商定,我们决定采取这样的措施吸纳有实力、有公益心的企业参与——企业在《大连日报》作整版广告,部分广告款作为助学捐款,由《大连日报》统一交付至希望办,资助学生。《大连日报》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宣传支持,并协助企业做好其他工作。此举获得企业的赞同。“助学”不仅圆了贫困大学生的读书梦,同时,也为《大连日报》带来80万元的广告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这项活动表明,根据已经存在的新闻事实,策划切实可行的新闻行动既可以提升党报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又可以为自身发展提供平台。
行动:贫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影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岗位,获得了解社会的机会。通过行动发现新闻,并延伸了新闻
在获得来自社会各界帮助的同时,也应以帮助他人方式回馈社会,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每年,我市都有万余名贫困学子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得以完成学业。长期以来,各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方面主要侧重于社会的帮助,而忽略了获得资助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因此,2006年暑假期间,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发起培养贫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恩之心的活动——百名贫困大学生回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暑期实践岗位(主要以公益岗位为主,并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使之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通过帮助他人,实现对社会资助的另一种回馈。
活动最终招募了120余位贫困大学生,五大类50余个社会实践岗位,在整个活动启动、实施的2个月时间里,从招募学生、实践岗位到跟踪学生实践情况,本报共发出报道6篇,极好地推进了本项活动。其中,有对学生予以赞扬的稿件,有批评学生们不良表现的稿件,也有社会各界在提供岗位时出现的问题等,特别是根据学生整体实践情况撰写的深度报道《大学生离社会还有多远》,客观地评价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与社会的距离。本报总编辑在评报时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以往常常是舆论朝学生方一边倒,而忽略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本报通过“贫困大学生回报社会实践”活动,公正客观地看待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指出了学生们自身的不足,对于今后正确面对大学生就业有着很好的指导。
与上述两项行动相比,“回报社会实践”活动并非依据已有新闻事件而产生,是媒体纯粹策划出来的活动,但通过这项活动却极好地发现了新闻,并延伸了新闻。其实尽管此前并没有新闻事件做依托,但行动本身所依据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即贫困大学生与伸出援助之手的社会之间事实存在的距离,我们考虑,行动进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新闻发生的过程,因为行动是新闻产生的平台。由于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面子”,我们实际上还回避了一个比较敏感的事实,也就是贫困大学生对于援助者的回报心、感恩心并不浓。这其实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新闻内容。
大连日报社进行的三项活动表明,媒体不仅是新闻的传播者,还是社会的行动者,记者不仅是新闻报道者,还是社会活动家。源自新闻事件的行动,可以使新闻效应递增,而依据社会现象策划的行动,也可以发现新闻、延展新闻。
(作者单位:大连日报社)
只要做到及时、准确,实现信息的新闻价值和新闻影响,到此,记者乃至整个媒体都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可以舒口气。
但能不能做得更多些,更好些呢?舆论影响力除了上述的渠道,还有没有第二种方式或者更多途径呢?
特别是当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当越来越多的新闻资源、新闻线索趋于相同时,仅仅依靠文字功底的媒体影响力是否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呢?
今年以来,《大连日报》政法部在完成各项报道任务的同时,尝试着采用“行动”的方式,在策划新闻的同时,将部分新闻延伸为行动,通过行动延展新闻,以“行动”产生更强烈的党报舆论影响力。
行动名称:清洁城市我出力
影响:这项由《大连日报》发起的全民义务劳动行动,凝聚了上万名市民参与,成为大连市民每周的行动,成为大连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十大活动之一
2006年“五一”期间,本报记者孙剑以一个擦痰人的形象,出现在人群集中的公园、商业街,她一不宣传、二不说教、三不劝阻、四不批评,只等吐痰人走后才默默地擦掉痰迹。孙剑把自己的擦痰经历在博客上发表,引起网友的一片赞叹。2006年5月11日,本报发表了孙剑根据擦痰经历所写的《擦痰日记》。报道刊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读者来电,认为这是党报记者敢于向世俗挑战,敢于向陋习挑战,敢于向自己挑战,展现了党报记者的正义之心。街头擦痰,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好事例。许多读者表示,自己虽然不能像孙剑那样上街擦痰,但一定做一个不吐痰的人。本报就此又陆续刊发部分群众及单位的反响。
至此,《擦痰日记》这篇报道已经聚集起社会注意力,产生了其巨大的舆论影响力。以新闻本身而言,媒体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最基本的报道,可以舒口气了。但事实上,每个读到这篇报道的读者都会有一种不解渴的感觉,面对读者除感动之外又希望行动的现实,经与大连市团市委、大连慈善总会沟通,我们组织发起了“清洁城市我出力”活动,号召市民自觉自愿维护身边环境,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周围其他人,使大连真正成为一个干净的城市。从《擦痰日记》发表之后的4个月里,“清洁城市我出力”每个月都有集中行动,有上万名市民参与其中,报社也先后推出10多篇系列报道。大连市文明委将此活动纳入全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十项活动之一,举全市之力推进这项市民自觉维护城市清洁的活动。“清洁城市我出力”已经成为大连市民义务劳动的名牌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洁城市我出力”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大连日报》主要领导先后率领员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是文明行为的宣传者、倡导者,更是率先实践者。
新闻媒体的责任在于挖掘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宣传引导社会风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种责任的表现方式需要宣传典型人物、事件,也需要策划有效的载体活动,将群众关注并认同的他人行为转化为自我行为,使舆论影响力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此外,当媒体致力于创造舆论影响力的时候,媒体本身除呐喊外,还需要行动,媒体的行动本身就是对舆论影响力的推动。感染他人感染自己,通过自身行动带动他人行动,将舆论影响力发挥至极限,“清洁城市我出力”活动就是生动的例证。
行动:助学
影响:助学行动整合了社会捐赠资源,为300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救助款,同时,为报社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
每至高考结束,关于贫困大学生圆梦的报道便成为各新闻媒体一项夏季主题内容。由媒体联合社会各界为贫困大学生圆梦的活动并不新鲜,那么党报在发起、推进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呢?
2006年高考刚一结束,便有一家单位主动找到大连日报社,提出捐助贫困大学生的要求。他们之所以希望与党报合作,理由在于,党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阅读的“优先选择度”高于都市类媒体,党报举办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要高于都市类媒体,党报在新闻处理上较为理性,不渲染不夸大,符合事实。同时,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每年各媒体在这一时段报道助学的内容并不少,但由于助学渠道来自各方面,报道没有形成气势。同时,助学企业尽管很多,但受助学生范围较小,没有起到助学的大规模效应,其助学行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不强。
综合各种因素和考虑,我们认为,党报在举办公益活动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既可为参与企业提供宣传上的支持,也可整合社会资源,同时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吸纳了这家单位在宣传方面的部分想法,联合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具有募捐资格的希望办共同发起了“助学”行动,号召全社会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助学”行动从策划开始便坚持不过分渲染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由始至终完全公开透明,《大连日报》带头参与,通过中介机构选定贫困学生等等。“助学”行动从发起至结束共用时一个月,进行了接受报名、评审资格、募捐义演、志愿者街头宣传等一系列活动,每项活动进行时都予以报道,形成了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直至行动结束时,还有读者打来电话希望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我们把即将获得资助的学生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助学结束时,除最初的单位外,还有近20家企业单位加入,整合了助学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助学”行动启动的消息《本报联合各单位发起助学行动之一——寻找贫困大学生》刚一公布,便得到几家企业的拥护,“助学”搭建的是为贫困大学生寻求帮助的平台,能否也成为本报提高收入的平台呢?经过与广告中心具体商定,我们决定采取这样的措施吸纳有实力、有公益心的企业参与——企业在《大连日报》作整版广告,部分广告款作为助学捐款,由《大连日报》统一交付至希望办,资助学生。《大连日报》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宣传支持,并协助企业做好其他工作。此举获得企业的赞同。“助学”不仅圆了贫困大学生的读书梦,同时,也为《大连日报》带来80万元的广告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这项活动表明,根据已经存在的新闻事实,策划切实可行的新闻行动既可以提升党报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又可以为自身发展提供平台。
行动:贫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影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岗位,获得了解社会的机会。通过行动发现新闻,并延伸了新闻
在获得来自社会各界帮助的同时,也应以帮助他人方式回馈社会,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每年,我市都有万余名贫困学子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得以完成学业。长期以来,各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方面主要侧重于社会的帮助,而忽略了获得资助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因此,2006年暑假期间,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发起培养贫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恩之心的活动——百名贫困大学生回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暑期实践岗位(主要以公益岗位为主,并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使之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通过帮助他人,实现对社会资助的另一种回馈。
活动最终招募了120余位贫困大学生,五大类50余个社会实践岗位,在整个活动启动、实施的2个月时间里,从招募学生、实践岗位到跟踪学生实践情况,本报共发出报道6篇,极好地推进了本项活动。其中,有对学生予以赞扬的稿件,有批评学生们不良表现的稿件,也有社会各界在提供岗位时出现的问题等,特别是根据学生整体实践情况撰写的深度报道《大学生离社会还有多远》,客观地评价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与社会的距离。本报总编辑在评报时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以往常常是舆论朝学生方一边倒,而忽略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本报通过“贫困大学生回报社会实践”活动,公正客观地看待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指出了学生们自身的不足,对于今后正确面对大学生就业有着很好的指导。
与上述两项行动相比,“回报社会实践”活动并非依据已有新闻事件而产生,是媒体纯粹策划出来的活动,但通过这项活动却极好地发现了新闻,并延伸了新闻。其实尽管此前并没有新闻事件做依托,但行动本身所依据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即贫困大学生与伸出援助之手的社会之间事实存在的距离,我们考虑,行动进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新闻发生的过程,因为行动是新闻产生的平台。由于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面子”,我们实际上还回避了一个比较敏感的事实,也就是贫困大学生对于援助者的回报心、感恩心并不浓。这其实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新闻内容。
大连日报社进行的三项活动表明,媒体不仅是新闻的传播者,还是社会的行动者,记者不仅是新闻报道者,还是社会活动家。源自新闻事件的行动,可以使新闻效应递增,而依据社会现象策划的行动,也可以发现新闻、延展新闻。
(作者单位:大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