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水泉位于山东省章丘市中部,明水泉群主要分为东、西麻湾两大泉群。泉水是章丘的特色和灵魂。明水泉水为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水,简称奥灰水。其补给区面积355km2(章丘250km2,山东淄博105km2),明水泉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6亿m3,其中章丘境内水资源总量为0.95亿m3,出流后多年平均可利用量约为0.6亿m3。明水泉在先观后用、优水优用、灌溉、供水、补源等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优水优用 灌溉 供水 生态 明水泉
一、基本情况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km处,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117°35′之间。西临济南市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南北长70km,东西宽37km,总面积1855km2,占济南市域土地面积8177km2的22.68%。
章丘市地处鲁中山地与华北平原过渡带,地形南高北低,自南向北依次为山区(占30.8%)、丘陵(占25.9%)、平原(占30.7%)和洼地(占12.6%)。最高峰为南部的鸡爪顶,海拔924m;最低处系北部辛寨镇朱家洼一带,海拔15m。
章丘市年均水资源总量4.94亿m3,其中可利用量4.46亿m3,占90.28%。多年平均降水量611.4mm;年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4亿m3,可利用量1.07亿m3。年均地下水资源总量2.88亿m3,可利用量2.73亿m3。客水资源主要引黄河水,共计0.66亿m3(注:引长江水0.17亿m3,配套工程正在建设中,未计入总水量中)。
泉水是章丘的特色和灵魂,明水泉群主要分为东、西麻湾两大泉群。泉城南边界为地表分水岭,即小清河流域与大汶河流域分水岭;东边界为禹王山断层,西边界南段为地表分水岭,北段为文祖断层,北边界为底行煤埋深500m界线,面积480.7km2,其中补给区面积355km2(章丘250km2,山东淄博105km2),边缘煤田区面积125.7km2(章丘89.1km2,山东淄博36.6km2)。
明水泉水为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水,简称奥灰水,为上升泉类型。奥灰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河道的渗漏补给,具有典型的雨源型特征。承压的奥灰水沿断层破裂带裂隙或钻孔穿越上覆地层涌出地表,形成明水泉群。明水泉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6亿m3,其中章丘境内水资源总量为0.95亿m3。泉域内岩溶地下水(泉水)的排泄方式有:人工开采(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开采)、煤矿排岩溶水和泉水排泄三种方式;出流后多年平均可利用量为0.6亿m3。
二、经济效益综述
(一)先观后用,效果显著
百脉泉景区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境内,因闻名遐迩的百脉泉而得名,以明水群泉喷涌成湖而著称,是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服务名牌等,总面积30万m2。景区始建于1986年,以独特的明水泉水为载体,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蕴,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弘扬卓然一家的清照文化,形成了泉水景观、生态景观、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山水文化园林。
景区内群泉鼎沸,杨柳染烟,画廊奇阁,宛如画卷。其中百脉泉、梅花泉、黑泉、东麻湾(万泉湖)被评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百脉寒泉珍珠滚”。属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泉景景区,享有“天下奇观”的美誉。景区建有儿童乐园区、名泉水景区、花园景树区、幽静学习区、密林散步区、龙泉寺、清照园等,层次变化丰富,意蕴含蓄深远,步移景异,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章丘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明水泉水“先观后用、优水优用”的原则,效果显著。
(二)灌溉效益,历史渊源
绣惠渠灌区位于章丘市中部,辖明水、绣惠、相公庄、刁镇、枣园、龙山等六个镇、街道,控制耕地面积1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灌区是利用明水泉水灌溉的中型灌区,始建于1939年,是山东省最早的灌区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四惠区”之一。灌区建有输水干渠5条,即总干渠、旧干渠、西干渠、二干渠、三干渠(一干渠因绣江路展宽于2006年填埋),总长50.27km;支渠90条,长68km,斗、农渠560条118km。建国以来,为章丘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供水效益,形成规模
华电章丘电厂朱各务水库泵站供水工程,于2006年6月建成,设计日供水能力为4.5万m3,铺设直径800mm,预应力钢筋砼压力管道8.45km,安装四台双吸离心泵,总装机容量528kw,安装630kva变压器一台,双回路电源。水源为明水泉水,利用绣惠灌区总干渠、三干渠(总长7.23km)引明水泉水入朱各务水库(小一型),通过泵站工程将优质的明水泉水送入华电章丘电厂,彻底解决了华电章丘电厂二期工程的用水问题。
(四)补源效益,硕果累累
在非灌溉期,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引用明水泉水进行补源。一是利用绣惠渠总干渠、三干渠工程向杜张水库(中型水库)补源;二是利用绣惠渠总干渠、三干渠、朱各务水库、绣江河大沟崖分洪闸工程向白云湖渔业(生态)基地(现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进行补源;三是利用胡家岸引黄灌区东干渠向绣江河生态北部辛寨镇进行补源;四是计划利用工程措施向已建成的东湖水库工程进行补源。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优质的明水泉水,一是实现了章丘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先观后用,优水优用”的原则,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百脉泉景区;二是建于1939年、享有全国著名的“四惠渠”之一的绣惠渠灌区为章丘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主要作用;三是彻底解决了华电章丘电厂二期工程的发电用水问题;四是在非灌溉期间,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向杜张水库、白云湖渔业(生态)基地(现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绣江生态北部辛寨镇补源,同时计划利用工程措施向已建成的东湖水库进行补源。社会效益、灌溉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作者简介:陈悦,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会计系;蔡萍,山东省章丘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
【关键词】优水优用 灌溉 供水 生态 明水泉
一、基本情况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km处,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117°35′之间。西临济南市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南北长70km,东西宽37km,总面积1855km2,占济南市域土地面积8177km2的22.68%。
章丘市地处鲁中山地与华北平原过渡带,地形南高北低,自南向北依次为山区(占30.8%)、丘陵(占25.9%)、平原(占30.7%)和洼地(占12.6%)。最高峰为南部的鸡爪顶,海拔924m;最低处系北部辛寨镇朱家洼一带,海拔15m。
章丘市年均水资源总量4.94亿m3,其中可利用量4.46亿m3,占90.28%。多年平均降水量611.4mm;年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4亿m3,可利用量1.07亿m3。年均地下水资源总量2.88亿m3,可利用量2.73亿m3。客水资源主要引黄河水,共计0.66亿m3(注:引长江水0.17亿m3,配套工程正在建设中,未计入总水量中)。
泉水是章丘的特色和灵魂,明水泉群主要分为东、西麻湾两大泉群。泉城南边界为地表分水岭,即小清河流域与大汶河流域分水岭;东边界为禹王山断层,西边界南段为地表分水岭,北段为文祖断层,北边界为底行煤埋深500m界线,面积480.7km2,其中补给区面积355km2(章丘250km2,山东淄博105km2),边缘煤田区面积125.7km2(章丘89.1km2,山东淄博36.6km2)。
明水泉水为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水,简称奥灰水,为上升泉类型。奥灰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河道的渗漏补给,具有典型的雨源型特征。承压的奥灰水沿断层破裂带裂隙或钻孔穿越上覆地层涌出地表,形成明水泉群。明水泉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6亿m3,其中章丘境内水资源总量为0.95亿m3。泉域内岩溶地下水(泉水)的排泄方式有:人工开采(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开采)、煤矿排岩溶水和泉水排泄三种方式;出流后多年平均可利用量为0.6亿m3。
二、经济效益综述
(一)先观后用,效果显著
百脉泉景区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境内,因闻名遐迩的百脉泉而得名,以明水群泉喷涌成湖而著称,是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服务名牌等,总面积30万m2。景区始建于1986年,以独特的明水泉水为载体,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蕴,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弘扬卓然一家的清照文化,形成了泉水景观、生态景观、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山水文化园林。
景区内群泉鼎沸,杨柳染烟,画廊奇阁,宛如画卷。其中百脉泉、梅花泉、黑泉、东麻湾(万泉湖)被评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百脉寒泉珍珠滚”。属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泉景景区,享有“天下奇观”的美誉。景区建有儿童乐园区、名泉水景区、花园景树区、幽静学习区、密林散步区、龙泉寺、清照园等,层次变化丰富,意蕴含蓄深远,步移景异,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章丘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明水泉水“先观后用、优水优用”的原则,效果显著。
(二)灌溉效益,历史渊源
绣惠渠灌区位于章丘市中部,辖明水、绣惠、相公庄、刁镇、枣园、龙山等六个镇、街道,控制耕地面积1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灌区是利用明水泉水灌溉的中型灌区,始建于1939年,是山东省最早的灌区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四惠区”之一。灌区建有输水干渠5条,即总干渠、旧干渠、西干渠、二干渠、三干渠(一干渠因绣江路展宽于2006年填埋),总长50.27km;支渠90条,长68km,斗、农渠560条118km。建国以来,为章丘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供水效益,形成规模
华电章丘电厂朱各务水库泵站供水工程,于2006年6月建成,设计日供水能力为4.5万m3,铺设直径800mm,预应力钢筋砼压力管道8.45km,安装四台双吸离心泵,总装机容量528kw,安装630kva变压器一台,双回路电源。水源为明水泉水,利用绣惠灌区总干渠、三干渠(总长7.23km)引明水泉水入朱各务水库(小一型),通过泵站工程将优质的明水泉水送入华电章丘电厂,彻底解决了华电章丘电厂二期工程的用水问题。
(四)补源效益,硕果累累
在非灌溉期,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引用明水泉水进行补源。一是利用绣惠渠总干渠、三干渠工程向杜张水库(中型水库)补源;二是利用绣惠渠总干渠、三干渠、朱各务水库、绣江河大沟崖分洪闸工程向白云湖渔业(生态)基地(现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进行补源;三是利用胡家岸引黄灌区东干渠向绣江河生态北部辛寨镇进行补源;四是计划利用工程措施向已建成的东湖水库工程进行补源。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优质的明水泉水,一是实现了章丘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先观后用,优水优用”的原则,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百脉泉景区;二是建于1939年、享有全国著名的“四惠渠”之一的绣惠渠灌区为章丘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主要作用;三是彻底解决了华电章丘电厂二期工程的发电用水问题;四是在非灌溉期间,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向杜张水库、白云湖渔业(生态)基地(现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绣江生态北部辛寨镇补源,同时计划利用工程措施向已建成的东湖水库进行补源。社会效益、灌溉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作者简介:陈悦,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会计系;蔡萍,山东省章丘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