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30400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摘 要 目的:临床观察口服和静脉共用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口服胺碘酮片0.6~0.8g/日,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针剂,首次150mg不少于10~15分钟缓慢注入,继以1.0mg/分的速度持续静滴。结果:72小时总有效率73.9%。在使用静脉制剂时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Ⅰ°AVB,但在减量后缓解。结论:胺碘酮口服和静脉同时应用于难治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关键词 口服和静脉共用 胺碘酮 难治性心律失常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06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45~72岁,平均52.2±11.4岁;除外电解质紊乱和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8例;34例扩张型心肌病中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8例,心房颤动7例;13例特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所有室性心动过速都是在应用利多卡因无效后使用本办法;房颤是在应用洋地黄无效或β受体阻滞剂无效后使用本疗法。
方法:口服胺碘酮片0.6~0.8g/日,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首次150mg 不少于10~15分钟缓慢注入,继以1.0mg/分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24小时总量控制在1000mg左右;24小时后依具体病情调整剂量,维持用药时间10小时~3天,依具体情况而定;口服药的继续使用也依病情调整,逐步减量并最终小量维持。
疗效判定标准:持续心电血压监测,每日1次12导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图形并测定Q-Tc值,观察心功能变化并测EF值,以心律失常消失为有效。
结 果
疗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8例,在同时进行常规抗凝、扩管、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的情况下,24小时内11例转复,72小时内15例转复;34例扩张型心肌病中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19例中,12例于24小时内转复,另3例于72小时内转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8例中,24小时有4例转复,72小时另有1例转复,心房扑动7例中72小时转复4例;13例特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中7例24小时内转复,另2例72小时内转复。72小时总有效率73.9%(48/65)。
心电图改变: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群、校正Q-T间期,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Ⅰ°AVB,减量后缓解。有效病例均症状缓解同时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见表1。
血流动力学影响:用药前后血压、EF值无明显改变,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临床表现没有加重的倾向。
不良反应:恶心5例,失眠3例,四肢细震颤1例,视物模糊1例,静脉炎5例,在减量或停药后经对症处理均缓解。
讨 论
一直以来,难治性心律失常作用一种临床重危病症,长期困扰着临床心内科医生然而,自从开始使用上述方法后,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亦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在临床应用上,口服胺碘酮半衰期长,起效慢,一般为7~20天[1~3],静脉注射胺碘酮血药浓度峰值高,使心肌暴露在较高的血浓度中,故起效较快[4]。单独口服胺碘酮起效慢为其缺点,但适宜长期应用,可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静脉制剂起效快,但不宜长期使用,因为不良反应较大且静脉使用不方便而局限性较大。我们先静脉使用负荷量,维持静脉滴注并后续口服治疗,可很快达到血药浓度起效且又可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使起效时间缩短,迅速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又可预防再发。经临床验证,的确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本组结果表明,总体效果显著,达73.9%,且不良反应少,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对心功能影响不大,依从性也较好,与国内相关报告一致[5]。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且有一些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我们在使用该疗法过程中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用药要个体化,一旦出现相应毒不良反應,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参考文献
1 Rakita L,Sobol SM,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ventricular arrhythmias.JAMA,1983,250(10):1293-1295.
2 Ka ski JC,Girotli LA,Messut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amiodarone.Circulation,1981,64(2):273-278.
3 Kadish AH.Marchlinski FE,Josephson ME,et al.Amiodarone:Correlation of early and late electrophysiologic stologic studies with outcome.AM Heart J,1986,112(6):1134-1140.
4 Frame LH.The effect of chronic oral and acute inteavenous amiodarone administration on ventricular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using implantgd electrodes in dors.PACE,1989,12(2):339-346.
5 朱卫民,彭振超,李长焰.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国循环杂志,1996,11(1):53-54.
摘 要 目的:临床观察口服和静脉共用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口服胺碘酮片0.6~0.8g/日,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针剂,首次150mg不少于10~15分钟缓慢注入,继以1.0mg/分的速度持续静滴。结果:72小时总有效率73.9%。在使用静脉制剂时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Ⅰ°AVB,但在减量后缓解。结论:胺碘酮口服和静脉同时应用于难治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关键词 口服和静脉共用 胺碘酮 难治性心律失常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06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45~72岁,平均52.2±11.4岁;除外电解质紊乱和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8例;34例扩张型心肌病中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8例,心房颤动7例;13例特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所有室性心动过速都是在应用利多卡因无效后使用本办法;房颤是在应用洋地黄无效或β受体阻滞剂无效后使用本疗法。
方法:口服胺碘酮片0.6~0.8g/日,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首次150mg 不少于10~15分钟缓慢注入,继以1.0mg/分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24小时总量控制在1000mg左右;24小时后依具体病情调整剂量,维持用药时间10小时~3天,依具体情况而定;口服药的继续使用也依病情调整,逐步减量并最终小量维持。
疗效判定标准:持续心电血压监测,每日1次12导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图形并测定Q-Tc值,观察心功能变化并测EF值,以心律失常消失为有效。
结 果
疗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8例,在同时进行常规抗凝、扩管、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的情况下,24小时内11例转复,72小时内15例转复;34例扩张型心肌病中并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19例中,12例于24小时内转复,另3例于72小时内转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8例中,24小时有4例转复,72小时另有1例转复,心房扑动7例中72小时转复4例;13例特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中7例24小时内转复,另2例72小时内转复。72小时总有效率73.9%(48/65)。
心电图改变: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群、校正Q-T间期,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Ⅰ°AVB,减量后缓解。有效病例均症状缓解同时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见表1。
血流动力学影响:用药前后血压、EF值无明显改变,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临床表现没有加重的倾向。
不良反应:恶心5例,失眠3例,四肢细震颤1例,视物模糊1例,静脉炎5例,在减量或停药后经对症处理均缓解。
讨 论
一直以来,难治性心律失常作用一种临床重危病症,长期困扰着临床心内科医生然而,自从开始使用上述方法后,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亦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在临床应用上,口服胺碘酮半衰期长,起效慢,一般为7~20天[1~3],静脉注射胺碘酮血药浓度峰值高,使心肌暴露在较高的血浓度中,故起效较快[4]。单独口服胺碘酮起效慢为其缺点,但适宜长期应用,可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静脉制剂起效快,但不宜长期使用,因为不良反应较大且静脉使用不方便而局限性较大。我们先静脉使用负荷量,维持静脉滴注并后续口服治疗,可很快达到血药浓度起效且又可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使起效时间缩短,迅速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又可预防再发。经临床验证,的确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本组结果表明,总体效果显著,达73.9%,且不良反应少,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对心功能影响不大,依从性也较好,与国内相关报告一致[5]。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且有一些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我们在使用该疗法过程中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用药要个体化,一旦出现相应毒不良反應,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参考文献
1 Rakita L,Sobol SM,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ventricular arrhythmias.JAMA,1983,250(10):1293-1295.
2 Ka ski JC,Girotli LA,Messut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amiodarone.Circulation,1981,64(2):273-278.
3 Kadish AH.Marchlinski FE,Josephson ME,et al.Amiodarone:Correlation of early and late electrophysiologic stologic studies with outcome.AM Heart J,1986,112(6):1134-1140.
4 Frame LH.The effect of chronic oral and acute inteavenous amiodarone administration on ventricular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using implantgd electrodes in dors.PACE,1989,12(2):339-346.
5 朱卫民,彭振超,李长焰.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国循环杂志,1996,1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