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女骑手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9780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利策奖获得者,作家弗吉尼厄斯·达布尼曾写道:“如果你想成为历史人物,一个好办法就是与一位成功的文学人士交往,如朗费罗、荷马、维吉尔似的人物。”达布尼指出,保罗·瑞威尔、奥德修斯和埃涅阿斯“都采取了这一措施”。
  达布尼说得对。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通过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1861年发表的诗歌名篇《保罗·瑞威尔午夜狂奔》知道了保罗·瑞威尔的策马骑行。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并不是只有瑞威尔一个爱国志士午夜骑马狂奔发出英国军队进攻的警报。我们的历史书没有告诉我们,策马骑行的不只一个人,她的骑行比瑞威尔更艰难更危险。被历史遗忘的这个人,她的非凡努力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比那位波士顿银匠的“不朽”功绩更深远。
  大炮把恐惧发射到了女人和儿童的心里
  这一次被遗忘的策马骑行发生在长岛海湾地区。从战争爆发之日起,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州境内的城镇就一直处于被英军进攻的恐惧之中。然而,长期让人恐惧的袭击直到1777年4月才发生。袭击发生的地点在康涅狄格州丹伯里镇,这个城市对爱国事业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大陆军基本军需物资的贮备库。到1777年春天,每天都有大批物资运进城里。在这些军需物资中有服装、药品、军火、炊事用具、帐篷、医用床,还有包括面粉、牛肉、猪肉、糖、糖浆、咖啡、大米、葡萄酒和朗姆酒在内的各种食品。
  有谍报人员提醒说丹伯里对于殖民地反叛军变得日益重要。英军在美洲部队的总司令威廉·豪将军便命令纽约殖民地总督威廉·特莱恩少将攻打丹伯里,毁掉那儿的军需物资。1777年4月24日,20艘运输船和6艘战舰带着2000人的军队离开纽约港,向康涅狄格州的康波海滩驶去。第二天到达那里后军队上岸,开始长途跋涉向丹伯里进发,这将是独立战争期间在康涅狄格州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军事战斗。
  詹姆斯·R.凯斯曾讲到英军是怎样像阅兵式一样进行25英里跋涉并到达城镇的,他们坚信那儿防守松懈。他描述其中一个士兵时说:“头上戴着防剑钢盔,钢盔拱顶上立着一个圆锥柱,长长的核桃色羽毛从上面垂向肩头。在帽子前部画有死人头,下方写着‘或者荣耀’。红色衣服与白色相搭,肩上戴着肩章,亮黄色鹿皮马裤,黑色及膝靴子,再加上马鞭就形成了整个装束。一把长剑在腰侧摇摆,卡宾枪枪口朝下,放在马镫处的枪匣子里。这些人是纪律和军事荣耀的典范。他们骑在强健的军马上,军马有16掌那么高。”
  下午快3点时到达丹伯里后,英军发现他们陷入了一堆彼此毫无关联的事件中。其中一件是,一个骑马的英国士兵沿着街道追赶一个嘲笑嘻骂他们的殖民地骑马人,但是那个居民把拿着的一卷布滚开了,吓惊了这位英国士兵的马。在一次更严重的事件中,四个丹伯里人从一位知名市民家的窗子里向一队士兵开火。英军于是冲向房子,为了抓到这四个年轻人,他们把房子烧成了灰烬,烧死了四个年轻人。
  侵略者们决心要打消任何进一步反抗的念头,于是就拖出了他们从纽约州带来的大炮。詹姆斯·蒙哥马利·拜勒叙述道:“英军到达今天的法院位置附近时,他们开始开炮,重重的炮弹,6英担12英磅重的东西,呼啸着飞向街道,把恐惧发射到女人和儿童的心里,把惊愕发射到岌岌可危的美洲家庭头上。”
  捣毁物资记录列表上的“120桶朗姆酒”
  特莱恩的部队于是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殖民地军需物资。在国王支持者家里发现的供给物资会被拖到街道上烧掉。然而那些效忠派只要能让特莱恩相信他们是被迫储藏物资的,他们的房子就可以免于被烧毁。但是如果革命派人士的房子被用作仓库,那就会连同房里的东西被烧成灰烬。
  被发现和销毁的物资数量巨大,从豪威发回英格兰给英国政府关于搜查的官方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捣毁丹伯里仓库的过程中,村子不可避免地也被烧掉了。”豪威报告说。
  被销毁的物资列表如下:大批军械库和铁器等;4000桶牛肉和猪肉;100大桶(柜子)饼干;89桶大米;120桶朗姆酒;几个大型小麦、燕麦和印第安玉米仓库,是散装货,因此数量无法确定;30罐葡萄酒;100大桶糖;50大桶糖浆;20箱咖啡;15大桶药品;100桶硝石;1020顶大小帐篷;大量铁质水壶;大量医用床;工程、拓荒、木工用工具;一套印刷机;沥青、牛脂等;5000双鞋子和袜子。
  大量暗藏的军需物资的销毁,尤其是1000多顶非常珍贵的帐篷的损失,对大陆军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失败。也许在捣毁物资的记录列表上最有意思的是“120桶朗姆酒”。如果这个数字真实的话,那么英军留下的酒一定比销毁的桶数(一大桶装72到120加仑酒)要多。夜幕降临时,特莱恩由于轻松取胜备受鼓舞,再加上丹伯里几乎没有真正的抵抗,他便有了去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州的其他村镇继续搜查、捣毁物资的想法。但是他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位将军发现由于面前摆着这么多朗姆酒,已经有数百人喝醉了,而且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喝醉的人越来越多。正如詹姆斯·R.凯斯记录的:“喝醉的人一队队在街道上走来走去,唱着军歌,喊着粗话,互相搂搂抱抱,骂着脏话,喊着嚷着,要不就是在喝得烂醉时一举一动做出入侵者的样子。”
  因为许多人都喝得烂醉,特莱恩于是放弃了继续搜查的念头。他也开始接到来自效忠派探子的报告说,丹伯里的大火烧得太耀眼,搜查的消息肯定传开了,各地民兵必定会有所反应。特莱恩很清楚,无论多少人喝醉,他必须尽快带他的部队回到康波的船上。就在他下定决心的时候,一个骑手带着丹伯里出事的消息策马飞奔,赶到纽约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亨利·路丁顿上校家里,这儿离那座正在燃烧的城市不到25英里。
  “无论死活”英军出300几尼悬赏他的头
  路丁顿在整个殖民地是最受人尊敬的人。自1756年以来,他一直为他的村镇和国家效力,功勋卓著。1756年他17岁,入伍进入康涅狄格州第2团,这是为国王效力的一支部队。他很快就参加了对法国和印第安人的战争。他还参加过乔治湖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惊恐地在一旁看着与自己并肩作战的舅舅和表兄被杀。1759年他接到任务从加拿大护送一批受伤士兵到波士顿,这是在严冬里进行的一次长征。在夜晚,为了不被冻僵,他被迫在雪堆中挖洞过夜。食物吃完了,他就以树皮、树枝和浆果维持生存,但他最终还是活着回到了家,成为了英雄。   1760年,路丁顿和他的新婚妻子阿比盖尔搬到了后来很快成为纽约州达切斯县弗雷德里克斯堡(今天普特南县一个叫路丁顿维尔的小村庄)的地方。他在那里不仅从荒野中开辟出自己称心的农场,还很快成为村镇上有影响、有权威的人物。1761年,他被委任为副县长,这一职务要求他宣誓对国王效忠,并且“尽我最大所能抵抗反对国王本人、国王的权力和尊严的一切反叛阴谋和企图”。
  1773年,纽约总督威廉·特莱恩少将委任路丁顿为达切斯县民兵弗雷德里克斯堡军团第5连上尉。但是之后不久,在一次突然倒戈中,路丁顿宣布他已经认定国王不值得他和其他殖民地人民效忠,辞去了皇家职务。很快,殖民地纽约州爱国者州议会和纽约州代表大会都委任路丁顿为达切斯县民兵第7团上校,并且颁布命令将该团命名为路丁顿上校团。
  路丁顿被委任掌控的地区是极端棘手的地方,居住着一大批效忠派和托利党人,他们都愿意为英军尽自己所能提供任何帮助。达切斯县还是一群群被称为“牛仔”的游击队和被叫做“剥皮军”的英国非正规骑兵部队活动的地方,这一骑兵部队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地农场到处掠夺,以此为威廉·豪将军的武装部队提供他们所需的大部分牛肉和谷物。路丁顿团在很短时间内就成功地控制了牛仔和剥皮军的活动。英军被逼无奈出价300几尼悬赏路丁顿的人头,“无论死活”。
  为父站岗,最警觉和最小心的同伴是女儿
  1777年4月26日夜里,外面有人在使劲地敲门,声音很响,路丁顿慌忙去开门,想看看到底是谁。他一把门打开,就从这个筋疲力尽的送信人那里听到了丹伯里发生的一切。他的团必须马上集结,向丹伯里进发,好在特莱恩和他的部队对殖民地事业进行更多破坏之前进行反击。然而,有一个重要问题。路丁顿的士兵刚结束了一项为期很长的任务回到家里。现在正是新英格兰和纽约的播种时间,路丁顿已经同意他们回各自的农庄按时把庄稼种上。现在他们只得再次集结,而且是越快越好。
  民兵都分散在方圆100多平方英里的各个农庄。谁能骑马跑去告诉他们要马上归队?当然不可能是从丹伯里送信来的骑手。他太累了,再也跑不动了。而且他根本就不知道民兵都住在哪里,怎么走最好。路丁顿上校不能去。他得做好出发的一切准备,而且军团的人回来时他必须得在。
  然而,路丁顿意识到有一个人可能最适合执行这一重要使命。那就是西比尔,他12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虽然刚16岁,但是她马上功夫高超,对这个地区也非常了解,而且她还承担了帮妈妈照顾11个弟弟妹妹的重大责任。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她已经显示出了真正的英勇气概和聪明才智。
  西比尔知道敌人在高价悬赏父亲的人头,就领导大家保护他。正如路易斯·帕特里克描述的:“上校最警觉和最小心的同伴就是他的哨兵女儿,西比尔(西克)。她总是那么谨慎小心、思维缜密,再有环境的帮助,使得许多要取他性命、要抓捕他的阴谋都没能得逞。”之后,帕特里克在文章中描述了眼红奖金的人来搜捕他时所发生的一切。这伙人在臭名远扬的托利·伊卡博德·普罗瑟的带领下包围了路丁顿的住所,准备发起进攻。只是西比尔和她的妹妹丽贝卡更胜一筹。帕特里克描述说:
  这两个无所畏惧的女孩儿,手里端着枪,充当着哨兵,用规矩的军人步伐,用真正军人的气概在广场上来回踱步,为父亲站岗,防止意外发生,并在任何危险袭来时给他警报。她们发现了普罗瑟和他的那伙人,就发出了警报。马上,房子里每个屋子中都有蜡烛点亮了,几个住在里面的人在窗前来回踱步,这一简单聪明的小诡计让普罗瑟相信房子防守严密,不敢轻易进攻。他就让他的人伏在大树和篱笆后面,一直等到了黎明,他们大声骂着喊着又回了纽约城,根本不知道他们被两个聪明的小姑娘给打败了。
  想象两个多世纪前,在一个漆黑的夜晚
  送信人向路丁顿上校传达丹伯里的消息时,西比尔正在忙着让年幼的孩子们上床。听到楼下一阵喧闹,她也和父亲一起听消息。送信人一说完,上校就转向他的女儿,对女儿说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让她做,他无法走开。西比尔知道必须要做什么,也知道她是唯一能做这事的人。
  几分钟之内,她就准备好了。她完全明白在面前有重重困难和危险。这个夜晚还下着暴雨,春天的大雨毫无停止的迹象。那些她要骑马跑过的小路根本算不上是路,仅仅是泥巴小径,很是泥泞,雨水冲蚀会让路上充满危险。另外还有一个危险,在父亲提醒她之前她已经非常清楚了,有可能会被“牛仔”或“剥皮军”赶上抓住。他们很有可能在她要经过的路线上采取行动。
  但是她没有迟疑。晚上9点,她穿上了父亲的一条工作裤,骑上了她的马“星儿”。手里拿着棍子,她要用这根棍子抽打星儿往前快跑,还要用它去敲民兵家的门。然后,借着夜空中能看到的丹伯里燃烧的火光,她从弗雷德里克斯堡出发去了卡梅尔村,然后穿过肯特崖、法莫斯磨坊和斯托姆维尔,进入了玛荷帕克和玛荷帕克瀑布,总共40多英里。不管雨下得有多猛烈,也不顾她脚下的路有多泥泞、多么凹凸不平,她快马加鞭往前冲,把门敲得“砰砰”响,不断地扯着嗓子大声喊:“英军放火烧了丹伯里!马上到路丁顿那儿集合。”
  有些城镇教堂的钟敲响了,警告市民英军可能进犯。在其中一个社区,有个人看到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传递警报集合民兵大为震惊,便主动提出要陪着她跑完剩下的路程。西比尔客气地拒绝了他的好意,把他派去布鲁斯特镇传递警报,因为那个镇不在她的这条路线上。
  在史学家威利斯·弗莱彻·约翰逊创作的关于路丁顿的传记中,他对西比尔的功绩作了一个早期的评价:
  现在如果有人骑马从卡梅尔到科尔德斯普林,他会发现道路凹凸崎岖,危险遍布,一路上让人倍感孤独。可以想象一个多世纪前,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周围到处是“牛仔”和“剥皮军”的亡命徒,又会是什么样子。但是这个孩子却能完成任务。她仅靠着一个马鞍,用麻制缰绳指挥她的坐骑,骑马飞奔穿过黑夜,把丹伯里被洗劫的消息传递出去。她的功劳完全可以与保罗·瑞威尔午夜传信相比,她传信的效率也和保罗一样高。由于她的勇敢无畏,天亮时几乎整个团400多人都在她父亲弗雷德里克斯堡的房子前集结完毕,一两个小时之后便出发找抢劫者复仇去了。   三年后是笑柄,却曾为爱国事业表现英勇
  并不是只有这一支军队出发去阻止特莱恩袭击其他城镇。西比尔的警报已经传出了达切斯县。在这一地区行动的殖民地谍报人员也在传递丹伯里的一切消息。在纽黑文,大陆军戴维·伍斯特将军和贝内迪克特·阿诺德将军带领一小队大陆军士兵开始向丹伯里进发。在同一时间,菲尔费尔德县民兵统帅古尔德·塞莱科·斯勒曼将军,也紧急集结队伍,响应战争号召。
  4月27日是星期天,凌晨两点钟,伍斯特、阿诺德和斯勒曼已经想出了计划。知道特莱恩和他的部队要沿着到康波海滩的路走回船上,一定会经过里奇菲尔德,于是三位将军决定阿诺德和斯勒曼带着他们的联合部队大约400人,出发去这个镇,准备在那里进攻一定是疲惫不堪的英国士兵。同时,伍斯特和他带领的200人知道路丁顿和他的团很快会跟他会合,然后他们一同追赶往前行进的英军纵队,从后面打击他们。
  伍斯特团的人对丹伯里和里奇菲尔德之间的地区都非常了解,他们无须很长时间就能在树林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密切注视着英军一定会经过的这条小路。他们的直觉很准,英军到达时,伍斯特的士兵结结实实地攻击了特莱恩军团的后部,活捉了40个人。快到中午时,伍斯特发现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胜利,便命令再一次向英军发起进攻。可是,这一次英军有了准备,他们停止前进,用大炮来对付美洲军的突袭。据史学家阿尔伯特·范·杜森记载,炮火一起,伍斯特就在马上转过身,大声喊道:“来吧,弟兄们!别管这些零星炮弹。”话还没说完,英军的炮弹就打中了这位将军的后背,把他给打死了。
  同时,英军继续前进,到达了里奇菲尔德的郊外。贝内迪克特·阿诺德和他的人正在等着他们,阿诺德军队的人数是英军的四分之一。阿诺德的名字在近三年之后将成为叛变美国的笑柄,但是在里奇菲尔德,就像他之前攻占提康德罗加堡、凡克岛战役以及之后的萨拉托加战役一样,他为了爱国事业表现得英勇非凡。
  她没有被敌人俘获,也一直不太为人所知
  阿诺德让他的部下在快到里奇菲尔德的路上竖起了路障,特莱恩和他的部队一到,殖民地军队就用密集的炮火迎接他们。然而英军人多势众,很快就开始从侧翼围攻美洲军。阿诺德是他的部队中最后一个撤退的,但他撤退时被英军的一个排发现,就连连向他开火,一连串子弹射向了他的马。他设法让自己挣脱马镫站起来,这时,一个挥着刺刀的士兵向他冲来,大喊:“投降吧!你已是我的阶下囚了。”根据范·杜森的记录,阿诺德沉着冷静地回答说:“还说不准呢。”说着,开枪将红军装的士兵击毙。
  之后,阿诺德设法逃到了附近的沼泽地里,那天晚上又回到了里奇菲尔德郊区,集合他的民兵。此时,其他县的民兵也都赶来加入到队列中了,其中就包括路丁顿团。第二天,他们用武力迫使英军撤回了船上。英军向康波撤退的每一步都遭到四面围攻。如果不是有重型火力武装,还有训练有素的海军连驻扎在英军战舰上,在最后一程的撤退中帮他们一把,特莱恩的使命很有可能是以彻底失败告终。
  特莱恩其实已经成功完成了他要做的事。丹伯里的仓库已经被毁掉,不过是以他手下200多人的性命为代价换来的,这一损失差一点就要被更糟的结局所取代。这次经历打消了英军在这一地区进一步发动进攻的念头,使这一重要地区的美洲民兵获得了宝贵时间进行组织和抵抗。而这大部分是由于16岁的西比尔·路丁顿的努力。西比尔因为她英勇地扬鞭飞驰获得了乔治·华盛顿将军的公开赞扬。1961年,美国雕塑家安娜·海厄特·亨廷顿创作了恢宏的雕塑,刻画的就是西比尔骑着星儿策马飞驰传递警报。雕像的一座复制品竖立在丹伯里靠近卡梅尔村西比尔经过的路线上,还有一座在华盛顿特区“美国革命女儿会”总部。对她最高的颂扬也许就是把她家乡的名字弗雷德里克斯堡改成了路丁顿维尔。保罗·瑞威尔在他具有历史意义的策马飞驰中骑了大约20英里,西比尔·路丁顿为了爱国主义事业跑了更长的路,而且她所跑的路比那位波士顿工匠和信使更艰难。与瑞威尔不同的是,西比尔·路丁顿完成了她的使命,并且没有被敌人俘获,然而她一直不太为人所知。就如弗吉尼厄斯·达布尼所说:“是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把瑞威尔推上历史的高峰。而遗憾的是,对于西比尔,没有像朗费罗一样有才华和声名的人可以为她来做这一切。”
  摘编自《往事如风——不该被遗忘的那些人和事》
  商务印书馆
其他文献
黑手党与数字创新的金融引擎  风险投资一直显得神圣、神奇而又神秘。它时而一掷千金,慷慨至极;时而贪婪无比,形同秃鹫;时而又异常抠门,紧紧捂住钱袋。当年,旧金山的西海岸风险投资协会经常被人戏称为“加利福尼亚的黑手党”。因为他们的活动方式很像黑手党:最主要的公开活动就是聚会,三天一小聚,一月一大聚。平时往往躲在意气风发的创业者后面,独来独往,秘而不宣。又经常像一个联合放贷团,喜欢集体下注,“你不能把我
期刊
清治台湾时期,文化土壤并不丰厚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日本强索台湾,中国只能将其割让给对方。从此,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之久。日本将台湾建设成一个供给粮食的基地,也是南进太平洋的前哨站。这50年日本的治理,将刚刚踏入近代的清领台湾,发展成了一个几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在这一段时期,台湾的经济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发展,使台湾进入了现代。日本治理台湾的时间长度,只有清代治理台湾的四分之一;
期刊
杭州西南,距离市中心18公里的转塘镇象山旁,坐落着中国美院新校区的建筑群。正是这组建筑的设计师王澍,于2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获奖评审词这样描述:“他的建筑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    走进象山校区,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便是层层叠叠的瓦,作为屋檐,作为房顶,作为墙面……所有的瓦、砖、甚至石板,都是拥有历史的旧材料,因而使得才完工几年的建筑就呈现出一
期刊
关于饮食何时成为文化,历史学家们争执不休,但可以确定,一切发生在生产力进步之后。对蒙昧时代的人类而言,觅食似乎只有纯粹的求生意义,只有摆脱了自然的奴役,并开始利用自然之后,“觅食”才转化为“饮食”,并升华为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双重载体。  因为生存环境各异,不同族群在改造自然时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相应地,其饮食文化也互有差别:食材的不同展示了生活方式的差异,锅碗瓢盆则被视为手工艺水平的体现,而某
期刊
在《二十四史》中,我最爱读《史记》。《史记》不仅记载了严肃的历史,而且用生动的语言烘托出了历史的气氛和人物的鲜明个性。《项羽本纪》中对鸿门宴的气氛和人物的描写,令人感到如临现场;《陈涉世家》中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出了陈胜吴广不甘命运摆布的反抗精神……寥寥数语就能把历史事件和人物刻画得如此传神者,唯有《史记》。    但,掩卷细思,司马迁如此描述有何依据呢?鸿门宴并没有留下可信的“会议记录”
期刊
微简介  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莉-波特朗·德·波伏娃,又译西蒙·波娃,外号“海狸”(她的哲学老师所起,因“波伏娃”法语发音接近英语“海狸”)。摩羯座,双性恋(尽管她活着的时候一度否认),曾获龚古尔文学奖。她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哲学教师、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萨特的终身伴侣。1945年,她和萨特等人共同创办了评论杂志《摩登》。1986年,波伏娃去世的那天,和萨特去世的日子差一天整六年。
期刊
1963年8月28日的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生了什么?  一位名叫马丁·路德·金的美国黑人在这里发表了一次演讲。  如果你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就一定知道50年前那次让人心潮澎湃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
期刊
甲骨文的“合”字,上从亼,下从口。这不就是说话的声门与吃饭的口吗?但绝不止于此。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间流行过一种擦手油,估计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的,是用贝壳装的蛤蜊油,贝壳就是化妆品的包装,与“合”字形状很相近,难道贝壳也是合的原形?  《说文》曰:“合,合口也。”《吕氏春秋》曰:“离则复合,合则复离。”《史记》曰:“公子即合符。”《后汉书》曰:“合盖隆起。”看来,合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结构的
期刊
二战是以日本上空两朵令人作呕的蘑菇云结束的,正是这一史无前例的浩劫,带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与安全。男男女女在纽约时代广场聚集,为一个崭新的时代欢呼,但若干年后故地重游时,人们却忽然发现,世界和以往一样危险:核威胁作为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半空,世界生活在核屠杀的阴影之下,超级大国拥有的原子弹超过了安全需要,而这一点又被别的国家利用,成为挤进“原子弹俱乐部”的堂皇借口。这就是“文明时代”的战争,双方一
期刊
这是几百年来,人们为了妇女、儿童、环境、土著居民争取权利的故事。他们之中有登上断头台的作家,有勇敢的女性,有平凡的教师,也有几百年来饱受殖民统治之害的土著居民。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有一些人奋不顾身,用宣言唤醒历史;在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精神遗产?承担什么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