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治台湾时期,文化土壤并不丰厚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日本强索台湾,中国只能将其割让给对方。从此,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之久。日本将台湾建设成一个供给粮食的基地,也是南进太平洋的前哨站。这50年日本的治理,将刚刚踏入近代的清领台湾,发展成了一个几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在这一段时期,台湾的经济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发展,使台湾进入了现代。日本治理台湾的时间长度,只有清代治理台湾的四分之一;但是,日本在台湾留下的烙印,却是非常深刻。
回头看看,清领的两百年,清政府是从郑氏政权手上,接下了台湾岛屿。郑氏来台,保存华夏文化命脉于海外;孤臣孽子,其志可佩,其情可哀。在郑氏时代,台湾毋宁说是汉文化最后的据点。因此,郑氏以及他同时代的人物,在文化上心有归属。郑氏败亡以后,清朝治理台湾,官员将来台服务视为畏途,不愿久留。一拨一拨的移民进入台湾,从南到北,将台湾转化为一个闽、粤两系汉人的垦拓地区。在两百多年中,三次重大的民变——朱一贵、林爽文、戴潮春,都标榜着“反清复明”,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抗清的努力屡次失败,清廷更有意消除他们对汉文化的依恋。
另一方面,如上一讲所述,族群分裂,泉州、漳州和客家彼此斗争,都想夺取最好的土地。在彼此竞争之中,更高一层的文化归属感,退让给追逐现实利益的族群分类意识。
两百年来,台湾的社会是类似封建式的阶层化结构:垦首和垦户的大地主是一个阶层,“罗汉脚”雇农和佃农是另外一个阶层。站在优势地位的地主和大商人,其实并没有发展为中国大陆上的缙绅士大夫。这些地主生活优裕、富有钱财,可以用自己的金钱换取官位,也可以组织自己领导的群众作为武装力量,在大陆建立军功。无论文武哪一途,他们都是以财富换取社会地位,并不是以文化传播者的身份扮演社会精英的角色。台湾孤悬海外,在清朝末期实行新教育以前,地方教育都是由士绅们自己办理的。台湾上层阶层在这一方面,似乎并没有做到尽其经济实力的地步。在社会事业方面,也没有像大陆内地的地方领袖,经办养老济贫等社会工作。
台湾大部分的群众,本来在福建和广东就是贫而无助的“罗汉脚”,或是低收入的群众。他们迁移到台湾,带来的文化遗产并不丰厚。台湾的上、下阶层,在文化的发展上,并没有作过十分的努力;剩下来的,就只有在民俗宗教和戏剧歌曲方面有一些中国文化的底子,通过信仰的仪式、戏曲和说故事,传递于民间。这样的文化土壤,不会十分丰厚。再加上族群之间的分类斗争长期存在,分类的认同和归属感又是基于现实利益,往往超越了,也分散了文化的归属感和国族的认同。
日据台湾初期,官民的短暂抵抗
日本占领台湾,台湾的官民曾经有过非常短暂的抵抗,他们一度建立了台湾共和国,但时间并不长久。许多富豪内渡大陆,一些地方上有功名的举人秀才之辈,也都纷纷离去,回归福建原籍。台湾原本单薄的上层文化土壤,更因此流失殆尽。在这个基础上,日本用现代教育和经济建设,同化台湾的人民,其实等于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筑楼台,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铲除了原有的建筑物。
不过,至少在初期,台湾对日本殖民者的抵抗,还是非常激烈的。甲午割台,乙未抗战(又称台日战争,日本称为台湾讨伐或征台之役,是台湾军民为捍卫“台湾民主国”,而日军依《马关条约》为取得台湾而爆发的战争),台湾的民众,至少死亡了五六万人,而日本军队也折损不下万人。除了正式抵抗以外,还有许多日本警察以强压的手段,随时拘捕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分子。如后藤新平(1857-1929,甲午战争后任台湾民政长官、代行台湾总督。因其对中国台湾及东北的野蛮统治,可以称得上是日本侵华的罪魁之一),这个为人熟知的人物,就在1898年制定匪徒刑罚令,将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台民都当作土匪惩处,成群地屠杀,有时数百人被聚集在一起,用机枪扫射,集体处死。这种恐怖的统治,也有强烈的震慑作用,使台民不敢再有抗日想法。
日本初占台湾时候,有许多日本的政治人物认为,这个疫疠流行的热带岛屿,不是日本人能够居住的。有人甚至建议,何不把台湾卖给西方国家,赚一笔现金算了。可是也有人认为,应当把台湾建设成为一个为日本生产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给地。后藤新平这一批人,就是执行第二种选择的人物,将台湾建设成一个为日本供给米粮、食糖、果蔬、建筑木材,还有硫黄和樟脑的殖民地。日本本国的农夫遂从农田释放,转化为日本建设的大军,提供了日本工业化需要的大量劳力。因此,台湾岛的建设从殖民地的功能而论,对日本在明治以后,大正时代(日本大正天皇统治时期,1912-1926)晋升为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日本在台湾的农业建设和“国民教育”
日本人在台湾的建设,从经济方面来说,尝试了堪称亚洲第一次的农业革命,推行的项目有:使用化肥、培育新品种、有计划地规划水利灌溉等。他们开设了新型糖厂,代替过去用牛力和人力操作的制糖方法。日本人拥有的几家制糖株式会社,广泛地种植甘蔗,榨制食糖,行销世界。台湾外销的农业加工品中,食糖一项的收入占了大宗。凡此建设都使得台湾的民间实受其益。不过,这些措施,颇多以台湾为实验性质,一旦犯了错误,台湾百姓先吃大亏。例如,日本当局推行一种稻米新品种,高产,却不能抗风,台湾全岛都奉命种这一品种。一次风灾,全台颗粒无收,百姓蒙受极大损失。
台湾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无论质和量都提高了许多,而且,这些建设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糖厂外围,因为有糖厂为中心,一部分的城市文化被带入农村,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嘉南平原上,乌山头水库这个大的水利系统,是日本工程师八田与一设计的。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全岛逐渐电气化,纵贯铁路修成,高雄、基隆两港开港——都是有长久影响的建设。日本的农业人口迁移到台湾东部屯垦,本来几乎全无建设的后山(台湾东部昔日称为“后山”),因此也有可观的成就。
在教育方面,日本推行了“国民教育”,每一个儿童都要接受六年基础教育。在卫生方面,日本设立了卫生警察,专职监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公共卫生。严厉的公共卫生政策,使得一般人的生活环境变得清洁健康。日本推行现代的医疗制度,台北帝大的医学院训练了许多本省的医生,在大城小镇照顾病人。 日本殖民当局,将刚从西方学来的法律应用于台湾,代替了中国传统的法律。当时,刑事警察的权威,几乎是绝对的。日本在台湾施行的刑罚,虽然严酷,但是基本上有法可据,而且不任意仗势欺人。
这许多建设,都是后藤新平以及他的继任者——几个文人总督和文官,在日本据有台湾后逐步开展的。他们要在台湾建设一个模范殖民地。相对于日本在朝鲜的军事统治,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统治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日本带来了现代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生活形态,给台湾铺设了一层从西方经过日本,移植到台湾的世界近代文明。台湾的文化发展,就是经由这一途径,在文学、艺术和音乐各方面,都从日本间接引进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无可讳言,由于台湾不过是日本的文化边陲,虽然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取自日本本土,但台湾文化能达到的水平,难免先天不足,而且,很难有开拓创新的空间。
台湾人民做了五十年二等公民
日本治台,终究还是将台湾当作殖民地,台湾人民终究只是日本帝国第二等公民。日本的百姓在本土有选举权,日本却始终没有给台湾人一个民主的制度。不仅官员都是从外面派进来的,而且台湾民间也没有真正的选举议会。基层行政单位的一些代表,也并不都是选举产生的,有一大半是由官方指定。有些台湾的精英分子,是日本笼络的对象。台湾地区曾经有“绅章制度”,由殖民地当局颁给地方领袖们佩戴的徽章,表彰他们的社会地位。用这一方法,日本赢取了许多台湾地方领导阶层的拥护。
可是,日本在台湾训练当地人才有一定的限制。台北帝大主要是为在台的日本人而设,台湾本地的优秀青年,反而必须到内地去求学。台湾人的职业选择,最多是律师和医生;文官、法官、高级技师和管理人员,都由日本人担任。日本殖民当局并不鼓励台湾人进入真正的社会领导阶层。例如,殖民当局只允许日本人的公司经营大规模的糖厂。糖厂对于提高台湾的经济生产能力,确实有贡献,然而,对它外围的农村而言,它垄断了农民选择作物的权利,也独占了当地交通和其他资源的分配。我到台湾之初,曾经在战后的糖厂居住过。从厂区的老工人那里得知:当年日本人的糖厂,并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实际上还兼具控制和管理的功能。这一类企业不会让台湾人经营,糖厂的技师和管理人员都是日本人,台湾人只不过是基层劳工而已。
台湾人能发展的,最多只是地方性的交通和农产加工企业,如运输、仓库、碾米、磨粉等地方性的小企业。其他重要的企业,日本人都不让台湾人经营。在台北帝大(台北帝国大学,二战前夕,日本在国内及其殖民地设立了九所帝国大学,分别位于日本东京、京都、东北之仙台、九州之福冈、北海道之札幌、大阪、名古屋、韩国京城和中国台北,台北帝大是1945年改制的台湾大学的前身),台湾籍教授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教授都是从日本聘请来的学者。因此,在学术上,台湾同胞并没有机会发展到足以领导台湾文化建设的地步,也不足以领导台湾的舆论。
台湾人民争取平等的努力
台湾同胞力争身份和权利的平等,也曾经有过多次努力和抵抗。1913年罗福星领导的“苗栗事件”(罗福星事件、台南关帝事件、台中东势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的合称,这五次事件相继发生于1912年、1913年间。日本人将这五次抗日事件镇压后,合并处理,称为“苗栗事件”),1915年余清芳领导的“西来庵事件”(又称“余清芳事件”、“噍吧哖之战”,是发生于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亦是台湾日治时期诸多起事当中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同时也是台湾人第一次以宗教力量抗日的重要事件,更是台湾人最后一次武装抗日)都失败了。除了这两次规模较大的民间起义之外,1930年, 原住民部落也有过“雾社事件”(指1930年10月27日台湾雾社——在今南投——地区马赫坡、钵亚伦、荷戈、塔罗湾、罗多夫、斯库六个村社的高山族的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统治,在莫纳·鲁道的领导下掀起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战士消灭日本军警百余人,戕杀日本妇孺数人,将雾社占领三天,后在日军镇压及敌族夹攻下转入深山,继续作战长达两月之久,最终在日本殖民当局的陆空军和大批武装警察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日本军队用大炮和毒气,压制没有现代武器的原住民。
台湾人民努力争取应有的权利,除了武装起义,还通过议会政策的途径和舆论的鼓吹,以求获得比较公平的待遇。台湾文化协会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曾经想用请愿的方式,为台湾同胞取得参政的权利。他们也力图争取发行自己的报纸和刊物,甚至尝试组织政党,例如民众党,希望遵循现代各国民主运动的常规,争取参政的权利。20世纪20年代,台湾民权的请愿不下十五次,然而,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日本终究没有赋予台湾人民合理的平等地位。
1911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了。大陆的革命运动,台湾同胞也曾经参与,如罗福星就曾经是孙中山革命党的党员,而且参与了广州起义。大陆的五四运动,也引起台湾的共鸣,像张我军就曾经在台湾推行台湾的新文化运动,用汉语的白话文创作。
台湾人民和大陆的联系,其实不绝如缕,常有来往。大陆的著名人物,如改革和革命的领袖梁启超和孙中山,都访问过台湾,受到地方人士的热烈欢迎。台湾的一些精英人士,很多人在海峡两岸都有产业,来往居住。板桥林家在厦门有住宅,即著名的菽庄花园;林尔嘉在福建投资了许多事业,是闽南有名的企业家。
也有些人回到大陆发展事业,张我军、黄朝琴、洪炎秋等,不胜枚举。连横则将独子连震东(连震东,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之父)送回大陆,托人照顾,要儿子还是中国人。回大陆的台湾人,其实为数不少,他们常以闽南或客家祖籍为籍贯在大陆工作,这些人在台湾光复后回到台湾,被称为“半山”。
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控制,终于使得所有想要通过和平途径,争取台湾人政治平等权和文化自主权的努力,化为泡影。
日本在台湾的“皇民化运动”
50年的日本统治,在后半段发动了“皇民化运动”,愿意接受日本文化的台湾同胞,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只用日语。当局要求他们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弃原来的中国姓名。“皇民”必须放弃中国祭祀祖先的仪式,皈依神社的神道教。到太平洋战争时期,“皇民”家庭的人数,也不过是台湾人口的百分之七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需要台湾的人力支持,皇民化运动加速进行。1945年台湾光复,真正是“皇民”的台湾同胞人数,也不过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已。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之中,日本人不太敢用台湾人在大陆作战;如果用台湾兵,也只是分散在各个日本的作战单位之中。但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就大量征用台湾人参军,最初担任辅助战士的台湾军夫,还不能算真正的日本军人,后来兵源越来越不够了,才将参军的台湾人纳入日军编制。台湾军夫和军人在南洋的表现,居然和日本人基本一样。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粮食不足,实行配给制度,台湾同胞能获得的配粮,只是在台日本人的一半,“皇民”可以得到介于日本人和台湾人之间的数量。这一粮食供应的差别,当然也使得许多台湾人愿意成为“皇民”,至少可以吃得饱一点。为了表现他们是“皇民”,他们往往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日本人”。
许多台湾同胞,尤其是医生,被征调到中国的东北,为日本服务。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政权。在东北的台湾同胞,在地位上比日本人低,可是比东北人高。这些奇怪的现象,使台湾同胞自己也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哪种人了。《亚细亚的孤儿》这本书,正是说明这种上不得、下不得的尴尬局面。日本人不拿台湾人当日本人,而大陆人却以为台湾人是日本人,台湾人究竟是谁?在吴浊流笔下,台湾人是亚细亚的孤儿。这种尴尬的局面,反映于台湾今天的文化归属和认同上,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日本占领台湾之初,台湾同胞群集在庙宇的广场上,听讲中国的古事,观赏民间的歌仔戏,欣赏中国文化之中悲欢离合的故事。民间娱乐经由南管(南管指中国福建南音,为中国古代一个音乐种类)、北管(为17-20世纪,台湾与闽南地区流传广远的音乐、歌曲和戏剧表演。借用中国北方音乐戏剧元素与官话而得名的北管,与使用南方音乐元素的南管,互为呼应),怀念原乡的生活。在日本的统治下,还有一些台湾读书人组织诗社,借吟哦古诗,尽量保持中国的文字和语言。中文的“书房”(私塾之别称)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地方。在日本推行普及教育之时,书房还是可以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的。这些努力都说明了,日本统治台湾50年的前半段,台湾同胞还在尽力维持中国文化的命脉传承。可是,今天,台湾已经离开日本六十年了,台湾同胞的“哈日”却成为一时风气,历史的吊诡,的确常常令人感慨兴叹。
太平洋战争的后期,台湾同胞有一部分在南洋作战,埋骨异乡,永远不能回家。许多年轻人被征调到日本去,参加日本的国防生产工作。甚至十五六岁的青年也被征发到日本,在日本的飞机工厂做工,补充日本的劳力不足。战争期间,美军轰炸台湾,台湾的铁路、公路、港口及各种工厂设施,都遭受严重的损害。当时,日本粮食不足,台湾同胞最多只能吃日本人配给粮食的一半。今天许多台湾的耆老,还能记得当年半饥饿的生活——这些都是悲剧!台湾无辜地被拉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台湾人民蒙受的灾害,和日本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没有被“原爆”(指1945年发生在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事件)的蕈状云笼罩以外,台湾人民在战时深受的苦难,全是为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拖累的。
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五十年中,从好的方面讲,是日本为台湾带来一些近代文明;从坏的方面讲,屈辱与苦难多于幸福。
摘自《台湾四百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日本强索台湾,中国只能将其割让给对方。从此,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之久。日本将台湾建设成一个供给粮食的基地,也是南进太平洋的前哨站。这50年日本的治理,将刚刚踏入近代的清领台湾,发展成了一个几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在这一段时期,台湾的经济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发展,使台湾进入了现代。日本治理台湾的时间长度,只有清代治理台湾的四分之一;但是,日本在台湾留下的烙印,却是非常深刻。
回头看看,清领的两百年,清政府是从郑氏政权手上,接下了台湾岛屿。郑氏来台,保存华夏文化命脉于海外;孤臣孽子,其志可佩,其情可哀。在郑氏时代,台湾毋宁说是汉文化最后的据点。因此,郑氏以及他同时代的人物,在文化上心有归属。郑氏败亡以后,清朝治理台湾,官员将来台服务视为畏途,不愿久留。一拨一拨的移民进入台湾,从南到北,将台湾转化为一个闽、粤两系汉人的垦拓地区。在两百多年中,三次重大的民变——朱一贵、林爽文、戴潮春,都标榜着“反清复明”,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抗清的努力屡次失败,清廷更有意消除他们对汉文化的依恋。
另一方面,如上一讲所述,族群分裂,泉州、漳州和客家彼此斗争,都想夺取最好的土地。在彼此竞争之中,更高一层的文化归属感,退让给追逐现实利益的族群分类意识。
两百年来,台湾的社会是类似封建式的阶层化结构:垦首和垦户的大地主是一个阶层,“罗汉脚”雇农和佃农是另外一个阶层。站在优势地位的地主和大商人,其实并没有发展为中国大陆上的缙绅士大夫。这些地主生活优裕、富有钱财,可以用自己的金钱换取官位,也可以组织自己领导的群众作为武装力量,在大陆建立军功。无论文武哪一途,他们都是以财富换取社会地位,并不是以文化传播者的身份扮演社会精英的角色。台湾孤悬海外,在清朝末期实行新教育以前,地方教育都是由士绅们自己办理的。台湾上层阶层在这一方面,似乎并没有做到尽其经济实力的地步。在社会事业方面,也没有像大陆内地的地方领袖,经办养老济贫等社会工作。
台湾大部分的群众,本来在福建和广东就是贫而无助的“罗汉脚”,或是低收入的群众。他们迁移到台湾,带来的文化遗产并不丰厚。台湾的上、下阶层,在文化的发展上,并没有作过十分的努力;剩下来的,就只有在民俗宗教和戏剧歌曲方面有一些中国文化的底子,通过信仰的仪式、戏曲和说故事,传递于民间。这样的文化土壤,不会十分丰厚。再加上族群之间的分类斗争长期存在,分类的认同和归属感又是基于现实利益,往往超越了,也分散了文化的归属感和国族的认同。
日据台湾初期,官民的短暂抵抗
日本占领台湾,台湾的官民曾经有过非常短暂的抵抗,他们一度建立了台湾共和国,但时间并不长久。许多富豪内渡大陆,一些地方上有功名的举人秀才之辈,也都纷纷离去,回归福建原籍。台湾原本单薄的上层文化土壤,更因此流失殆尽。在这个基础上,日本用现代教育和经济建设,同化台湾的人民,其实等于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筑楼台,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铲除了原有的建筑物。
不过,至少在初期,台湾对日本殖民者的抵抗,还是非常激烈的。甲午割台,乙未抗战(又称台日战争,日本称为台湾讨伐或征台之役,是台湾军民为捍卫“台湾民主国”,而日军依《马关条约》为取得台湾而爆发的战争),台湾的民众,至少死亡了五六万人,而日本军队也折损不下万人。除了正式抵抗以外,还有许多日本警察以强压的手段,随时拘捕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分子。如后藤新平(1857-1929,甲午战争后任台湾民政长官、代行台湾总督。因其对中国台湾及东北的野蛮统治,可以称得上是日本侵华的罪魁之一),这个为人熟知的人物,就在1898年制定匪徒刑罚令,将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台民都当作土匪惩处,成群地屠杀,有时数百人被聚集在一起,用机枪扫射,集体处死。这种恐怖的统治,也有强烈的震慑作用,使台民不敢再有抗日想法。
日本初占台湾时候,有许多日本的政治人物认为,这个疫疠流行的热带岛屿,不是日本人能够居住的。有人甚至建议,何不把台湾卖给西方国家,赚一笔现金算了。可是也有人认为,应当把台湾建设成为一个为日本生产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给地。后藤新平这一批人,就是执行第二种选择的人物,将台湾建设成一个为日本供给米粮、食糖、果蔬、建筑木材,还有硫黄和樟脑的殖民地。日本本国的农夫遂从农田释放,转化为日本建设的大军,提供了日本工业化需要的大量劳力。因此,台湾岛的建设从殖民地的功能而论,对日本在明治以后,大正时代(日本大正天皇统治时期,1912-1926)晋升为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日本在台湾的农业建设和“国民教育”
日本人在台湾的建设,从经济方面来说,尝试了堪称亚洲第一次的农业革命,推行的项目有:使用化肥、培育新品种、有计划地规划水利灌溉等。他们开设了新型糖厂,代替过去用牛力和人力操作的制糖方法。日本人拥有的几家制糖株式会社,广泛地种植甘蔗,榨制食糖,行销世界。台湾外销的农业加工品中,食糖一项的收入占了大宗。凡此建设都使得台湾的民间实受其益。不过,这些措施,颇多以台湾为实验性质,一旦犯了错误,台湾百姓先吃大亏。例如,日本当局推行一种稻米新品种,高产,却不能抗风,台湾全岛都奉命种这一品种。一次风灾,全台颗粒无收,百姓蒙受极大损失。
台湾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无论质和量都提高了许多,而且,这些建设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糖厂外围,因为有糖厂为中心,一部分的城市文化被带入农村,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嘉南平原上,乌山头水库这个大的水利系统,是日本工程师八田与一设计的。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全岛逐渐电气化,纵贯铁路修成,高雄、基隆两港开港——都是有长久影响的建设。日本的农业人口迁移到台湾东部屯垦,本来几乎全无建设的后山(台湾东部昔日称为“后山”),因此也有可观的成就。
在教育方面,日本推行了“国民教育”,每一个儿童都要接受六年基础教育。在卫生方面,日本设立了卫生警察,专职监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公共卫生。严厉的公共卫生政策,使得一般人的生活环境变得清洁健康。日本推行现代的医疗制度,台北帝大的医学院训练了许多本省的医生,在大城小镇照顾病人。 日本殖民当局,将刚从西方学来的法律应用于台湾,代替了中国传统的法律。当时,刑事警察的权威,几乎是绝对的。日本在台湾施行的刑罚,虽然严酷,但是基本上有法可据,而且不任意仗势欺人。
这许多建设,都是后藤新平以及他的继任者——几个文人总督和文官,在日本据有台湾后逐步开展的。他们要在台湾建设一个模范殖民地。相对于日本在朝鲜的军事统治,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统治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日本带来了现代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生活形态,给台湾铺设了一层从西方经过日本,移植到台湾的世界近代文明。台湾的文化发展,就是经由这一途径,在文学、艺术和音乐各方面,都从日本间接引进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无可讳言,由于台湾不过是日本的文化边陲,虽然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取自日本本土,但台湾文化能达到的水平,难免先天不足,而且,很难有开拓创新的空间。
台湾人民做了五十年二等公民
日本治台,终究还是将台湾当作殖民地,台湾人民终究只是日本帝国第二等公民。日本的百姓在本土有选举权,日本却始终没有给台湾人一个民主的制度。不仅官员都是从外面派进来的,而且台湾民间也没有真正的选举议会。基层行政单位的一些代表,也并不都是选举产生的,有一大半是由官方指定。有些台湾的精英分子,是日本笼络的对象。台湾地区曾经有“绅章制度”,由殖民地当局颁给地方领袖们佩戴的徽章,表彰他们的社会地位。用这一方法,日本赢取了许多台湾地方领导阶层的拥护。
可是,日本在台湾训练当地人才有一定的限制。台北帝大主要是为在台的日本人而设,台湾本地的优秀青年,反而必须到内地去求学。台湾人的职业选择,最多是律师和医生;文官、法官、高级技师和管理人员,都由日本人担任。日本殖民当局并不鼓励台湾人进入真正的社会领导阶层。例如,殖民当局只允许日本人的公司经营大规模的糖厂。糖厂对于提高台湾的经济生产能力,确实有贡献,然而,对它外围的农村而言,它垄断了农民选择作物的权利,也独占了当地交通和其他资源的分配。我到台湾之初,曾经在战后的糖厂居住过。从厂区的老工人那里得知:当年日本人的糖厂,并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实际上还兼具控制和管理的功能。这一类企业不会让台湾人经营,糖厂的技师和管理人员都是日本人,台湾人只不过是基层劳工而已。
台湾人能发展的,最多只是地方性的交通和农产加工企业,如运输、仓库、碾米、磨粉等地方性的小企业。其他重要的企业,日本人都不让台湾人经营。在台北帝大(台北帝国大学,二战前夕,日本在国内及其殖民地设立了九所帝国大学,分别位于日本东京、京都、东北之仙台、九州之福冈、北海道之札幌、大阪、名古屋、韩国京城和中国台北,台北帝大是1945年改制的台湾大学的前身),台湾籍教授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教授都是从日本聘请来的学者。因此,在学术上,台湾同胞并没有机会发展到足以领导台湾文化建设的地步,也不足以领导台湾的舆论。
台湾人民争取平等的努力
台湾同胞力争身份和权利的平等,也曾经有过多次努力和抵抗。1913年罗福星领导的“苗栗事件”(罗福星事件、台南关帝事件、台中东势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的合称,这五次事件相继发生于1912年、1913年间。日本人将这五次抗日事件镇压后,合并处理,称为“苗栗事件”),1915年余清芳领导的“西来庵事件”(又称“余清芳事件”、“噍吧哖之战”,是发生于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亦是台湾日治时期诸多起事当中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同时也是台湾人第一次以宗教力量抗日的重要事件,更是台湾人最后一次武装抗日)都失败了。除了这两次规模较大的民间起义之外,1930年, 原住民部落也有过“雾社事件”(指1930年10月27日台湾雾社——在今南投——地区马赫坡、钵亚伦、荷戈、塔罗湾、罗多夫、斯库六个村社的高山族的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统治,在莫纳·鲁道的领导下掀起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战士消灭日本军警百余人,戕杀日本妇孺数人,将雾社占领三天,后在日军镇压及敌族夹攻下转入深山,继续作战长达两月之久,最终在日本殖民当局的陆空军和大批武装警察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日本军队用大炮和毒气,压制没有现代武器的原住民。
台湾人民努力争取应有的权利,除了武装起义,还通过议会政策的途径和舆论的鼓吹,以求获得比较公平的待遇。台湾文化协会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曾经想用请愿的方式,为台湾同胞取得参政的权利。他们也力图争取发行自己的报纸和刊物,甚至尝试组织政党,例如民众党,希望遵循现代各国民主运动的常规,争取参政的权利。20世纪20年代,台湾民权的请愿不下十五次,然而,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日本终究没有赋予台湾人民合理的平等地位。
1911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了。大陆的革命运动,台湾同胞也曾经参与,如罗福星就曾经是孙中山革命党的党员,而且参与了广州起义。大陆的五四运动,也引起台湾的共鸣,像张我军就曾经在台湾推行台湾的新文化运动,用汉语的白话文创作。
台湾人民和大陆的联系,其实不绝如缕,常有来往。大陆的著名人物,如改革和革命的领袖梁启超和孙中山,都访问过台湾,受到地方人士的热烈欢迎。台湾的一些精英人士,很多人在海峡两岸都有产业,来往居住。板桥林家在厦门有住宅,即著名的菽庄花园;林尔嘉在福建投资了许多事业,是闽南有名的企业家。
也有些人回到大陆发展事业,张我军、黄朝琴、洪炎秋等,不胜枚举。连横则将独子连震东(连震东,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之父)送回大陆,托人照顾,要儿子还是中国人。回大陆的台湾人,其实为数不少,他们常以闽南或客家祖籍为籍贯在大陆工作,这些人在台湾光复后回到台湾,被称为“半山”。
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控制,终于使得所有想要通过和平途径,争取台湾人政治平等权和文化自主权的努力,化为泡影。
日本在台湾的“皇民化运动”
50年的日本统治,在后半段发动了“皇民化运动”,愿意接受日本文化的台湾同胞,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只用日语。当局要求他们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弃原来的中国姓名。“皇民”必须放弃中国祭祀祖先的仪式,皈依神社的神道教。到太平洋战争时期,“皇民”家庭的人数,也不过是台湾人口的百分之七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需要台湾的人力支持,皇民化运动加速进行。1945年台湾光复,真正是“皇民”的台湾同胞人数,也不过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已。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之中,日本人不太敢用台湾人在大陆作战;如果用台湾兵,也只是分散在各个日本的作战单位之中。但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就大量征用台湾人参军,最初担任辅助战士的台湾军夫,还不能算真正的日本军人,后来兵源越来越不够了,才将参军的台湾人纳入日军编制。台湾军夫和军人在南洋的表现,居然和日本人基本一样。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粮食不足,实行配给制度,台湾同胞能获得的配粮,只是在台日本人的一半,“皇民”可以得到介于日本人和台湾人之间的数量。这一粮食供应的差别,当然也使得许多台湾人愿意成为“皇民”,至少可以吃得饱一点。为了表现他们是“皇民”,他们往往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日本人”。
许多台湾同胞,尤其是医生,被征调到中国的东北,为日本服务。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政权。在东北的台湾同胞,在地位上比日本人低,可是比东北人高。这些奇怪的现象,使台湾同胞自己也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哪种人了。《亚细亚的孤儿》这本书,正是说明这种上不得、下不得的尴尬局面。日本人不拿台湾人当日本人,而大陆人却以为台湾人是日本人,台湾人究竟是谁?在吴浊流笔下,台湾人是亚细亚的孤儿。这种尴尬的局面,反映于台湾今天的文化归属和认同上,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日本占领台湾之初,台湾同胞群集在庙宇的广场上,听讲中国的古事,观赏民间的歌仔戏,欣赏中国文化之中悲欢离合的故事。民间娱乐经由南管(南管指中国福建南音,为中国古代一个音乐种类)、北管(为17-20世纪,台湾与闽南地区流传广远的音乐、歌曲和戏剧表演。借用中国北方音乐戏剧元素与官话而得名的北管,与使用南方音乐元素的南管,互为呼应),怀念原乡的生活。在日本的统治下,还有一些台湾读书人组织诗社,借吟哦古诗,尽量保持中国的文字和语言。中文的“书房”(私塾之别称)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地方。在日本推行普及教育之时,书房还是可以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的。这些努力都说明了,日本统治台湾50年的前半段,台湾同胞还在尽力维持中国文化的命脉传承。可是,今天,台湾已经离开日本六十年了,台湾同胞的“哈日”却成为一时风气,历史的吊诡,的确常常令人感慨兴叹。
太平洋战争的后期,台湾同胞有一部分在南洋作战,埋骨异乡,永远不能回家。许多年轻人被征调到日本去,参加日本的国防生产工作。甚至十五六岁的青年也被征发到日本,在日本的飞机工厂做工,补充日本的劳力不足。战争期间,美军轰炸台湾,台湾的铁路、公路、港口及各种工厂设施,都遭受严重的损害。当时,日本粮食不足,台湾同胞最多只能吃日本人配给粮食的一半。今天许多台湾的耆老,还能记得当年半饥饿的生活——这些都是悲剧!台湾无辜地被拉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台湾人民蒙受的灾害,和日本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没有被“原爆”(指1945年发生在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事件)的蕈状云笼罩以外,台湾人民在战时深受的苦难,全是为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拖累的。
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五十年中,从好的方面讲,是日本为台湾带来一些近代文明;从坏的方面讲,屈辱与苦难多于幸福。
摘自《台湾四百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