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孤儿”:日据台湾50年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治台湾时期,文化土壤并不丰厚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日本强索台湾,中国只能将其割让给对方。从此,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之久。日本将台湾建设成一个供给粮食的基地,也是南进太平洋的前哨站。这50年日本的治理,将刚刚踏入近代的清领台湾,发展成了一个几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在这一段时期,台湾的经济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发展,使台湾进入了现代。日本治理台湾的时间长度,只有清代治理台湾的四分之一;但是,日本在台湾留下的烙印,却是非常深刻。
  回头看看,清领的两百年,清政府是从郑氏政权手上,接下了台湾岛屿。郑氏来台,保存华夏文化命脉于海外;孤臣孽子,其志可佩,其情可哀。在郑氏时代,台湾毋宁说是汉文化最后的据点。因此,郑氏以及他同时代的人物,在文化上心有归属。郑氏败亡以后,清朝治理台湾,官员将来台服务视为畏途,不愿久留。一拨一拨的移民进入台湾,从南到北,将台湾转化为一个闽、粤两系汉人的垦拓地区。在两百多年中,三次重大的民变——朱一贵、林爽文、戴潮春,都标榜着“反清复明”,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抗清的努力屡次失败,清廷更有意消除他们对汉文化的依恋。
  另一方面,如上一讲所述,族群分裂,泉州、漳州和客家彼此斗争,都想夺取最好的土地。在彼此竞争之中,更高一层的文化归属感,退让给追逐现实利益的族群分类意识。
  两百年来,台湾的社会是类似封建式的阶层化结构:垦首和垦户的大地主是一个阶层,“罗汉脚”雇农和佃农是另外一个阶层。站在优势地位的地主和大商人,其实并没有发展为中国大陆上的缙绅士大夫。这些地主生活优裕、富有钱财,可以用自己的金钱换取官位,也可以组织自己领导的群众作为武装力量,在大陆建立军功。无论文武哪一途,他们都是以财富换取社会地位,并不是以文化传播者的身份扮演社会精英的角色。台湾孤悬海外,在清朝末期实行新教育以前,地方教育都是由士绅们自己办理的。台湾上层阶层在这一方面,似乎并没有做到尽其经济实力的地步。在社会事业方面,也没有像大陆内地的地方领袖,经办养老济贫等社会工作。
  台湾大部分的群众,本来在福建和广东就是贫而无助的“罗汉脚”,或是低收入的群众。他们迁移到台湾,带来的文化遗产并不丰厚。台湾的上、下阶层,在文化的发展上,并没有作过十分的努力;剩下来的,就只有在民俗宗教和戏剧歌曲方面有一些中国文化的底子,通过信仰的仪式、戏曲和说故事,传递于民间。这样的文化土壤,不会十分丰厚。再加上族群之间的分类斗争长期存在,分类的认同和归属感又是基于现实利益,往往超越了,也分散了文化的归属感和国族的认同。
  日据台湾初期,官民的短暂抵抗
  日本占领台湾,台湾的官民曾经有过非常短暂的抵抗,他们一度建立了台湾共和国,但时间并不长久。许多富豪内渡大陆,一些地方上有功名的举人秀才之辈,也都纷纷离去,回归福建原籍。台湾原本单薄的上层文化土壤,更因此流失殆尽。在这个基础上,日本用现代教育和经济建设,同化台湾的人民,其实等于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筑楼台,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铲除了原有的建筑物。
  不过,至少在初期,台湾对日本殖民者的抵抗,还是非常激烈的。甲午割台,乙未抗战(又称台日战争,日本称为台湾讨伐或征台之役,是台湾军民为捍卫“台湾民主国”,而日军依《马关条约》为取得台湾而爆发的战争),台湾的民众,至少死亡了五六万人,而日本军队也折损不下万人。除了正式抵抗以外,还有许多日本警察以强压的手段,随时拘捕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分子。如后藤新平(1857-1929,甲午战争后任台湾民政长官、代行台湾总督。因其对中国台湾及东北的野蛮统治,可以称得上是日本侵华的罪魁之一),这个为人熟知的人物,就在1898年制定匪徒刑罚令,将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台民都当作土匪惩处,成群地屠杀,有时数百人被聚集在一起,用机枪扫射,集体处死。这种恐怖的统治,也有强烈的震慑作用,使台民不敢再有抗日想法。
  日本初占台湾时候,有许多日本的政治人物认为,这个疫疠流行的热带岛屿,不是日本人能够居住的。有人甚至建议,何不把台湾卖给西方国家,赚一笔现金算了。可是也有人认为,应当把台湾建设成为一个为日本生产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给地。后藤新平这一批人,就是执行第二种选择的人物,将台湾建设成一个为日本供给米粮、食糖、果蔬、建筑木材,还有硫黄和樟脑的殖民地。日本本国的农夫遂从农田释放,转化为日本建设的大军,提供了日本工业化需要的大量劳力。因此,台湾岛的建设从殖民地的功能而论,对日本在明治以后,大正时代(日本大正天皇统治时期,1912-1926)晋升为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日本在台湾的农业建设和“国民教育”
  日本人在台湾的建设,从经济方面来说,尝试了堪称亚洲第一次的农业革命,推行的项目有:使用化肥、培育新品种、有计划地规划水利灌溉等。他们开设了新型糖厂,代替过去用牛力和人力操作的制糖方法。日本人拥有的几家制糖株式会社,广泛地种植甘蔗,榨制食糖,行销世界。台湾外销的农业加工品中,食糖一项的收入占了大宗。凡此建设都使得台湾的民间实受其益。不过,这些措施,颇多以台湾为实验性质,一旦犯了错误,台湾百姓先吃大亏。例如,日本当局推行一种稻米新品种,高产,却不能抗风,台湾全岛都奉命种这一品种。一次风灾,全台颗粒无收,百姓蒙受极大损失。
  台湾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无论质和量都提高了许多,而且,这些建设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糖厂外围,因为有糖厂为中心,一部分的城市文化被带入农村,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嘉南平原上,乌山头水库这个大的水利系统,是日本工程师八田与一设计的。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全岛逐渐电气化,纵贯铁路修成,高雄、基隆两港开港——都是有长久影响的建设。日本的农业人口迁移到台湾东部屯垦,本来几乎全无建设的后山(台湾东部昔日称为“后山”),因此也有可观的成就。
  在教育方面,日本推行了“国民教育”,每一个儿童都要接受六年基础教育。在卫生方面,日本设立了卫生警察,专职监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公共卫生。严厉的公共卫生政策,使得一般人的生活环境变得清洁健康。日本推行现代的医疗制度,台北帝大的医学院训练了许多本省的医生,在大城小镇照顾病人。   日本殖民当局,将刚从西方学来的法律应用于台湾,代替了中国传统的法律。当时,刑事警察的权威,几乎是绝对的。日本在台湾施行的刑罚,虽然严酷,但是基本上有法可据,而且不任意仗势欺人。
  这许多建设,都是后藤新平以及他的继任者——几个文人总督和文官,在日本据有台湾后逐步开展的。他们要在台湾建设一个模范殖民地。相对于日本在朝鲜的军事统治,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统治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日本带来了现代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生活形态,给台湾铺设了一层从西方经过日本,移植到台湾的世界近代文明。台湾的文化发展,就是经由这一途径,在文学、艺术和音乐各方面,都从日本间接引进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无可讳言,由于台湾不过是日本的文化边陲,虽然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取自日本本土,但台湾文化能达到的水平,难免先天不足,而且,很难有开拓创新的空间。
  台湾人民做了五十年二等公民
  日本治台,终究还是将台湾当作殖民地,台湾人民终究只是日本帝国第二等公民。日本的百姓在本土有选举权,日本却始终没有给台湾人一个民主的制度。不仅官员都是从外面派进来的,而且台湾民间也没有真正的选举议会。基层行政单位的一些代表,也并不都是选举产生的,有一大半是由官方指定。有些台湾的精英分子,是日本笼络的对象。台湾地区曾经有“绅章制度”,由殖民地当局颁给地方领袖们佩戴的徽章,表彰他们的社会地位。用这一方法,日本赢取了许多台湾地方领导阶层的拥护。
  可是,日本在台湾训练当地人才有一定的限制。台北帝大主要是为在台的日本人而设,台湾本地的优秀青年,反而必须到内地去求学。台湾人的职业选择,最多是律师和医生;文官、法官、高级技师和管理人员,都由日本人担任。日本殖民当局并不鼓励台湾人进入真正的社会领导阶层。例如,殖民当局只允许日本人的公司经营大规模的糖厂。糖厂对于提高台湾的经济生产能力,确实有贡献,然而,对它外围的农村而言,它垄断了农民选择作物的权利,也独占了当地交通和其他资源的分配。我到台湾之初,曾经在战后的糖厂居住过。从厂区的老工人那里得知:当年日本人的糖厂,并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实际上还兼具控制和管理的功能。这一类企业不会让台湾人经营,糖厂的技师和管理人员都是日本人,台湾人只不过是基层劳工而已。
  台湾人能发展的,最多只是地方性的交通和农产加工企业,如运输、仓库、碾米、磨粉等地方性的小企业。其他重要的企业,日本人都不让台湾人经营。在台北帝大(台北帝国大学,二战前夕,日本在国内及其殖民地设立了九所帝国大学,分别位于日本东京、京都、东北之仙台、九州之福冈、北海道之札幌、大阪、名古屋、韩国京城和中国台北,台北帝大是1945年改制的台湾大学的前身),台湾籍教授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教授都是从日本聘请来的学者。因此,在学术上,台湾同胞并没有机会发展到足以领导台湾文化建设的地步,也不足以领导台湾的舆论。
  台湾人民争取平等的努力
  台湾同胞力争身份和权利的平等,也曾经有过多次努力和抵抗。1913年罗福星领导的“苗栗事件”(罗福星事件、台南关帝事件、台中东势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的合称,这五次事件相继发生于1912年、1913年间。日本人将这五次抗日事件镇压后,合并处理,称为“苗栗事件”),1915年余清芳领导的“西来庵事件”(又称“余清芳事件”、“噍吧哖之战”,是发生于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亦是台湾日治时期诸多起事当中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同时也是台湾人第一次以宗教力量抗日的重要事件,更是台湾人最后一次武装抗日)都失败了。除了这两次规模较大的民间起义之外,1930年, 原住民部落也有过“雾社事件”(指1930年10月27日台湾雾社——在今南投——地区马赫坡、钵亚伦、荷戈、塔罗湾、罗多夫、斯库六个村社的高山族的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统治,在莫纳·鲁道的领导下掀起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战士消灭日本军警百余人,戕杀日本妇孺数人,将雾社占领三天,后在日军镇压及敌族夹攻下转入深山,继续作战长达两月之久,最终在日本殖民当局的陆空军和大批武装警察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日本军队用大炮和毒气,压制没有现代武器的原住民。
  台湾人民努力争取应有的权利,除了武装起义,还通过议会政策的途径和舆论的鼓吹,以求获得比较公平的待遇。台湾文化协会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曾经想用请愿的方式,为台湾同胞取得参政的权利。他们也力图争取发行自己的报纸和刊物,甚至尝试组织政党,例如民众党,希望遵循现代各国民主运动的常规,争取参政的权利。20世纪20年代,台湾民权的请愿不下十五次,然而,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日本终究没有赋予台湾人民合理的平等地位。
  1911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了。大陆的革命运动,台湾同胞也曾经参与,如罗福星就曾经是孙中山革命党的党员,而且参与了广州起义。大陆的五四运动,也引起台湾的共鸣,像张我军就曾经在台湾推行台湾的新文化运动,用汉语的白话文创作。
  台湾人民和大陆的联系,其实不绝如缕,常有来往。大陆的著名人物,如改革和革命的领袖梁启超和孙中山,都访问过台湾,受到地方人士的热烈欢迎。台湾的一些精英人士,很多人在海峡两岸都有产业,来往居住。板桥林家在厦门有住宅,即著名的菽庄花园;林尔嘉在福建投资了许多事业,是闽南有名的企业家。
  也有些人回到大陆发展事业,张我军、黄朝琴、洪炎秋等,不胜枚举。连横则将独子连震东(连震东,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之父)送回大陆,托人照顾,要儿子还是中国人。回大陆的台湾人,其实为数不少,他们常以闽南或客家祖籍为籍贯在大陆工作,这些人在台湾光复后回到台湾,被称为“半山”。
  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控制,终于使得所有想要通过和平途径,争取台湾人政治平等权和文化自主权的努力,化为泡影。
  日本在台湾的“皇民化运动”
  50年的日本统治,在后半段发动了“皇民化运动”,愿意接受日本文化的台湾同胞,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只用日语。当局要求他们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弃原来的中国姓名。“皇民”必须放弃中国祭祀祖先的仪式,皈依神社的神道教。到太平洋战争时期,“皇民”家庭的人数,也不过是台湾人口的百分之七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需要台湾的人力支持,皇民化运动加速进行。1945年台湾光复,真正是“皇民”的台湾同胞人数,也不过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已。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之中,日本人不太敢用台湾人在大陆作战;如果用台湾兵,也只是分散在各个日本的作战单位之中。但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就大量征用台湾人参军,最初担任辅助战士的台湾军夫,还不能算真正的日本军人,后来兵源越来越不够了,才将参军的台湾人纳入日军编制。台湾军夫和军人在南洋的表现,居然和日本人基本一样。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粮食不足,实行配给制度,台湾同胞能获得的配粮,只是在台日本人的一半,“皇民”可以得到介于日本人和台湾人之间的数量。这一粮食供应的差别,当然也使得许多台湾人愿意成为“皇民”,至少可以吃得饱一点。为了表现他们是“皇民”,他们往往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日本人”。
  许多台湾同胞,尤其是医生,被征调到中国的东北,为日本服务。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政权。在东北的台湾同胞,在地位上比日本人低,可是比东北人高。这些奇怪的现象,使台湾同胞自己也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哪种人了。《亚细亚的孤儿》这本书,正是说明这种上不得、下不得的尴尬局面。日本人不拿台湾人当日本人,而大陆人却以为台湾人是日本人,台湾人究竟是谁?在吴浊流笔下,台湾人是亚细亚的孤儿。这种尴尬的局面,反映于台湾今天的文化归属和认同上,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日本占领台湾之初,台湾同胞群集在庙宇的广场上,听讲中国的古事,观赏民间的歌仔戏,欣赏中国文化之中悲欢离合的故事。民间娱乐经由南管(南管指中国福建南音,为中国古代一个音乐种类)、北管(为17-20世纪,台湾与闽南地区流传广远的音乐、歌曲和戏剧表演。借用中国北方音乐戏剧元素与官话而得名的北管,与使用南方音乐元素的南管,互为呼应),怀念原乡的生活。在日本的统治下,还有一些台湾读书人组织诗社,借吟哦古诗,尽量保持中国的文字和语言。中文的“书房”(私塾之别称)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地方。在日本推行普及教育之时,书房还是可以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的。这些努力都说明了,日本统治台湾50年的前半段,台湾同胞还在尽力维持中国文化的命脉传承。可是,今天,台湾已经离开日本六十年了,台湾同胞的“哈日”却成为一时风气,历史的吊诡,的确常常令人感慨兴叹。
  太平洋战争的后期,台湾同胞有一部分在南洋作战,埋骨异乡,永远不能回家。许多年轻人被征调到日本去,参加日本的国防生产工作。甚至十五六岁的青年也被征发到日本,在日本的飞机工厂做工,补充日本的劳力不足。战争期间,美军轰炸台湾,台湾的铁路、公路、港口及各种工厂设施,都遭受严重的损害。当时,日本粮食不足,台湾同胞最多只能吃日本人配给粮食的一半。今天许多台湾的耆老,还能记得当年半饥饿的生活——这些都是悲剧!台湾无辜地被拉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台湾人民蒙受的灾害,和日本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没有被“原爆”(指1945年发生在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事件)的蕈状云笼罩以外,台湾人民在战时深受的苦难,全是为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拖累的。
  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五十年中,从好的方面讲,是日本为台湾带来一些近代文明;从坏的方面讲,屈辱与苦难多于幸福。
  摘自《台湾四百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四五岁时不懂事,经常扯着脖子喊:“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接下来又喊:“苏联老大哥,挣钱挣得多,苏联老大嫂,挣钱挣得少……”  应该说,“苏联”二字,贯穿在20世纪50年代的童年生活中,抹也抹不去。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平时不开火,总是和大人一起到食堂吃饭,而吃饭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一个大圆桌上,经常在一起吃饭的大人和他们的孩子总是那几个。在我旁边总坐着个性格温和的叔叔,
期刊
《看历史》:你是怎么想到要写一部四卷本的中共货币战争史的?    马祥林(以下简称马):我的工作是军史研究,在工作中对党史也很感兴趣,我发现军史和党史的正规表述并不全面,只重视战争、战役的影响,一般会忽略了经济问题。过去与合作者写过一本关于南昌起义的书,叫《惊雷》,当时发现一些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钱,没钱,支撑不了战争。过去有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就是烧钱的过程,共产党初期的革命也不能
期刊
《史记》记萧何有三次“受疑遭忌”,很有意思。  前两回,先是楚、汉相持未决时,刘邦“数使使劳苦丞相”,遂有鲍生提醒并建议萧何“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于是刘邦大悦;接着八年后,刘邦又“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遂有召平指点萧何“让封勿受”,然后再“悉以家私财佐军”,结果高帝大喜。这两次,在刘邦心里,到底疑忌多深,其实不得而知。但鲍生与召平的建议,总之有助于萧何;他们的建议,都吻合了萧何恭谨
期刊
在台湾海峡上空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心理战”,使空飘气球成为了两岸关系变迁史上的一个重要象征物,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机缘巧合使得两盒录像带开启了两岸交流的大门。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1971年,一艘台湾渔船为了躲避强台风,驶进了福建崇武的避风港,这是闽台隔绝以来第一艘来到大陆港口停靠的台湾渔船,在这艘渔船受到“友好接待”后,随后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渔船来到福建避风、补给、修船。    从
期刊
瘟疫来了不用怕,防治恶疾听我话。  催吐灌肠加放血,不待病死你命挂。  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历史现场报道《大疫年纪事》,本期节目将向您讲述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应对瘟疫的。  现在是1665年9月9日,我正在伦敦的一家名为“猪头”的酒吧里。连续几个月的瘟疫,使伦敦市面上的大多数商店和餐馆都关了门,我好不容易找到这家开着的酒吧,点了一客鸡肉。坐在我身边的这两个人是负责搬运尸体的运尸工,也就是人们俗称的
期刊
“木头的纹理中藏着精魂。”  走进郑华在黄许创办的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就像走进了某个巨室大家古老的宗祠——各式各样的牌位包围着你,而祖先的灵魂就寄托其中;悬在墙上的,是一张张祖先的容像,画中人物神情肃穆,岁月赋予了他们古老和庄严。  这是一个静穆之地,很少有任何东西能让人如此自发地生出一种敬畏之心,去聆听千百年前的先人所发出的声音,踏上寻找自己根脉的寻根之旅。  寻根之旅  郑华的寻根之旅开始于
期刊
当徐锡麟突然向恩铭行举手礼,将花名册置于案上,报告今天有革命党要起事时,端坐礼堂正中的安徽巡抚恩铭紧张起来,连问消息从何而来。原本在阶廊下的陈伯平立刻上前投出了一枚炸弹。安徽的文武大员们一时惊慌四散,恩铭则站起来走避。徐锡麟忙请大帅放心,他将捉拿革命党。就在恩铭质问革命党是谁的同时,徐锡麟已经俯身从靴筒中拔出两支手枪,对着恩铭。    一发千钧之际,两件事影响了这场孤胆英雄的冒险短剧。一是陈伯平投
期刊
3月25日,现年57岁的梁振英获得689张有效票,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三天后,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将于2012年7月1日就职。    1974年,刚从香港理工学院获建筑测量系高级文凭的梁振英便离港负笈英国。三年后,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回港,获聘香港一家英资企业——仲量行,并于1982年成为该企业200年来最年轻的合
期刊
今天,酱是一种普通调料,但是在先秦却有非比寻常的地位。当时烹和调是分开进行的两道工序,烹过的食物淡而无味,酱是当时最重要的调味品。    甲骨文中不见“酱”字,至周初才出现,从造字法看,已经含有“引领”“主导”之意,是与酱在当时饮食结构中“八珍主人”的地位相符合的。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不同的食物其腥、臊、膻之特性各异,须配以不同的酱,即异食异酱。    诸子时期的酱主要分为醯酱(各种肉酱)和醢酱(有
期刊
黑手党与数字创新的金融引擎  风险投资一直显得神圣、神奇而又神秘。它时而一掷千金,慷慨至极;时而贪婪无比,形同秃鹫;时而又异常抠门,紧紧捂住钱袋。当年,旧金山的西海岸风险投资协会经常被人戏称为“加利福尼亚的黑手党”。因为他们的活动方式很像黑手党:最主要的公开活动就是聚会,三天一小聚,一月一大聚。平时往往躲在意气风发的创业者后面,独来独往,秘而不宣。又经常像一个联合放贷团,喜欢集体下注,“你不能把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