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以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的力量”和邓肯的“POET生态复合体”为理论依据,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云南省南华县“咪依噜”风情谷的居民进行调查,分别从经济、组织、文化、心理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来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对降低农村社会风险,加强农村社会整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社会风险,经济,组织,文化,心理
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村社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复杂性、移变性的特点,政府对风险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使农民成为最主要的利益主体和最直接的受益主体,它的介入刚好能够对处于转型期的农村社会起到过度和缓冲的作用。
笔者以“咪依噜”风情谷为案例,以其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将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分为四个维度:经济、组织、文化和心理,力图证明如何从以上四个方面协助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和优化农村社会整合的。本课题运用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和邓肯的“POET”生态复合体理论,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的影响方式和具体表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O(组织)和T(技术)对农民的影响日益加深,P(人口)和E(环境)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平衡的趋势,并从经济、组织、文化、心理四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经济方面:
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空巢家庭的经济风险。
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较大程度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从数据分析可知大多数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后月经济收入都有所增长,而且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基本占家庭全年经济收入的50%-70%,说明村民的经济收入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同时也符合了邓肯“POET生态复合体”理论中组织对人口的影响:只有在国家财政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得如此迅猛,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互惠交换频率增加,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多样化趋势(O,T→P)。城乡互惠频率的增加也是城市和农村能够存在“弱关系”的前提之一,因为互惠交换是格兰诺维特用来测量“弱关系”的维度之一,只有互惠频率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组织方面:
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过渡性措施,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当地政府对村委会干部的监督、审核更加严格,随着村民民主自知权意识的增强,对村干部的选举更多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而不再是地方家族势力的代表,所以权利有所分散,乡村权利精英结构得以转型。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当地的和外地的大学生自愿回到农村当村官,为闭塞的农村输入了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委会的办事效率,进一步维护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宗旨(P,T→O) 。
(三)文化方面:
“咪依噜”风情谷是一个彝族村落,具有浓厚的彝族文化气息,但是长期受限于闭塞的交通和封闭的思想氛围,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难以被外面的人接受和认同。但是乡村旅游刚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契机。根据格兰诺维特对“弱关系”的第一个测量维度——“互动频率”来分析,城市游客与农村居民的互动频率凭借在乡村旅游中的互惠交换而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正是文化碰撞、认同与融合的过程。绚丽多彩的彝族服装,缠绵婉转的情歌小调、神秘莫测的宗教仪式等都深受外来游客的喜爱。彝族村民的由以往单纯的族内通婚转变为择偶意愿多样化,妇女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拥有经济自主权,自由的参与旅游服务工作。同时,当地政府与村委会相互配合,对村民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而且也在在无形之中增强了村民的自我认同感(O,T→P)。
(四)心理方面:
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的满足了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从数据分析可知50岁以上的人认为,乡村旅游发展了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和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地政府还为他们修建了“老人之家”敬老院,使其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虽然老人们很难体会到天伦之乐,但是能够在“老人之家”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关怀,彼此之间相处的时间长了,亲密程度不断增加,由以往的弱关系转换为互帮互助的强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条件下,弱关系与强关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E,T→P)。
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也暴漏出了一些亟需解决问题:
(1)当乡村旅游接待的游客超过了环境承载量时,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超负荷问题。当利用自然资源转变为牺牲自然资源时就会威胁到整个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游区对游客的不限量接待,以及缺乏相应的应急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将日益严重,即P(人口)和T(技术) 在超过控制量时就会对E(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
(2)旅游行业的发展,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物价水平,会使当地没有从事旅游工作的农民生活成本提高,有可能使贫困者越来越贫困。
(3)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农村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外来人口增多,商业化程度高,利益尖锐,犯罪增加,也会相对提高农村社会风险的管理成本。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政策支持,稳步开发。政府要从整体着眼,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不能急于求成,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思想是行不通的。
(2)宣传教育,引导正确的价值觀。当地旅游局要和村委会要保持密切的联系,提升村民的服务水准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决策研究——以杨家埠和河口村为例》王素洁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2、李德明、杨开福,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5):122-125.
3、《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哈斯其其格著.——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
4、宋飞林.社会风险的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 [J].社会学研究.1995(6):90-91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 \蔡禾主编,张应祥副主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社会风险,经济,组织,文化,心理
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村社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复杂性、移变性的特点,政府对风险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使农民成为最主要的利益主体和最直接的受益主体,它的介入刚好能够对处于转型期的农村社会起到过度和缓冲的作用。
笔者以“咪依噜”风情谷为案例,以其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将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分为四个维度:经济、组织、文化和心理,力图证明如何从以上四个方面协助农村社会风险管理和优化农村社会整合的。本课题运用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和邓肯的“POET”生态复合体理论,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的影响方式和具体表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O(组织)和T(技术)对农民的影响日益加深,P(人口)和E(环境)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平衡的趋势,并从经济、组织、文化、心理四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经济方面:
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空巢家庭的经济风险。
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较大程度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从数据分析可知大多数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后月经济收入都有所增长,而且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基本占家庭全年经济收入的50%-70%,说明村民的经济收入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同时也符合了邓肯“POET生态复合体”理论中组织对人口的影响:只有在国家财政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得如此迅猛,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互惠交换频率增加,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多样化趋势(O,T→P)。城乡互惠频率的增加也是城市和农村能够存在“弱关系”的前提之一,因为互惠交换是格兰诺维特用来测量“弱关系”的维度之一,只有互惠频率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组织方面:
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过渡性措施,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当地政府对村委会干部的监督、审核更加严格,随着村民民主自知权意识的增强,对村干部的选举更多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而不再是地方家族势力的代表,所以权利有所分散,乡村权利精英结构得以转型。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当地的和外地的大学生自愿回到农村当村官,为闭塞的农村输入了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委会的办事效率,进一步维护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宗旨(P,T→O) 。
(三)文化方面:
“咪依噜”风情谷是一个彝族村落,具有浓厚的彝族文化气息,但是长期受限于闭塞的交通和封闭的思想氛围,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难以被外面的人接受和认同。但是乡村旅游刚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契机。根据格兰诺维特对“弱关系”的第一个测量维度——“互动频率”来分析,城市游客与农村居民的互动频率凭借在乡村旅游中的互惠交换而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正是文化碰撞、认同与融合的过程。绚丽多彩的彝族服装,缠绵婉转的情歌小调、神秘莫测的宗教仪式等都深受外来游客的喜爱。彝族村民的由以往单纯的族内通婚转变为择偶意愿多样化,妇女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拥有经济自主权,自由的参与旅游服务工作。同时,当地政府与村委会相互配合,对村民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而且也在在无形之中增强了村民的自我认同感(O,T→P)。
(四)心理方面:
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的满足了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从数据分析可知50岁以上的人认为,乡村旅游发展了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和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地政府还为他们修建了“老人之家”敬老院,使其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虽然老人们很难体会到天伦之乐,但是能够在“老人之家”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关怀,彼此之间相处的时间长了,亲密程度不断增加,由以往的弱关系转换为互帮互助的强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条件下,弱关系与强关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E,T→P)。
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也暴漏出了一些亟需解决问题:
(1)当乡村旅游接待的游客超过了环境承载量时,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超负荷问题。当利用自然资源转变为牺牲自然资源时就会威胁到整个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游区对游客的不限量接待,以及缺乏相应的应急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将日益严重,即P(人口)和T(技术) 在超过控制量时就会对E(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
(2)旅游行业的发展,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物价水平,会使当地没有从事旅游工作的农民生活成本提高,有可能使贫困者越来越贫困。
(3)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农村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外来人口增多,商业化程度高,利益尖锐,犯罪增加,也会相对提高农村社会风险的管理成本。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政策支持,稳步开发。政府要从整体着眼,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不能急于求成,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思想是行不通的。
(2)宣传教育,引导正确的价值觀。当地旅游局要和村委会要保持密切的联系,提升村民的服务水准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决策研究——以杨家埠和河口村为例》王素洁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2、李德明、杨开福,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5):122-125.
3、《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哈斯其其格著.——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
4、宋飞林.社会风险的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 [J].社会学研究.1995(6):90-91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 \蔡禾主编,张应祥副主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