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秋时节,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留学生到中国修习汉语。他一未去北大,二未去清华,却选择了大连理工大学。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喜欢大连,大连的风光,大连的人。“特别是大连的义工,”这位英国青年因为激动而神采飞扬,“他们助人为乐的风尚,让美丽的大连锦上添花。这么说吧,是这里的义工吸引了我。”
大连义工的神奇魅力,居然使英吉利海峡的浪花涌到渤海湾来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更让我惊奇的是,起步早、服务十分出色的香港“推广义工服务督导委员会”也给予大连义工特有的青睐。2005年7月30日至8月6日,香港杰出青年义工计划大连交流团一行14人,在“推广义工服务督导委员会”负责人罗殷巧儿太平绅士的率领下,对大连慈善总会进行了访问交流,并参与了大连义工分会“三无老人好儿女”、“爱心助学”“爱心爸爸”等5个服务项目。此次访问,两地义工互补共赢,共同奏响“更上一层楼”的序曲。
12月5日是“国际义工日”。大连义工无愧于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独具中国特色的一支。他们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大连人不无自豪地说,我们的义工是窗户眼儿吹喇叭,名声在外了。我说,是的。但它的名声在外,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这是一个播洒阳光雨露的群体。他们的步履坚实而稳重,他们的精神饱满而快乐。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
初试锋芒
2002年5月,辽南大地满眼莺飞草长、春意盎然的景象。一场春雨过后,广场的草地、花坛、石阶、树墙,全像洗过了似的,洁净而鲜亮。“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人们似乎因为明天就要投入紧张的工作,或尽情玩耍,或悠闲漫步。阳光水也似的漫过来,带着海风的湿润,带着槐花的清香。谁不为之陶醉呢?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这一天,一场空难发生了。大海呜咽,长风悲鸣。这就是有名的“五七空难”。
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却要为死难者及其家属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航空公司、大连市政府的工作自不必说,市慈善总会的义工们应该或者说能够做些什么呢?秘书长侯连筠虽然刚来不久,但凭借多年民政工作扶贫救灾的经验,她觉得刚刚组建两个月的义工队伍应该参与空难的救援工作。别的做不了,为罹难者的亲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总是可以的。她把自己的想法向领导作了汇报,获得支持,便连夜向义工们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他们,凡能够参与并愿意参与的,立即赶到伽利亚酒店和210医院,那里有1200多名悲痛欲绝的罹难者亲属需要慰藉、温情和服务。
那一夜,鲁迅路2号市慈善总会红砖绿顶的俄式小楼的灯火彻夜未熄。
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高杰,年幼的孩子无人照看,心一横,锁上门,来了;共产党员、预备役干部郑文博刚下夜班,顾不上休息,来了;老同志佟伟患有心脏病,也全然不顾,揣上备用药,来了…… 108名义工接到電话如同接到军令,与跃出海平面冉冉升腾的太阳一起,来到了罹难者亲属身边。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凄惨景象。有的一家人抱头痛哭,有的则相对无言,痴痴地坐着,有的刚到酒店便哭着喊着要去看遗体,有的哭干了眼泪,依然呼天抢地,不能自已。这场面,任是无限丹青手,也是难以描绘的。突然之间失去了亲人,谁不伤心悲痛?义工们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安慰他们,也不知此时此刻为他们做些什么。
伽利亚酒店。郑文博等3人走进一个房间,见一位武警同志泪花儿还挂在脸上,便轻轻地说:“我们是大连的义工,您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吗?”
“谢谢。”武警同志很客气,“现在还没有什么事。”
他们又走进另一个房间。两位失去女儿的老人,还没等他们开口,就连连摆手,说:“不需要,不需要,你们走吧!”郑文博估计已有人来过,老人心绪不好才这样,便耐心地说:“老人家不要着急,有事就叫我们,我们是大连的义工。”
看来,这些人对义工还缺乏了解。缺乏了解自然缺乏信任。双向接纳的衔接点是心灵。义工们深信,只要我们捧出一颗真诚的爱心,就是坚冰也能融化,就是石头也能开花。看到有的人病了,义工们就主动为他们请医送药、护理按摩;看到有的人忙不过来,义工们更是跑前跑后,帮助摆花圈、洗相片、捡骨灰、领赔款。总之是事无巨细,凡自己能做的,义工们都努力去做,并且做好。就这样,双方的距离拉近了,消失了,他们已融为一体了。在210医院,因为儿子、儿媳双双遇难,一位80多岁老母亲,几天来茶饭不进,悲痛欲绝,青年义工王淑凤忍不住跪在她的床前,声泪俱下,说:“奶奶啊奶奶,您就睁开眼吧,我们可都是您的亲人啊!”老人慢慢睁开眼,伸手抚弄着她的头,一字一泪地说:“孩子,起来吧,奶奶想开了,就冲你们这些天对我这么好,我也要好好活着。”此情此景,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山东的一位家属,处理完亲人的后事后,要走了,又有一笔赔偿追加款要发,但几天后才能到,就找到郑文博,要他代领代邮。郑文博爽快地答应了,说:“只要你信得过我。”山东人说:“信得过,信得过,大连的义工信得过!”
在那难忘的日日夜夜里,大连义工的一言一行,不但感动了罹难者家属,也使许多大连市民深受感染。保定的一对新婚夫妇不幸遇难,双方老人决定把他俩的骨灰撒在大海里。晚上商定海葬,翌日清晨进行。海葬需要鲜花,可现在鲜花店都关门了,怎么办?义工艾军、唐在林等人一面通知人,一面分头跑花店。艾军已经跑了十几个花店了,都没有,他有些灰心了,前面来到春柳花魁花店。他试探地叩开店门,向女老板说明了来意。女老板看他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心头一热,当即决定派车去30多公里外的基地采集,回来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女老板说:“义工为大连人争脸,我决不能给大连人脸上抹灰。”当海葬开始,22名义工将鲜艳的金灿灿的菊花抛向大海时,老人们的眼睛湿润了。他们也许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但他们知道义工的艰辛和大连人的古道热肠。
“五七空难救援项目”结束,23名义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有功人员称号,北航大连分公司给市慈善总会送来了锦旗。初试锋芒,大连义工叫响了。
用爱心照亮孩子的心灵
张宁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姑娘,长得很喜相,在一家商场做销售经理,也很得领导信任。惟一让父母操心的是,眼看就到而立之年了,还没有谈朋友。不过,她跟父亲有一个不成文的君子协定:“30岁以后谈,您就让我全身心的做个好义工吧!”父母拿她也没有办法。
不谈朋友,却常常收到“情书”,而且每书必复,十分认真。闲暇的时候,她也常常把这些“情书”拿出来翻看,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像是学者在读一部学术专著。不知内里的人也许感到奇怪,了解她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些“情书”都是孩子们给她的信。这些信,字迹虽然潦草,却充满真情;没有甜言蜜语,却引人遐想。对于张宁来说,这是特殊的也是真正的情书。有什么能比孩子们的心灵的语言更让人感动的呢?
她的书桌上铺展着一封来自内蒙古海拉尔市得耳布尔林区一位小朋友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姐姐:您好!
至(自)从您来信以后,弟弟长长(常常)想念您。姐姐啊,至(自)从我回来后我梦见您好几回,我在大姨家生活得很好,您不要担心。姐姐要常通信。
您的弟弟 关月(化名)
2002年11月
应该说,这封写得歪歪扭扭间有不少错别字的短笺,张宁不知看过多少遍了,但每次看,她都不能抑制澎湃的心潮,一桩桩往事如电视连续剧呈现在眼前。
张宁是在3年前市慈善总会与市救助站联合开展流浪儿童帮教项目时结识这位小朋友的。那是一個星期天,张宁正和自己帮教的小朋友玩游戏,另一个小男孩不高兴了,嘟着小嘴儿暗自流泪。原来,负责帮教他的阿姨好长时间没来了,小家伙盼啊盼啊,今天还是望穿双眼不见人。他怎么能不伤心呢?张宁心软,见不得孩子的泪水,鼻子一酸,泪花就挂在眼边了。这些流浪的孩子,不是被父母嫌弃,就是一时想不开离家出走,心灵的创伤很难愈合,但决非不可救药。爱心,是治愈心灵创伤的惟一良方。她帮教的第一个孩子,阜新的,就是在她和大家的呵护、帮助下,几经周折,回到了家,重新走进课堂的。眼前这个伤心流泪的孩子,是渴望亲人的爱抚啊!她不能让他刚刚复苏的心灵再遭冷漠的寒流,她要不失时机的给他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让生命的花朵重新绽放。这么想着,她拉住小男孩的手,把他拥入怀中。
“以后就叫我张宁姐姐,咱们一块儿玩。”
“我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
“知道,小关月。”张宁的话语柔柔的,“都说你爱打架,调皮。打架不好,调皮我喜欢。调皮的孩子最聪明。”
就这样,张宁跟关月结成了帮教对子。这是她帮教的第三个孩子,然而也是她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孩子。关月告诉她,他打架是跟他爸爸学的,爸爸打他,把棍子都打折了。关月还告诉她,他就是不爱念书,一念书就头疼。关月的坦诚,让张宁又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他已把她当成亲姐姐;心疼的是,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如此残忍?她决心用亲情感化他。她给他讲少年立志成材的故事,又给他买来书籍,一遍一遍的给他讲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关月终于表示愿意回家。当关月登上火车北去,消失在远方的时候,她才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谁知一个星期后,小关月又回来了。如此者再。国庆节刚过,张宁第三次把关月送上北去的列车,却怎么也放心不下。10月29日,张宁等3名义工自费登上大连至通辽方向的列车,她们要去看看关月,看看关月的家,还准备与关月的父母谈一谈。
下了火车,小小的车站一片漆黑。古人说“胡天八月即飞雪”,此时已进9月,布耳得尔林区居然未见雪花的踪影,但风是够凛冽的。她们找了个小店住下。第二天,她们来到关月的家,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哪里是个家啊!几间破房子,房门挂着的大锁,已锈迹斑斑。院子里,荒草萋萋,连篱笆也东倒西歪。显然,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住人了。面对此景,张宁的心在震颤,在流血。无家可归的关月呀,你在哪里?
她们找到了关月的奶奶家,风烛残年的老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只是说,关月的父母早已分手,眼下不知在哪里。惟一的线索是关月还有个大姨,是个教师,关月每次回来都住在那里。她们一路打听着,找到他大姨家。大姨毕竟是为人师表的人,听说大连的义工姐姐为了孩子,不远千里来到这深山老林,感动得流了泪,直说这苦命的孩子,他父母那样子,做姨的本应收养的,只是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多个人吃饭还凑合,供他念书就困难了。这不,回来两天就又走了。
就这样往返奔波,转眼间四五天过去了,关月的消息还是一点也没有。就在人们感到无望的时候,张宁在车站发现了他。见到张宁,小关月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定定的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走过来,喊了一声:“姐姐!”便泣不成声了。他告诉张宁,自己真想再回大连,可又觉得没脸见人,在车站转悠了3天,也没敢上车。张宁掏出手绢为他擦去脸上的泪水,说:“别哭了,姐姐知道你的难处,我给你的自动铅笔还有吗?”
“有。”关月把一直攥在手里的自动铅笔亮出来给张宁看。
“你没有扔这支笔,说明你还想读书,还记着姐姐的话。”张宁拉住他的手,“走,找你大姨去。我一定要让你读书。”
从此以后,张宁每月给关月寄100元生活费,至今未停。
关月的这封信,是他写给姐姐的第一封“情书”,报告着一个流浪儿不再流浪的喜讯,传达着一个小弟弟对姐姐的无限深情。张宁每一次看,都抑制不住澎湃的心潮,因为那是爱的种子经风历雨绽放的花朵。
浇花就要浇在根上
“浇花就要浇在根上。”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退休女教师王秀文深有感触地说。“帮助一个贫困家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帮助培养一个大学生。给他钱,不如让他掌握知识。”
毕竟是知识分子,话一出口,就夯到了点子上,不由你不佩服。正是这种认识,使她在“爱心助学”中,不仅充满炽烈的热忱,而且保持理性的自觉。
那是在她刚做义工不久,她和女儿随市慈善总会“爱心助学驿站”的义工们到旅顺口区三涧堡镇石灰窑村走访,了解到正在旅顺中学读高中的宋继强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几年前,宋继强的姐姐和父亲相继去世,还给家里留下几万元的饥荒。母亲经受不住打击,得了心脏病和类风湿,半瘫痪在床,干不了重活。宋继强在校一日三餐只有1.8元,完成学业之余,节假日还要担负家里10亩大田的活计。村里人说,这孩子苦,这些年就没见过他穿一件新衣服。听到这里,王秀文的眼睛湿润了,她掏出仅带的300元钱,塞到宋继强手里,说:“孩子,好好学习,爱心助学驿站和我们全家一定帮你度过难关。”
2003年高考前夕,王秀文全家每隔10天就给宋继强和宋丹(她资助的另一个女孩)送一次营养品,并把他们接到家里做客,感受知识的氛围,接受知识的熏陶,立志为攀登科技的高峰而勤奋学习。还别说,王秀文一家,堪称真正的知识家庭。丈夫是教授,女儿是海归学子,女婿是博士后,只有当企业家的儿子是大本毕业。王秀文拿出儿子和女婿的四本专利证书,对他们讲只有拥有知识才能掌握命运的道理,讲着讲着,突然话锋一转,说:“你知道我们全家8口人,都是义工吗?这就是说,拥有了知识,固然就拥有了财富,但必须为穷苦人办事。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工夫不负有心人。宋继强和宋丹双双考上了大学。这就意味着她要供两个大学生读书了。这需要不少钱。以她的能力,显然有些困难。她想,如果能在电视台把宋继强发奋学习、自强不息的事迹宣扬一下,肯定能得到更多好心人的资助。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大连电视台《城市发现》的编辑说了,得到支持。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应者如云。开学了,她又同义工王晶、胡宝财等自费赴沈,送宋继强等7个贫困生到学校,以大连义工的名义,向校领导和老师介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经过努力,宋继强享受了免除饭费的优惠,还得到每月100元的勤工俭学岗位。宋继强的母亲得到了这个喜讯,高兴得禁不住哭了,说:“这些年我拼命干活,为的是让儿子吃上三顿饱饭,累的全身是病也不行。现在好了,谢谢学校,谢谢大连的义工们!”
转眼间,宋继强已经上大三了。因为学业成绩优秀,他享受着国家级二等奖学金,还应邀参加了2004年辽宁省大学生春节联欢晚会。一提起这些,小宋禁不住热泪盈眶:“我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浸透着王妈妈的心血。”当说到王妈妈每年带人帮助家里秋收的事,宋继强话语中流露出来的,就不仅仅是感激,而且是充满敬意了。
原来,宋继强入学之后,王秀文为了让他不分心,不但出资给他家装了电话,还经常像走亲戚一样带着药品、食物,去看望体弱多病的母亲。秋天了,王妈妈怕宋继强惦记家里的庄稼收不回家,就寻求慈善总会的支持,动员几十号义工,驱车旅顺口,帮助收玉米。10亩地的庄稼啊,这些城里人一干就是一天,饭不吃一口,水不喝一杯,手掌磨出了血泡还高高兴兴地唱歌。王妈妈60多岁了,干劲依然不减当年。村里人都以为是老八路回来了,纷纷加入到义工的行列。宋继强满怀深情地说:“王妈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义工是当年的八路军。”
宋继强说得对。王秀文不管干什么,还真有当年老八路的那么一股作风。2005年,市慈善总会为了善款善用,确定王秀文、夏元萍、王晶、张宁等8名义工,对大连市内和北三市普兰店、瓦房店、庄河申请救助的贫困生(高中)进行调查摸底。每到一处,她们都要深入学生家中,不具备救助条件的,坚决取缔。560名申请人,第一轮拟定380人,经过筛选,最后确定133人。此举历时3个月,行程5000公里。当她们把善款亲手送到受助生手里的时候,受助者无不感动涕零。
王秀文,大连义工的楷模,说得好,做得更好。
真诚奉献者的快乐
大连市慈善总会对慈善事业有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那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而开阔了视野,将乐于出钱的人和乐于出力的人共同集合于慈善的旗帜之下,使慈善工作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为社会和谐注入了蓬勃的活力。义工,就是这种新理念与社会道德文明共同孕育的产儿。
然而,实际生活中,“出钱”与“出力”很难截然分开。义工们尤其如此。他们以“无偿志愿”为前提,以“我心有你,助人悦己”为座右铭,以“不仅崇尚成功的事业,更要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为目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和爱心。无论安老、抚幼,还是助残、济困,义工们面对受助者的窘境,安能不生恻隐之心?他们从并不丰厚的积蓄中一次次拿出钱款,使受助者绝处逢生。他们因此而快乐,即使自己过着清贫寡淡的生活。
王晶就是这样一位急人所难、以苦为乐的义工。2005年4月23日,一位病人手术急需输血,王晶听说后,第一个跑到医院,献了200毫升血。这样的事,她做的真是不计其数。有时因为急需,有一年她竟献了3次。19年来,她无偿献血30余次,总量达到7000毫升。因此,她多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并荣获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无偿献血金杯奖。
至于助学、助孤、助残,王晶毫不顾及自己,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侠行义举更是多的不可胜数。她资助普兰店市沙包镇的孤儿矫爱梅从中学升入大学,开学时,又亲自送到学校,争取到学费减半的待遇。她写了篇文章,介绍矫爱梅的情况,登在《阜新日报》上。阜新人知道了大连义工的善举,感动了,旅店住宿不收钱,打的免费,连月饼也半价卖给她们。这些年,王晶共资助了8个贫困生和两个孤儿,自己的女儿进京考研究生,却要一边打工,一边复习。
资助别人,自己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好在丈夫理解,女儿支持,王晶也就心安理得了。有一次,她从外地开会回来,特意从市场上买了两盒炒菜,一张盐油饼,一奶锅粥,统共花了10元钱。丈夫和女儿非常高兴。这些年做义工,她很少在家吃晚饭,更谈不上准备了。今天吃个团圆饭,全家人就算过年了。
跟王晶志同道合的,是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张贞慧老人。她已经87岁了。1919年,张贞慧生于福建长乐县农村,后随做厨师的父亲移居上海,5岁那年,父亲去世,她不得不从11岁就开始做童工,后来靠了叔叔的资助,15岁才上学。抗战胜利后,她升入上海暨南大学,后转入复旦大学。上大学期间,她得了肺结核病,靠了慈善救济金,才得以治愈。解放了,她听从党的召唤,1950年2月只身来到大连做教学工作,衣、食、住政府全管。她感到了党的温暖。她说:“我这一辈子,只记住两件事,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慈善会。他们都是帮助穷人的。我为穷苦人捐款、出力,义不容辞。”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51年以来,抗美援朝,邢台地震,1998特大洪水,希望工程,以及助农、助残、助学等等,凡政府号召,社会需要,她都慷慨解囊,踊跃捐献。总计10万余元。问她具体数字,一个数学系教授,居然回答不上来。她不是一个计算小数的人。
然而在自家生活上,她可算计到家了。上街买菜,她买的是几分钱、几毛钱一堆的“扒堆菜”,吃鱼也只买最便宜的小鱼。人们都说她用水如油,还真是一点都不假,全家每月用水从来就没超过半吨。她的穿着也是,一双解放鞋,一个帆布包,一套半新不旧的粗布衣服。有一次,她到希望工程办事处捐款,工作人员竟以为她是求助的。走进她的家,更让人难以置信:两间毫无装饰的房间里,除了两张旧铁床和一个老式大衣柜外,惟一的奢侈品就是那台国产12寸黑白电视机了。她的爱人,原大连物化所副研究员老何曾开玩笑说:“我们家连小偷都不愿光顾。”
显而易见,张贞慧老人所有捐赠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她乐于清贫,清贫已成为她的生活方式;她肯于奉献,她从奉献中获得满足。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使她获得了更广阔的自由。当她听说大连市慈善总会组织义工队伍时,欢喜得什么似的,心里说,义工啊,我找了你好多年,可找到你了。她立即去报了名,第二天,就坐77路公共汽车开始“上班”了。她说:“社会需要义工,我需要这个平台。”总会栽种义工林,她一人认购了1000棵树苗,植树那天,早早就来到了现场,培土、浇水,一刻也不歇着。她参加捐款箱善款清点工作,顯示出数学教授的素质:归类、清点、计算,快速而准确。她自嘲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真是一个开朗、快乐、风趣的老人!2005年大连市评选出“十佳女性”,她是义工的代表。她说:“一滴水很小,汇入大海就能掀起大潮。一个人微不足道,加入了义工队伍,我才有了无穷的力量和快乐。”
张贞慧老人的话说的是何等好啊!慈善行为大都表现为公民的个人风范,是基于公民个人文化道德观念的自然流露和自觉选择。当它处于个体形态时,充其量也只能作为表率供人们顶礼膜拜,只有它汇集成群体行为时,它才能显现出深远的社会意义,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推动力量。大连市慈善总会自2002年3月5日发布召募义工公示以来,由于组织得力,管理得法,训练有方,活动范围不断拓展,义工队伍已经发展到6800余人,社会影响与日俱增。
大连,因为义工的风采而更加诱人。
大连义工的神奇魅力,居然使英吉利海峡的浪花涌到渤海湾来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更让我惊奇的是,起步早、服务十分出色的香港“推广义工服务督导委员会”也给予大连义工特有的青睐。2005年7月30日至8月6日,香港杰出青年义工计划大连交流团一行14人,在“推广义工服务督导委员会”负责人罗殷巧儿太平绅士的率领下,对大连慈善总会进行了访问交流,并参与了大连义工分会“三无老人好儿女”、“爱心助学”“爱心爸爸”等5个服务项目。此次访问,两地义工互补共赢,共同奏响“更上一层楼”的序曲。
12月5日是“国际义工日”。大连义工无愧于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独具中国特色的一支。他们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大连人不无自豪地说,我们的义工是窗户眼儿吹喇叭,名声在外了。我说,是的。但它的名声在外,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这是一个播洒阳光雨露的群体。他们的步履坚实而稳重,他们的精神饱满而快乐。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
初试锋芒
2002年5月,辽南大地满眼莺飞草长、春意盎然的景象。一场春雨过后,广场的草地、花坛、石阶、树墙,全像洗过了似的,洁净而鲜亮。“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人们似乎因为明天就要投入紧张的工作,或尽情玩耍,或悠闲漫步。阳光水也似的漫过来,带着海风的湿润,带着槐花的清香。谁不为之陶醉呢?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这一天,一场空难发生了。大海呜咽,长风悲鸣。这就是有名的“五七空难”。
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却要为死难者及其家属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航空公司、大连市政府的工作自不必说,市慈善总会的义工们应该或者说能够做些什么呢?秘书长侯连筠虽然刚来不久,但凭借多年民政工作扶贫救灾的经验,她觉得刚刚组建两个月的义工队伍应该参与空难的救援工作。别的做不了,为罹难者的亲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总是可以的。她把自己的想法向领导作了汇报,获得支持,便连夜向义工们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他们,凡能够参与并愿意参与的,立即赶到伽利亚酒店和210医院,那里有1200多名悲痛欲绝的罹难者亲属需要慰藉、温情和服务。
那一夜,鲁迅路2号市慈善总会红砖绿顶的俄式小楼的灯火彻夜未熄。
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高杰,年幼的孩子无人照看,心一横,锁上门,来了;共产党员、预备役干部郑文博刚下夜班,顾不上休息,来了;老同志佟伟患有心脏病,也全然不顾,揣上备用药,来了…… 108名义工接到電话如同接到军令,与跃出海平面冉冉升腾的太阳一起,来到了罹难者亲属身边。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凄惨景象。有的一家人抱头痛哭,有的则相对无言,痴痴地坐着,有的刚到酒店便哭着喊着要去看遗体,有的哭干了眼泪,依然呼天抢地,不能自已。这场面,任是无限丹青手,也是难以描绘的。突然之间失去了亲人,谁不伤心悲痛?义工们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安慰他们,也不知此时此刻为他们做些什么。
伽利亚酒店。郑文博等3人走进一个房间,见一位武警同志泪花儿还挂在脸上,便轻轻地说:“我们是大连的义工,您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吗?”
“谢谢。”武警同志很客气,“现在还没有什么事。”
他们又走进另一个房间。两位失去女儿的老人,还没等他们开口,就连连摆手,说:“不需要,不需要,你们走吧!”郑文博估计已有人来过,老人心绪不好才这样,便耐心地说:“老人家不要着急,有事就叫我们,我们是大连的义工。”
看来,这些人对义工还缺乏了解。缺乏了解自然缺乏信任。双向接纳的衔接点是心灵。义工们深信,只要我们捧出一颗真诚的爱心,就是坚冰也能融化,就是石头也能开花。看到有的人病了,义工们就主动为他们请医送药、护理按摩;看到有的人忙不过来,义工们更是跑前跑后,帮助摆花圈、洗相片、捡骨灰、领赔款。总之是事无巨细,凡自己能做的,义工们都努力去做,并且做好。就这样,双方的距离拉近了,消失了,他们已融为一体了。在210医院,因为儿子、儿媳双双遇难,一位80多岁老母亲,几天来茶饭不进,悲痛欲绝,青年义工王淑凤忍不住跪在她的床前,声泪俱下,说:“奶奶啊奶奶,您就睁开眼吧,我们可都是您的亲人啊!”老人慢慢睁开眼,伸手抚弄着她的头,一字一泪地说:“孩子,起来吧,奶奶想开了,就冲你们这些天对我这么好,我也要好好活着。”此情此景,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山东的一位家属,处理完亲人的后事后,要走了,又有一笔赔偿追加款要发,但几天后才能到,就找到郑文博,要他代领代邮。郑文博爽快地答应了,说:“只要你信得过我。”山东人说:“信得过,信得过,大连的义工信得过!”
在那难忘的日日夜夜里,大连义工的一言一行,不但感动了罹难者家属,也使许多大连市民深受感染。保定的一对新婚夫妇不幸遇难,双方老人决定把他俩的骨灰撒在大海里。晚上商定海葬,翌日清晨进行。海葬需要鲜花,可现在鲜花店都关门了,怎么办?义工艾军、唐在林等人一面通知人,一面分头跑花店。艾军已经跑了十几个花店了,都没有,他有些灰心了,前面来到春柳花魁花店。他试探地叩开店门,向女老板说明了来意。女老板看他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心头一热,当即决定派车去30多公里外的基地采集,回来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女老板说:“义工为大连人争脸,我决不能给大连人脸上抹灰。”当海葬开始,22名义工将鲜艳的金灿灿的菊花抛向大海时,老人们的眼睛湿润了。他们也许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但他们知道义工的艰辛和大连人的古道热肠。
“五七空难救援项目”结束,23名义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有功人员称号,北航大连分公司给市慈善总会送来了锦旗。初试锋芒,大连义工叫响了。
用爱心照亮孩子的心灵
张宁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姑娘,长得很喜相,在一家商场做销售经理,也很得领导信任。惟一让父母操心的是,眼看就到而立之年了,还没有谈朋友。不过,她跟父亲有一个不成文的君子协定:“30岁以后谈,您就让我全身心的做个好义工吧!”父母拿她也没有办法。
不谈朋友,却常常收到“情书”,而且每书必复,十分认真。闲暇的时候,她也常常把这些“情书”拿出来翻看,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像是学者在读一部学术专著。不知内里的人也许感到奇怪,了解她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些“情书”都是孩子们给她的信。这些信,字迹虽然潦草,却充满真情;没有甜言蜜语,却引人遐想。对于张宁来说,这是特殊的也是真正的情书。有什么能比孩子们的心灵的语言更让人感动的呢?
她的书桌上铺展着一封来自内蒙古海拉尔市得耳布尔林区一位小朋友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姐姐:您好!
至(自)从您来信以后,弟弟长长(常常)想念您。姐姐啊,至(自)从我回来后我梦见您好几回,我在大姨家生活得很好,您不要担心。姐姐要常通信。
您的弟弟 关月(化名)
2002年11月
应该说,这封写得歪歪扭扭间有不少错别字的短笺,张宁不知看过多少遍了,但每次看,她都不能抑制澎湃的心潮,一桩桩往事如电视连续剧呈现在眼前。
张宁是在3年前市慈善总会与市救助站联合开展流浪儿童帮教项目时结识这位小朋友的。那是一個星期天,张宁正和自己帮教的小朋友玩游戏,另一个小男孩不高兴了,嘟着小嘴儿暗自流泪。原来,负责帮教他的阿姨好长时间没来了,小家伙盼啊盼啊,今天还是望穿双眼不见人。他怎么能不伤心呢?张宁心软,见不得孩子的泪水,鼻子一酸,泪花就挂在眼边了。这些流浪的孩子,不是被父母嫌弃,就是一时想不开离家出走,心灵的创伤很难愈合,但决非不可救药。爱心,是治愈心灵创伤的惟一良方。她帮教的第一个孩子,阜新的,就是在她和大家的呵护、帮助下,几经周折,回到了家,重新走进课堂的。眼前这个伤心流泪的孩子,是渴望亲人的爱抚啊!她不能让他刚刚复苏的心灵再遭冷漠的寒流,她要不失时机的给他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让生命的花朵重新绽放。这么想着,她拉住小男孩的手,把他拥入怀中。
“以后就叫我张宁姐姐,咱们一块儿玩。”
“我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
“知道,小关月。”张宁的话语柔柔的,“都说你爱打架,调皮。打架不好,调皮我喜欢。调皮的孩子最聪明。”
就这样,张宁跟关月结成了帮教对子。这是她帮教的第三个孩子,然而也是她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孩子。关月告诉她,他打架是跟他爸爸学的,爸爸打他,把棍子都打折了。关月还告诉她,他就是不爱念书,一念书就头疼。关月的坦诚,让张宁又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他已把她当成亲姐姐;心疼的是,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如此残忍?她决心用亲情感化他。她给他讲少年立志成材的故事,又给他买来书籍,一遍一遍的给他讲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关月终于表示愿意回家。当关月登上火车北去,消失在远方的时候,她才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谁知一个星期后,小关月又回来了。如此者再。国庆节刚过,张宁第三次把关月送上北去的列车,却怎么也放心不下。10月29日,张宁等3名义工自费登上大连至通辽方向的列车,她们要去看看关月,看看关月的家,还准备与关月的父母谈一谈。
下了火车,小小的车站一片漆黑。古人说“胡天八月即飞雪”,此时已进9月,布耳得尔林区居然未见雪花的踪影,但风是够凛冽的。她们找了个小店住下。第二天,她们来到关月的家,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哪里是个家啊!几间破房子,房门挂着的大锁,已锈迹斑斑。院子里,荒草萋萋,连篱笆也东倒西歪。显然,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住人了。面对此景,张宁的心在震颤,在流血。无家可归的关月呀,你在哪里?
她们找到了关月的奶奶家,风烛残年的老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只是说,关月的父母早已分手,眼下不知在哪里。惟一的线索是关月还有个大姨,是个教师,关月每次回来都住在那里。她们一路打听着,找到他大姨家。大姨毕竟是为人师表的人,听说大连的义工姐姐为了孩子,不远千里来到这深山老林,感动得流了泪,直说这苦命的孩子,他父母那样子,做姨的本应收养的,只是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多个人吃饭还凑合,供他念书就困难了。这不,回来两天就又走了。
就这样往返奔波,转眼间四五天过去了,关月的消息还是一点也没有。就在人们感到无望的时候,张宁在车站发现了他。见到张宁,小关月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定定的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走过来,喊了一声:“姐姐!”便泣不成声了。他告诉张宁,自己真想再回大连,可又觉得没脸见人,在车站转悠了3天,也没敢上车。张宁掏出手绢为他擦去脸上的泪水,说:“别哭了,姐姐知道你的难处,我给你的自动铅笔还有吗?”
“有。”关月把一直攥在手里的自动铅笔亮出来给张宁看。
“你没有扔这支笔,说明你还想读书,还记着姐姐的话。”张宁拉住他的手,“走,找你大姨去。我一定要让你读书。”
从此以后,张宁每月给关月寄100元生活费,至今未停。
关月的这封信,是他写给姐姐的第一封“情书”,报告着一个流浪儿不再流浪的喜讯,传达着一个小弟弟对姐姐的无限深情。张宁每一次看,都抑制不住澎湃的心潮,因为那是爱的种子经风历雨绽放的花朵。
浇花就要浇在根上
“浇花就要浇在根上。”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退休女教师王秀文深有感触地说。“帮助一个贫困家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帮助培养一个大学生。给他钱,不如让他掌握知识。”
毕竟是知识分子,话一出口,就夯到了点子上,不由你不佩服。正是这种认识,使她在“爱心助学”中,不仅充满炽烈的热忱,而且保持理性的自觉。
那是在她刚做义工不久,她和女儿随市慈善总会“爱心助学驿站”的义工们到旅顺口区三涧堡镇石灰窑村走访,了解到正在旅顺中学读高中的宋继强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几年前,宋继强的姐姐和父亲相继去世,还给家里留下几万元的饥荒。母亲经受不住打击,得了心脏病和类风湿,半瘫痪在床,干不了重活。宋继强在校一日三餐只有1.8元,完成学业之余,节假日还要担负家里10亩大田的活计。村里人说,这孩子苦,这些年就没见过他穿一件新衣服。听到这里,王秀文的眼睛湿润了,她掏出仅带的300元钱,塞到宋继强手里,说:“孩子,好好学习,爱心助学驿站和我们全家一定帮你度过难关。”
2003年高考前夕,王秀文全家每隔10天就给宋继强和宋丹(她资助的另一个女孩)送一次营养品,并把他们接到家里做客,感受知识的氛围,接受知识的熏陶,立志为攀登科技的高峰而勤奋学习。还别说,王秀文一家,堪称真正的知识家庭。丈夫是教授,女儿是海归学子,女婿是博士后,只有当企业家的儿子是大本毕业。王秀文拿出儿子和女婿的四本专利证书,对他们讲只有拥有知识才能掌握命运的道理,讲着讲着,突然话锋一转,说:“你知道我们全家8口人,都是义工吗?这就是说,拥有了知识,固然就拥有了财富,但必须为穷苦人办事。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工夫不负有心人。宋继强和宋丹双双考上了大学。这就意味着她要供两个大学生读书了。这需要不少钱。以她的能力,显然有些困难。她想,如果能在电视台把宋继强发奋学习、自强不息的事迹宣扬一下,肯定能得到更多好心人的资助。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大连电视台《城市发现》的编辑说了,得到支持。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应者如云。开学了,她又同义工王晶、胡宝财等自费赴沈,送宋继强等7个贫困生到学校,以大连义工的名义,向校领导和老师介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经过努力,宋继强享受了免除饭费的优惠,还得到每月100元的勤工俭学岗位。宋继强的母亲得到了这个喜讯,高兴得禁不住哭了,说:“这些年我拼命干活,为的是让儿子吃上三顿饱饭,累的全身是病也不行。现在好了,谢谢学校,谢谢大连的义工们!”
转眼间,宋继强已经上大三了。因为学业成绩优秀,他享受着国家级二等奖学金,还应邀参加了2004年辽宁省大学生春节联欢晚会。一提起这些,小宋禁不住热泪盈眶:“我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浸透着王妈妈的心血。”当说到王妈妈每年带人帮助家里秋收的事,宋继强话语中流露出来的,就不仅仅是感激,而且是充满敬意了。
原来,宋继强入学之后,王秀文为了让他不分心,不但出资给他家装了电话,还经常像走亲戚一样带着药品、食物,去看望体弱多病的母亲。秋天了,王妈妈怕宋继强惦记家里的庄稼收不回家,就寻求慈善总会的支持,动员几十号义工,驱车旅顺口,帮助收玉米。10亩地的庄稼啊,这些城里人一干就是一天,饭不吃一口,水不喝一杯,手掌磨出了血泡还高高兴兴地唱歌。王妈妈60多岁了,干劲依然不减当年。村里人都以为是老八路回来了,纷纷加入到义工的行列。宋继强满怀深情地说:“王妈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义工是当年的八路军。”
宋继强说得对。王秀文不管干什么,还真有当年老八路的那么一股作风。2005年,市慈善总会为了善款善用,确定王秀文、夏元萍、王晶、张宁等8名义工,对大连市内和北三市普兰店、瓦房店、庄河申请救助的贫困生(高中)进行调查摸底。每到一处,她们都要深入学生家中,不具备救助条件的,坚决取缔。560名申请人,第一轮拟定380人,经过筛选,最后确定133人。此举历时3个月,行程5000公里。当她们把善款亲手送到受助生手里的时候,受助者无不感动涕零。
王秀文,大连义工的楷模,说得好,做得更好。
真诚奉献者的快乐
大连市慈善总会对慈善事业有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那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而开阔了视野,将乐于出钱的人和乐于出力的人共同集合于慈善的旗帜之下,使慈善工作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为社会和谐注入了蓬勃的活力。义工,就是这种新理念与社会道德文明共同孕育的产儿。
然而,实际生活中,“出钱”与“出力”很难截然分开。义工们尤其如此。他们以“无偿志愿”为前提,以“我心有你,助人悦己”为座右铭,以“不仅崇尚成功的事业,更要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为目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和爱心。无论安老、抚幼,还是助残、济困,义工们面对受助者的窘境,安能不生恻隐之心?他们从并不丰厚的积蓄中一次次拿出钱款,使受助者绝处逢生。他们因此而快乐,即使自己过着清贫寡淡的生活。
王晶就是这样一位急人所难、以苦为乐的义工。2005年4月23日,一位病人手术急需输血,王晶听说后,第一个跑到医院,献了200毫升血。这样的事,她做的真是不计其数。有时因为急需,有一年她竟献了3次。19年来,她无偿献血30余次,总量达到7000毫升。因此,她多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并荣获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无偿献血金杯奖。
至于助学、助孤、助残,王晶毫不顾及自己,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侠行义举更是多的不可胜数。她资助普兰店市沙包镇的孤儿矫爱梅从中学升入大学,开学时,又亲自送到学校,争取到学费减半的待遇。她写了篇文章,介绍矫爱梅的情况,登在《阜新日报》上。阜新人知道了大连义工的善举,感动了,旅店住宿不收钱,打的免费,连月饼也半价卖给她们。这些年,王晶共资助了8个贫困生和两个孤儿,自己的女儿进京考研究生,却要一边打工,一边复习。
资助别人,自己的生活必然受到影响。好在丈夫理解,女儿支持,王晶也就心安理得了。有一次,她从外地开会回来,特意从市场上买了两盒炒菜,一张盐油饼,一奶锅粥,统共花了10元钱。丈夫和女儿非常高兴。这些年做义工,她很少在家吃晚饭,更谈不上准备了。今天吃个团圆饭,全家人就算过年了。
跟王晶志同道合的,是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张贞慧老人。她已经87岁了。1919年,张贞慧生于福建长乐县农村,后随做厨师的父亲移居上海,5岁那年,父亲去世,她不得不从11岁就开始做童工,后来靠了叔叔的资助,15岁才上学。抗战胜利后,她升入上海暨南大学,后转入复旦大学。上大学期间,她得了肺结核病,靠了慈善救济金,才得以治愈。解放了,她听从党的召唤,1950年2月只身来到大连做教学工作,衣、食、住政府全管。她感到了党的温暖。她说:“我这一辈子,只记住两件事,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慈善会。他们都是帮助穷人的。我为穷苦人捐款、出力,义不容辞。”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51年以来,抗美援朝,邢台地震,1998特大洪水,希望工程,以及助农、助残、助学等等,凡政府号召,社会需要,她都慷慨解囊,踊跃捐献。总计10万余元。问她具体数字,一个数学系教授,居然回答不上来。她不是一个计算小数的人。
然而在自家生活上,她可算计到家了。上街买菜,她买的是几分钱、几毛钱一堆的“扒堆菜”,吃鱼也只买最便宜的小鱼。人们都说她用水如油,还真是一点都不假,全家每月用水从来就没超过半吨。她的穿着也是,一双解放鞋,一个帆布包,一套半新不旧的粗布衣服。有一次,她到希望工程办事处捐款,工作人员竟以为她是求助的。走进她的家,更让人难以置信:两间毫无装饰的房间里,除了两张旧铁床和一个老式大衣柜外,惟一的奢侈品就是那台国产12寸黑白电视机了。她的爱人,原大连物化所副研究员老何曾开玩笑说:“我们家连小偷都不愿光顾。”
显而易见,张贞慧老人所有捐赠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她乐于清贫,清贫已成为她的生活方式;她肯于奉献,她从奉献中获得满足。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使她获得了更广阔的自由。当她听说大连市慈善总会组织义工队伍时,欢喜得什么似的,心里说,义工啊,我找了你好多年,可找到你了。她立即去报了名,第二天,就坐77路公共汽车开始“上班”了。她说:“社会需要义工,我需要这个平台。”总会栽种义工林,她一人认购了1000棵树苗,植树那天,早早就来到了现场,培土、浇水,一刻也不歇着。她参加捐款箱善款清点工作,顯示出数学教授的素质:归类、清点、计算,快速而准确。她自嘲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真是一个开朗、快乐、风趣的老人!2005年大连市评选出“十佳女性”,她是义工的代表。她说:“一滴水很小,汇入大海就能掀起大潮。一个人微不足道,加入了义工队伍,我才有了无穷的力量和快乐。”
张贞慧老人的话说的是何等好啊!慈善行为大都表现为公民的个人风范,是基于公民个人文化道德观念的自然流露和自觉选择。当它处于个体形态时,充其量也只能作为表率供人们顶礼膜拜,只有它汇集成群体行为时,它才能显现出深远的社会意义,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推动力量。大连市慈善总会自2002年3月5日发布召募义工公示以来,由于组织得力,管理得法,训练有方,活动范围不断拓展,义工队伍已经发展到6800余人,社会影响与日俱增。
大连,因为义工的风采而更加诱人。